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國往事 > 第九百九十九章 閩南納土

五代十國往事 第九百九十九章 閩南納土

簡繁轉換
作者:南無臭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3:53:04 来源:搜书1

【閩南納土】

太平興國三年(978)4月25日,陳洪進上表獻出所轄閩南之漳、泉二州,大宋共得二州、十四縣、十五萬一千九百七十八戶、以及一萬八千七百二十七兵。

趙光義「嘉納之」,即刻授予陳洪進徐州武寧軍節度使(遙領,留汴京)、同平章事、封杞國公,後改封岐國公;諸子亦有封賞,皆以近郡優賜之。

在陳洪進割據之初,他的首席謀士——掌書記徐昌嗣就勸他納土歸降,陳洪進當時非常不悅,想殺了他。徐昌嗣得到消息後,急忙逃走,輾轉到了汴州。

當時在陳洪進看來,徐昌嗣就是一個賣主求榮、吃裡扒外的「精宋」叛徒、閩女乾,陳洪進對他是恨之入骨的。這種態度一直持續到大宋滅南唐,史籍說當南唐被大宋收復後,陳洪進才恍然大悟,終於知道徐昌嗣眼光長遠且對自己是一片忠心。

南唐覆滅之後,陳洪進的左右近臣就不斷勸他納土歸宋。比如陳應功、陳齊鶻、劉昌言等。

陳應功,莆田人,自幼便以忠義自詡,也是遠近聞名的一條好漢,當宋太宗即位後,陳應功面見陳洪進,對他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如今大宋順天應人,巴拉巴拉(條陳古今天下分合之由,備述天命人心歸屬之意)。陳洪進洗耳恭聽(傾耳聽之),遂馬不停蹄地向汴州覲見,即前文提到的,不等降下詔書便自行上路。

然而陳應功最被後人稱頌和紀念的,並非是勸陳洪進納土,而是他意外發明的「曬鹽法」。之前鹽農們普遍使用「煮鹽法」,成本較高且操作不便,某日,陳應功研墨的時候,身邊沒有淡水,就順手舀了點兒海水,等墨乾之後,陳應功發現硯台上有白色結晶,在好奇心的趨勢下,捏進嘴裡品嘗了一下,「純!」味道與食鹽無異,於是陳應功頓悟了,就帶領鄉民在海邊開挖了一個個鹽田,把海水引進來,讓太陽暴曬,然後就得到了天然海鹽。

這種節省成本、操作簡單、效率高的曬鹽法很快就在莆田廣為流傳,繼而是全閩,後來推廣到全國,再後來是全世界。現在,全世界人民還要感謝陳應功的這項發明。

後人尊陳應功為「鹽神」、「鹽聖」,所有從事跟鹽有關的生意人都該供其為祖師爺。很不幸的是在歸宋不久之後,陳應功奉命討伐一夥強盜,行動中不幸因公殉職,年僅38歲。

今天,在他的老家還有一座「陳應功紀念館」。世界首創「曬鹽法」,陳應功同志不僅僅是莆田人的驕傲、福建人的驕傲,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陳齊鶻,也是莆田人,是陳洪進的部將(指揮使),算是陳洪進手下的高級軍官了,也參與了勸說。也許他不會像陳應功那樣說一堆大道理,但您別忘了他的身份,指揮使,他講不出太大的道理,但他握著槍呢,握著槍的人一般都不願講太多道理,槍就是道理。所謂能動手盡量別BB。

劉昌言,泉州南安縣人,7歲能寫文章,文采飛揚,遠近聞名的學霸,被陳洪進辟為幕僚。

陳洪進奪取泉州後,派兒子陳文顯入汴進貢,劉昌言陪同。劉昌言給趙匡胤和趙光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趙光義看完陳洪進納土的奏表之後,當即召見劉昌言,笑問道:「這篇奏表莫非由卿潤色嗎?」

陳洪進納土後,仍以劉昌言為推官。兩年後參與科舉考試,不幸落第,但太宗特別賞識他,召他為宋州歸德軍掌書記,幾年後再次參加科舉,竟然以榜眼的名次金榜題名。在多個節鎮做判官之後,劉昌言終於因趙光義的賞識和榜眼的學歷進入中央,並且坐火箭上升。先為起居郎(六品),後遷工部郎中(五品),又過一個月左右充樞密院直學士,又過了三個月左右就升為樞密副使,副部級幹部了。

因劉昌言的晉升過於迅猛,導致朝臣們羨慕嫉妒恨,正

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只有同行之間才是**裸的仇恨。朝臣們開始想盡一切辦法地詆毀他、貶損他,立志要把他拉下馬。

比如有人發起話題:「咦——咱河南話怪好聽唻,劉昌言說嘞這閩南話不中。」眾人紛紛附和,語言障礙,無法交流,怎在朝中為官?趙光義聞言大怒,說朕自有翻譯,不影響工作交流,你們給我閉嘴!

又有人發起話題,「劉昌言不孝!」在那個以仁孝治天下的時代,大孝是忠,忠臣必出孝門,一旦有人被坐實不孝,那幾乎等同於叛國投敵,起步價是雙開。支撐這種論點的證據是劉昌言把母親和妻子留在老家,已有十幾年沒回過家,而且還在京師娶了旁室。白眼狼,娶了媳婦忘了娘,簡直就是人渣!這種人渣敗類如何還能做官?

為什麽十幾年沒回家呢?因為劉昌言同志跟隨陳洪進納土之後就一直在中原大地上發光發熱,顧大家而舍小家,十幾年沒休過探親假,把青春奉獻給了大宋……感動大宋十大青年了屬於是。

趙光義大筆一揮,下詔:將劉母迎接到京師,所在州(泉州)負責行裝和路費,沿路州縣負責接待、補給。總之一句話,地方政府負責護送劉母入京,中央政府負責分房子、養老金……

總之,在陳洪進上位之初,是想要維持割據狀態的,故當徐昌嗣首倡納土時,被陳洪進視作叛徒而險遭誅殺。時過境遷,當南唐被滅時,陳洪進大為震怖,重塑三觀,身邊勸他納土的聲音越來越多,陳洪進的態度逐漸動搖,對待這種聲音更多地表現為寬容、言論自由,而當他入朝覲見被熱情挽留的8個月裡,陳洪進及其左右官員親眼目睹了中原大國的繁榮強大,態度進一步轉變,直至最終下定決心納土歸降,做了一回體面人。

使陳洪進最終下定納土決心的,應該是劉昌言。

怎麽劉昌言就能勸動呢?一般來說,勸人的時候要從正反兩個方面,即好說、歹說。之前幕僚勸他納土,要麽是從天命天數等虛無縹緲的玄學角度,要麽是從雙方實力對比的實際角度,這些說辭只能歸為「好說」,那什麽算「歹說」?

如果你不歸順,大宋就滅你?這僅是其中一方面,而且說服力不足,陳洪進可以找出一百個理由來論證大宋不會加兵閩南。劉昌言切中了陳洪進的要害——兵變!

「大帥,如果你的部下想要謀取富貴,把您軟禁或謀害,再把您整裝或分裝(人頭)送往京師,納作投名狀,以獻土歸降……」

遠了不說,別人不說,留從效是怎上位的,您又是怎上位的,還用我說破嗎?你就不怕泉州故事上演3.0版嗎?

陳洪進終於大徹大悟

最新網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