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一八七七新纪元 > 第二十章 官问(下)

一八七七新纪元 第二十章 官问(下)

簡繁轉換
作者:楚连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9 10:52:42 来源:源1

王闿运缓步走到书桌旁取过纸笔,刘摩凑上前来,只见王闿运在白纸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官”字,龙飞凤舞又不失苍劲挺拔,着实让刘摩汗颜。

王闿运道:“《礼记-王藻》中说,官,谓朝廷治事之处也。可天下又流传着山高皇帝远这样的话语,就此而论,华夏万里河山,唯权柄方能执鼎。”

“官字,上面是个宝盖,可当成官仪、华盖或权威,也便是说为官者须有威严,但有些人解释为升官发财之意,实则谬误。曹雪芹说得好,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钱财,不过过烟云而。”

刘摩插嘴道:“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啊!”

王闿运大笑一声,“此话倒也精辟,开来牧平于海外亦是见识不凡。炎黄子孙重的是名而非利,或许你将来是做大事之人,但必须牢记凡事量力而行,不可妄自菲薄,石崇富可敌国,结果家破人亡,沈万三富甲天下,结果还是家破人亡,钱财多了空惹人忌,并非好事情。”

刘摩只得点点头,心中却不以为然。

王闿运又道:“官字下方两张嘴,一嘴在上一嘴在下。我观当今官员,皆是对上巧言献媚,对下严声厉词。左季高评曾文正,凡人贵从吃苦中来。此句实为中肯,曾文正扶助清室,力挽狂澜,若其地下有知,定会大骂安徽李二。”

“李二?李鸿章?”刘摩问道,“这是为何?”

王闿运的情绪稍有些激动,转瞬又平复,“李鸿章曾经说过,世上最容易干的事就是做官了,要是一个人连官都做不了,那就十分地无用了。此言大谬,做人应该老实本份,一是一,二是二,黑是黑,白是白。做官就不能老实,老实就等于无能、没气概、没魄力。但李鸿章的手下都是些什么人?尽是些家奴,实是祸害华夏。眼下法兰西人在南方虎视眈眈,法兰西增兵一事已经传遍天下,李鸿章却一再主张以和为贵,其中有私心而。”

刘摩道:“先生指的是直隶淮军和水师?”

王闿运点点头道:“不错,李鸿章将淮军与水师当成是自家私军,哼!洋人已经打进了家门,还说什么睦邻友好,真是混账话!”忽又摆摆手道,“罢了,不提这个,我再给你讲讲这为官之事。”

“国人最讲究的是等级尊卑,这在官场上更是到了令人纠葛的地步。不论排场、筵席还是公务,下属皆要小心伺候,生怕上司一个不高兴便要剥去官袍。为官者,只要成了上官,即便随便的哼哼唧唧,在下属眼中都是高深莫测。通常上官都会摆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模样,拒人于千里之外,就是要下属对其毕恭毕敬。”

“但官场最累的莫过于不能随便说话,所谓官身不自由,官场有官场的规矩,官场有官场的不得已,实则官场不过是一帮说假话的人都混在一起你哄我我哄你罢了,这就是官话官腔,若是你想要破例而行,必将被排斥于外,不过你在琼州却占了地利之优。”,

“地利?先生为何如此说呢?”

王闿运笑道:“琼州地处海外,距京师数千里之遥,政令多有不通,在这里,树好栽矣!”

树好栽?刘摩笑笑没有言语。

王闿运接着道:“为官与为人不同。某县令让一位高明的瞎子算命,瞎子不知来者是县令,摸着县令的头说,‘此乃狗头,贱也!’县令的随从惊而大怒,欲揍瞎子。县令以手势止之。瞎子又摸县令胸,曰,‘此乃鸡胸,气量窄心计多也!’又摸膝盖后大惊,‘此乃虎膝,宜跪,当为七品官也。’可见在黎民心目中,即便是再丑再贱,一旦为官便卓越于世人。官场乃一大染缸,即便再清再白之人进去之后也会面目全非,否则只能被人踢出缸来。”

刘摩觉得脑袋越来越大,岔开话题问道:“先生对权臣如何解?”

“权臣?”王闿运面上又显现出激动之色,盯住刘摩看了一阵,笑道,“有意思!既然你这么问了,我给你讲讲。”

“权臣,并非是指其头衔、职权,而是指其在朝中的能力。比如魏忠贤,不过是一太监,权倾朝野,无人可比。然‘权臣’未必是‘奸臣’。宋之岳飞、秦桧,俱为权臣,但一忠一奸,千古昭然。权力本身之大小,实在与忠奸无关。权臣固然能为奸臣,‘懦臣’、小臣莫非就做不得了吗?”

王闿运压低声音道:“当年我曾力劝曾国藩自立,将天下引为三足鼎立之势,曾国藩却不听我言,终身忧谗畏讥,夹着尾巴小心做人。或许还是周彦所言极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权力之‘璧’,最能招祸。查诸史册,但凡‘清君侧’而被翦除的,大多并非奸臣,而只是权臣而已。”

“权臣与懦臣之分,在于能力之分,权力乃是公器,只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但今世官场皆是伪君子,裹道德之戏袍,唱清高之笙歌,行苟且之能事,心口不一,言行相背,这种伪君子不仅能做官,而且能不断升官。若是在此时欲做权臣,难上难也。”

“曾国藩曾说:‘俞樾拼命做学问,李鸿章拼命做官。’曾国藩终身韬光隐晦,李鸿章却张扬无忌。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李鸿章也唯有此言入得我耳。大清初立国时,名士颜元曾痛斥儒者‘习成妇女态’,‘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如今官场的‘妇女态’,岂止是空话、废话连篇,更是使阴招、下黑手,自己不干事,也不让别人干事。若是牧平想要做一番大事业,唯有远离染缸,自立清风吧!”

刘摩对这个老头话里话外的意思琢磨了一阵,不住地点头。

王闿运笑道:“授课当结束了,老夫最后送牧平一句,官道漫漫,只需有倚仗,便能平步青云。”

刘氏父子二人将王闿运送到船上,看着远去的帆船,刘松龄问刘摩道:“摩儿,这王师傅可曾对你有所裨益?”

刘摩皱着眉头道:“我有些头晕,算了,爹爹,我回家睡一觉好好想想,明天让老夏陪我到宣抚司衙门去。”

看着刘摩离去的背影,刘松龄嘿嘿直笑。

在这个夜间,刘摩想起了于卫江用射箭来对历史的评价。

拿着弓箭比划一下,然后把箭给手下人,让他跑步到靶前插上。这是历朝历代的皇帝。

跑过去把箭插在靶心上。这是历朝历代的功臣。

跑错了方向或者跑过去插歪了。这是历朝历代的庸臣。

见人家快要把箭插上去的时候,在背后突施冷箭将其放倒。这是历朝历代的奸臣。

在自己亲戚射出的箭周围画一个圈,标明:靶心。这是历朝历代的历史学家。

在自己喜欢的人射出的箭上挂一个死兔子或者去了毛的鸡。这是历朝历代的评论家。

把评论家挂上去的兔子或鸡换成烤牛肉或者酱猪蹄。这是历朝历代的文学家。

把所有的箭都拔了,然后让当事人当着我的面再射一次。这就是我,一个梦想家。

或许自己穿过来,就是要做一个梦想家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