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已經下旨改禦史台為都察院,並頒布了律法,該組成為“三法司”。
胡惟庸對於這個政策,十分的讚同。
這樣一來,許多訴訟之事,就可以在三法司解決,然後中書省只需要負責一個傳達就好了。
這倒是省事不少。
禦史台裁撤了,劉伯溫也就被免職了。
他一個平民,想要捏死他,那還不是義無反掌嗎?
此時,一位官吏來報。
“胡相,兵部急報,嘎呼爾大軍已經攻破雁門口,太原狼煙已經燃起。
大軍何時可以出發?”
“快召集眾臣前來議事!”
朝中文武百官都慌忙趕來,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要上朝了呢。
胡惟庸將緊急軍情告訴了大家,讓大家回去之後立刻準備出征用品。
命令一到,即可就能啟程。
胡惟庸通知藍玉等人放心,一定保持他們前線的補給。
胡惟庸十分享受這種過程,看著大家忙前忙後,他心裡無比舒暢。
他看向天空,心裡暗道:“這天下,到底姓什麽?”
......
早就有人將胡惟庸最近的行為作風告訴了韓國公李善長。
李善長對於胡惟庸的做派很是擔憂,這儼然一個二皇帝啊。
李善長跟隨朱元璋那麽多年,十分了解他,他是不會允許這樣做的。
這胡惟庸的災難恐怕就要來了。
胡惟庸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私底下也叫他老師,可是當胡惟庸當了相位之後,他就完全變了。
變得沒有那麽聽話了。
另外還有一件事,李善長的親弟弟李善信,也參與了駙馬歐陽倫的鹽鐵走私一案,並且有把柄在胡惟庸手上。
這件事雖然現在沒有清算,但始終是一個定時炸彈。
李善長也因此不敢得罪胡惟庸。
現在又見他如此囂張,他這才打算遠離朝堂了。
於是,他親自入宮覲見朱元璋。
“善長,這麽急忙入宮有何事啊?”
“上位,我這次前來是來請辭的,如今我以年過六十,力不從心了,特意請旨告老還鄉。”
“怎麽,湯和前腳走了,你也要走,咱這朝廷就這麽讓你們不滿意啊?”
“上位,你別誤會,如今大明四海清平,我們真的是老了。”
“那你走了,誰可以擔當左丞相相位?”
李善長了解朱元璋,尤其是推薦人這種情況下,他雖然表面上會問群臣意見,其實他內心從來都是自己決定的。
李善長隻得說:“吏部侍郎汪廣洋。”
“此人心胸小,不行!”
“誠意伯劉伯溫!”
“他向來心高氣傲,讓他當丞相,說不定哪天就被咱砍了。”
“呂本。”
“不行不行,善長,胡惟庸如何?他可是你的學生。”
“胡惟庸雖有才乾,但他馭下太鋼,容易折斷,不行不行!”
“那行吧,咱在想想,既然你去意已定,咱也不留你,準你告老還鄉,金陵城府邸你可以繼續住,杭州張士誠有座吳王府,咱也賜給你。
當然,咱這並不是軟禁你,你可以隨意前往走動!”
“謝上位!”
李善長告老還鄉了,不久胡惟庸就被任命為中書省左丞相。
真正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步。
李善長則更加擔心了,於是他在杭州開始玩物喪志,納小妾等,以此麻痹自己。
同時也想讓朝中之人放心。
......
胡惟庸鐵腕的辦事方式。
在這大明初期的確收到了很大的成效。
讓官員的辦事效率提高了不少。
也就幾日功夫,十五萬大軍出動的所有所需都準備齊全。
他前去武英殿匯報。
朱元璋大為欣慰,覺得自己沒有看錯人,相反李善長倒是看錯他這個學生了。
這麽能乾的人,他不知道在擔心什麽。
朱元璋內心的自負感升到了極點。
從李善長加入陣營以來,朱元璋就經常聽他講經論道,朱元璋沒有什麽文化,很多時候隻得求助於他。
這讓朱元璋面對這些文人有一種自卑感。
後來當了皇帝,他總想擺脫這種情況,才有了很多獨斷專行的事情出來。
這也導致了劉伯溫,李善長之輩的人出謀劃策的機會越來越少。
還讓朱元璋養出了巨奸楊憲。
朱元璋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但心裡始終是不服氣的。
這一次,李善長告老還鄉,他本身是比較高興的,朱元璋不止想讓李善長告老還鄉,他還希望淮西那些兄弟們都能夠主動請辭。
可他沒有想到李善長居然舉薦了那幾個人當丞相,還說胡惟庸如何如何!
現在事實證明,他李善長看走眼了,胡惟庸可是一個十分能乾的丞相。
朱元璋對他大加讚賞。
“胡相真是咱的左膀右臂,這事情辦得漂亮,這場仗打下來,你當記頭功!”
“為上位分憂是惟庸應該做的!”
一旁的太子朱標,對於胡惟庸的做事能力還是十分認可的。
朱元璋含著笑意道:“胡相,既然已經準備妥當,就讓大軍即可出發吧!”
朱標卻說:“父皇,兒臣建議,大軍不必著急行軍,而是張開口子,慢慢讓嘎呼爾進來,再一口吃了他們。”
朱元璋大喜。
“標兒,此等戰術你是怎麽知道的?
你以前從來不看兵書,覺得裡面都是些陰險計謀,彼此算計,不合聖人之道,現在怎麽也知道用計了?”
‘父皇,打仗非兒戲,那是將士們用血肉去拚殺,對敵人仁慈,敵人會對我們仁慈嗎?
嘎呼爾部, 時常擾我邊民,孩兒恨不得食其肉,啃其骨。’
“好啊,就按你的辦法來,讓藍玉朱棣等人緩慢出發,誘其深入,這些人是遊牧部落,在草原上面征戰十分英勇,等他們進了中原之地,處處山川河流,就是我大明的長處了。
來人擬旨!”
胡惟庸拿著聖旨去宣旨去了。
朱元璋拉著朱標,十分高興地說道:“標兒,咱高興啊,以前我怕你太仁慈,管不了這些人,現在看到你的變化,爹實在是高興啊!
只有恩威並施,才是帝王之道啊!”
“是的,爹!”
與此同時,系統提示出現。
“此計甚狠,敵人中計將會死傷無數,計謀增壽半年,如若真的中計再增壽三年。”
朱標大喜,看來以後得多出點狠主意了。
胡惟庸離開皇宮一路上都在思索剛才發生的事情。
太子朱標,的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計策不像是能出自他的口啊。
他本來就是以仁德而聞名,怎麽會突然變了?
莫不是這背後有高人指點?
不行,我得暗中調查一番,看看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這一調查,很容易就發現劉伯溫的太子太師身份。
原來如此,這個劉伯溫離開了禦史台,又投到了太子麾下。
李善長都走了,劉伯溫還不走,看來不除掉是清靜不了了。
於是,他拿著聖旨去找藍玉,並商量除劉伯溫之計。
卻不知道,此舉可謂自投羅網,藍玉已經倒戈,胡惟庸也即將大難臨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