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推動吳敬編纂完成《珠算算法大全》,系統、全面地記錄了加減乘除等常用珠算算法,對在民間普及珠算應用、促進商業活躍具有深遠意義。
【你的氣運點增加了6000,你獲得了道具——天階-七星燈!】
【諸葛亮伐魏,至六出祁山,心血日耗,自知不久,乃設七星燈延壽,可惜為魏延所誤!宿主可消耗氣運點為目標延壽,第一年一千點,第二年兩千點,以此類推......】
【叮~
你勸說吳敬在杭州設立珠算學校,傳授珠算技巧,讓古老的職業教育模式由學徒製進化為學校製,有力地推進了職業分工的發展。
你的氣運點增加了7000,你獲得了道具——天階-千裡符!】
【宿主可消耗氣運點驅動進行瞬移!】
【叮~
你推動了匠戶以銀代役法的提前出現,讓匠戶可以安心從事生產,不再受徭役的折磨,對商品經濟發展有積極影響。
你的氣運點增加了6000點。】
【叮~.......】
【叮~.......】
【叮~.......】
不知不覺,許長生穿越到大明已經過了二十年時間,在這二十年裡,他並未像其他穿越者一樣迅速聲名鵲起,進入大明權力鬥爭核心圈層。
而是一直隱藏在幕後,利用自己對歷史的了解以及所掌握的後世知識,悄無聲息構建著自己的組織。
二十年過去,當初種下的種子、埋下的幼苗,現在已經逐漸生長茁壯。
長卿執掌的回春堂已經成為京城三大藥鋪之一,在藥行有極大地發言權。
景天開辦的源順標行不僅在京城站穩腳跟,還將觸角伸到了山東、山西、河南等地,在北方多個城市都有實際上的分行。
而在南方也誕生了一座福威標行,以杭州為中心向周邊蔓延,在南直隸、福建、江西等地都有不小的影響力。
高顯兌現了他的商業天賦,他擔任掌櫃的南北貨行生意遍及各省,就連遼東、瓦剌都有他的買賣。
顧鏡如今已經升任台州知府,這並不是他能力不足,更不是他在官場上沒有靠山,這些年有許長生在暗地裡照應,又有銀子開路,要是他想升,早就當上布政使了,只不過因為擔任台州知府更方便走私罷了。
他一到海寧縣就把海寧衛指揮使還有當地士紳拉下水,將大明生產的瓷器、絲綢等物運到南洋銷售,再從南洋運回烏木、香藥,短短十多年,就攢下了巨萬家資。
顧鏡拿著這些錢買回了祖上在上海太倉的玉山草堂,讓族中的讀書人不時舉辦各種文會,時隔百年,玉山草堂再次成為江南士子的社交中心。
許長生還找機會在山東、南直隸、福建、廣東等地散出多張針路圖,現在大明的走私活動可比原歷史中猖獗多了。
榜眼徐瓊的進步速度比原歷史要快得多,現在已經是南京國子監的祭酒了,只要有合適的機會,很快就能當上禮部右侍郎。
除了他們,許長生在宮中、官場、商場、文壇、軍隊乃至各種下九流的圈子,都布置了一些棋子,許長生通過他們已經可以決策一些朝廷大事了。
不過他並沒有像其他穿越者一樣,積極地參與各種歷史大事,更沒有扭轉如今朝堂上的烏煙瘴氣,好讓大明再次偉大。
原因很簡單,一來對他這樣熟悉日後歷史發展趨勢的穿越者而言,封建皇朝是注定要被歷史淘汰的,大明變得越強大,對這一目標就越不利。
二來,系統也不是按照大明是否強大給他發放獎勵的,而是看他有木有推進文明的發展,維護大明並不能讓許長生得到好處。
相反,大明越衰弱對許長生越好,衰弱就意味著基層控制力下降,這樣許長生撒下去那些種子才能有萌芽生長的空間。
可也不能讓大明變得太弱,太弱就無法抵禦瓦剌、女真、韃靼這些蠻族的進攻,要是被他們佔據中原,那麽華夏文明就會再次陷入黑暗蒙昧之中。
許長生可不想滿清統治華夏的悲劇再現,所以必須把握好一個適當的尺度。
朱見深登基前幾年,有於謙等賢才輔政,朝堂上一時還算穩定,邊境也沒有大規模的戰爭,老百姓的日子也能稍微好過點。
然而等朱見深親政、於謙等人告老還鄉之後,朝堂上的情況也變得一塌糊塗起來。
朱見深不是個合格的皇帝,他性格懦弱、缺乏手段,根本無力掌控朝政,內廷宦官做大,朝堂上各大派鬥得不可開交。
王振為大明的太監們樹立了一個好榜樣,大家割了雞兒進宮不就是求個富貴麽?難不成是嫌這東西累贅?亦或是真的喜歡伺候人?
朱見深剛登基的時候,宮中有太皇太后和太后,外面有於謙、王直等乾臣,而且朱見深年紀還小並未親政,那些太監還能勉強壓製住自己的**、夾著尾巴做人。
等朱見深開始親政,於謙等人一走,朝堂上又換來了一批廢物,苦熬許久的太監們終於迎來了好時候。
皇帝好忽悠,外面的大臣好對付,他們一下就抖起來了,爭權奪利、無惡不作,其中以東廠太監尚銘和西廠太監汪直最為囂張。
成化八年,浙江左參政韓雍在廣西大破叛亂的瑤人,戰後按照習慣把一些模樣俊俏、年紀小的俘虜割了送入宮中當太監,汪直就是其中一員。
他運氣好,一進宮就被派去伺候宮中最受寵的萬貴妃,汪直聰明機靈,很快就爬了上去,短短十來年就勸說朱見深成立了新的機構——西廠。
汪直為西廠樹立了辦事原則:
東廠害不了的,我們害;東廠整不死的,我們整;東廠做不到的,我們做!
可是東廠的底蘊還是厚實,汪直折騰許久,也沒蓋過執掌東廠的尚銘,對此汪直很不甘心。
正在這時候,有個小太監給他出了個主意,“廠公,我大明歷朝宦官,以鄭三保公威望最盛,您若是能像三保公一樣率領船隊下西洋,不就能徹底壓倒尚公公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