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寧遠城有滿桂、左輔、朱梅、何可綱等人坐鎮,萬無一失!”
朱有教笑道:“朕來此地,也是有關於蒙古人的問題想找人談一談。”
“既然你們也在商議此事,那麽就說說你們的看法吧!”
現在林丹汗不但不去幫忙對付後金,還在不斷威逼、攻打那些投靠大明的順義王等等部落。
但是偏偏蒙古東側和後金、遼東接壤。
要想對付林丹汗,朱有教認為還是要先問問遼東的形勢才行。
再怎麽和林丹汗鬥,也不能影響到遼東的局勢。
熊廷弼沉吟了一下說道:“陛下,恕臣直言。”
“蒙古雖然在宣大等邊境的順義王等部落,對我大明還算臣服。但是遼東防線卻是兩極分化嚴重。”
“在這附近有些部落,比如桑昂部落,就很是仇視建奴,一心要歸順我大明,協助我等一起守衛遼東。”
“但是還有一些部落,比如科爾沁部落,確實一心一意要投奔建奴,還為此跟虎墩兔憨都翻臉了。”
“但是這一帶因為建奴囂張,所以投靠建奴的蒙古部落要多一些。”
“而在虎墩兔憨討伐科爾沁部落,最終大敗而歸之後,心向大明的部落就很稀少了。”
朱有教不高興地說道:“這個虎墩兔憨,天天喊著要統一蒙古,複興他的大元帝國。結果是一個志大才疏之徒。”
“就這還想要我大明每年給他一百三十萬兩的賞銀?!”
熊廷弼說道:“以臣看來,至少在遼東此地,這些蒙古部落投奔建奴的,那是堅決不能接收、招撫的。”
“而那些跟建奴有仇的,一心一意要投奔我大明的,因為實力低微,都是一些被建奴給打垮之後的部落。咱們一旦接收,只能徒耗錢糧。”
“因此臣的建議是,將這些願意投奔大明的殘存部落,都往西遷移,讓他們靠近順義王的領地。一來不用干擾我遼東的戰事,二來他們也可以跟著順義王,好好學習一下怎麽效忠大明!”
“最好連虎墩兔憨,也別來遼東礙事。”
“這人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來了只能添亂。”
袁崇煥說道:“陛下,臣基本讚同經略相公的說法。”
“但是對於整個蒙古來說,臣以為還是要以招攬為主的。”
“其一,咱們可以有戰馬來源。其二,咱們大明不招攬,建奴就會去招攬。”
“到時候萬一建奴招攬的多了,實力大增。最終還是要我大明吃虧!”
熊廷弼說道:“遼東這裡只有敵對的蒙古部落,和需要往西遷移的蒙古部落。”
“之前王化貞倒是招攬過,結果戰時這些人卻向建奴獻了城池!”
“建奴狡詐,招攬蒙古部落,說不定就會被建奴趁機安插奸細!”
袁崇煥說道:“可是順義王等人已經對我大明死心塌地了。”
“其實就連虎墩兔憨的手下,也有很多不想跟著虎墩兔憨混日子,想要歸順大明,以後像順義王那樣衣食無憂的生活的部落的。”
朱有教笑道:“這就是你們爭論的事情嗎?”
“既然遼東大局不能被影響,而蒙古部落又有好有壞。”
“那麽以朕之見,咱們可以換個思路啊。”
“遼東的蒙古人就按照熊廷弼的思路,是敵人就堅決攻打,有想要投奔大明的,就讓他們去找順義王去。”
“而虎墩兔憨,朕已經不想再跟他打交道了。”
“此人志大才疏,還貪婪過度。”
“袁崇煥,朕如果讓你去宣大那面,去招攬願意投奔大明的蒙古部落,順便打擊跟建奴有聯絡的蒙古部落,你有把握嗎?”
袁崇煥說道:“陛下,虎墩兔憨手下,可以分化、打擊、拉攏嗎?”
“陛下是要扶持順義王,來作為蒙古人的新統率了?”
朱有教說道:“正是此意。”
“虎墩兔憨不足以成為蒙古之主。”
“順義王心向大明,手裡也有一部分擁護順義王的部落。”
“以後又想投奔大明的部落,就全都讓他們遷移到順義王那裡去。讓順義王實力大增,再想辦法削弱一下虎墩兔憨。”
“可是陛下,萬一虎墩兔憨氣急敗壞,想要攻打我大明邊境,又該如何是好?”袁崇煥問道。
朱有教說道:“那就堅決打擊。”
“袁崇煥,你有對付虎墩兔憨的好辦法沒有?”
袁崇煥想了想說道:“回稟陛下,無非三條計策。”
“其一,拉攏虎墩兔憨手下跟他不一心的部落。”
“其二,讓順義王領著人協助咱們共同對敵。”
“其三,防止虎墩兔憨走投無路之下,鋌而走險去投奔建奴。所以這一條是最重要的。”
“如果陛下信得過臣,臣可以想辦法先施展離間之計,讓虎墩兔憨和建奴結成私仇。甚至就算他們真的聯合起來了,也可以用計策,破壞他們之間的合作。”
朱有教問道:“哦?怎麽破壞?”
袁崇煥說道:“陛下,建奴急需糧食、布匹,手中還有許多人參、貂皮急著出手。”
“據臣所知,他們就是借著蒙古一些部落和大明互市,來用人參、貂皮慢慢換取糧食、布匹的。”
“臣的意思是,可以在這些暗中親近建奴的蒙古部落的貨物上下手!”
朱有教說道:“好,那你就先在遼東試驗一下吧。”
“等有了進展,朕就把你正式調到宣大方向,去專職對付虎墩兔憨的蒙古人。”
“你需要幫手嗎?”
袁崇煥說道:“陛下,之前王象乾對蒙古,尤其是虎墩兔憨就多有研究。”
“此人德高望重,現在在家閑居。”
“臣不敢讓王象乾做幫手。請陛下招此人來遼東,臣做副手就行!”
“臣在遼東,現在親近建奴的人身上試驗。如果試驗成功,以後可以直接在虎墩兔憨那裡運用。”
朱有教笑道:“準了!”
“等你有了實驗結果,朕就調王象乾和你,去宣大主持對蒙古的一切事務!”
正說著話,那邊馬世龍接到一個手下的急報,下去問明情況之後,又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陛下,熊經略,最新得到的情報,建奴的四勃烈喝竿,隻帶了三百人就進駐了耀州,其他再無援兵。”
“據來人所說,只要我大軍從娘娘宮渡過三岔河,就可以一舉成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