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穿越者如何處理和原配之間的關系這樣的超綱題目,他自然是不會,他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黃月英了,所以他決定,
“跑路!”
只要跑的夠快,煩惱和麻煩是追不上我的。抱有這樣的目的,公孫文在和黃月英交談之後,就跑了。
當然作為蜀國的掌舵人,偉大的諸葛丞相,他的逃跑可不是簡簡單單收拾收拾細軟就可以了。
正巧,這時候的蜀國南方的南蠻發生了叛亂,作為蜀國的丞相,大漢的掌舵人,公孫文“認為”這樣的叛亂足以動搖蜀國的根基,決定親自去南方平定叛亂。
“丞相,南蠻乃是煙瘴之地,丞相病體初痊,萬不可前往。”這是侍中董允。
“丞相,南蠻乃是小禍,孟家人還是忠於大漢的,馬狐篤在南方素有威信,他一人足矣平定。”這是後將軍宗預。
“丞相!三思啊!”
“丞相!”整個朝議之中都是反
對之聲。
這是公孫文來到這個世界後第一次參與朝議,畢竟劉禪不理事,丞相府才是蜀漢的權力中樞,只有在大事發生的時候,才會召開朝議。
比如諸葛亮離開成都,他就必須要召開朝議,委任好他不在成都期間蜀國的政務安排。
公孫文雖然不理事,但是他也必須要召開朝議,畢竟這是他地位的象征。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整個朝議上到處都是反對他親自前往南方的呼聲。
一方面群臣是擔憂諸葛丞相的身體吃不消,畢竟他有過很多次“暈”過去的前科,另一方面這可是拍馬屁的大好機會。
諸葛丞相什麽都好,但是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太不愛惜自己的身體了估計這是在場所有人想要拍馬屁的內容,只不過在場的都是讀書人,讀書人自然要將這套說辭包裝一下,讀書人的馬屁與眾不同。
公孫文壓根就沒有想好借口,他想的是在朝堂上他就這麽一說,然後個個大臣同意的同意,棄權的棄權,壓根就沒有會被群起反對的想法。幸好,董允救了他。
“肅靜!”作為侍中,董允的職權中包含著維持朝議的秩序,在看到朝議秩序混亂的情況下,他及時喝止了那些大臣。
公孫文站了起來,走到了大殿的中央。
“丞相!”公孫文還沒有發言,楊儀出來了,“我請求和丞相一起去南蠻。”
楊儀是個好同志,公孫文很感激他。本來他的計劃是耍無賴,畢竟他作為諸葛亮很有威望,他可以大膽地在朝議上大聲地說上一句:“沒有人比我更懂南蠻了。”下面的官員不僅要為公孫文的這句話點讚,
更不會製造什麽異議出來。
朝議有一點和論壇或者貼吧很像,只要有一個人歪樓了,剩下的話題就會被帶歪。
在楊儀提出他要和公孫文一起去平定南蠻之後,現在整個朝議的話題就被帶成了公孫文去平定南蠻帶誰一起去的問題了,
至於公孫文該不該去南方的話題,自然就被眾人忽略掉了畢竟在諸葛丞相執政的這麽多年來他決定的事情很少有被推翻掉的。
首先是軍隊,在蜀國整個南方地區,由於諸葛亮在平定南蠻叛亂之後采用的是不留兵,不留官的做法,利用當地的漢化的蠻人來統治整個南方欠發達的地區。
只有在永昌這個南方的政治中心才有康降都督帶領的五千軍隊,負責整個南方的事務。
由於整個南方很難支撐大軍的供養,當年諸葛亮平南的時候也隻帶了二萬軍隊,而且為了這些軍隊的後勤他可是足足準備了半年的物資。
這一次倉促的起行,公孫文隻帶上了二千的軍隊,即使這樣,這些軍隊也是當地承載的極限了。
不過他的安全是有保證的,當地豪族朱提孟家是大漢的鐵杆擁護者,只要有他們存在,南中的安定就有一定的保證。
此外,既然在數量.上無法多派,自然公孫文在質量上打了主意。他帶過去的是蜀國最精銳的軍隊,成都的宿衛軍。
無意中替公孫文解決麻煩的楊儀沒有達成他的願望,作為公孫文的心腹,他被留在了成都處理政事,
當然公孫文真正的想法是,只要楊儀不在了,那些煩人的政務就不會追著他過來了, 他就可以好好地領略自然風光放飛自我了。
當然還是有人要跟隨他前往南方的,畢竟公孫文可不想親自處理政務,就算他想要處理,他也要會啊。
歷史上有著疏闊簡略、忠誠寬厚名聲的楊戲被蔣琬推薦,從東曹掾被提拔為南中郎參軍,
隨著公孫文去往了南方被劉備點過讚,得到過認證的宿衛軍中郎將向寵將統帥整個軍隊,劉備果然沒有看走眼,關於軍隊的事務被向寵處理的井井有條。
隨同出征的還有趙雲的兩個兒子牙門將趙統和趙廣作為向寵的副手也加入了其中。在這件事情上,元老派的張皇后和中立的西涼馬家花費了很大的力氣。
畢竟馬家和趙家有著姻親,馬雲祿還是趙廣和趙統的生母,而張家和趙家之間的關系也非常不錯,為元老派的下一代鋪路自然是需要不留余力的。
作為從來沒有上過戰場,戰場經驗幾乎為零的兩隻菜雞,比起武裝到牙齒的魏國軍隊,那些連武器都很簡陋的南蠻自然是刷經驗的最好對象了,趙家兄弟自然要從他們身上好好積累自己的戰鬥經驗,立下功勳,鍍鍍金。
兵貴神速,公孫文並沒有給麻煩追上他的機會,在結束朝議後的三天,他就帶領著軍隊從成都出發了。
送行的人很多,甚至劉禪都親自送行了其余的送行的官員更是人山人海。
公孫文在送行的人中沒有看到黃月英的存在,他松了一口氣。
延熙元年冬,在得知南蠻叛亂的情況下,大漢丞相諸葛亮率領宿衛軍進駐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