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俯仰人间二十春 > 68、芭蕉雨(二)

俯仰人间二十春 68、芭蕉雨(二)

簡繁轉換
作者:步月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9 10:17:2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翌日清早,郁仪醒得有些迟了,她忙不迭地盥洗一番,又将架子上的官服穿戴整齐。临出门时,她原本都迈出了房门,想到了什么又迈了回来。

妆奁台子上摆着张濯送给她的白玉芙蓉花耳坠,郁仪犹豫了良久,到底还是对着镜子把这一对耳坠戴在了双耳上,这才急匆匆地出了门。

慈宁宫里,今日的氛围却格外肃杀。

周行章的的确确将那名盐商抓了起来。

那人不肯招,喊叫着要见太后,周行章没给他这个机会。

一通板子下来,倒也让他消停了很多。

待问起要不要招认上,盐商终于哑了火。

他说我能不能见一见梁王殿下。

这话一出,算是激起了千层浪涌,周行章被吓了个半死,一路到慈宁宫里同太后回禀,这个贩盐的人,也许是梁王的人。

太后最初不大相信,叫人把梁王叫了过来。

祁瞻庭进了慈宁宫便开始嚎啕大哭,像是要把满心满肺的委屈全都哭诉出来。

太后听得心烦,终于拍桌子让他挑重点说。

“我母后走得早,这些年唯有喜子跟在我身边。前阵子他说他有个表兄来了京师,他要去见见,我还给他放了几日假。哪里料到这天杀的狗崽子,竟然做起了这样的勾当,他说他不知道自己的表兄做的是不合法的买卖,所以才给他行了方便。儿臣

有失察之罪,还请娘娘降罪。”这个名叫喜子的人,是从小跟着祁瞻庭长大的小太监,两个人的确是比旁人还要更亲厚些。

这一席话便是变向招认了这个盐贩的确和他是有关系的。

祁瞻庭一面哭一面拭泪,先哭自己孤独伶仃,再哭自己生母早逝。

哭到最后,就连太后娘娘都不叫了,一口一个姨母,好似这天底下只有太后最终他一样。

“我知道自己不讨喜,外人都说我母后是被我克死的,这些年来儿臣孤零零的长大,见识浅薄又不懂人情是非,又总是太心软容易受人挑拨蛊惑,全都是儿臣的错。”

太后不是听不出他的言外之意。

看似祁瞻庭在向自己认错,其实无非是在假借先皇后之名,求得太后对他的一番垂怜罢了。

他不单单是自己一个人来的,更是带了王妃和儿子一起来向太后哭诉。

小公子还不大会说话,咿咿呀呀地吃着手指头,又对着太后笑。

而梁王和王妃又对着她哭,听得太后头都大了。

太后对孟司记说:“把孩子给哀家抱来。”

她原本不大喜欢这个流着北元人血的孩子,只是他到了会哭会笑的年纪,太后膝下还没有孙辈,见了难免也生出了些许怜惜。

太后将梁王的小公子抱在膝前,心里头却渐渐不是个滋味起来。

若今日犯错的人是瞻,她反倒没那么举棋不定了。

对于祁瞻庭,太后既是继母又是姨母,即便是到了民间,继母总也得对原配留下的孩子略宽容些,更何况若论嫡长,祁庭比自己的儿子更名正言顺。

虽然大齐立嗣原本也不以嫡长论,太后心里或多或少对祁瞻庭有着几分愧疚。

她知道祁瞻庭不如表面上那么懦弱平庸,应该是专门演戏给她看的。

即便是如此,太后也不知道该如何重罚他。

太后对着周行章招了招手:“曾万指认了吗?”

“回娘娘,曾万指认了,说这个人就是雇他的人。只是,”周行章用余光看了一眼梁王,“他说这个盐贩子也不过是个中间人,一个叫何喜的人才是主谋。”

这应该就是祁瞻庭口中的喜子了。

“曾万说那盐贩凡事对何喜言听计从,假令牌和他贩盐用的盐引都是这个何喜给他的。”

太后的脸色重新沉下来:“你去找人把这个何喜给哀家带来。

她的目光落在梁王脸上:“何喜是陪你长大的人,如果你手指缝里漏给他些许银两,让他赚个体己钱,哀家是问都不问一句的。可方才周指挥使的话你也听见了,假令牌、盐引,这可不是区区银两能说得清了。”

“为何要做假令牌,他手上的盐引又是哪来的?”太后顾念着怀中抱着孩子,所以没有疾言厉色地斥骂他,可显然神情已经渐渐冷淡了下来。

“祁瞻庭,你的胆子未免也有些太大了。”

她挥手招来孟司记:“你去带着小公子和王妃去偏殿里休息,哀家要单独和梁王说话。”

王妃只好一步三回头地跟着孟司记走了出去。

没了妻子儿子,祁瞻庭的眼泪就更多了,他跪在太后面前道:“儿臣向来不会管教下人,盐引是工部盐课司发的,何喜说是盐课司的一名主事为了贿赂他才给的。至于令牌,何喜说他根本不知道有什么令牌,估计是那盐贩自己在打小九九。”

一席话三句真七句假。

“盐课司的主事都要来贿赂你身边的人了,可见你这些年也没少忙着。”太后知道他在避重就轻,大齐如今不知有多少贩卖私盐的贩子,朝廷早就对这件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件事能送到太后眼前,无非是因为除了私盐之外,三千营的假令

牌才是她的心头大患。

他越是含糊其辞,越说明有问题。

接下来就是何喜和那盐贩的互相推诿指责了。

太后心里对这场刑讯没什么兴趣,她知道即便是用了刑也无用,她到底也不能真的把梁王身边的贴身太监直接打死在诏狱里,因这无疑会让天下人知道,她对这个继子到了无比厌弃的地步。只是梁王此人,太后已经有了疏远他的心思。

“瞻庭今年有二十二岁了吧。”太后突然道。

“是。

“先帝这些儿子里面,你的年岁是最大的,如今你既已成了婚,又有了孩子,也该早一天就藩。”太后并不看他,“你的封地原本在湖广,只是哀家觉得这地方太远,哀家想你时再见你也不方便,所以便给你重新定一个封地吧。”

这句话才是真的戳中了祁瞻庭的痛处,他知道自己不能深求,求得多了就显得自己居心叵测,这些年的布局与谋划算是毁于一旦了。可就让他这么去就藩了,他也实在是不甘心。

他只得装作涕泪横流的样子匍匐在地:“儿臣舍不得母后,还想在母后膝前多尽孝几年。只是若母后当真觉得儿臣去就藩也是好事,儿臣绝无二话。”

“何喜的事还要再审。”太后说,“哀家给你收拾一间屋子出来,你先在宫里住下吧,至于你的封地,哀家会和宗人府商讨之后再定夺。”

祁瞻庭只能跪下谢恩,又跟在周行章身后走了出去。

偏殿里的梁王妃一直如坐针毡,她将孩子交给乳母,自己则频频走到门口向外张望。

锦衣卫的人守在门口,她便是想出也出不去。

隔着老远她瞧见了一个人,顾不得身份就喊了她一声:“苏郁仪!”

郁仪恰好拎着官袍走上丹墀,听见有人叫她,不由得停下脚步寻声看来。

只见梁王妃站在偏殿的门口,正眼巴巴地盯着她看。

郁仪只好走到她面前行礼:“王妃娘娘。”

孟司记见是她,还是把她放进了偏殿里,总比在门口任由路人频频张望要好。

慈宁宫梁王妃来得太少,认识的人除了孟司记她们也只有苏郁仪一人,见了她就像是见了救命稻草:“苏姑娘,你可知道我们王爷到哪去了吗?”

郁仪道:“我也是才来,还不知道里头是什么情况。”

梁王妃听闻又有些难过:“这样啊。”

她沉吟了片刻,撩起衣摆在她面前跪了下来:“苏姑娘,我知道我们王爷做了错事,还险些伤了你,我替他向你赔礼道歉。现下娘娘面前我说不上话,若你肯向娘娘开口,娘娘定然也会对王爷网开一面。”

她越说越伤感,泪珠子一颗颗掉下来:“你想要什么,只要姐姐我给得起,我全都给你。”

梁王妃是个妇道人家,不知道梁王早已不是那个仰赖太后鼻息的无助皇子了。

在她心里,始终记得的都是初见梁王时,他羸弱孤单的样子,心中依旧有着怜悯之情。

郁仪被她的样子吓了一跳,忙上前搀扶:“娘娘折煞我了。”

梁王妃不肯起身:“好妹妹,你若不答应,我也没法起来。”

郁仪记得在承恩寺中初见梁王妃时,她笑语嫣然的模样,屡次见她,也总说“要自立自强、不要仰赖男人鼻息”这样的话。

此刻的梁王妃,又叫郁仪感觉到了陌生。

她们二人确实没有相处的机会,但在郁仪心里,总以为梁王妃并不是个囿于府宅中的普通女人。她屡次因丈夫用情不专而痛苦不已,却依然在此时不惜下跪来求情。

这一切都让郁仪有些茫然。

她说:“我会劝一劝的,但总该看娘娘自己的意思。”说罢她这才将梁王妃搀扶了起来。

“娘娘可是担心梁王遭贬谪?”郁仪试探着问,“若如此,下官也可以求娘娘放一道和离书给王妃娘娘,如此娘娘也免去了舟车之苦。”

梁王妃连连摆手:“这是傻话。既嫁给了王爷,我哪里会想着和离二字。”

说罢,她又抓紧了郁仪的手:“你可能答应我?”

“方才下官说了,若娘娘问起,会说上两句的。”郁仪平静道,“娘娘如此当真是关心则乱了。“

她没有多留,说过这几句话便出了偏殿的门。

慈宁宫外还站着几名别的大臣,他们聚在一起正在小声议论着梁王的事。张濯被他们簇拥在中央,他一直没说话,充当个倾听的角色。远远地见郁仪心不在焉的走来,他眼底的风雪消融,叫了她一声:“苏给事。”

郁仪回过神来,走到张濯面前对着他行礼:“张大人。”

她仰起头恰好撞进张濯的目光里,他眼底有笑,表面上依旧云淡风轻:“不必多礼。”

就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她只觉得自己在和张濯演一场戏。

戏里唱的是君安臣乐,戏外却是锦绣鸳鸯。

她眼观鼻鼻观心地站在他身边不说话,听着张濯从工部盐课司一路说到地方上的几位转运使。为了叫她也能听明白,他偶尔还会针对一些细节做出解释。

余下几名大臣自然猜不出这背后暗藏着的深意,他们只是觉得苏给事一来,张大人身上那种冰冷的机锋与压迫感竟然消散了大半。

待他们都陆陆续续地被太后传唤,丹墀上便只余下了张濯与郁仪两人。

“适才怎么心不在焉?”没了旁人,张濯的语气也变得更随意了些,他知道周遭定有不少耳目在关注着他们两人,所以手上并不曾有什么动作,只是用旁人听不到的声音笑问,“窈窈有心事?”

“我去见了梁王妃。”郁仪低声道,“梁王屡屡伤她的心,她仍不肯和离,还要我来帮她求情。过去我常想着,若要女人不必仰人鼻息过活,便得有离开过去生活的勇气与决心。”

张濯嗯了一声:“自由其实不仅仅是离开一个人的自由,还有选择一个人的自由。”

“她甘之如饴的未必是你甘之如饴的,她视如洪水猛兽的未必是你视如洪水猛兽的。”

郁仪明白张濯这句话的意思,顺着他的话说了下去:“一个人可以选择抛弃自己过去的生活,也可以选择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这两种选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是的。”张濯颔首,“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你一样,有迈出那一步的勇气的。所以,先迈出那一步的人不必回过头去指责后来者的?昧。”

“读书明理是为了让人更能对万事万物抱有同情与怜悯之心,而非傲慢。”

郁仪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张濯弯唇:“但你做得一直都很好,别因为旁人的事影响心情。”

说完这一句,他的目光恰落在她光洁莹然的耳垂上。

上面一左一右,挂着一对白玉芙蓉花耳坠。

比起昨日在夜色中看得不甚清晰,今日这对耳坠挂在她玲珑的双耳上,竟是说不出的旖旎动人。

觉察到了张濯的目光,郁仪抿了抿唇:“随手戴的。”她有意不让他多想。

张濯微微倾身,用只有她能听到的声音笑说:“琼英?云,月鲜珠彩。”

她垂着眼,睫毛如蝶翅般扇动着,张濯的神色依然平静自若,若有外人在场,只会以为他们两人在讨论公务。

他分明是开心的,只是这种开心隐秘得只能为他们二人所知。

如同是一首诗的上下阕,出题的人与和诗的人非要他们两人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