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俯仰人间二十春 > 72、云雾敛(一)

俯仰人间二十春 72、云雾敛(一)

簡繁轉換
作者:步月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9 10:17:2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因为黄册的工艺繁琐,郁仪亲自做过,所以一眼就看出这根本就不是寻常的宣纸。

秦酌闻言神色微变:“这老头有两把刷子。’

“要赶紧报官。”郁仪道,“若被人瞧见了,只会以为是我们把他杀了。”

秦酌点点头:“好,听你的。”

他们正要出门,孟司记突然道:“你们瞧这是什么?”

她弯下腰,捡起了地上的一小块金黄色的碎布,实在是太小了,只有人的指节大小,只是上面压出了一圈银亮的暗纹,做工分外精细,上头是半片祥云的尾巴,摸上去还有几分凹凸的质感。

郁仪和秦酌没见过这东西,孟司记反反复复看了两遍,最后用很轻的声音说:“这是用来做圣旨的丝绢啊。”

这句话当真是不得了了,秦酌下意识倒退两步,脸色也严肃起来。

他看向郁仪,郁仪立刻道:“我们再找找,看看还有没有别的东西。”

若是报了官,顺天府的人一来,这里只怕是什么都不剩了。

他们三个人里里外外转了半天,郁仪找到了一块木牌,看上去和盐贩运送的假令牌是同样的材质,只不过这一枚像是做毁了,颜色没有那么正。

“这老头家里像是个杂货铺,东西堆得山一样高。”秦酌灰头土脸地走出来说道。

孟司记翻来覆去地看着那一寸明黄色的布料,郁仪心里却渐渐不是个滋味。

“可惜了他巧夺天工的手艺,若是他把心思放在正途上,不知道能造出多少好东西。”她环顾这间方寸的院落,“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收徒,这个手艺不会自此失传了吧。”

这一席话让秦酌心里也不大好受,他对此也非常感同身受:“若真是失传了,真是太可惜了。”

老头家里还有不少没用完的象牙、玳瑁、玛瑙和黄玉,若说是谋财害命,那也不太能说得过去。

郁仪看着孟司记手中的黄绢:“这颜色上可有什么说法吗?”

“金黄与明黄是最高规制的织锦面料,咱们这一朝唯有陛下与太后娘娘才能用。赏赐一般用红色,日常诏谕用浅色。能用金黄色的,非得是极重要的圣谕才行。”

除了这一小块残存的丝绢外,再也找不到其余的布料,看起来这一道假圣旨已经是做完了。

这样的事非同小可,他们匆匆离开了观音庵附近的旧民房,先去顺天府报了官,然后打算回宫禀报给太后再做打算。

出了东安坊,秦酌见路边有卖茶水的,便掏了银子买了几碗:“这天一日冷似一日,像是无论如何都过不完似的。”

“郁仪是南方人,能受得住京师的天气吗?”

“还行。”郁仪笑,“不过是天冷了加衣裳,下雪了要撑伞,也没什么不习惯的。”

孟司记站在一边,话不多,人也显得格外安静。

秦酌认真道:“今天多亏了有孟司记,要不然这些内宫里的东西,咱们还真没有这鉴赏的眼力。”

孟司记抿着唇笑了一下:“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本事,不过是见得多了罢了。倒是你,难得还能懂这么多杂七杂八的知识。”

“我小时候可没少因为这些我爹的戒尺藤条。”秦酌一面喝茶一面道,“他嫌我不读正经书,只看这些奇志怪谈。”

路边的大碗茶水原本都是给贩夫走卒们喝的,用的也不是什么上等茶叶,不过是泡出点颜色而已,味道淡得和白水也没有什么差别。但他们三人都不是娇矜的性子,这一碗粗茶用来暖身子最好不过。

三人站在路旁喝完了水,正要继续走,只见远远的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了过来,她一上来就抱住了孟司记的腿:“娘!”

孟司记的脊背猛地一僵。

秦酌说:“你是哪家的娃娃,你家大人呢,怎么在街上乱喊别人娘啊?“

女娃娃口齿伶俐:“我是从青州来的,她就是我娘。

郁仪看向孟司记,她没有推开这个孩子,也没有低头看她。

她的目光望着不远处那棵寒枝敛尽的枯树,眼睛一眨不眨,如同一座僵硬的雕像。

郁仪走到女孩儿面前:“你叫什么名字,你爹爹呢?”

女孩儿说:“我叫丫头,我爹在那边喝酒呢。”

郁仪对着她伸出手:“你说她是你娘,你娘叫什么名字,你又凭什么说她是你娘呢?”

丫头说:“我娘叫孟盼弟,我家里有她的画像,我爹说我娘在京城里赚了钱,已经把我和爹爹全忘了,娘你真的把我忘了吗?”

郁仪看向孟司记,她的眼圈红了,仍不肯低头:“我不是你娘,你认错人了。”

“我没认错!”丫头仰着脸说,“去年你来青州看过我,就在村口的杏花树下,你还托人给我送了两件新衣服。”

丫头正色说:“我看见你,你也看见我了,我刚要跑过去和你说话,你就坐上马车走了。你真的不要我了吗?”

孟司记说:“你看错了,我从来没去过青州。”

丫头不依:“我要叫爹爹来。”

“不许去!”一向沉默安静的孟司记骤然道,“不许去叫他。”

郁仪已经渐渐懂了是什么一回事,她掏了银子去买了一串糖葫芦:“来,丫头,到我这儿来。”丫头看着她手里的糖葫芦,有些意动,但又舍不得松开孟司记,摇头:“我不要。我要我娘。”

郁仪说:“你吃过饭了没有,随我去吃点东西吧。京城里好吃的可多了,你想吃什么我都随你,天气这么冷,你在外面站了这么久,冷不冷啊。”

她一面说,一面解开自己的外衣。

丫头穿的棉衣还很单薄,瘦骨伶仃的小女孩在北风里冻得发抖。

郁仪把自己的衣服披在她身上:“走,我们去吃饭。”

丫头终于恋恋不舍地松开了孟司记的腰,郁仪看了秦酌一眼:“你们先回去,把东安坊里的事禀报给娘娘要紧。”

女孩儿的手冷得像冰块一样,目光依旧粘在孟司记身上:“你.....你真不是我娘吗?”

孟司记没有回答她,她跟在秦的身后往前走了几步,又站定了身子。

她默默解开了自己兔绒围领,看样子是想给身后那个女孩系上。

可就这样在手上握了很久很久,她还是没有勇气转过身去。

孟司记就这样一路拿着那个围领走了很久,秦的几次想说些什么,还是没能开口。

一直快走到东华门,离皇城只余下一步之遥,孟司记便站在路边哭了起来。

她咬着唇没有哭出声,可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噼里啪啦地往下掉。

秦酌从没有见过这样的阵仗,诶了一声,手忙脚乱地掏出手帕想给她,又觉得自己一个大男人给女人手帕不像样,僵在原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孟司记哭得伤心,呜呜咽咽的,如同一只离群索居的孤雁。

秦酌叹了口气:“那女孩儿,是你女儿吧。”

孟司记满脸泪痕,到底还是接过了秦酌的帕子,她背着人默默擦干了脸,没有看秦酌的表情,轻声说:“是,她是我的女儿。

“我原本不叫孟青月,这个名字是我后来为自己取的。”

“我的名字她也说了,孟盼娣。”

这名字原本就代表了太多深意,也代表了一个女人咀嚼苦难的一生。

秦酌看着她的背影,笑了一下:“还是青月好听,青州的月亮,你一定很想家吧。”

他没有指责她?下了自己的孩子,也没有问她为什么一个人独自来到京城,势必要斩断和过去有关的一切。

他只是说,你一定很想家吧。

两行泪无声无息地流下来,孟司记说:“想啊,每一天都在想。”

“想家乡的月亮,想儿时的小河,有时也很想我的女儿。”

“我离开家的时候,她才不到一岁。算下来,她今年得有十岁了。她其实不叫丫头,我给她起了名字,叫嘉善,嘉言善行的意思。可她爹没文化,只叫她丫头。”

“我每天都想离开那,跑了几次都被抓回来,直到生了嘉善,他们的眼睛都盯在我女儿身上,我才能跑出去。我先是借宿在尼姑庵里,因为我嫁人之前读过书认过字,可以帮姑子们抄经书,所以她们给了我容身之处。转一年,宫里选女官,住持

又将我推举了出去......”

每个人漫长的一生,都是一个复杂的故事,若要讲起来,三天三夜都是讲不完的。

“去年我实在想她,偷偷回了一次青州,给她做了两件衣服。是我这当母亲的不称职,?下她一走了之,根本没有尽到当娘的责任。”

“我想着若她愿意,我就把她接来京师中。没料到村里有人认出了我,要把我抓回去。九年了,他们依然没有放过我。”

“我只好坐马车走了,没料到嘉善她爹又追来了京城,之前就已经屡次打探我的消息,这一回,他把嘉善也带来了。”

孟司记的泪已经止了,她平平淡淡的叙述着过往,冷漠得近乎是在说别人的故事。

“可我不能回去,回去就是一条死路。”

这些年来,不是没有人对孟司记示好过。

她的容颜、身份,还有那不落尘俗的气度,没有人知道她是从泥潭里爬出来的人。

所有人都只当她是高高在上的鸢鸟。

唯有夜深人静时,孟司记揽镜自照,透过那面铜镜,她依然能闻到记忆中痛苦的味道。

孟司记早已断绝了情与爱的心思。

烈火烹炸着她做母亲的心,可她先是孟青月,再是一个母亲。

“那......那你方才为何不认下她?“

“你有没有见过螃蟹,一整笼的螃蟹?”

“螃蟹?“

“它们聚集在框里,拼了命的想要踩着别人的身子逃出去,可那竹笙太高了无论如何都爬不出去。这些螃蟹就会拼了命地拉住爬得最高的那一只,势必要将它重新拉回到深渊里面去。”

“我的每一寸羽毛、我的每一级官身,都是我拼尽全力一厘一毫地争取来的,我不能失去。”

“我只能夜夜叩首,感激娘娘的慈悲恩德,让我能重新活下去、站在这。”

她缓缓将攥在手里的兔绒围领重新戴到自己的脖子上,又从袖中取出脂粉压了压眼下被泪水冲花的妆容:“郁仪若回来了,还得劳你帮我将银子还给她,就当是我这狠心的母亲,带我苦命的嘉善吃这一顿饭吧,这世间有如此多的好东西,她都还

没来得及见一见。”

孟司记说着,从荷包里掏出了银子交给了秦酌。

她重新扶正自己头上的冠子,平平静静地向东华门走去,像是一切都没有发生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