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一八七七新纪元 > 第十章 英国的图谋

一八七七新纪元 第十章 英国的图谋

簡繁轉換
作者:楚连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9 10:52:42 来源:源1

“砰”

一颗西红柿准确无误地砸在英国皇家海军情报处处长里尔中校的脑袋上,顿时留下一片殷红,里尔中校脑门皱起,身形微微颤抖片刻,依旧直挺挺地站在原地。

这是英国首相办公室,面目狰狞的索尔兹伯里侯爵怒火滔天地盯着里尔中校,海军大臣、外交大臣等人吓得大气不敢出一声。

“混蛋!”

索尔兹伯里暴起一声怒喝,歇斯底里地叫道:“德国人的新式战列舰主体已经接近完工,你们情报处居然才得到消息,难道你们不觉得羞辱吗?难道你们还配拥有皇家海军的称号吗?大英帝国的颜面全被你们丢尽了,你们这些垃圾,统统都该被波塞冬叉死!”

波塞冬,是希腊神话中的海神,索尔兹伯里的愤怒已经到了极点,因为此时英国的“君权”级战列舰刚刚通过建造预算,还未开始施工,这就意味着英国的海洋霸主地位遭到新兴帝国德意志的挑战。

新式战列舰火力强大,已经将现有的所有战舰统统抛在身后,在海上就是一个“无敌”的存在,野蛮的日耳曼人居然走在了大英帝国的前面,这是索尔兹伯里万万不能接受的事实。

在保证世界霸主地位的同时,英国也一直盯着列强各国的军舰发展情况,去年上半年德国同时开工四艘战列舰,英国情报人员反复研究后认为是八千吨的普通铁甲舰而已,因为那时候还没有万吨级战列舰这个概念,所以未曾仔细探究,相对而言,德国人的保密工作做得也比较到位。

直到今年十月份,英国情报人员在柏林的一次酒会中,从中国留学生学监胡宣正口中无意中得到一条重要消息:中国南方政府派了四百余名海军人员参与德**舰建设,在建的四艘军舰中有两艘是刘摩所属,是世界各国都无法比拟的巨无霸。

英国情报人员顿时慌了手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探查清楚:德国在建的四艘军舰均是一万两千吨以上的新式战列舰,大概的火力配置、装甲厚度全部超出现有军舰,预计在一**零年四月份下水。

情报传递到索尔兹伯里手中,索尔兹伯里如何不产生极度的愤怒。

在与刘摩的谈判中,索尔兹伯里一直都将刘摩捏的紧紧。凡是有利于英国的,全部放行,比如棉花、马匹、制造设备、枪支弹药等物资,均会在第一时间内运抵东南,但刘摩从英国订购的六艘军舰,一直造造停停,借口不断,并对美国施加压力,拒绝再为刘摩制造军舰,而对刘摩垂涎三尺的印度尼西亚也始终未曾松口。

索尔兹伯里还没有道德高尚到要维护欧洲其他各国在亚洲的利益,更没将尼德兰王国放在心上,他始终将大英帝国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他担心刘摩拿下印度尼西亚之后又会对澳大利亚产生兴趣,占领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德国人已经令他烦躁,若是再加上刘摩,那只能让他辗转反侧、食无甘味。

而且,索尔兹伯里也一直坚持东南军政府不得跨过长江,甚至上海也要独立划归英国势力范围之内。

似乎刘摩还是很忌惮英国人的势力,在梅关战役后反而削减了军队,这让索尔兹伯里分外高兴,对这名听话的“小弟弟”拍去了慰问电报,鼓励他与自己共同建立东南亚新秩序。刘摩没有回复他电报,或许是无奈,或许是无声的反抗,但索尔兹伯里自信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之中。

可是现在,英国人的优势被这四艘战列舰打得风消云散,一切都不复存在。

想到这里,索尔兹伯里拍着桌子对里尔中校怒吼道:“滚出去!”

里尔中校面无表情地向众人敬礼,快步离去。

索尔兹伯里似是又想起了什么,从办公桌拐角的文件夹中取出一份资料,这是刘摩的海军实力报告:

八千五百吨级铁甲舰两艘,“荡潮”号、“荡寇”号,为广州舰队、炎海舰队旗舰;

五千吨铁甲舰五艘,“兴国”号、“兴邦”号、“兴城”号、“兴民”号、“兴州”号;

两千吨护卫舰七艘,“南雄”号、“南威”号、“南进”号、“南勇”号、“南庆”号、“南中”号和“南镇”号;

铁甲训练舰两艘,潜水试验艇两艘,鱼雷艇十一艘,武装运输船若干,海军总计一万九千人,配属陆战部队六千人,海军司令詹天佑,副司令邓世昌、孙成,分别兼任广州舰队司令、炎海舰队司令和陆战部队司令。

索尔兹伯里细细计算一遍,禁不住倒吸一口冷气,喃喃地道:“若是再加上这两艘新式战列舰和其他战舰,刘摩的战舰吨位将要超过李鸿章的海军和日本的海军!不绝对不能容忍!”索尔兹伯里将目光投向窗外,思考如何解决这一个棘手的问题。

海军大臣乔治-汉密尔顿轻声道:“首相阁下,现在我们必须要清楚德国人在建新式战列舰的配置,在必要情况下,我们的新式战列舰在配置上要做针对性的修改。”

索尔兹伯里定住心神,叹口气道:“俾斯麦是个精明、狠毒的老家伙,要想从德国人那里获取精确的情况,我们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外交大臣寇松插嘴道:“首相大人,请不要让愤怒影响了您的决断,实际上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索尔兹伯里侧过脑袋,盯住寇松道:“那请你说一下。”

能从傲慢的索尔兹伯里口中说出一个“请”字,令寇松异常兴奋,寇松按捺住内心的激动,道:“俾斯麦与德皇的关系十分紧张,俾斯麦亲华,威廉二世却对中国人有一种骨子里的蔑视,据说前年盛宣怀拜见他时,作为皇太孙的威廉二世态度十分无礼,并遭到德国先皇的训斥,我们不妨从这方面做些文章。”

“再者,刘摩急于拿下印度尼西亚,无非是给自己的战略后方争取更大的空间,或许他威胁到我们在马六甲海峡和澳大利亚的利益,但至少现在及未来数年内不敢轻举妄动,而我们的目标则是极力保住‘日不落帝国’的辉煌,我想”

寇松说到这里,有些紧张地看向索尔兹伯里,后者用鼓励的眼神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寇松缓缓地道:“与其看着刘摩与德国结盟,不如将他彻底拉到我们的阵营中来,毕竟中国太大,清政府过于**,我想让德国人帮助刘摩建造军舰,还不如由我们来做!”

索尔兹伯里倒吸一口冷气,汉密尔顿翻翻白眼反驳道:“难道寇松爵士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东方帝国出现在我们面前?”

寇松摇摇头坚定地道:“中国虽然很大,但贫弱是它最致命的根本,中国的资源也是屈指可数的,而且,除去我们大英帝国本身的实力而言,难道俄国、法国会坐视中国强大吗?在当今世界之中,我想大英帝国的辉煌一定会被我们永远持续下去!”

汉密尔顿正待反驳,军人的思维永远都是直接的,听懂了的索尔兹伯里道:“对!寇松,你忘了,还有一个日本!但也不能让刘摩一帆风顺,一个动荡的远东才符合我们的利益。”

一直绷着脸的索尔兹伯里笑了,很惬意,很舒坦。

十一月中旬,英国外交大臣寇松访问德国和俄国,寇松在德国最先拜见的却是德国首相俾斯麦,被故意轻视的德皇威廉二世感到异常恼火。寇松抵达俄国之后,与俄国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支援大批民用和军事物资。香港总督德辅受索尔兹伯里首相委托,再次与刘摩展开谈判,在以往过程中都是由英国代办级官员与刘摩接触,这一次显得分外重视。

十一月底,英国从驻印度洋、地中海舰队抽调五艘主力战舰和两艘辅助舰组成支援舰队,受清政府的邀请,驻军上海,协助北洋水师建立宪兵队,举行海上联合军演。

刘摩一方面静静观察英国人的举动,一方面与英国全权代表德辅谈判,原本刘摩并没有对英国抱有太大的幻想,而胡宣正无意中泄露的消息也是他指定为之,他压根没有料到英国人的反应如此强烈。

德辅开门见山地提出索尔兹伯里的要求:刘摩出让新式战列舰的全部资料,英国同意在荷兰与兰芳的国土问题上保持中立,必要时可以协助兰芳共和国。德辅笑道:“密斯脱刘,首相已经查明了为阁下延误建造军舰的原因,可以向你保证在合同期内完成,并下令在澳大利亚建造大型船坞,若是阁下有兴趣的话,可以与我们合作,我们制造出的战列舰比德国人更加优秀。”

习惯于“土皇帝”生涯的德辅没有理解索尔兹伯里的意图,其次,德辅是一名陆军将官,而不是一名外交家,在他眼里,刘摩的势力根本不值得他去重视,从谈判开始,德辅一直保持高高在上的超然态度。

刘摩面无表情地看向德辅那张欠抽的老脸,也听出德辅口气中的潜台词,强忍住心底的厌恶和不屑,缓声道:“德辅先生,合作,应该是双方共赢的事情,我们与德意志的合作一直很顺利,暂时还没有考虑过于其他国家共同开发新式战列舰。”

原本皮笑肉不笑的德辅止住笑容,张大嘴巴问道:“新式战列舰是你们和德国共同开发的?”

刘摩嘿然道:“所有的军舰图纸全部由我们提供。”

“真是不可思议!”德辅知道,刘摩没有必要骗他,也难怪从这次谈判开始,刘摩的口气开始变得有些强硬。德辅皱紧眉头试探地问道,“难道阁下放弃与我国结盟的想法?”

优势再次站到刘摩这一边,刘摩道:“那要看贵国的诚意。”

德辅呆住了,原本认为能让刘摩让步,看来现在是大英帝国不得不让步,作为陆军将领出身的德辅并非傻瓜,他也知道大英帝国能够保持现在的霸主地位得益于所向无敌的海军,也难怪索尔兹伯里首相在电报中有言:先探清刘摩的底线再作计较。

思量再三,德辅做出一副认真的表情道:“不知道阁下的诚意如何?”

皮球又踢了过来,刘摩笑着一手捏住下巴道:“只要贵国不在印度尼西亚和我军统一中国的过程中设置障碍,我可以答应转让新式战列舰的技术,并且与贵国签订全面合作条约,这也是索尔兹伯里首相一直期待的事情。”

德辅似乎想起了什么,急问道:“那香港问题呢?”

香港问题并不单单指一个香港岛的租让问题,还包括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刘摩皱起眉头道:“这些问题可以暂时先放一放。”

很快,德辅与刘摩的初步会谈结果通过电报呈送到索尔兹伯里手中,索尔兹伯里暗暗叹息一声,看来单凭英国之力是无法阻止刘摩强大的步伐,请示女王之后,索尔兹伯里命令德辅与刘摩签订《中英合作草约》。

即便因为这份还未正式生效的约定,双方也争执了数日,德辅认为刘摩只占据了东南六省,还不能代表“整个中国”,但刘摩坚持使用中华帝国的称号与英国签约。

这是一个对等的外交关系问题,若是刘摩用临时地方政府的名义签约,英国人就有可能随时不履行条约义务。再者,用中华帝国的名义,等于变相将英国拉上自强军的战车上,即便在刘摩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英国人会下绊子、使阴招,也不可能明刀明枪地与自强军为敌。

最终,索尔兹伯里同意刘摩使用“中华帝国”的称号与英国达成协议,他也对这个东方的年轻人充满了兴趣,到底是何缘故,这名年轻人的外交手段如此成熟?而且又显得底气十足呢?他已经忍耐不住内心的渴望,十分想要见上刘摩一面。

在协议中明确规定,中英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外交基础全面合作,英国造船公司协助中华帝国在广州、琼州两地同时建造万吨级战列舰,造船主要设备由英国和美国公司提供,中国方面可派出人员全程学习和监督,但施工图纸全部由中国方面提供;

其次,东南亚利益双方共享;

第三,中国帝国给予英国最惠国待遇,历史遗留问题协商解决。

因为是草约,许多利益和条件还未明确,因为索尔兹伯里决定在次年五月份之前派外相寇松访问东南军政府。

就在英国人拿到德国新式战列舰的第一份资料而暗暗窃喜,并改动刚刚开始施工的自家战列舰时,风云变幻的远东开始慢慢脱离英国人的掌控。

一**零年,注定是任何人都无法忘记的一段历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