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一八七七新纪元 > 第十九章 南北攻略(五)

一八七七新纪元 第十九章 南北攻略(五)

簡繁轉換
作者:楚连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9 10:52:42 来源:源1

凤鸣亭中,李经方刚刚念完与法俄两国商定的条约,额头微微生出些许汗珠,即便在春寒料峭的紫禁城中,李经方还有难掩内心的紧张,在他面前,正坐着大清帝国的主宰,两侧立着大清帝国的砥柱,这是他第一次单独向慈禧汇报,心底激动与紧张可想而知。

慈禧见众人皆不说话,端起茶盅,轻轻掠过漂浮的茶叶,抬眼道:“礼亲王,你是领班军机,说说看。”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齐刷刷地看向世铎,虽说世铎是出了名的应声虫,但兹事体大,不发表点意见肯定无法过关,再者,西太后要的便是众人的态度,即便她说话当家,也想着免给后人留下“乾纲独断”的诟病。

可实际上谁都知道,若不是慈禧首肯,李二混子又怎敢答应两国的苛刻条件?割地让路不说了的,同意罗刹人在蒙古驻军,这可是威胁到京师的一头虎啊!可是南边那只虎正在磨牙,据说东南的满人被捕杀殆尽,这也难怪西太后犯了急,啥都不顾了。

“臣知国事艰难,”世铎斟酌片刻,心底却暗暗骂娘。今日议政,必然在史书上会留下重重的一笔,自己一向对这些事唯恐不及避之千里,就是怕将来无法面对列祖列宗,今个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啊!“这个这个太后鸣烛高举,慧眼独具,臣资质愚钝,唯太后马首是瞻。”

又是一堆没营养的废话。

慈禧微微皱眉,却又不便斥责这位爱新觉罗家的长辈,轻哼一声,看向另外一位军机大臣额勒和布。

额勒和布,满洲镶蓝旗人,平日木讷寡言,身处高位仍廉洁自守,不过因其姓名曾传过一笑话。当年中法镇南关之战,清廷求和,更换军枢,额勒和布得以入职军机,上海《申报》戏言:可见清廷盼和之心急切也,新晋军机大臣名曰额头勒着求和之白布条。

这一次,额勒和布再次发扬沉默是金的风格,对慈禧飘来的眼神可以避让,在之前额勒和布数次上书请辞均被驳回,这并非其能力出众,而是慈禧要让天下人知晓,军机大臣是何等清白廉洁。

慈禧见额勒和布默不吭声,心底发燥。她知道,若是逼着额勒和布表态,额勒和布必然再次以请辞相威胁,暗自叹息一声。这可急坏了另外一位军机大臣许庚身。

虽说许庚身是不折不扣的后党,但其还是有一定的拳拳报国之心,刚听完李经方的奏折,心底的无名火噌的一下冒了出来,只是一时间不便发作。现在礼亲王打哈哈,额勒和布装聋作哑,张之万和孙毓汶两个肯定会不遗余力地支持慈禧,心底尚未泯灭的良知折磨着许庚身,暗叫一声罢了罢了,扯住身边跃跃欲试急表忠心的孙毓汶,走上前拱手。

慈禧见许庚身出列,心头暗喜,还道是许庚身要力挺自己,“星叔有话但讲无妨。”

许庚身苦笑一声,正色道:“启禀太后,臣以为,法兰西、罗刹两国皆是得陇望蜀之辈,即便我大清割让或租借,再者转让路权,若是将逆贼剿灭之后,必然还将索取报酬,恐吾等难以支撑,还请太后三思。”

不得不承认混到军机大臣的皆是精明之辈,许庚身并没说割地是丧权辱国之事,而是考虑进一步的发展,其实这也是许庚身没办法的办法,若是慈禧勃然大怒,搭上自己一把老骨头岂不冤枉?许庚身的话里还有一层潜意思:可以请求外援,但条件还需再谈。

慈禧面庞中闪过不虞之色,孙毓汶急忙出列拱手道:“太后,臣不敢苟同许大人所言。”

“嗯?你说说看。”慈禧的口气中听不出半点情绪,不是没怒火,而是火气尚未蓄足。

“当年剿灭长毛之时,淮军借调洋枪队,事成之后李中堂巧妙设计,令洋人一哄而散,时有先例,未曾令朝廷损耗一分一毫。故臣以为,可暂时答应洋人所请,不过要等剿灭刘逆之后,届时如何谈判再做定夺。”

孙毓汶自以为得计,不料所有人都拉下了脸,这种“无赖伎俩”骗骗人倒罢了,若是上升到国家利益的高度,即便是慈禧也知道万万行不通。

许庚身怒道:“所谓洋枪队,不过是泰西诸国组建的一支零散队伍,本是乌合之众,然法俄两国皆是列强,若是照孙大人所言,剿逆之后若不答应两国条件,必是将大清推下万丈深渊,亏得身为军机大臣,竟是一身痞气!”

听到孙毓汶被骂,李经方想笑却又不敢笑出来,圆脸憋得通红,看向其他几位军机重臣,皆是毫无声色默然旁观,心底暗暗感慨。

孙毓汶也看出了众人并不同意自己的“高见”,悻悻然地退到原位。眼见局面不可收拾,慈禧暗暗恼怒,看向最后一位未表态的军机大臣张之万,“鸾坡,你有何见解?”

张之万尚未想好对策,见慈禧点了名,出列拱手道:“照臣所想,割地事大,刘逆之事亦重,臣以为,”张之万思索一阵道,“臣以为,割让新疆不毛之地倒也无妨,许大人曾在西疆督事,应知道西疆地域广阔,无险可守,且俄国对其窥伺已久。租借烟台、基隆两地借以法兰西水师牵制刘逆亦无偿不可。然,东北乃是大清始祖龙兴之地,决不可转让路权与洋人,请太后明鉴。”

慈禧点点头,“这才是国之重臣说的话!不过据渐甫(即李鸿章)的消息,逆贼在东南大肆扩军,近百万之众,洋人见势抬价,哀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若是大清绝于我手,将来哀家如何去见列祖列宗和先皇?”说着说着,慈禧的声音变得哽咽起来,数滴清泪在扑着厚粉的脸庞中滑落。

其他人顿时惊慌失措,亭内亭外急忙忙跪下一大片,五名军机大臣齐声哀求道:“太后,臣等无能,罪该万死!”

慈禧低声啜泣一阵,李莲英见戏演的差不多了,乖巧地送上手帕,慈禧接在手中颤声道:“哀家这孤儿寡母真是命苦,自打先帝抛下哀家,哀家就没过过一个消停年,长毛、捻贼、白莲教、洋人,现在又出了家贼,还是个恨不能将国族赶尽杀绝的家贼,尔等与哀家说说,与洋人好,还是送国贼好?”

显然,如此大的选择题根本无人敢应声回答,只是连连点头谢罪,慈禧哀叹一声,“都起来吧!”

“谢太后!”

“李经方!”

“臣在!”李经方急忙走上前恭敬地道,“请太后吩咐。”

慈禧将手帕丢到一旁,“你去与洋人再谈谈,言明东北乃我朝先祖龙兴之地,路权不敢擅自让出,可否有周转的余地。”

“臣遵旨!”

现场中人谁都知道,现在罗刹人看准了大清的命门,绝不会在合约中让步半寸,太后不过是想拉起一块遮羞布。可谁又都知道,清兵之糜烂,根本不堪一击,若无外援,只怕大清连三个月都不撑不住。要知道,上次南北三十余万联军夹击东南,一半都是洋人的军队,结果还是在宾万山和梅关栽了跟头,那个跟头,很重,重到任何人想起时都会头皮发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