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一八七七新纪元 > 第五十七章 力量和契机(下)

一八七七新纪元 第五十七章 力量和契机(下)

簡繁轉換
作者:楚连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9 10:52:42 来源:源1

刘摩看到《亚洲日报》上王韬照片评论,当即打电话到宣传部找王韬。

“王先生,为何照片配发的评论是‘任命’?我的意思是这个字应该是认为的认,而不是任务的任。”

电话里头王韬笑道:“大帅有所不知,此乃故意为之。当年陈胜吴广在大泽发出呐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谓的任,是指天将降大任的任,在下思量与其认命不如搏命,所以让看官们先是惊讶,再做思考,最后的一个叹号是收官之作,不知大帅可否满意。”

刘摩被这些中国旧文人的弯弯有些吃力,思忖着道:“若是如此也好,《亚洲日报》发行量最大,你们那边要把握好时机。”

“大帅请放心,《华夏的革命》现在正在加班印制,除了海南、炎海两地内定的八千册,在下准备国内沿海诸省、南洋、夏威夷和美洲散发一万册,大帅认为如何?”

“好!辛苦王先生了。”

刘摩放下电话,琼州造船厂派人前来汇报,八百吨的试验潜艇已经通过水面航行测试,性能、动力和稳定性等方面达到预期效果,今天准备进行水下航行试验。刘摩闻知大喜过望,当即前往观看,若是有了潜艇这一利器,刘摩便不再顾忌任何列强。

年初在制造潜艇的时候刘摩与德国专家产生分歧,刘摩认为现在潜水艇的相关技术基本成熟,包括动力、钢材、鱼雷发射管和造船技术,可以一次性造出八百吨的潜水艇;德国专家则认为一次性造出八百吨的潜艇不符合实际,现在英、美、法等国的潜艇最大吨位不过才三百吨,而且达不到刘摩提出的至少下潜二十米要求,对使用柴油发动机和蒸汽机双重动力的试验艇也持重重怀疑态度,蒸汽机在水下无法运作,柴油发动机的动力按照理论,在水下也只有很微弱的动力,不具备实用效果。刘摩还是坚持制造八百吨的试验艇,他已经安排德国太阳公司动力合作研究室主任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研制大功率汽油发动机。

试验艇带着刘摩和德国专家们的重望缓缓沉入水中,一米,两米,五米,在十米时,潜艇的舱体开始发出“嘎嘎”的水压金属声响,艇长下令继续下潜。直到十六米时,柴油发动机尾翼发出怪音,艇长当即停止下潜,试着在水中前行。试验艇在海中的速度只能用蜗速来形容,航行不到五百米柴油机即告力竭,坑坑咔咔地一阵怪响之后停止转动,不得不上浮。

这短短的五百米,已经让刘摩欣喜若狂,让德国人目瞪口呆,八百吨潜艇的军用价值足以颠覆这个时代任何一套海战理念。刘摩随即重奖所以研制试验人员,嘱托他们继续努力开发。

慈禧太后再一次见识到报纸的威力,一份名为《亚洲日报》的报纸在东南沿海诸地四处煽风点火,哀叹灾民的痛苦,唾骂清廷的无能,被各国报纸纷纷转载报道。军机处和各地督抚的折子堆满了承德山庄的香案,有汇报灾情的,有请命赈灾的,有吁请太后回銮的,更多的是表面忠心的。

在慈禧眼里,死在多的草民没有多少干系,若是此刻回去,自己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反而有可能受到指责。原本英、法、美等国的公使每个月都要到承德来拜访慈禧,令慈禧沾沾自喜,看来无论大清国还是其他强国,都还认定自己这个大清的当家人,但自洪灾伊始,这些洋人便再也没有来看过自己,让慈禧开始担心起来。,

驻美国总领事黄遵宪发给李鸿章密电,汇报盛宣怀在英国大肆采购一事,李鸿章转奏慈禧,并建议慈禧以彼之道还之彼身,利用报纸的力量,来炫耀大清爱护天下臣民的决心。

刘摩近三千万两的大手笔让慈禧接连惊叹,这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真是富可敌国,至于采购军舰、军火一事慈禧默不作声,不过是一省之力,翻不了多大的浪花,只要自己的如来掌翻动,再厉害的孙悟空也无法逃脱。

眼瞅着慈禧的寿辰将至,京师各大衙门已经开始做准备。慈禧暗思要体面的回到京师,必须对黄河洪灾进行表态,于是让李莲英召集《字林西报》、《申报》、《直隶报》等记者到承德进行专访。

这是慈禧太后第一次接受媒体的专访,这些记者三拜九叩之后,慈禧摆出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皇家尊荣,慢条斯理地道:“现今黄河泛滥,实乃朝廷中有宵小作祟,惹怒了上天,可怜啊,数万子民就这样没了,这是谁的错呢?大清离开哀家这个当家人能行吗?”

《字林西报》的记者是个大胡子老外,他可不管尊卑礼仪,为三拜九叩憋了一肚子的火气,要不是想要拿到第一手新闻,谁给你磕头?记者问道:“太后,刚才您说数万子民受灾,但据我们的调查资料,贵国河南、安徽两省受灾人数至少超过两百万,不知道太后回到京师是否会核查?”

慈禧嫣然一笑,表情像极了陕西的“表哥”,落落大方,高贵典雅,记者们纷纷抓拍。慈禧道:“一万百姓和两百万百姓,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上天和列祖列宗的警示,祸兮福所至,只待哀家回到京师之后,即刻授命六部妥善处理赈灾事宜。皇上还小,有些事情被下面蒙蔽也情有可原,但哀家决不能坐视不管,你们在报纸上说一说,只要有哀家在,大清的天绝不会塌下来。”

皇太后的话绕来绕去都离不开一个“权”字,让记者们苦闷不止,洋人记者面面相觑,眼神中交流道,都这个时候了,你居然还在考虑争权夺利。

《直隶报》是李鸿章的下属,记者都是落榜秀才或略通洋文之人,铁杆的保后派。手李鸿章的嘱托,《直隶报》记者舔着脸道:“启禀圣母皇太后,草民有一事不明,万请太后明示,以解万民之惑。”

“唔。”

“太后,不知这次洪灾之中,太后愿意拿出大内何等物品筹措抚恤赈灾款项?”

慈禧低吟片刻道:“哀家深知百姓疾苦,小李子!”“在!”“去把哀家昨个画的《牡丹图》拿来。”“遮!”

李莲英取来一副尺余长的工笔画,举在胸前站在慈禧旁边,慈禧道:“哀家决定把这幅画拿出来义卖,筹得银两赈济灾民,你们那个西洋镜都拍一拍,这是哀家的一片心意。”

次日,慈禧看到《直隶报》的头版头条上大篇幅报道:圣母皇太后心怀天下,忧心灾民。心头禁不住窃喜,问李莲英为何没有其他报纸时,李莲英敷衍了过去,慈禧也不再问,准备回銮。

同日,《字林西报》头版头条:慈禧面对灾民问题时的笑容;

《申报》头版头条:祸兮福所至,太后卖画募捐;

一向爱出风头的《亚洲日报》头版头条却登出了号外:误国罪人,天地可诛!

慈禧在回銮途中不断接到军机处的奏折,法国人选出新的国家总统,开始在东南集结部队,向我国施压,要求获得东南铁路的修筑权和管理权,一再肆意攻击边境,军民伤亡无数。

不就是一条铁路嘛!他要就给他呗!

慈禧的御笔朱批还未抵达京师,两广总督张之洞急电:海南新军在边界与法军开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