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一八七七新纪元 > 第二十三章 刘摩进京(一)

一八七七新纪元 第二十三章 刘摩进京(一)

簡繁轉換
作者:楚连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9 10:52:42 来源:源1

张桂率军攻进海丰县城,县太爷被抓到当即枭首,挂在城门处示众。百姓们惶恐不安地躲在家中,只道是海盗来袭。这群海盗并没有骚扰百姓,而是遍搜大户,财宝不取一丝一毫,全部散发与穷苦百姓,监牢里无辜关押的囚犯被全部释放,一些走投无路之人跪求张桂收留,张桂挑选一些精壮做辎重队使用,在城内诛杀些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然后在县衙内正堂上留下“狼天王到此一游”七个血红大字,旋即率兵迁入乌霄山,沿山路向南雄州进军。

三月中旬,伊藤博文到天津造访李鸿章,李鸿章对其热情接待,因为整个东亚只有日本长崎拥有现代化万吨级船坞,北洋水师还需与日本打理好关系,殊不知倭人狼子野心,早已将北洋水师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除之而后快。

伊藤博文转达天皇对李鸿章的问候,双方寒暄数句,忽道:“今日中华之复兴,汉民之强大,皆是中堂之功也。”

李鸿章听罢得意地大笑,捻须道:“伊藤,我大清有今日之威,将来必能振兴于亚洲,若是我两国携手,整个世界何足道哉?”

“这是自然。”伊藤博文默默地点点头,他看到李鸿章的书房内挂着一副大清地域图,问道,“中堂大人可知南洋中华弃民所建之兰芳国?”

“略有耳闻,”李鸿章不屑地道,“不过都是些华夏弃民,不服王化教义,不足挂齿。”

“中堂此言差矣,”伊藤博文故作郑重地道,“此国虽小,民不过百万,却一战平服西班牙,西班牙国势虽为衰败,仍是欧洲诸多列强之一,中堂可曾想过为何如此?”

“哦?”李鸿章眯眼道,“伊藤说与我听听。”

伊藤博文恭敬地道:“是。”恭敬的模样如同求学的幼子,让李鸿章的虚荣心大大得到满足,伊藤博文道,“此兰芳共和国民众只有二十万余,兵不过五千,然受到德国和琼州总兵刘摩的援助,在吕宋打下立国之威。现在美国、墨西哥、德国、奥斯曼帝国、意大利纷纷承认该国独立,并与之建交。当今世界成一国不易,得到诸多列强承认更是难上加难,原因无他,除了有德国这一外援,最大的推力却是琼州总兵刘摩。”

李鸿章不以为然地道:“这个刘摩我曾有所耳闻,不过是个曾经喝过洋墨水的后生,有何大能耐?”

伊藤博文心底暗叹,这个李中堂自以为是中国的中流砥柱,为何看不出刘摩之势?摆摆手道:“中堂又差矣,刘摩虽小但野心不小,此人在海外用非常手段谋得巨资,回国后默不作声,迄今只在琼州有所作为。在下听说现在琼州从内地大肆移民,且铺建了两条沿海铁路,更加令人担忧的是,此子拥有巨舰两艘,其中一艘足以与‘镇远’号军舰相比,中堂,难道您还看不出来其中的奥妙?”

李鸿章倒吸一口冷气,皱眉问道:“此话当真?”

“在下如何敢欺瞒中堂。”

李鸿章不经意地点点头,又道:“去年我水师中人到长崎,被汝国民众袭击,此事虽未曾有伤两国之交,但伊藤在国内可要抓好。”

“是我国小民让中堂失望了,在下一定不负中堂所托。”

李鸿章端起茶杯,边上的李经方朗声道:“送客”

伊藤博文一行人起身鞠躬离去。李鸿章问道:“大儿,这个刘摩似曾以前听说过,你可有印象?”,

李经方道:“父亲公务繁忙,多有不及。此刘摩十一岁随容闳出国,十九岁回国,捐官至琼州宣抚司同知,在琼州编练协练营。后受张之洞大人派遣,驰援镇南关,一战袭同登,二战攻凉山,此外捐银五十万两充作军资,取得首功,累迁至琼州总兵一职。”

李鸿章虚眼看向门外,喃喃地道:“此子在琼州未经朝廷批准,私铺铁轨,购进巨舰,狼子野心,其志不小啊!”沉吟片刻道,“大儿,你速去给张之洞发一封电报,令其半个月内查实情况,若是刘摩当真如此,”说到这里李鸿章眼中闪过一丝狠色,“此子决不能留!”

“是,孩儿这就去办。”

张之洞接到李鸿章的电报颇为踌躇,一来刘摩逢年过节的敬奉是各府中最多的,每季的税银早早便送到,其他府最多六成,琼州府往往六成半;二来刘摩春节后刚刚曾拜见过自己,说明过铁路的情况,德国人在琼州府安定县境内发现一座煤矿,刘摩在山中修建的一条数里地的小铁路,是运煤所用,当时张之洞亦曾不以为然,此事也就揭过;三来刘摩素来与德国人、美国人交好,现在英国人明显在向其靠拢,但此人绝不是卖国之辈,反而将在琼州做生意的洋鬼子管得服服帖帖。至于军舰,琼州港内长期停泊一艘,根据去年前去琼州检查武备的苏元春所说,那不过是一艘美利坚国退役十余年的老旧军舰,被刘摩低价买来放在琼州港充充门面之物,根本不值一提,打仗更无可能。

这个李鸿章又哪根弦乱了谱,朝鲜那边还没摆平,手又伸到南方来了。可人家的官衔比自己高一等,且又是太后的红人。张之洞思忖良久,还是决定做个样子罢了,当即找来苏元春叮嘱一番,苏元春兴高采烈而去。

苏元春自恃是刘摩的老大,现如今李鸿章要陷老二与不义,这如何得了?到了琼州便将一切告知刘摩,而刘摩也已接到京师情报站的飞鸽传书,想来也是到中国访问的伊藤博文搞的鬼,喂饱了苏元春,开始谋划对策起来。

张之洞回给李鸿章的电报非常简单:李中堂台鉴,余派人暗查琼州之事,琼州目下洋务甚好,可谓东南之魁。刘摩私设铁路实因德人在安定探得煤矿,共铺建七里之遥,军舰一事确有,但此舰实乃美利坚退役十年有余之物,刘摩低价购回壮我声威罢了。余已严斥刘摩拆毁铁路,若有再犯定不轻饶。孝达拜上。

问题搞清楚了,但李鸿章还是疑惑重重,若是刘摩所属之舰只是退役旧舰,那不可能击败西班牙强兵,在他的概念中,欧洲洋兵皆是火力强悍异常凶猛之辈。电报中“东南之魁”四个字样引起了李鸿章浓厚的兴趣,张之洞为人耿直,自命清流,自不会与他说笑或是夸大其辞,想来刘摩在琼州必有所作为,是调离此人还是

两日后,德、美、英三国驻华公使联合向清廷提出申请,在琼州设立领事馆,慈禧太后正纳闷间,琼州在什么地方她都不知道,这些洋鬼子怎么对这地方感兴趣?其中必有蹊跷。李鸿章适时进言,琼州现无知府,属广东招商使刘松龄与其子琼州总兵刘摩管辖,琼州大力兴办西洋产业,扶助工商,被两广总督张之洞誉为“东南之魁”,朝廷可派人查访一二。

慈禧费了好大力气才知道广东省南边有个小岛名曰琼州,多是流放朝廷囚犯之地,且生番众多,在她的心里应是不毛之地,但洋鬼子感兴趣便也勾起了她的兴趣,当下先压着三国请示在琼州设立领事馆的要求,决定派人到琼州一查,顺便让刘氏父子进京觐见。

当慈禧的命令一下,若是别的地方差事,哪怕宁古塔也会有人去,可琼州却无人愿去,个个相互推诿,嘴上挂满西瓜皮香蕉皮。李鸿章心里清楚这些人的小算盘,因为琼州有处天涯海角,自古流言天涯海角人尽途,到了那里就预示着这辈子走到头了,思来虑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并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谁啊?

光绪他爹,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也许整个朝中也只有这位王爷现如今走到了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