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靖難攻略 > 第二百一十章 危機4伏

靖難攻略 第二百一十章 危機4伏

簡繁轉換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3:53:21 来源:搜书1

只是對於這次北巡,軍中倒也沒有人有微詞,說到底明軍屢次出塞,也並非每次都能遇到蒙古人。

眾人只是當兀良哈遭受打擊太大,因此北遷過遠,搜尋得不償失罷了。

興許只有朱高煦與朱棣及燕府、渤海二府諸將才知道這次無功而返的原因是什麽。

“老二,俺走了。”

兀良哈禿城外,看著二十余萬隊伍開始南下返回,朱棣策馬來到了渤海三千騎陣前,神情複雜的對朱高煦交代。

在朱棣身後,朱能、丘福、張玉及姚廣孝等人的表情也耐人尋味,顯然這次朱高煦的做法,讓他們重新認識了一遍他。

不過對於他們的想法,朱高煦本人並不在意。

等朱允炆的刀子真正揮向燕府的時候,不用他開口解釋,朱能他們就能理解自己了。

“父親,小子還是那句話……”

朱高煦看著朱棣及燕府眾人,他策馬上前用幾人才能聽到聲音說道:

“南京那位恐怕已經繼承了大位,小子此舉保全了您,但我那五叔恐怕會成為您的替罪羊。”

朱高煦在詭辯,亦或者說在給朱棣洗腦。

朱棣不知道歷史,他只能根據眼下來判斷,因此當朱高煦如此暗示後,恐怕當他得知朱橚被削藩廢為庶人時,他的心情會十分複雜。

“周藩和齊藩,若是朝廷對二者都動了手,那下一個就是您了。”

“若是朝廷真的要對您動作,那小子便是首當其衝。”

“小子在此與您和諸位將軍交代一句,若是朝廷要對小子動手,那小子絕不會束手就擒,您應該知道小子我是什麽意思。”

朱高煦還是想著逼反朱棣,不過他的逼反方式改變了。

以他的判斷,朱允炆如果真的要動朱棣,那必然要先動自己,原因在於歷史上的朱允炆和李景隆、耿炳文等人在對付朱棣時,其實他們最擔心的就是朱棣逃往塞外。

歷史上如此,眼下他們的心態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因為眼下的情況更為嚴峻。

歷史上的朱棣如果逃往塞外,那他只能投靠蒙古人,可眼下不同了。

因為有自己,朱棣完全可以逃往塞外,然後往吉林城投靠自己。

吉林城有錦衣衛,那朱允炆一旦掌握了錦衣衛,應該不難猜到吉林城自給自足其實也就是在這一兩年。

先收拾朱棣,萬一讓朱棣跑了,那他們父子二人合兵吉林,大明無疑要面對一個更為棘手的邊患。

因此只有先收拾了渤海,再依托燕山、太行山、山海關來圍困朱棣,進一步削藩才是最穩妥的辦法。

朱高煦不清楚朱允炆會在什麽時候動自己,但想來也不會拖太久。

最快九月派人去渤海,最遲明年開春接管渤海,沒有往後延遲的可能。

當然,朱高煦最希望的還是朱允炆給自己一點時間,堅持到明年開春再對自己動手。

現在的自己,還需要一點時間做準備。

到了明年開春之後,只要他敢對自己動手,自己就乾脆奉天靖難,所以他現在對朱棣說的這些話,就是讓朱棣提前做好準備,別自己都起兵了,朱棣還在燕王府裡裝瘋賣傻,到時候被朱允炆的人突襲燕王府都不知道。

果然,聽完了朱高煦的話,朱棣臉上立馬就凝重了起來。

如果朱高煦真的起兵造反,自己是絕對會被朱允炆抓住機會給除掉的,想到這裡他直勾勾的看著朱高煦。

他試圖從朱高煦臉上看出什麽,卻只看到了朱高煦那平淡的目光。

“你這是在逼俺擁兵自重……”

朱棣緩緩開口,朱高煦卻搖頭:“小子是讓你自保。”

確實,朱高煦這一個月來的做法,不管怎麽看都十分對不起朱棣。

如果沒有建文削藩和靖難之役的爆發,那父子二人恐怕這輩子都將有隔閡。

只是對於朱高煦來說,如果建文削藩真的沒出現,那他寧願父子二人有隔閡。

“俺走了,你自己照顧好自己吧……”

朱棣沒有再多說什麽,此刻的他感覺心裡有些難受。

抖動韁繩,他垂著頭離開了兀良哈禿城前,而朱能與丘福、張玉則是在路過朱高煦面前時默不作聲,只是作揖過後便策馬向朱棣追了上去。

在他們離開後,姚廣孝也緩緩騎馬到了朱高煦跟前。

不過相比較朱棣與朱能等人,他倒是依舊慈眉善目,嘴角掛著一抹輕笑,好像外事都與他不相乾一般。

“這樣的結果,您能接受嗎?”

姚廣孝前來詢問,他很想知道現在的朱高煦,還能否保持那副從容。

“有何不能接受?”朱高煦依舊從容,並且他看了一眼姚廣孝:“若是我父親真的無奈起兵,大師會如何?”

“額……”姚廣孝還想看朱高煦窘迫的模樣,卻不想朱高煦一句話就將他弄得狼狽了。

不過雖然狼狽,但他還是對朱高煦提出的問題做出了思考。

他盤算幾下佛珠,爽朗道:“貧僧了無牽掛,而燕王殿下對貧僧有恩。”

“若是殿下真的是無奈的,那便舍下這副皮囊,陪他闖一闖又能如何?”

姚廣孝坦然說出自己的答案,朱高煦也繼續道:“不怕佛祖怪罪?”

“呵呵……”聽到佛祖,姚廣孝輕笑幾聲道:“若是知恩不圖報,那即便貧僧苟延殘喘,也不能再死後去往極樂,既然如此,還不如賭一賭。”

話音落下,姚廣孝看著走遠的朱棣他們,也抖動著馬韁,慢悠悠的騎著馬從朱高煦面前經過。

“老骨頭一把,再與您聊下去,便追不上殿下他們了。”

“大師慢走。”朱高煦頷首相送,眼看著姚廣孝跟隨朱棣他們離去。

這時候,王義騎馬上前來,順著朱高煦的目光看去,同時開口道:“這大師是一個聰明人,您為何不提醒他?”

“聰明人是不需要提醒的。”朱高煦調轉馬頭,不再去看朱棣他們的背影,轉而看向了明軍不斷走出營壘的隊伍。

不多時,他見到了那群熟悉的身影。

他們在楊展與林粟的帶領下,向著自己緩緩走來。

不多時,他們來到了自己的跟前,以楊展、林粟為首作揖:“殿下,您保重。”

“去吧,日後若是再見,我再好好與伱們喝上一壺酒。”

朱高煦含笑開口,楊展與林粟也對身後十余人示意。

那十余人心領神會的離開,他們二人則是策馬上前,來到朱高煦左右。

“殿下,您之前說的話是真的?”

楊展凝重著臉,而他之所以如此,全因三日前朱高煦對他們說先帝已經崩殂,太孫繼位,不日即將削藩。

當然,朱高煦沒說自己會起兵的事情,只是說朱允炆自有抱負,因此削藩手段恐怕會出乎旁人意料,自己恐怕很難幸存下來。

這種話,怎麽都不像會從他口中說出的話,與楊展和林粟心中的那高大形象背道而馳。

因此,他們並不認為朱高煦在說笑。

“你們就當沒聽過吧,自己好好當差,為自己和家人謀一個好未來。”

朱高煦沒有流露出半點悲傷的神情,反而臉上含笑。

可正是這樣的表情,才讓楊展和林粟他們看著難受。

“殿下……”楊展率先開口,他壓低聲音:“若是您有事,末將絕不會讓您身陷囹圄。”

“對!”林粟也斬釘截鐵的附和,並且拉大了聲勢:“即便我們肯,渤海的弟兄們也不肯,您對朝廷是有功的賢王,削藩再怎麽削,也不會削到您的身上,倘若真的削到您的身上……”

林粟沉吟了一會兒,可很快便篤定道:“那就說明要削藩的那人是奸臣,是昏君!”

僅是一句話,林粟就不可能背叛朱高煦,畢竟他這句話但凡有一個人泄露出去,他日後都將會遭到清算,可見他早就下了決心。

“確實,誰要對您下手,那人就是奸臣、昏君!”

楊展反應不慢,馬上就表明了態度,而這一幕在朱高煦身後的王義看來卻令他心情複雜。

他看著自家殿下的背影,緩緩低下了頭。

“不用如此,你們能好好的過活,我便為你們感到高興了,切勿因我一人而折毀這局面。”

說罷,朱高煦擺擺手:“隊伍走遠了,快跟上去吧。”

“殿下,您放心,我們知道該怎麽做!”

二人作揖回禮,隨後抖動韁繩,策馬離去。

瞧著他們離去,朱高煦久久沒有挪開視線,直到他們徹底與隊伍消失在目之所及的地方,朱高煦才調轉馬頭,並在經過王義身旁時自嘲道:“虛偽吧?”

“殿下……也是無奈之舉,況且即便兄弟們知道,也會心甘情願擁戴您的。”

王義額頭冒著冷汗,但他依舊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他承認朱高煦今日的手段,有違他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可他也知道朱高煦是無奈之舉。

況且德行這東西是虛數,如王義這樣年過三旬的人,心裡自有判斷一個人好壞的標準。

朱高煦給他們高額軍餉,給他們均田地,建造房屋,為了防止他們受傷死去,還特意修建了醫院,培養了許多心靈手巧又有體力的軍醫。

王義不會忘記自己是怎麽從一個百戶官成為現在的指揮使,更不會忘記朱高煦之前的吉林城是什麽模樣,朱高煦手下的吉林城又是什麽模樣。

朱高煦給他們的東西,是其他人不會給,也更不舍得給的東西。

僅憑這,他就必須要支持朱高煦,支持自己的這位殿下。

“走吧,該回家了。”

聽著王義的回答,朱高煦沒有太多表情,只是吩咐一聲,自己獨自一人往東邊緩慢行去。

王義見狀,當即吹響了木哨,帶著兵馬跟上了朱高煦的腳步。

他們每個人的乘馬背上都背負著一袋糧食,這是朱棣為朱高煦最後做的一件事,他給渤海前來的三千兵馬,每人發了一石撤軍所用的糧食。

從兀良哈禿城到東邊的惱溫江,其距離不過三百裡,對於渤海軍來說也就是四天的路程罷了。

在東邊的惱溫江中遊,已經有近二十艘一千二百料的馬船等待著他們。

只是四天時間,朱高煦便帶著渤海軍抵達了後世大安一帶。

在後世,這裡擁有二百余萬畝優質的耕地,但在六百多年前的大明,這裡還是一片淤泥灘。

一個多月的時間,渤海駕船而來的兩千民夫在這片淤泥灘上修建了一個渡口。

如果這個渡口在日後沒有遭遇摧毀,那這裡將是日後大明通過水路佔領漠東的橋頭堡。

即便這個渡口被摧毀,只要朱高煦靖難能夠成功,那想要修複它也不是什麽大問題。

明初惱溫江嫩江的通航問題,朱高煦已經差不多弄清楚了。

全長兩千余裡的惱溫江,其中下遊到三岔河的這七百余裡水路,豐水期可以通航三千料左右的船隻,枯水期也可以很輕松的通航一千料的船隻。

從後世齊齊哈爾左右往上的流域,豐水期大概可以通行五百料的船隻,枯水期也可以通行二百料的船隻。

這些東西摸清楚後,日後朱高煦想要進一步深扎漠東一帶就輕松許多了。

只要日後能在漠東站穩腳跟,如歷史上的朱棣一樣開辟一條橫穿大興安嶺的驛道,那明軍日後就可以從開平衛北上,利用漠東這塊平原來產出糧食,運送給軍隊。

屆時只需要再確定捕魚兒海與斡難河能否走一百料左右的小船,那明軍就可以長期組織數千人規模的軍隊,長期在漠北和蒙古人打拉鋸戰。

當然,說起來很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卻不是那麽容易的。

具體的情況,還是得派人走一趟才能知道。

“上船吧……”

理清思緒,朱高煦也帶著王義他們走上了渡口上的馬船。

馬匹被卸掉了馬鞍和負重,在數百騎兵的驅趕下,與馬船開始順著惱溫江而下。

六月初六,朱高煦帶著三千騎兵返回了肇州城,而朱棣他們還在撤回全寧衛的路上。

由此便不難看出,一條河流對於戰爭到底有多麽方便。

朱棣他們走陸路從全寧衛去兀良哈禿城需要半個月,而朱高煦只需要六天,比他們節省了九天的時間。

如果遇到風沙天氣,朱棣他們甚至要花二十幾天,但朱高煦頂多花費七八天。

多出十天半個月,那就代表多消耗了數萬石的糧食,因此朱元璋才會在知道惱溫江可以通航後,決定傾入資源來打造渤海。

只可惜,不是每個人都有他那樣眼界的。

回到了肇州城後,朱高煦簡單詢問了這一個多月以來肇州城的開荒進度。

由於耕牛挽馬數量足夠多,肇州城外的豆田已經達到兩萬四千余畝,不出意外的話,明年開春後能有三萬畝可以用來種植豆料,滿足大約四千匹軍馬的日常所需。

對於這個結果,朱高煦十分滿意,因此他在交代了王義如何治理肇州城後,便乘坐馬船往吉林城踏上歸途。

六月初九,朱高煦抵達了吉林城。

由於事前有雞西關的塘騎通知,亦失哈早早就在碼頭等待朱高煦。

朱高煦下船後,他便牽著提早下船的赤驩與一匹普通乘馬迎了上來:“殿下……”

“城內情況如何?”朱高煦頷首,隨後接過赤驩的韁繩,翻身上馬。

亦失哈也是如此,不過在上馬後,他便在跟隨朱高煦說起了吉林城的變化。

“船廠那邊,幾位師傅已經按照您說的,提早開始製作兩千料大船的龍骨。”

“劉船工與王船工二人都確定過了,這批龍骨在明年開春過後就可以使用。”

“準備了多少龍骨?”朱高煦策馬向吉林城走去,邊走邊與亦失哈商量正事。

“二十條,都是按照戰船的標準來製作的。”亦失哈交代著,同時也解釋道:“馬船只要有烤場,很快就能製作龍骨,三個月左右就能造船,五個月就能下水。”

“好!”聽到了亦失哈的話,朱高煦滿意點頭,畢竟海路才是他能打南兵一個猝不及防的殺手鐧。

只要走海路南下,他完全可以依托堅船利炮與數量數倍於他們的南軍對壘。

現在的問題,說到底還是糧食,因此朱高煦詢問:“府庫之中的糧食還有多少?”

“四十九萬石。”亦失哈回應,同時繼續道:“按照眼下糧食的長勢,入冬前應該能有五十萬石左右的實糧。”

“開荒那邊,今年三灣已經新開辟九萬余畝,雞西堡以西的鎮子也興建起來了,開辟了三千多畝田地。”

“長春城那邊的場子已經選好,並且清理了前金時期隆安城的廢墟,從中清理了不少可以用的青石。”

“按照眼下的速度,大約四個月左右就能用水泥修建出一個可以容納五千人的石堡。”

“另外,南邊也送來了去歲朝廷允諾的四個千戶,都被奴婢暫時安置在了長春城……”

說到此處,亦失哈壓低了聲音:“那四千軍戶有一萬五千六百二十七人,不過其中有不少人總是在打探一些消息。”

“此外五軍都督府那邊的文牘中也注明,其中有三個千戶約一萬余七百人都是調給吉林城的,必須在吉林城當值。”

亦失哈在紫禁城待了十幾年,他自然聽過許多摻沙子的事情。

只是如此明目張膽的摻沙子,他還是第一次見。

“看樣子,南邊的那位已經等不及了……”

朱高煦眺望遠處的吉林城,輕聲呢喃開口。

“南邊?陛下嗎?”顯然亦失哈還不知道朱元璋已經崩殂的消息。

“南邊沒有邸報送來?”聽著亦失哈居然還不知道朱元璋崩殂的消息,朱高煦皺眉看向他,亦失哈卻搖了搖頭:“未曾送來。”

亦失哈的話,讓朱高煦嗅到了不對勁。

大明對於文武諸司衙門的官製公文與邸報都是有時間限制了,從京城到全國各省直屬府、州衛、所的“限到”時間是十分嚴苛的。

從京城到十三省布政司衙門和諸省都司衙門、宣慰司衙門的時間都是規定好的,只能快不能慢。

如河南、山東、湖廣、江西、浙江這些臨近應天的三司衙門,那基本規定在二十天以內必須傳達到位。

如北平、陝西、福建,則是要求在三十天以內。

至於更遠的兩廣、雲南和陝西行都司、遼東等地,基本是四十天到一百天不等。

如果是皇帝崩殂這樣的加急文書,那即便是相對來說遙遠的雲南,也頂多二十日就能收到消息。

像遼東,基本也就十五天就能收到消息,而自己的渤海最長也不過二十天左右罷了。

老朱如果和歷史上一樣在五月初十崩殂,那按理來說消息應該送抵吉林了才對。

“難不成……爺爺沒死?”

一想到老朱有可能沒死, uukanshu 朱高煦便覺得頭皮發麻。

如果老朱沒死,那他做的許多事情都是在玩火**。

朱高煦不害怕對陣幾十萬南軍,他害怕的是朱元璋麾下的幾十萬南軍。

如果是朱元璋統籌,耿炳文、李景隆指揮,那別說六十萬南軍,就是二十萬南軍,自己和老爹朱棣也不一定能吃得消。

想到這裡,他手心冒起了汗。

只是轉念一想,老朱都那麽大年紀了,即便再能熬,也熬不了太久了,自己大不了繼續裝下去便是。

用手指揣摩了一下冒汗的手心,朱高煦便安定了下來,並對亦失哈吩咐道:“你挑幾個人去找周定,南邊應該發生了什麽事情。”

“是!”亦失哈還以為朱高煦在說南邊廟堂出現了什麽事情,因此頷首答應了下來。

“黑水城的東西製作如何了?”

朱高煦再度詢問,亦失哈則是看了看四周,見沒有人跟上來,他這才壓低聲音:“小的物件最多在入冬前就能弄完,大的物件最遲到開春就能鍛造。”

他用上了鍛造一詞,顯然是在說野戰炮。

野戰炮與艦炮,這是朱高煦能否快速拿下遼東的關鍵,朱高煦十分上心,因此吩咐道:“事情盯緊些,另外別讓南邊來的四個千戶知道這件事情。”

“那三個千戶要調來吉林嗎?”亦失哈面色擔心,可朱高煦卻淡然點頭。

“他們來就讓他們來,我倒是要看看他們來到吉林城後,能鬧出什麽花樣。”

“哪怕要鬧事,也得問過吉林城十萬軍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