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自來以蠻夷自居,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口頭禪就是,不服周。在武王伐紂這件事上,楚國先祖也是做出過貢獻,可惜最後卻落了個子爵的封號,難怪楚人表示“不服周”。
事實上,在“不服周”這條路上,楚人很執著,心心念念就是要封王。楚武王熊通,本名熊徹,還是老套路,為了避諱漢武帝劉徹,被後人改名熊通,通即徹,這麽改從字面意思來看問題不大。
雖然沒有經過周天子蓋章認證,但是熊通還是豎起了一杆大旗,自號楚王,大有齊天大聖叫板天廷的氣勢。面對這麽一個愣頭青,周王有心無力,自己玩吧高興就好。
中原諸侯都在緊盯著鄰居,兩眼放光等著揪對家小辮子。誰也沒注意,南蠻之地的楚國猝不及防已經長成龐然大物。
熊通素來不按常理出牌,就在鄭莊公和周王博弈之際,趕著一車苞茅來問候周王,這車苞茅終於成了壓倒周王的最後一根稻草。
苞茅,當初封賞完楚國,念在楚人山高路遠交通不便的份上,破例免除貢賦,每年只要上繳一車苞茅草供周王祭祀之用即可。可是這車苞茅,多少代周王都沒見過了,熊通這次送上一車苞茅,用意很明顯:我要封賞,我要當王。
楚王,這個稱號周王是不能給的。原因很簡單,給了熊通,自己算啥。既然不給,那就隻好來搶了。跟不守規矩的熊通相比,鄭伯那點僭越的小心思,簡直不值一提。
周王的心思,鄭伯暫時還沒有揣摩到。攤牌之前,鄭莊公至少準備了三套應對方案來對付這位老天子,可惜見面之後一招也沒用上。平王對此前種種關於提升虢國忌父的傳言,一概否認。
“鄭伯這消息是從哪兒聽來的,本王從未說過(無之)。”
耍賴這招,雖然不光彩,但是有用。
鄭莊公還是年輕了,沉不住氣。不過只是略微沉默了一會兒,他迅速調整了策略,緩緩說道:“不管傳言是真是假,臣都準備辭職回家了。”
以退為進,將了平王一軍。
這次輪到周王沉不住氣了,他不能放鄭伯走,後門還有一位熊通虎視眈眈隨時都會撲上來咬一口。
平王沉默了,大殿裡靜的出奇,良久之後,在場的所有人都聽到了那句話,那句關乎天子威嚴,讓諸侯絕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本王將送太子姬狐到鄭國做深入考察。”
鄭莊公也大感意外,一時間愣在原地,既然事情已經做到這個份上了,沒有理由退步,“臣亦願意把兒子忽送來王宮學習。”
“就這麽辦吧。”老平王無力揮揮手,由內侍攙扶著慢慢走出大殿,也即將走出屬於他的歷史。
可以說這是個意外,鄭莊公也沒想到會換來這麽個結果,這是他想要的嗎,不是,也是,周鄭交質,鄭莊公意識到周王的底線還可以再低一低。
公元前720年,這位出生年月不詳的東周第一代周王順利活到了死。能順利活到死,是件不容易做到的事。在這點來看,姬宜臼似乎勝過了他的很多後代子孫。
按照歷史一貫原則,本著有始有終的態度,該對周平王的一生,做個簡短回顧。
周平王:出生年月問號,卒於公元前720年!
生平大事記:
1.公元前770年,東遷洛邑;
2.列秦國為諸侯,並給秦國開了一張大額空頭支票,為秦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3.周鄭交質。
這又是個意外,由於悲傷過度,太子姬狐死於奔喪途中。就這樣姬林繼位了,繼周平王之後,東周迎來了第二位君王,即周桓王。
姬林,這位年輕的君王,一上來就帶著七個不服八個不忿的火氣,準備大乾一番事業!對於不聽話的大公雞,宰了燉湯;對於不聽話的人,他也放出了狠話:準備好受死吧,鄭寤生,我姬林絕對不會放過你。
天子,就是上天的兒子,代天管理蒼生。這句話姬林聽老平王說了許多遍,不過他從未見過爺爺發號施令,多數時候這個垂垂老叟不是坐著發呆,就是在後園搞他的動物研究。
姬林在行動力上遠比周平王要迅速的多,雖然年紀不大, 但是對“天子”兩個字卻深有所悟。他清楚明白自己想要什麽,又能開出什麽條件作為交換。當把這件事看透後,姬林選中的第一個合作夥伴是晉國。
晉國的實力原本足以壓倒鄭國,可惜只是原本。在眼光這方面,姬林還需要不斷學習,因為晉國正在陷入一場前所未有的內耗當中不能自拔。
起名是門玄學,晉文侯出生的時候趕上晉國吃敗仗,老爹取名仇(報仇,仇恨);老二曲沃桓叔生下來,趕上勝仗,取名成師。當時就有晉國玄學研究者站出來提醒穆侯,“這樣取名不合適,嫡庶有別,侯門大宗怎麽能叫仇,而庶出小宗不該取個那麽大氣的名字呀,這將來是要出問題的。”
從事情的發展來看,還真被這位深通取名之道的玄學家說中了,自此晉國開啟了長達67年的大小宗之爭。而姬林剛好趕上這一事件的前半段。
介入晉國大小宗之爭只是開始,姬林的計劃遠不止此,拉攏陳蔡,結好魯國。
一旁的鄭莊公靜觀其變,看著姬林一次次亮出牌面,他終於明白,眼前這位周王沒有底線不講規則,只有利益。
“手段不過如此。”然而鄭莊公還是小瞧了這位年輕的周天子。鄭國這裡安頓好宋國公子馮的住所,天子的裁員通知就送到鄭伯手上,出乎意料這一次留在王城的細作竟然沒有半點消息,姬林果然年輕有為做事雷厲風行,通知寫的簡單明了,兩行字:鄭伯年事已高,恩準榮休。
“這就被炒了,我才37歲而已!”
小祭一笑,“沒事,創業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