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國往事 > 第九百二十九章 劫後余生

五代十國往事 第九百二十九章 劫後余生

簡繁轉換
作者:南無臭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3:53:04 来源:搜书1

萬裡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

消滅南漢後,趙匡胤打算祭告天地、告慰列祖列宗,971年7月1日,詔於本年冬至“有事於南郊”。

大宋統一嶺南的消息又在南中國引起了巨大震動,南唐李煜第一時間派來使者入貢祝賀,並派弟弟李從善於11月1日抵京,乞求削去國號“唐”,從此稱“江南國主”,並懇請收回詔拜不名的特權。

李煜不止一次地“乞呼名”,以往均被趙匡胤拒絕,這一次,趙匡胤答應了,給他重新刻了“江南國主印”,並親熱地稱呼他“李煜”。為何這次就同意了呢?因為趙匡胤已經把南唐當成了下一個目標。我們也終於有機會近距離審視這位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悲情亡國之君——南唐後主李煜的前世今生。

公元958年,對於南唐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一年。這一年,雄才大略的後周世宗柴榮完成了“三征淮南”的壯舉;這一年,南唐李璟被徹底打服,心中的大國夢徹底破碎,與尊嚴一起被踩在腳下狠狠摩擦,擺在他面前的不再是星辰大海,而是活下去。

這年正月,後周軍隊攻陷揚州,佔領泰州,與南唐首都昇州隔江相望。李璟宣布改元“中興”,希望出現奇跡來挽救岌岌可危的南唐,讓南唐再次偉大。

他心中有可能出現奇跡的地方,是楚州、舒州等江北釘子戶,後周軍隊雖然在東線勢如破竹,克揚州、陷泰州,但在局部戰場卻步履蹣跚,其中淮河上的重要據點——楚州,在防禦使張彥卿、監軍鄭昭業的指揮下屹立不倒,抵擋住了後周軍隊連續四十天的猛攻。

負隅頑抗的楚州、舒州對深入淮南的後周軍隊形成了一定的牽製,使得江北戰況存在一定的變數,為南唐保留了最後一絲幻想空間。

另外,揚州等地雖然被後周接管,但後周的控制力仍然有限,比如揚州治下的天水縣仍在南唐的控制之下。李璟下令將天水縣升格為雄州,將天水縣守將易文贇提拔為雄州刺史,希望他可以重振雄風,抵擋住後周南下的主力,繼而收復揚州,反敗為勝。

這就是李璟“中興”的癡人說夢。

就在李璟改元的當月,柴榮親臨楚州城下,指揮強攻,“以洞屋穴城而焚之”,最終將楚州這塊兒硬骨頭啃下,主將張彥卿、監軍鄭昭業等堅持戰鬥到最後一刻,直至壯烈殉國。前文有過詳敘,楚州之戰相當慘烈,張彥卿的箭矢用光了、刀劍砍鈍了,就用磚頭、椅子當武器,率領本部一千將士在城破之後依然堅持巷戰,最終全部捐軀,寧死不降,為南唐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柴榮在攻克楚州後,選擇了屠城泄憤,放火焚城,把這塊兒硬骨頭徹底夷為平地。

2月,柴榮率主力部隊從楚州南下,雄州刺史易文贇不戰而降;西線的舒州也被大將王審琦攻克。

李璟的幻想破滅了。

3月1日,李璟再改元“交泰”,也許是希望否極泰來吧。隨後派高級使團渡江求和,並很快與柴榮達成停火協議,“三征淮南”結束。

停火協議的大體內容就是南唐稱藩於後周,李璟削去帝號,改稱“唐國主”,割讓江北全境等等。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正式協議於5月開始生效。按照約定,李璟奉大周正朔,使用後周年號“顯德”。在公元958年,南唐先後使用了4種紀年方式:保大十六年,中興元年,交泰元年,顯德五年。

此一戰對南唐造成了全方位的致命打擊。

比如經濟。

三年的戰火使得南唐入不敷出,而停戰的代價之一又是割讓江北全境,糧食產區和手工業重鎮幾乎全部喪失,除此之外,高額的戰爭賠款和無止境地進貢更讓南唐雪上加霜。

據記載,戰後的第二年,公元960年正月,趙匡胤建立大宋,3月,南唐及時進貢兩萬匹絹、一萬兩白銀賀即位;7月,又進貢五百兩金器、三千兩銀器、一千匹羅、五千匹絹,外加乘輿服飾等。趙匡胤平定潞州、揚州叛亂等,南唐同樣要進貢賀喜。

在戰爭期間,南唐的經濟就已經發生嚴重的危機,為了應對這次危機,鍾謨建議鑄大錢,韓熙載建議鑄鐵錢。在出現錢荒的時候,官府就要在錢幣上偷工減料、以次充好,把更大的面值賦予在更輕薄、更廉價的錢幣上,與此同時,民間也出現大量的盜鑄、私鑄,也就是造假幣,給國民經濟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

就像今天漂亮國的量化寬松政策,簡單說就是印鈔機開足馬力大撒幣。但是經濟低靡的原因是工業空心化、產能不足、供需關系失衡、社會財富分配不公等等,增發貨幣只能解一時之急,卻不能救一世之困,單純地依靠增發貨幣如同飲鴆止渴,不僅挽救不了經濟,反而會引起惡性通貨膨脹,進一步加重危機。

李璟一開始也是反對鑄大錢、鑄鐵錢的,但當戰爭結束後,面對幾乎崩潰的國民經濟,李璟也只能選擇妥協,死馬也當活馬醫吧。959年,南唐開始鑄大錢“永通泉寶”,以一當十,即錢幣收藏愛好者口中的“折十錢”、“當十錢”,又鑄五種面值的“唐國通寶”錢,同時還鑄鐵錢,病急亂投醫了。

僅僅半年,量化寬松政策的弊端就初露端倪,李璟果斷懸崖勒馬,叫停了鑄大錢、鑄鐵錢的貨幣政策。

戰爭對經濟的摧殘是毫無懸念的,對政治的影響更是毋庸置疑的。

前文中已有詳述,“三征淮南”使得李璟終結了“四凶五鬼”集團在南唐的統治,其實這只是戰爭對南唐的政治影響的其中一環,而且是最無關緊要的一環,真正的重頭戲是一條被隱藏得很深卻又影響深刻的事件——儲位之爭。

這就是南唐的“皇太弟”與“皇太子”之爭, 史稱“叔侄爭儲”。

然而這場政治變革在史書中同樣只是輕描淡寫的幾句話,還是那句老話,字數越少,信息量越大。老規矩,先複述史籍的正面描寫,隨後分析、推理。

據記載,李璟早在即位之初,就屢次表示要讓位給皇弟李景遂,均被李景遂嚴詞拒絕,於是李璟便任命李景遷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李景達為副元帥,又指定李景遂為“皇太弟”,昭告天下,把李景遂作為皇位繼承人,還拉著諸弟在先帝靈前起誓,一本正經地宣布將來要兄終弟及而不是父死子繼,同時還將皇長子李弘冀先外放到揚州,又改鎮潤州,讓他遠離政治中心。

“三征淮南”後期,當了十三年“皇太弟”的李景遂突然要求外放歸藩,赴鎮洪州;與此同時,皇長子李弘冀取得了常州大捷,被李璟任命為“皇太子”,確立了他皇位繼承人的身份。

不久之後,李弘冀的一些做法引起了李璟的不滿,於是李璟就放出話來,要廢掉“皇太子”而立“皇太弟”,揚言要迎回洪州的李景遂。李弘冀搶先一步派人將李景遂毒死。

起初,李景遂之死被包裝成意外事件,李璟覺得事有蹊蹺,便派人詳查,結果查明是太子爺李弘冀的傑作。李璟大怒,宣布廢掉李弘冀的太子之位。

不久之後,959年9月,李弘冀突然暴斃。隨後,李璟立第六子李從嘉為太子。

歷史似乎就是這樣給了李煜一個撿漏的機會。李璟和李景遂堪稱兄友弟恭的道德模范。然而真相卻遠沒有表面那麽光鮮亮麗。

最新網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