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開皇十年的這道詔書下達,使得軍民異籍的制度被終結,也讓軍戶們的命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到了初唐,制度更加完善,府兵的戰鬥力自然水漲船高。
按規定府兵“三年一簡”,即三年篩選一次軍戶。凡20歲以上的健壯丁男,都是簡點對象。
財均者取強,力均者取富,財力又均先取多丁。
同時一旦充任府兵,朝廷會免其租庸調。若是不小心陣亡,其妻兒不但不會被強製改嫁,還會得到一筆撫恤。
先不論“墾田、籍帳,一與民同”,隻說免租庸調和妻兒不被強行改嫁,就比曹魏的“士息”待遇好太多。
唐朝以折衝府管理府兵,有大小六百余折衝府。按照下府八百人的最低標準計算,都能拉出五十余萬自備弓矢、橫刀,馱馬的軍隊出來。
曹叡不禁想到,自己要是有這麽多合格的府兵,別說一個諸葛亮了,十個諸葛亮都不夠他打的。
不過府兵並非是單獨的兵役制度,而是與均田製和租庸調製緊密結合。
唐中期土地兼並愈發嚴重,府兵製賴以為基的均田製遭到了破壞,由此導致租庸調製也無法有效落實。
再就是自高宗之後,邊境戰事不斷,府兵長時間得不到輪休。一年兩年勉強忍了,三五年還回不了家,誰還願意替朝廷賣命呢?
於是盛極一時的府兵,逐漸走向消亡。
曹叡又在紙上寫下了“租庸調”三個字,後世推行的租庸調是在現行的戶調製上發展而來,同樣以戶為單位,征收田租和戶調,區別就在於租庸調可以以錢抵力役。
庸即是力役之征,有錢人不願服役可用錢帛衝抵,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朝廷的財稅收入。
有田則有租,有戶則有調,有身則有庸。而府兵免租庸調,讓其能夠積攢出置辦弓矢衣糧的錢財。
府兵製,均田製,租庸調製三者有機結合,造就了“天可汗”的無上威名。
曹叡就著油燈微弱的光芒,努力將自己所了解的府兵、均田、租庸調三種制度悉數寫在紙上。
什麽折衝府,十六衛,口分田永業田等等,寫了差不多小半個時辰,能想到的都記在了紙上,眼睛也變得酸澀無比。
看著紙上密密麻麻的記錄,曹叡心中頗有些成就感。只不過這種成就感隻存在了一小會兒,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無他,實行的難度太大。要知道人家花了三百多年,才將這條路走完。
要改世兵為府兵的話,就必須改變稅制,而更易過程中,肯定會侵犯到地方豪強的利益。
府兵軍戶無需承擔租庸調,他們這部分實際上落到了民戶身上。如果沒有足夠多的民戶繳納稅賦,朝廷如何運轉的起來?
是以楊堅登基後,多次清查人口。
先是來了一波“大索貌閱”,清查人口年齡。不能平民自己說多大就多大,得朝廷官員覺得你多大才多大。
隨後又來了一波“輸籍之法”,定的稅役低於大地主所收。依附大地主的百姓見朝廷收的更低,紛紛脫離地主,重新編戶齊民。
隻幾年時間,戶口數猛增。
楊堅是皇帝,想這麽做當然可以。可曹叡連魏王太子都不是,有什麽能力改變這種大局?[1]
“罷罷罷,現在說這些還為時過早。”
說著將紙收了起來,可收起來後又有些不甘心。“這些蛀蟲,吃的都是我的錢!我的錢!”
曹叡非常渴望擁有一塊地盤,一塊完全由他說了算的地盤。
或許也知道想法很不現實,索性閉上眼做起了眼保健操,緩解下眼疲勞。
一邊緩解用眼疲勞,一邊思索地盤的可行性。突然靈光一閃,這事或許並非完全不可能,最遲明年就有一個絕佳的機會。
這時敲門聲響起,門外傳來了許儀的聲音:“公子,時候不早了,您還是早點休息吧!”
曹叡現在十分亢奮,剛看到推行府兵製的一縷曙光,哪裡休息的下?
“廷垣兄,進來下,正好有些話想跟你說。”
吱呀一聲,許儀推門而入,將門關緊後才走到曹叡近前,恭敬的道:“公子,有何吩咐?”
“廷垣兄坐,咱們坐下說。”
“唯。”
見許儀坐好,曹叡拱手拜道:“辛苦垣兄日夜護衛左右,請受叡一拜。”
曹叡這一拜,驚的許儀趕忙伸手去扶,連道:“護衛公子,是儀的榮幸, 不敢受公子之禮。”
禮下於人,必有所求。曹叡也不例外,他想要收服對方替他效命。
“先祖父曾對我說,仲康,吾之臂膀,仲康在側,吾可高枕無憂。”
“自遊學來,我才真正理解先祖父話中的真意。今日也想對廷垣兄說一句,有許廷垣在側,我亦可高枕無憂矣。”
許儀到底是個年輕人,被曹叡這麽一塊,很不好意思。撓頭憨笑道:“當不得公子如此誇讚,儀不如父遠矣。”
“廷垣兄無需自謙,若得人賞識,兄日後必定青出於藍。”
許儀或許是聽懂了曹叡話中真意,起身離席,對著曹叡拜道:“若是公子不棄,儀願唯公子馬首是瞻,任憑驅使,絕無二心。”
曹叡只是起身扶起許儀,並沒有馬上收下其忠誠。“廷垣兄何故如此,你是虎侯獨子,日後必定繼承虎侯爵位。旁人見了你,也須道一聲君侯,為我效命,豈不是作賤了自己?”
故作不喜道:“此話休要再提。”
“公子志存高遠,儀能為公子效死,是儀的福分。”
許褚能封侯就是因為跟定了曹操,許儀若是想不靠父祖,跟定曹叡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只見他指天立誓,誓死效忠曹叡。“如違此誓,短折而死,天人共戮之。”
許儀不是司馬懿,洛水盟誓也還未發生,對天起誓應該還算可信,這才收下許儀的忠誠。
抓住他的臂膀道:“能得廷垣兄效命,真乃人生一大幸事。兄今日之言,叡記下了。”
“兄不負叡,叡定不負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