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一八七七新纪元 > 第九章 吕梁雾(二)

一八七七新纪元 第九章 吕梁雾(二)

簡繁轉換
作者:楚连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9 10:52:42 来源:源1

在刘氏父子的一再盛情挽留下,张宗禹师徒临时在刘府中住了下来。刘摩仍没有放弃对武术的执着,缠着张桂教他以备防狼,张桂得到师傅的首肯后,教了刘摩一套鹤形拳。当刘摩有模有样地将十六路鹤形拳耍完,张桂已是浑身发颤小脸酡红,刘摩尴尬地问道:“你看我的拳法如何?”

张桂扑哧一笑,转而哈哈大笑,见刘摩脸色难看,忙道:“还行还行。”

刘摩皱眉问道:“那你还笑什么?”

“这个这个”

刘摩恼怒地将张桂的双手反扣,来个大鹏展翅,张桂连忙告饶,虽说刘摩是官少爷,手上的力气却不小,刘摩松手道:“快说,不然”

张桂甩甩被刘摩弄痛的胳膊道:“我要是说实话你可别生气。”

“好,你说。”

“你耍的鹤形拳就好像小鸡吃米一样。”

“啊!”刘摩先是瞪大眼睛,接着与张桂一起哄然大笑。

刘松龄与张宗禹步入后院,张宗禹道:“桂儿,随为师去走访灾民吧!”“是,师傅。”

刘摩也欲跟随,被刘松龄叫住,待张宗禹师徒走后,刘松龄将刘摩带进书房,刘松龄问道:“摩儿,最近功课如何?”刘摩眼珠子乱转,正待措辞,刘松龄叹道,“当初送你到朔州书院读书,因为你体质薄弱多病退学回家,为父公务缠身,也没能照应你读书,为何你要学武?这等粗鄙之事岂是我刘家人所为?”

刘摩辩解道:“正是因为孩儿体弱多病,才想学武强身健体。”

刘松龄沉吟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但读书还是首要的。想当年为父考中秀才,在乡中夸耀是何等风光。而学武之人呢?远的不说,就说白总兵吧,他是武举人出身,现下也是官居正四品,可见了为父这个比他低了两个官阶的同知,还是要垂首作揖的。这是因为历朝历代皆以文治天下方能太平,一旦武夫当国,必然天下大乱,所以历朝历代抑制武功,武人一直都抬不起头来。”

“孩儿谨记父亲教诲。”

“为父知道摩儿聪颖过人,但切不可生骄傲之心,伤仲永啊!最近我让你背唐诗,可有作此功课?”

“孩儿一直都在努力,爹爹您也知道,功课非是一朝一夕便能有起色的,待孩儿发奋读书,定能让爹爹满意。”刘摩怕父亲抽查背诵,忙岔开话题,“爹爹,最近朝野可有什么大事发生?”

“大事?确有一件大事,唉!”刘松龄禁不住长叹一声,“浙江举人杨乃武私通小白菜一案真相大白,朝廷震怒,浙江巡抚杨昌浚、学政胡瑞澜以下三十多名官员被撤职查办,其中数人与为父同乡或同僚,因为一个小小的案子,断送了功名前程,真令人惋惜啊!”

杨乃武与小白菜?这个电视剧倒是在小学的时候看过,是满清四大疑案之一啊!没想到穿越过来听到的第一件大事居然是这个。刘摩思索一阵问道:“爹爹,这里面还有一些其他的秘辛吧?”

刘松龄点点头道:“我怎么能不明白呢?这批落下马的官员都是湘军出来的,当年湘军剿灭长毛捻匪有功自成一系,有人言中兴将相十九湖湘,功高震主啊!唉,若不是为父当年在曾文正公帐下行走,上面无人,也不会到这个地方来做官,处处受人排挤,连个商贩都瞧不起。不过这次倒也是因祸得福,想不到一个小小的贡生和一个寡妇掀起这么大的浪来,湘系两湖的势力被削弱了不少。当年为父还谋求到浙江做一县令,想想也是后怕。”,

“那左宗棠大人和曾巡抚等人这么没有力保?”

“左宗棠现在西北吃沙子,据说已经收复了南疆,他兵在塞外,力有不及。曾沅浦自七年前剿匪时失败,加之文正公去世,当年那股神气不复在了,现在也学会谨言慎行明哲保身。不过这次倒便宜了李二那个混蛋,不少淮系的官员调到了浙江。”

刘摩听出刘松龄对左宗棠有所不满,但自己对这位晚清名臣却是仰慕已久,问道:“爹爹似是对左宗棠大人有成见?”

刘松龄冷哼一声道:“哼,你的名字还是我向他求来的。”

刘摩顿时大感兴趣,追问道:“那爹爹为何?”

刘松龄怒道:“让你平时多读些有用的书就是不听,推三阻四,遇事竟是如此的糊涂。我与左宗棠本是同乡,当年你在老家出生,恰逢左宗棠回乡省亲,我低三下四去求他赐名,结果其言湘人志在摩云,取了一个‘摩’字,说你将来大有出息,哼”

刘摩睁大眼睛道:“左大人取的不是很好吗?”

“好个屁!”刘松龄吹胡子瞪眼道,“你个无知的东西,自古以来只有粗鄙之家才取一字为名,你见过几位名臣取一字为名的?他左宗棠这是明显瞧不起我!”

“那本朝不是有钱沣、刘墉这样的名臣吗?”

“你知道什么?钱沣是滇人,蛮荒之地,能取个什么好名字?最后虽然博了个名声,还不是被人害死?刘墉生下来是个罗锅,连他老爹都瞧不起他,才取了单字为名。”

“那李卫呢?”

“你你你想气死为父不成?李卫本是一个乞丐,被世宗收为包衣奴才,你竟与一个叫花子相提并论,你”

刘摩忙打个马虎眼道:“爹,孩儿回房背书去了。”前脚刚迈出门槛,刘松龄在身后道,“过些日子我要考校你功课。”刘摩心中一惊,差点被门槛绊倒,心底不由大恨。

接下来的数日中,刘摩除了偶尔与张桂嬉戏之外,老老实实地呆在书房中攻读唐诗,大有埋头苦读力争三元之意。

天气逐渐变得更加燥热起来,大地似乎变成蒸笼一般,让人喘不过气来。被太阳烤蔫的树叶无精打采地挂在枝干上,蝉儿也好似喊哑了喉咙,有一声没一声地用嘈杂的声音拨撩着毫无生趣的世界。刘松龄已经没有时间考校刘摩的功课,朔平府的粮食暂时不缺,水的问题愈发严重起来,原本两丈便可出水的水井现在被挖到了三丈深,也只有些黄泥汤,不由得愁眉紧锁,恢河边上被挖得如同月球表面一般。一名官员提议到恢河龙王庙求雨,得到众人的赞同。

烈日当空下,朔平的文武官员、士绅举人一百余人聚在恢河龙王庙,焚香火,祭五牲,鸣炮仗,颂祭文,众人的虔诚没有换来龙王的一丝怜悯,天空依旧碧蓝如洗。

站在远处观望的刘摩暗暗腹诽,求一块木头有什么用。当下觉得无趣,加之天气闷热,对一旁的张桂道:“小桂子,咱们回去吧。”张桂点点头。

二人穿过凑热闹的人群,刘摩听到人群中传来小声的议论,“老幺,这贼老天怎么还不下雨呢?”“已经半年没下雨了,龙王爷跑去哪喝小酒了?别说雨,就他娘的雾我都没见过几次。”刘摩似有所悟,但仍不能想得透彻,烦躁地回到家中打开唐诗,一首诗落入眼中,刘摩盯住第一句,蓦地大声叫道:“有了!”不顾被惊得脸色刷白的张桂,似屁股着火一般冲了出去。醒过神来的张桂看向书本,是一首李世民的《远山澄碧雾》,诗云: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带岫凝全碧,障霞隐半红。仿佛分初月,飘飖度晓风。还因三里处,冠盖远相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