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一八七七新纪元 > 第一章 鞭子(上)

一八七七新纪元 第一章 鞭子(上)

簡繁轉換
作者:楚连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9 10:52:42 来源:源1

光绪十年三月初八,即一八八四年四月三日。

自年初开始,法国-军队先后攻占越南山西、北宁、太远等地。北宁前敌指挥、广西巡抚徐延旭未作认真备战,清军不战而退,将红河三角洲拱手让出,清廷震动,徐延旭、唐炯等人抓捕候审。

右庶子盛昱上书:逮问疆臣而不明降谕旨,二百年来无此政体。华夏再失事机,噬脐无及。奏折弹劾军机大臣奕欣、宝鋆、李鸿藻所举非人,建议予以处分。

这一份奏折在朝堂上读出来,顿时引起轩然大波,而此时正值慈禧太后与恭亲王争权夺利之际,法国人占了多少地方不是众人关心的事情,权柄才是重中之重。慈禧见此奏折喜上眉梢,老大宽慰。

三月十三日,以“萎靡因循”为由,罢恭亲王奕欣所有实职,奕欣政治集团全班人马均被逐出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从此,清廷变成了慈禧的一言堂而。

若说慈禧为何有如此魄力和手段将奕欣势力连根拔起?这底气却源于直隶治所保定。

保定,古有“保京师安定”之意,是为“京畿重地”、京师南大门。

到了六月初,落红已然化作泥土,石榴渐渐露出了笑意,不耐寂寞的知了又开始无休无止地鸣响,灼热的阳光迸发出蓬勃的气息,令所有的树木都为它低头,天上的白云缓缓飘过,似是留恋于红尘中热闹的凡景。

已近晌午的保定城,街上没有多少行人。到处都是小商小贩或是店小二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香脆可口的定州焖子和烧饼,香飘四溢的驴肉火烧,酱香浓郁的太慈酱菜,随着浓浓味香传遍大街小巷。

在保定城内中央地带,巍然矗立着一处森严神秘的庞大建筑,斗拱交错,青瓦盖顶。在正大门前不远处有一座八丈高的辕门,辕门柱上雕狮绘虎,增添莫大的庄严和凝重,门前分挂两块牌子,牌子上写道:武官停马,文官住轿。透过辕门看去,一对丈高的狮子分列大门左右,张牙舞爪、口含巨珠,在正大门上有一块白匾:直隶总督部院。

得得得阵阵马蹄声传来,辕门下站立的兵勇手持长枪,对着迎面奔来的马匹大声喝道:“来人速速落马!”

“咴律律”马队为首之人勒住马缰,骏马昂首嘶鸣高抬前蹄,差点便要踏在叫喊的兵勇头上,兵勇面色煞白,连连向后退却。

马上那人近五十岁年纪,仍旧黑须白面,精神矍铄,身穿一件踏云狮子官袍,头顶花翎朝冠,眯起眼不动声色地驱马行至兵勇身旁,“啪!”疾如闪电般的一马鞭打在那兵勇脑袋上,一条血痕瞬间在兵勇脸上映成,丝丝血迹向外透出,兵勇抱着脑袋哀嚎不已。

正大门处的门丁急忙忙跑过来:“哎呀!是丁大人哪!丁大人切莫怪罪,这小兄弟是刚从安徽过来的,不晓得规矩,你老别怪罪!别和这些不懂事的计较。”

那人正是新授天津总兵丁汝昌。此时北洋水师尚未成军,只有“超勇”、“扬威”等数艘小型军舰。年前丁汝昌率军舰赴朝鲜,用计擒获朝鲜大院君,控制了朝鲜的政变局面,使日本干涉朝鲜计划落空,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受到李鸿章的赏识和荐举,清廷赏黄马褂和巴图鲁称号。

丁汝昌轻哼一声翻身下马,将马鞭甩给门丁,冷声道:“竟敢说本官落马?真是瞎了狗眼!下次这样不长眼的东西别放在这里,丢了中堂大人的颜面。”,

“是是是,您老这是先到里面歇着还是?”

“中堂回府了没有?”

“还没哪,估摸着也快了。”

“那我先到里面候着,你们几个,去旁边的茶馆等候。”

“喳!”

看着丁汝昌阔步迈入总督衙门,门丁上前将那被打的兵勇扶起来,“兄弟啊,哥哥也没料到你第一天当值就遇到这个煞星,先去看看大夫,好了再来当值吧!”

那兵勇恨恨地甩开门丁的手臂,怒气冲冲地大步离去。

“我呸!”门丁吐口唾沫,在地上溅起一丝尘土,嘴角露出嘲笑道,“还真拿自个当中堂老乡,眼睛都长脑袋后面去了!他娘地,不给爷面子,以后有你小兔崽子受的!”

过了小半个时辰的功夫,“哐哐哐”一支长长的队伍走向直隶衙门,众门丁和兵勇急忙打起精神。待队伍中那顶绿呢八抬大轿落定,银须鹤发、神采奕奕的李鸿章步出轿外,一双被沧桑风雪埋藏了的眼睛透出令人无法捉摸的神色。

“恭迎中堂大人回府!”

所有人都跪在地上,鹤立鸡群的李鸿章点点头,扫视全场一番,眉头微皱问道:“都起吧,李安今天未曾当值?”总管李全福急忙将原委述说,李鸿章看向那名安排当值的门丁,目光如炬,那门丁将脑袋埋得紧紧,惶惶不安。

“好大的胆子。”李鸿章不咸不淡地说出这五个字。

那门丁忙跪倒在地,“中堂大人,小人着实交代了李安,不曾想过会遇到此事,还请大人”还未说完,李全福已经命人将他拖了下去。

李鸿章道:“全福,以后的当值你必须亲自安排,这些个下人不懂事,难道你也不懂?”

李全福额头冒出虚汗,诚惶诚恐地道:“是,小人以后一定照办。只是这丁大人目高于顶,打狗也得看主人哪。大人”

李鸿章摆摆手,李全福立刻闭上嘴。李鸿章道:“有些事少说,记住自己的本份。”

“是,大人。”

李鸿章阔步进入总督府,步履矫健,丝毫看不出这个位高权重的当朝红人已年过花甲。迎面而来一名浓眉大眼的青年,正是其长子李经方。此时李经方年二十九,于光绪八年中举,捐银以外省知府补用,但他一直未到外省候补,留在李鸿章身边襄办外交事宜。虽说李经方是过继来的,但自幼聪颖好学,为人稳重踏实,深得李鸿章喜爱。

李经方垂首抱拳道:“爹爹,您回来了。”

“嗯。”李鸿章点点头,“大儿,丁禹廷可在大厅中?”

“丁大人在父亲的书房中。”

“唔?”丁汝昌未经允许便闯进自己的书斋,真是越来越不像话,李鸿章面上不虞之色一逝而过,“叫他到大厅见我。”

“是,孩儿这就去。”

走过长长的甬道,李鸿章将官帽放在托架上,数名侍女或持纸扇或捧茶具或端面盆守候一旁。饮一口桂花香冰茶,李鸿章坐在椅子上惬意地眯起眼睛。

不一会,外面的亲兵叫道:“天津总兵丁汝昌丁大人求见”

李鸿章却不理睬,依旧闭上眼睛坐在那里,右手搭在膝盖上,两只手指有节奏地点动。外面的亲兵不得不再次高喊一遍,李鸿章这才睁开眼睛道:“进来吧!”

丁汝昌与李经方轻步走入大厅,李经方立于李鸿章一旁,丁汝昌单膝跪在李鸿章面前,抱拳朗声道:“卑职参见中堂大人!”,

“起来吧!”

“谢大人。”

李鸿章见丁汝昌已是大汗淋漓,面带笑意道:“给丁大人也来一碗桂花茶。”

女仆急忙盛过一碗,丁汝昌谢过后一饮而尽,意犹未尽地道:“真是好茶,大人对卑职的恩赏,卑职一定铭记于心。”

李鸿章摆摆手道:“罢了,这话有些过了,你们先下去。”

“是!”

其他人散去,大厅内只剩下李鸿章、李经方与丁汝昌三人。李鸿章道:“禹廷,最近诸舰情形如何?”

丁汝昌踌躇满志地道:“启禀中堂大人,水师诸舰勤习苦练射击、队列、操船等课目,每日皆大有长进,士气高昂,只待中堂大人一声令下,诸舰定能克敌于国门之外!”

李鸿章笑着对李经方道:“伯行,你看看,禹廷自从任了总兵,说话也开始文绉绉的,倒不像是个丘八兵油子,活似个状元公嘛!”

李经方轻笑一声,原本丁汝昌面带得意的神色突变,听在耳中如同雷劈一般,这是李鸿章说他不守本分哪,身体禁不住地轻轻战栗。

李鸿章从袖中取出一份誊写稿,递给丁汝昌道:“禹廷,最近朝中有人看着北洋眼红了,你看看这些,都是我摘抄的廷议奏折。”

丁汝昌小心翼翼地接过稿件,瞄眼看去,身形登时为之发滞,脑袋中“嗡嗡”作响,额头上的汗珠不停渗出,在他的面庞上滑过一道道水渍,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叫道:“中堂大人,卑职该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