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一八七七新纪元 > 第二十八章 远东巨变(下)

一八七七新纪元 第二十八章 远东巨变(下)

簡繁轉換
作者:楚连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9 10:52:42 来源:源1

众人从大帅府出来,已是二十二日凌晨两点多钟,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激动,张桂提议到他府上饮酒到天亮,得到唐绍仪等人的赞同,辜鸿铭却推脱自己身体不适,王韬看出辜鸿铭心里有事,亦借口自己年纪大,不和年轻人一起闹腾。待其他人离去之后,王韬拉着辜鸿铭到自己府中饮茶。

二人到王府书房中坐定,侍从送来茶水,王韬亲自斟茶,辜鸿铭连说不敢,王韬笑道:“鸿铭一向洒脱之人,今天为何弄这些虚礼,不妨事,尝尝琼州茶,平心静气好做事嘛!”

王韬一语双关,辜鸿铭自然听得出来,苦笑道:“老夫子何必拿我打趣?”

王韬将茶壶放入茶盘,取过书桌边的长笛道:“鸿铭心中有问,暂且不提,先听王某吹一曲如何?”

“好哇!”辜鸿铭笑道,“许久没听到先生的天籁之音,鸿铭早已心痒难耐啊!”

笛声从书房中慢慢飘荡开来,悠扬而恬淡,辜鸿铭闭上眼睛,口中响起一阵低哑的嗓音,轻轻哼唱:“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似乎每一个音符都在抚平他跳动的神经,心情慢慢地跟随韵律颤动。

一曲罢了,辜鸿铭仍在摇头晃脑地轻声哼唱,仿佛世间只此一人般的陶醉,过了一阵张开眼睛,见王韬笑吟吟地看着自己,抚掌大笑道:“老夫子的笛声更加精进了,鸿铭佩服佩服啊!”

王韬哈哈一笑,问道:“此时心情如何?”

“似有不平,却又提不出气,似要平静,却又按耐不住,唉!”

听得辜鸿铭的一声叹息,王韬大笑不止,放下笛子为辜鸿铭添茶,“鸿铭所思,某心所知,无他,一根辫子罢了!”

辜鸿铭尴尬地点点头,这是他不愿承认的一个事实,自己虽说是个铁杆的“民主派”,但心底却是惦记着那根“辫子”。

王韬笑道:“鸿铭生于南洋,学自海外,心系祖国,这一点老夫甚为佩服。人嘛,总是有些放不下的东西,这也是人与畜生的区别,正所谓西人所言之‘感情’与‘理性’。”王韬突然压低声音道,“你以为别人都没看出来?蔡振寰那小子可是露了马脚!”

辜鸿铭惊异地看向王韬,确实如此,当时在场的八个人中,刘摩宣布光绪死讯的时候,其他人要么是震惊,要么是惊喜,只有蔡振寰面不改色,辜鸿铭突然想到,而且,刘摩的表情多少也有些不自然,莫非

王韬按住辜鸿铭有些颤抖的手臂道:“能被大帅看中的人,绝不会是傻蛋,有些事情,放在心底即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都是来哄哄百姓和小孩的,若是较真,只怕你我早已泪流成河或痛骂上下五千年的龌龊。这样吧,换个角度来说,有一个人,杀了自己的亲兄弟,抢了嫂子和弟媳妇,逼着老爹让位,鸿铭,你观此人如何?”

“禽兽不如!”辜鸿铭翻翻绿眼珠子,却又旋即明悟,尴尬地笑了笑。

“看来你已经知道是谁了!”王韬一脸正色道,“然而就是这个人,却被说成是千古一帝,开创大唐盛世。所以说,任何风光的背后,都会有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鸿铭何必为了一根辫子耿耿于怀?”

辜鸿铭叹息一声道:“大帅此举有失妥当,毕竟那”

王韬摆摆手道:“咡,若是换做王某处于大帅之位,必然也会采取相同手段,甚至更为激烈。现今英格兰朝三暮四,罗刹、法兰西虎视眈眈,倭寇狼心显现,德意志又在新几内亚咄咄逼人,大帅若想破局,必然要棋走险招,否则如何取得优势?当年洪秀全派兵北伐,可惜未能竟功,实际上他的想法和大帅一致,只不过方法却截然不同,大帅这是釜底抽薪之计。你白天也收到消息了吧,英格兰见自强军登上爪哇岛,立刻改了口风,那个寇松的病说好也好了,将在下个月启程访问广州。而光绪死了呢?倭人脱不了干系,如果清廷不与倭人打起来,估摸着还能撑一段时间,一旦打起来就不好说了。”

“再者,现如今东南兵强马壮,统一中原势在必得,不知鸿铭你想过没有,其实在去年大帅便有统一中原的实力却没有出手,这是为何?”

辜鸿铭点点头,却又摇摇头,他确实没看得那么远。

王韬笑道:“若论起来,这也是王某最看重大帅的一点,记得谭嗣同那篇《郭靖只能娶黄蓉》吧!谭嗣同那句‘善内恶外’正是大帅心头的一个结啊!”

“吱”辜鸿铭禁不住砸口嘴,王韬说到的这一点引起他的共鸣,“大帅确实如此。”

“正是因为大帅不愿见到同胞残杀,故而一再延迟出兵时限,直到得知罗刹人驻军新疆蒙古,方才大肆扩军。死光绪一人,换无数百姓活路,你我还有何可说?”

王韬绕来绕去,最终还是为了解开辜鸿铭的心结,辜鸿铭郑重地站起身向王韬拱手道:“鸿铭受教了!”

此时的辜鸿铭,不过三十三岁,归国也不过三年多时间,但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极为爱国之人,在他眼里,刘摩这次的手段有失君子之风,属于暗室欺心的勾当,心底产生些许抵触在所难免。王韬此时已年过花甲,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多,眼界自然开阔,虽说二人时常拌嘴或是政见不合,但仍是惺惺相惜的忘年交。

辜鸿铭回身坐定,端起茶盏品上数口,又道:“鸿铭心底还有一问,还望先生指点。”

王韬笑道:“但讲无妨。”

“照大帅所说,暂定国号为‘中华帝国’,但大帅也曾私下透露过,万万不愿坐上那个折磨人的龙椅,从大帅归国至今数年有余,同僚中人持帝制者有之,赞民主者亦不少,大帅却始终未曾下过定论,照鸿铭心底所想,莫非大帅也是要换一根‘辫子’?”

王韬微微一笑,捋须问道:“鸿铭可曾想起上月大帅爱子抓周一事?”

刘摩长子童童三月初抓周,取大名为刘朔,因为幼儿名字一事,刘摩父子产生了一些不愉快。原本刘松龄对当年左宗棠为刘摩取名一事耿耿于怀,对于自己的宝贝孙子自然上心,早早捧着各种典籍,取了无数好名,却被刘摩当众宣布再取单字为名。若不是宾朋满座,只怕刘松龄又要大闹一场,幸而刘摩的岳父、童童的外公施起昇在一旁劝解,这才作罢。

辜鸿铭若有所悟,却不得要领,王韬道:“鸿铭你想,大帅自己家中仍有牵绊,可见天下还有多少掣肘?大帅在上一次共进党大会上不是说了吗,一个人不足以改变历史,一群人或许可以改变历史,但历史的走向和动机必须要把控好,才能最终达到真正的国富民强。居上位者,如履薄冰啊!纵然大帅站得高看得远,想的问题、承担的压力比你我多得多,但有些时候,并不是大帅想或不想去做某件事,而是要看天下人如何想!”

要看天下人如何想?

从王府出来,辜鸿铭还在咀嚼这句话,这句话似乎有民主制的论点,却无民主制的论据,这让辜鸿铭暗自挠头,“只有让时间来验证吧!”辜鸿铭暗叹一声。

李鸿章第一时间接到的并非是光绪驾崩的消息,而是要求他增强东北与朝鲜的防守,并派出北洋水师进驻旅顺,这让李鸿章大为诧异,莫非太后吃了火药要与倭人打一仗?但眼下南方刘逆正旺,北方岌岌可危,重兵布置于长江沿线,若是与倭人一战,岂不便宜了刘逆?

再接着,京师传来扣押日本公使馆人员、大肆搜捕日本人的消息,令李鸿章差点晕倒在地,若说慈禧等人不知扣押外交人员的后果,李鸿章却是知道的,一旦造成口实,西方列强必然站在倭人一方。

李鸿章顾不得装病,也顾不得慈禧还未下诏召见自己,匆忙奔赴京师,一路苦苦思索如何说服朝廷解决此事。

接二连三的诏书令李鸿章头晕目眩,连蒙古活佛都进京了,莫非宫中出了变故太后驾崩?心头一阵紧过一阵,慌慌张张进入紫禁城后,这才知晓是光绪皇帝驾崩,刺客是日本公使馆武官井上敏夫,只不过抓到手的井上敏夫亦是死得不能再死的臭皮囊一副。

百官跪在大殿中呜咽,或腮边抽搐,或浑身颤抖,或叩首低哼。通传太监报知慈禧,慈禧当即召见李鸿章。

如遭雷劈的李鸿章跌跌撞撞地进入慈宁宫,神情萎靡的慈禧躺在床上,脑袋上放着一块湿巾,李鸿章哽咽着跪倒在地:“太后,节哀顺变!”

珍珠帘之后,慈禧呻吟一声,小指轻抬,李莲英上前扶起李鸿章,李鸿章抹抹老泪道:“太后,此刻国难未平,社稷黎民还需倚仗太后,太后万万要保重凤体,臣臣”

听得李鸿章的哭腔,慈禧心头说不出的难受,这难受并非是为光绪而伤心,而是自叹缘何多难多桀,侍奉过的咸丰皇帝、带出来的同治、光绪两皇帝,数十年间,几乎年年当惊受怕,光绪的死,无疑给她重重一击。

光绪在的时候,对慈禧来说可有可无,但光绪一死,皇帝的重要性立刻显现出来,纵然慈禧才是真正的国家掌控着,然而光绪才是那个该死的“正统”。

“给卿家赐坐。”

小太监急忙搬过一张凳子,李鸿章谢恩落座,缓缓地平复心情,此刻话多无益,只需能在太后心底落根即可。

慈禧挥挥手,李莲英令其他人退去,独自侍奉在慈禧床前。“渐甫,此刻没有外人,你给哀家交个底,若是大清与倭人一战,胜券几何?”

李鸿章心底咯噔一下,他也明白慈禧的意思,试图转移矛盾,忙道:“谢太后于臣信任之恩,此刻刘逆于东南咄咄逼人,我朝重兵多集于长江沿线,且内有掣肘,臣唯恐若朝鲜战事一起,北方空虚,给刘逆可乘之危。”

“掣肘?”慈禧嘀咕一声,“渐甫所指何事?”

李鸿章拱手道:“二月曾忠襄公仙逝,臣听闻其丧礼上有人大言,‘湘江者,无人能出刘摩左右’。”

“何人?”慈禧的语气中透出一丝阴狠,显然“湘军”这根肉中刺一直令其铭心镂骨。

“吴大澂。”

“吴大澂?”

若是李鸿章说别人,慈禧或要调查一番,但吴大澂的“粗”却是天下闻名,这话只怕也只有吴大澂明目张胆的说出来。尽管李鸿章是断章取义,没有将吴大澂的原话“湘江者,无人能出刘摩此逆左右,可叹老夫当初瞎了眼”等等说出来,但慈禧也只需一个借口罢了。

“传哀家懿旨,河道总督吴大澂窃议乱政,即可锁拿归案!”

“遮!”

慈禧稍事舒缓气息,又道:“庆王再次署理外交总理衙门,政务有所生疏,渐甫还需襄助一二。”

“臣遵旨!”

二人谈论一阵,慈禧逐渐放弃与倭人一战的念头,却不愿释放日本公使馆人员,坚持要倭人给个说法,在她眼里,倭国不过仍是一蕞尔小国、上朝藩属罢了。军机大臣许庚身突然闯进来,口中叫道:“太后,大事不好!”

慈禧心头咯噔一下,急忙掀开锦被,坐起身问道:“又出了什么事?”

“倭人向我朝宣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