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的修建也算得上是一個大工程,特別是在澳大利亞的地勢比較複雜的情況下。
再加上人口缺少的劣勢,導致在國內開展大規模建設的情況下,已經沒有足夠的人手在投入的道路的建設當中。
這也導致了交通運輸部門的主要任務是翻新已存在的城市道路,最多再加上建設工業區和其他重要區域的連接道路。
阿瑟略微頭疼的點了點頭,眉頭也不由得皺了起來。
人口目前是限制澳大利亞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雖然來自歐洲的移民能夠緩解這一問題,但並不能做到徹底的改善。
澳大利亞目前缺少,甚至說是非常缺少大量的底層人口,來為澳大利亞的工業發展和各項建設充當勞動力。
來自歐洲的移民更多的是扮演普通平民的角色,如果太過壓榨他們,反而會降低他們對於國家的認可程度,影響社會的穩定。
必須要從外國引進人口比較多,並且還能肆意壓榨的民族,這些才是改善澳大利亞工業和各項發展的條件。
目前能夠解決澳大利亞的勞工困擾,還處在近水能解近渴的,除了澳大利亞自己擁有的新幾內亞之外,還有就是位於東南亞的荷屬東印度殖民地了。
新幾內亞的土著數量只有九十多萬,雖然也能解決一些勞工不足的問題,但想要徹底解決還得依靠像荷屬東印度這樣擁有數千萬土著的殖民地。
荷屬東印度殖民地同樣擁有龐大的土地面積,和澳大利亞不同的是,荷屬東印度擁有大量的土著人口,保守估計已經接近四千萬。
但統治這片地區的荷蘭王國,其人口數量才剛剛突破五百萬,和澳大利亞相比也領先不多。
更要命的是,荷蘭的本土距離荷屬東印度太過遙遠,這也導致除了個別比較重要的區域比如爪哇島和加裡曼丹島之外,其他大部分區域荷蘭的掌控力度都不強。
之所以荷蘭能夠維持在這片土地的統治,除了大英帝國的支持之外,幾大列強的平衡政策也是重要的因素。
當然,阿瑟短時間內的目標也不是搶奪這片土地。在歐洲沒有陷入戰爭之前,阿瑟也不想多生事端。
但購買一些土著還是很有希望的事情。因為荷屬東印度的土著擁有自己的宗教和文化,對於荷蘭來說,想要統治他們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更何況,土著龐大的人口對於荷蘭的統治來說也是一種負擔,能夠將這些臃腫的人口轉化為一定的收入,也是不錯的選擇。
想到這兒,阿瑟看向外交部長安德魯,吩咐到:“安德魯部長,外交部盡力和荷蘭進行溝通,看看能不能從荷屬東印度引進一批土著。如果荷蘭願意的話,我們可以簽訂引進土著的條約,代價就是一筆不俗的資金和支持荷蘭在東印度的統治。”
澳大利亞對於東南亞的統治平衡來說是一個異類。因為本土靠近東南亞的原因,澳大利亞也可以隨時向東南亞滲透自己的力量。
更何況澳大利亞和英國以及德國的關系都不一般,如果真的想要影響東南亞的局勢,特別是影響荷蘭在荷屬東印度的統治的話,未必不可能辦到。
因此阿瑟的承諾對於荷蘭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
畢竟,資源豐富並且富庶的荷屬東印度每年也能夠為荷蘭帶來大量的收入,荷蘭政府當然也不願意失去這片土地。 “是,殿下,我會盡快和荷蘭接觸的。”安德魯部長點點頭,瞬間就明白了阿瑟的意思。
因為人口的巨大缺陷,導致澳大利亞如果按班就部的發展,就需要大量的時間才能彌補。
但如果能引進大量的土著,來回澳大利亞的建設奉獻的話,就能夠很有效的提高澳大利亞的建設和發展效率。
雖然為此可能付出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土著的死亡,但誰又會介意呢?
細數每一個歐洲列強國家和殖民國家,任何一個強大國家的崛起都伴隨著血腥的壓迫和壓榨。
能夠將這樣的損失轉移到外來的土著身上,對於澳大利亞和澳大利亞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交通運輸部門今年的任務就放在建設連接各州的公路上,這也將是未來數年內交通運輸部門的主要任務。我希望能夠靠新的公路加強我們各州之間的聯系,同時也能提高澳大利亞的運輸和經濟發展。”阿瑟繼續說到。
“是,殿下。 ”康萊特部長連忙點點頭。
“工業部門的任務完成了嗎?我記得當時要求我們的鋼鐵產量翻三倍,現在達到標準了嗎?”阿瑟將目光看向工業部長皮埃爾,開口詢問。
阿瑟所說的也就是當時會議上所制定的工業三年計劃。
按照阿瑟的要求,工業部門必須要在1899年澳大利亞年鋼產量三千七百噸,鐵產量五千噸的基礎上,按照每年翻三倍的計劃,最終讓鋼鐵產量分別達到十萬噸和十四萬噸以上。
目前已經過去了一年,鋼鐵產量按照計劃也應該分別達到一萬一千噸和一萬五千噸。
“殿下,雖然制定計劃到現在隻過去了六個多月的時間,但工業部門已經基本完成了殿下交代的任務。在鋼鐵產量方面,我們新修建的工業區很好的滿足了我們對於鋼鐵產量的期待。目前工業區的鋼鐵廠年總鋼鐵產量已經分別突破一萬三千噸和一萬九千噸,小幅度超越了任務目標。伴隨著工業區的建設和更多工人的加入,我們的鋼鐵產量有希望在今年年末達到四萬噸和五萬噸以上。”工業部長皮埃爾笑著說道。
工業部門是澳大利亞最重要並且任務最多的部門之一,但因為阿瑟從英國帶來的那價值5000萬英鎊的工業設備,導致工業的發展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困難。
特別是擁有英國和德國的援助之後,工業的發展會進入一段順水推舟的時期。
只需要根據澳大利亞的實際情況,結合英國和德國的工業發展技術和經驗,就能夠讓澳大利亞的工業發展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