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子頌他們之後,辛屈這邊又忙了起來。
夏秋之際,容易有台風吹來的雨雲,所以南方現在是大雨傾盆,而北方則是常見驟雨。
不過來得快,去得也快,但很容易造成內澇。
給施工上強度。
辛屈看著拿著鐵質鐵鍬的歸化人們忙活。
現階段的器具有限,之前是使用石質工具,但伴隨著平谷那邊的鋼鐵冶煉走上正軌,鐵質農具正式開始走進工地。
看著雨中忙碌的人們,辛屈知道再過一段時間,工程進度也就能提振。
不過,煉鋼太過消耗人力和運力。
人需要采礦,哪怕辛屈知道用木頭做梁架結構支撐礦道。
但伴隨著開采的深度加劇,很容易導致礦道塌方。
而且冶煉鐵除了鐵礦之外,還需要弄來木炭或者煤。
木炭還好說,之前辛屈放火燒掉的林子,直到現在還能去采伐燒炭。
可煤就完犢子了。
這玩意兒需要煉焦,需要單獨做爐子,最後通過馬車運來。
以至於現在的冶煉成本幾乎是高出天際的。
可那又能怎麽樣?
鐵,很重要的!
“北伯,鋸子。”
辛屈被叫了一聲,然後看向送來的手拉鋸,很長。
他的眉頭微微一揚,接過來之後,就拿到了木工地盤。
然後讓人搬來了一根圓木。
接著喊來一個人一起拉,隻用了半個小時,就把整根圓木片成八片長條。
“嘶——”
看到這一幕的人,無不震撼。
以前砍樹出了名的費力,木頭想要削得規整,更是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去劈,然後再去削與磨。
想要快速片成厚薄統一的東西,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可現在,一把鋸子,就能將一根大木削好。
這樣一來,之前造船擔心的龍骨乃至水密隔艙的設計,就可以拿出來了。
辛屈看了一眼樓船的模型,決定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改進。
榫卯、拚接龍骨、還有船帆。
同時,這些鋸子,還能用來打造木質零件,盡快完成立式風車、龍骨水車、筒車等等普及。
“按照流水線的要求來。”
辛屈喊來通縣本地木匠負責人交代道:“成立一個木材加工坊,專門生產厚薄大小固定的基礎木板。
然後我會命人在這些木板的基礎上去生產其他必需品。
如果需要特殊零件,讓他們單獨去造。
還有就是造船的木頭,需要提前陰乾。
至於烘乾房……到時候你將鋸末集中起來,我先嘗試設計一個用來烘烤肉干的烘乾房。”
辛屈定下規矩。
標準化是人力不足的時候,不得已而為之的應對。
雖然這可能導致生產出來的最終產品,因為尺寸、厚薄等等原因,變得刻板、無法百分百應對所有情況,甚至可能讓你強迫自然環境適應你的產品,從而造成額外的建設成本。
但,勝在一個生產效率的快速。
辛屈跟著看了半個月,一堆合格的木板就被拉走。
“走吧。”辛屈喊了一聲最近被他帶在身邊的妟淮。
這一次妟鳩出事,妟鳩也有點擔心他可能隨時沒了。
於是請辛屈能多教教他的兒子。
辛屈也沒拒絕,所以妟淮就跟著辛屈看了半個月的鋸木廠。
總之,各個接著根據尺寸,來到各條零件流水線上。
有人拿著鋸子切割齒輪,有人拿著銼刀打磨,還有人根據零件尺寸進行檢查,不合格的丟進丟進簍裡,合格的最後通體零件匯總到一起,打包裝車,拉去目的地。
然後到了外邊,風車零件立刻被組裝起來。
大量的榫卯被應用,木槌敲擊聲不絕於耳,最終一座座風車成為動力源,帶動沼澤邊緣的龍骨水車,不斷汲水排澇。
奴隸們下水,用漁網去將本地池塘的魚全部一網打盡。
接著魚匯總進入一條單獨的水渠,這水渠裡的水,全是來自龍骨水車。
魚在渠內,順著水流,很快遊到了目的地。
一個水塘。
水塘裡隨處可見活蹦亂跳的魚。
然後,水塘的兩側,是一座座水塔。
伴隨著水塔蓄水滿了漏出來,負責看顧水塔的老人趕緊拉開閘門。
水衝下,將泄水口的水排帶動,水排又把鏈接的龍骨水車帶動。
這架龍骨水車是特製的,長二十米,寬一米二,直入水塘。
伴隨著龍骨葉轉,水塘裡的魚立刻卡在葉間,就跟傳送帶一樣,帶入高出兩米多的殺魚工坊。
工坊內,有一個小水池。
魚到了這裡立刻巡遊,先過沉澱池,再過清水池,然後進入待載池。
泥沙這個時候基本被衝乾淨了。
接著奴隸伸手抓魚,拿起邊上的木棍敲暈魚,去鰓、刮鱗、開膛破肚。
魚肉丟進身後的另一條龍骨水車內。
當這架水車轉動,魚肉被帶到坡上。
坡上的人將魚取來,在流水池裡過個水,接著甩一下,抹上鹽巴,掛在身前的鐵鉤、石鉤。
鐵鉤隨著單獨的水排轉動不斷朝前,在最前頭有人將他們單獨拎起來,根據大小掛在不同的鐵架。
方便後續的加工不至於溫度不一,從而導致烘乾速率不一而縮短保質期。
鐵架掛滿之後,立刻就被推進烘乾房,然後開始進行為期兩個小時的表面烘乾。
烘乾房是建在一條長爐上的。
長爐是磚石結構,上邊放著敲打出來的鐵板。
第一個進入的烘乾房在三十度左右,第二個烘乾房在五十度上下,最後一個烘乾房將近**十度。
當然這個只是體感溫度,暫時沒有辦法測量。
進入第一個烘乾房兩個小時之後。
會有人從另一面拉出第一個架子,並且推著來到第二的烘乾房,開始烘乾時間減少到一個半小時。uukanshu
最後推到烈火燒灼的烘乾房前頭,能看到大量的水排驅動鼓風箱提高溫度。
瞬間就能將這裡頭的溫度拉到三四百度,當然烘乾房內的空間不小,加之外圍沒有裹泥,所以散熱也是呼呼的,體感有個**十度,也就差不多了。
十分鍾左右拉出來,稍微放涼,接著就能拉到邊上,進行第二輪抹鹽。
然後取下鉤子重複利用,魚則用麻繩綁著,掛在太陽底下晾曬。
沒太陽的話,就稍微加點烘乾時間。
曬完就能拉出去囤積或者賣出去。
這樣一座屠宰工坊,就這麽形成了。
看得是跟在辛屈左右的妟淮一愣一愣的。
他見過高效的殺魚,但絕對沒見過這麽高效的殺魚線路。
這玩意兒其實半年前剛回來的時候,辛屈就在建設了。
畢竟光靠曬魚,很難解決保存問題。
烘乾之後再曬,比單純晾曬的效率不僅有成倍提高,而且保質期也從原來的半年延長到一年乃至兩年以上。
只要伱不嫌棄兩年以後這些魚吃起來跟鞋皮一樣就成。
現在一座工廠,一天差不多能處理三千斤的魚,隔壁的香河有一座,天津縣內也有一座。
當然,天津這邊還有一個重要的鹽場,采用是曬鹽法,曬出粗鹽之後,未來準備在這裡醃製其他海貨。
現在的有辛氏,要銅有鐵,要魚有鹽。
辛屈看著乾魚一會兒,又一次對妟淮說:“走,帶你去做點好吃的。”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