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一八七七新纪元 > 第二十六章 光绪之死(下)

一八七七新纪元 第二十六章 光绪之死(下)

簡繁轉換
作者:楚连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9 10:52:42 来源:源1

在大夜弥天的茫茫黑暗中,矗立在京师中心的紫禁城,如同一座精心设计的堡垒,庄严、肃穆、阴森而又恐怖。一层又一层高耸而坚实的城墙,一重又一重巨大厚重、包着铁皮、钉着铜钉的宫门,一座又一座巍峨坚固居高临下的箭楼,一条又一条宽阔堑深的护城河,对于以刀枪剑戟为主要武器的进攻者来说,它几乎是不可逾越的存在。在清廷两百余年的统治期间,除了嘉庆十八年,曾有一支天理会的队伍,从隆宗门攻入这座皇宫之外,就再没有任何其他叛乱者曾经跨越过这座城池一步。

然而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会从内部被攻破,一**零年四月二十日,即光绪十六年三月初二,一支由山贼、特种兵和纨绔少爷组成的小队伍悄然混进禁苑,也注定这个扭转乾坤、改变历史进程的日子会将铭记于青史。

时光倒流一个时辰,排云殿中,御香缥缈,笙歌细细,大清国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正在这里欣赏歌舞。这位年近花甲的老妇,神情中藏威不露,御座两旁,一对对宫廷扈从手持仪仗,肃立拱卫,好似泥塑木雕一般,宫中供养、专为慈禧画像的外国女画师,正坐在一旁的黄缎拜垫上,专心致志地为太后描容。

而在殿门一侧,九门提督荣禄与其他两名禁军统领跪伏在地,等候慈禧召见。

一曲罢了,慈禧端坐在宝座上,以便西洋女画师为她画像,随手从内侍送来的果盘中取过一枚蜜饯金桔,送入口中慢慢咀嚼。李莲英低声道:“荣禄到了。”慈禧默不吭声地轻微点头,李莲英快步至殿门外传旨,脚下没有发出一声响动,可谓功力精湛。

荣禄等三人行至殿中,跪伏于地,“奴才叩见圣母皇太后!”

慈禧吞下甜津津的蜜桔,舔舔嘴唇,不动声色地道:“哀家叫你们来,是想问个明白,洋人协理筹办的火器营如何?”

荣禄瞟了瞟太后的神色,缓缓地道:“启禀太后,首期编练四营人马日夜操练,两月有余,已成战力。”

“已成战力?”慈禧显然不信荣禄所言,自家事自己门清,底下人糊弄自己也不是一时半时。

荣禄额头上微微渗出汗水,不知是心情紧张还是久跪于地,他知道,慈禧还没有到完全信任他的地步,毕竟在他身上刻着“醇亲王”的烙印,这个由奕譞带出来的滑巧多忌之人,用诽谤光绪父子的手段逐步取得慈禧的信任,但相对高高在上、性贪手狠的西太后而言,自己不过是一只任人碾压的蝼蚁罢了。

“启禀太后,”荣禄定住心神,暗暗活动一下略感僵硬的腰肢,奏道,“据洋人教习所言,新兵四营并不缺战力与装备,只是在战斗意志、效国尽忠诸事仍有欠缺。”

荣禄的话实际是错误的,因为洋教官指的是战斗意志、为国而战的荣誉感和凝聚力,荣禄恐慈禧不善了解,毕竟他自己对这个荣誉感也简单理解为升官发财,若是说出来有失妥当,只能斟酌用词。

“哦?”慈禧皱起眉头,“尔等身为京师武将,诸地各军都睁大眼睛看着你们,切不可心生怠慢。传闻刘逆之兵骁勇善战,洋人对其颇为忌惮,哀家始终想不明白,同是一国之人,同是一国之兵,为何如此悬殊?尔等多与洋人交善,练出虎贲之兵方能保大清万世江山。”

“谨遵太后懿旨!”

慈禧询问其他一些练兵事宜,又宽慰三人数句。夜色渐深,三人叩头谢恩而出,慈禧摆驾慈宁宫就寝。

方才睡下小半个时辰,外面传来嘈杂声,令慈禧从梦中惊醒,怒声问道:“何事喧哗?”守在殿外来回踱步的李莲英一路小跑至榻前,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太后,宫中混入刺客,正在瀛台。”

“刺客去了瀛台?”

慈禧心头一惊,前些时李鸿章遇刺,与英国人暗中商议以假乱真钓出大鱼,并加强了宫中守备以防不测,半个月过去还道是洋人危言耸听,却没想到今日一语成谶。

英国人原本以为对手的最终目标是慈禧,刺杀慈禧便能引起天下大乱,他们忽略了中国人的道德传统,或许他们根本不知道中国人的观念与之不同,那个被囚禁在瀛台中的光绪小皇帝才是对手的真正目标,而光绪的身边也只有十余名轮值太监和数名宫女。

慈禧变得面色煞白,她自然知道光绪对于大清国的重要性,颤声问道:“刺客来了几人,皇帝如何了?”

李莲英嗫嚅着嘴唇道:“方才地安门统领来报,数名贼人占据石桥,瀛台中未见任何声响,只怕皇上已在贼人手中。”

“没用的狗奴才!”慈禧掀开锦被,一脚蹬开李莲英,匆匆忙忙穿上凤鞋,“给哀家传旨,救不出皇帝,外三门统领一律满门抄斩!”

“遮!”

瀛台外的中南海之间走廊中布满了禁军,却又投鼠忌器不敢进攻,三名统领急得抓耳挠腮,紧张商议一阵,决定一面派人与守在石拱桥边的贼人喊话,一面派人潜下水去,从小岛的树林中摸进瀛台,见机行事。

排骨等人在瀛台中将太监斩杀殆尽,宫女和皇后被捆在寝宫,换上干净衣裳后,排骨令陈博与其他两名豹子到桥头换下施玉麟。

陈博三人快步奔至桥头,微弱的灯光下,只见施玉麟躲在一颗梧桐树后瑟瑟发抖,陈博叫道:“阿麟,组长叫你进去换衣服,快!”

头昏脑胀的施玉麟看向对面密密麻麻的清兵,心头已是紧张万分,责骂自己的同时由暗暗祈祷接应的盛留明等人快快到来,听到陈博叫自己,投过一个感激的眼神,正待迈步前去,对面传来一声高喊。

“里面的贼人听真,我乃大清禁军守备苏梅哈,尔等已被包围,插翅难逃,奉劝尔等速速放下兵器,放出万岁爷,我等绝不与之为难!若有不从,这是灭九族的大罪,尔等可想清楚”

“灭九族,好吓人啊!”陈博低声骂了一句,举起手枪朝喊话的方向开火,“砰”对面传来一声惊叫,哗啦啦一阵响动,四人抬眼看去,那些禁军竟全部匍匐在地。

一名豹子笑道:“阿博真是了不得,一枪便拿下了所有清兵,哈哈”四人大笑,忽又从瀛台的宫殿中传出枪响,一枪接一枪,陈博脸色一变,“不好,有人偷袭!”

另一名豹子道:“我和阿博守在这里,你们两个去支援组长,快!”

施玉麟与另外一人匆匆向殿中跑去,跑着跑着施玉麟突然定住脚步,后面的豹子差点撞到他,急道:“阿麟,你怎么了?”

施玉麟激动地举起右手指向天空,眼眶中流出热泪:“你看!”

夜空中,两团忽明忽暗的灯火慢慢向紫禁城移动,显然,那便是前来接应的热气球。

“小心!”

不远处的陈博大叫一声,手起枪响,又是砰地一声,一名藏在树林中、试图偷袭的清兵被一枪爆头,热血溅到施玉麟二人的脑门上,施玉麟看向缓缓倒下的清兵,身形打个哆嗦,急忙叫道:“来了,他们来了,快发信号!”

“好!”陈博大叫一声,从怀中取出一枚手雷,拽去拉环,猛地甩到石桥对面。

“嗤嗤”声中,手雷冒出一阵浓烟,“轰”的一声闷响,这枚由白磷作原材料制成的燃烧手雷迅速散发出火焰,被白磷伤到的清兵滚地哀嚎,其他人纷纷退后,不料火焰越烧越旺,木制的走廊屋檐和栏杆纷纷燃起,转眼间火光滔天。

清兵们纷纷退后,一片拥挤,陈博等人快步撤回瀛台之中,摸上来偷袭的八名清兵全被排骨击杀,只见排骨面无表情地守在大殿中,一双小眼如同鹰隼一般盯向门外。

热气球渐飞渐近,裹着一件大棉袄的方靖紧紧抱住怀中的机枪,不时看看躺在地上的井上敏夫,又不时看向操控方向舵的书生和盛留明,另一名特种兵范小年则手持一把特制的阻击步枪,双眼盯向地面。

直到登上热气球的时候,方靖才知道武阿牛所说的“大人物”原来是日本人井上敏夫,令他一路上不停犯嘀咕,所以陈博与卢野也一直骂他心眼比针眼还小。

两枚窜天猴腾空而起,在夜空炫彩如花,热气球的轮廓在一瞬间呈现出来,很快,热气球缓缓停在瀛台上空,放下数根绳索,井上敏夫被吊了下去。紫禁城禁军们试图射箭阻挠,不料箭支的力量根本无法穿透热气球的外壳,而吊篮上的重机枪和阻击步枪也发出了怒吼。

凌空的枪声在深夜中显得更为激烈,一声声仿佛是鞭子一般敲打在慈禧的心头,五位军机大臣也匆匆赶到了紫禁城内,乍听之后如闻霹雳,若皇帝出个三长两短,大清这座破庙无疑被去了一根柱子,随时可能会倒,而禁军统领一再请示出何处理,谁也不敢拿出个明白话来。

慈禧要到瀛台附近观察,被众人苦苦劝住,若是慈禧再有何闪失,军机大臣难辞其咎,许庚身脑门磕青,张之万、孙毓汶痛哭流涕,世铎老泪纵横,额勒和布死死扯住慈禧的裙摆低声哀求。

外面枪声渐息,三名统领面色煞白地跪在殿外,身体止不住起伏,头上的顶戴早已自撤,“太太后,皇上驾崩了”

“呃”

慈禧翻个白眼,身形一软,缓缓地便要栽倒,李莲英疾步上前扶住,“太后!太后”

许庚身急忙起身,顾不得脑门的青淤疼痛,张开漏风的嘴巴叫道:“速传太医传令京师九门封闭,所有人只许进不许出,禁卫军骑兵火速追拿贼人,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