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然在北部見到了援軍旗幟,本以為見到了勝利的曙光,但對方聲援了一陣就撤走了,朱然隻好繼續堅守。
漢軍圍城十分謹慎,各軍分三部輪流值守,根本不給朱然偷襲的機會。
而百裡洲的孫盛早已為趙雲所破,要不是有船,恐怕全被漢軍俘虜。
公安陸議、巴丘步騭都避而不戰。陸議親率斥候到江陵附近偵查,為漢軍斥候驅逐。
吳南郡太守諸葛瑾與吳將楊粲一同駐扎在樂鄉觀察形勢。
孫權派了陳化、趙谘等使臣前往北方求援,都毫無消息。
九月,在諸葛亮仍在趕往夷陵的路上。趙谘出使魏國歸來,便從武昌西行,找到了孫權本陣。
趙谘跪下道:“至尊,臣不辱使命,魏主同意南下了。”
孫權喜出望外:“何人領兵?”
趙谘回道:“征南大將軍夏侯尚、左將軍張郃、右將軍徐晃。另派新城太守孟達南下秭歸,斷劉備歸路。鎮西將軍曹真平定涼州動亂,打算從天水南下漢中。”
孫權歎道:“北方實力還是強大,吾等務必維護好關系。”
趙谘諫道:“至尊,魏主還提了條件。”
孫權還沒從高興的勁頭緩過來,不在意問道:“魏主要什麽?金銀,珍珠,瑪瑙,玉石都可。”
趙谘道:“魏主提出,至尊要遣王太子作為質子,並讓張公、孫公隨行。”
孫權聽完,氣血上湧,盛怒道:“子高乃孤太子,豈能作為質子!若子布、長緒往北,孤不得依靠江東士族邪?這群小人,當年在赤壁勸吾歸降,非周、魯二人勸孤,孤豈有今日之勢?”
孫權說完,拔出辟邪劍,猛砍旁邊的石頭,繼續發泄:“若不是劉備來勢洶洶,孤豈會以伯言為大都督?若不是子布,孤豈有這吳王之位?”
張承勸道:“至尊息怒,劉備頓兵於江陵,正是反攻之時。”
孫權停止砍石,看向張承:“仲嗣,計將安出?”
張承回道:“既然江陵無法打開局面,可以在荊南試試。江夏太守芮玄雖是宿將,但不熟悉荊南。可讓潘濬領兵下荊南。”
孫權捋了下紫髯,思索一陣,道:“就依卿言。但潘濬敗軍之將,再回荊南恐怕一敗再敗。”
張承笑道:“潘濬碰到趙統罷了,今蜀軍鎮守湘西的馬良並不以軍事見長,潘濬足矣!”
是儀補充了張承的計策:“潘濬領江夏兵西進武陵,步騭南下桂陽,破馬良後西進零陵。如此,荊南可平也!”
孫權喜道:“善!”說完便派人吃虎符南下巴丘傳令
正說間,谷利匆匆來報:“至尊,蜀軍來襲,看其旗號似乎是趙統。”
聽到趙統之名,孫權立刻上馬,對眾人道:“隨孤迎戰!”
孫權本陣立刻展開,五部結成方陣,各督居中指揮。孫權以羽林軍居中,與繞帳軍相鄰,用無難、解煩在側翼包夾,用帳下軍繞到後方斷其歸路。
孫權自認為吳郡孫氏傳承於春秋孫子,世傳孫子兵法,統兵不在話下。得益於父兄的聲望,孫權為縣長時就開始統兵征戰於徐、揚、荊三州,今故地重遊,正好給趙統這個小子見識下孫子兵法。
繞帳督孫鄰年僅二十一,是孫堅大哥孫羌之孫,孫賁之子,為孫權所親,故在孫賁死後,便帶在身邊培養。如今也有一年多了,也該歷練了。
盡管孫賁、孫輔兄弟曾與孫策、孫權兄弟有過爭權,但孫賁死後,江北士人本地化,江東氏族崛起不可阻擋, 孫權不得不啟用宗室抗衡。
本來白衣渡江可以減少對江東氏族的依賴,但在之後,陸議表現太過亮眼,但呂蒙、蔣欽、孫皎先後病死,朱然資歷不足,孫權只能用陸議為大都督。
現在劉備大軍在前,若是能一戰破之,孫鄰、胡綜、徐詳、陳修等人就能以此功都督一方,到時可以不必依賴江東氏族北伐。
孫權思索到此,決定派人傳令,務必一戰擒趙統,再戰破劉備。
隨著吳軍開始遮蔽戰場,趙統八百士卒開始結陣自守。
司馬習宏指著吳軍旗幟道:“將軍,前方兩面旗號,都是孫字旗,但其裝飾卻不是孫奐的旗幟。”
趙統立刻道:“趁其立陣未穩,抓個俘虜來問。”
漢軍陣內打開,幾員驍騎縱馬而出。吳軍方陣措手不及,被漢軍衝散分割包圍。
在剿殺了抵抗者後,漢軍還是抓到一名俘虜返回陣中。
趙統等人審訊俘虜才知這是孫權本部人馬。
一名屯將慶幸道:“幸好沒有直接突陣。”
趙統對俘虜道:“趙某不會殺俘,汝只需劃傷右手掌心,包扎後便縱汝歸去。”
待俘虜出陣後,趙統便對習宏道:“此戰,吾以騎突孫權本陣。司馬率步軍衝入缺口,護吾歸路。”
習宏領命,領步軍結陣立盾架槍直衝孫權本陣。
孫權站在大纛下,看到漢騎直衝自己本陣,大怒:“何人前去攔截?”
周泰欲持刀上馬,騎都尉周邵策馬先出:“不勞阿父,兒自出戰將那趙統擒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