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算上明軍此番入浙兵力總和,那就更微不足道了。
不過,這還是讓楊恭大致摸清了溫州城內清軍的守備力量,保守估計城中的清兵起碼也得有個幾千人。
若是再加上征召的民夫青壯,估摸著上萬都有可能。
上萬人,別說並不都是清兵,就算全是清兵其實也不算什麽。明軍此番入浙的兵力可是有著三萬之眾,而且兵甲齊備,更有紅衣重炮和天雷營助陣。
之前那福建巡撫呂猶龍麾下五萬大軍都被他們兩萬明軍擊潰,更何況這只有上萬民夫清兵的溫州府。
關鍵的問題只在於,這溫州城中的清軍守將居然是個有腦子的,跟他們玩起了龜縮戰術,還大搞堅壁清野。
既如此,明軍要想奪下溫州城,要麽就還按明軍傳統藝能,火炮加先登營,然後大軍強攻一波帶走。要麽就選常規打法,直接圍城圍到死。
楊恭見罷,隨即變換了思路,這溫州守將明顯有些腦子,自己若是強攻,也不是打不下來,但手頭兵力並不寬裕,萬萬不可在一個小小的溫州城下牽扯太多。
前者傷亡不小不說,也不利於明軍在浙江的後續戰略,至於後者,更是耗時甚巨,來時監國的命令很乾脆,至少要在年關前後奪下杭州城。
否則,大明就有被清廷團團包圍的風險。
想都不用想,這兩個都只能是備選方案。
看著案上那副由樞密院繪製,略顯抽象的浙江草圖,楊恭不由皺起了眉頭。
正思忖著,忽然,楊恭眼眸一亮(別問怎麽亮的),腦子裡卻是蹦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溫州城清軍堅壁清野,龜縮不出,明擺著是要跟明軍耗時間了。
雖說只要楊恭下定決心,付出些傷亡,也不是打不下來,甚至於他還可以按之前攻打福寧城那樣,直接故技重施再來一波棺材爆破。
但棺材炮這東西好用歸好用,卻要配合穴地攻城使用,說白了就是穴地攻城的改良版。
真要挖起地道來,耗的時間同樣不短,而且若是遇上沙場經驗豐富的老將,哪怕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麽,也能輕易識破。
而監國給他的命令,是要他務必在年關前後,拿下杭州城。
呵呵。
既然溫州城這邊無論怎麽打,都避不開傷亡大和耗時長的圈子,楊恭所幸直接不管溫州城了。
之前泉州之戰朱怡炅搞起了分兵打援,引誘偽清巡撫呂猶龍大軍來攻,再於泉州城下一戰盡滅其部。
致使整個福建都因此戰落得無兵可用的困境,如此才有後面楊恭輕而易舉橫掃閩北各州府。
而今,楊恭卻是要直接抄一手朱怡炅當初在泉州之戰的打法。
不對,這不能叫抄,楊恭的想法還更加激進,既然溫州清軍不願意出來,那他所幸就不管溫州城了。
直接率領大軍繞過去繼續北上,至於去哪裡無所謂,一應輜重糧草也可以全部在路上籌措。
楊恭只是想看看,自己都已經孤軍深入了,這些浙江清軍還能不能忍得住,若是這樣都還按捺的住,那他也不會再客氣。
古有夏侯淵千裡奔襲,橫掃隴右,威震涼州,那他楊恭差點,就百裡奔襲,強攻杭州城。
好家夥,這屬實是一言不合就掀桌了。
不得不說,楊恭的想法已不是大膽了,而是非常大膽。
朱怡炅怕的就是被清軍圍困,楊恭倒好,直接主動跳入清軍腹地。
不過,這卻也符合楊恭一直以來所表現出來的性格,用兵最喜行險,之前台彎打杜君英也是,帶著幾百號人就敢去攆著人家幾千精兵追擊,還真讓他追上了。
既然決定了,楊恭自然也沒在溫州城下繼續浪費時間。
很快,楊恭麾下的第一軍第一鎮本部兵馬先行出發,然後是後續的第二鎮、第三鎮和第四鎮,護衛著輜重部隊,分批迅速繞過溫州府城,一路北上直奔台州府而去。
為了防止後勤糧道被截斷,楊恭直接讓輜重部隊帶上了所有的糧草彈藥,僅僅隻留下了第五鎮剩余的三千軍(兩千軍分駐平陽瑞安縣了),還有於溫州城下募集的那數千民夫青壯。
明軍數萬大軍繞過溫州府城往北,這一切自然也逃不脫溫州總兵戴坤的眼睛。
只不過,初時戴坤以為明軍這番大動作是為了圍城,畢竟這時候攻城戰,圍城什麽的非常常見,什麽圍三缺一那都是慣用伎倆。
尤其明軍還是分批繞過去的,沒有一股腦北上,甚至還留了一鎮三千兵外帶幾千民夫於南城門,跟圍困確實非常像。
然後,明軍就不見了,戴坤猛然驚覺,除卻南門留下的那三千明賊,西門北門東門,一個明賊都無。
這哪是要圍三缺一啊!
那些先前繞過去的幾萬明賊都跑哪裡去了?
總不會真的就不管不顧,一路北上了吧?
戴坤覺得非常扯,明賊前些天在城下的兵馬雖沒有二十萬,但五六萬也是有的,其中大半還是真賊。
如此大軍,光兵力就是溫州城內守軍的數倍,加之明賊還有大小重炮數十門,火力是完全碾壓溫州城的。
若不是他早有準備,以巨石封堵城門,又大搞堅壁清野,提前做了各種部署,並且本人也在城樓鼓舞士氣,親自指揮軍兵如何守城。
恐怕這溫州城一天都守不了,明賊抵達的當天就得被破了。
只是,這城守是守下了,但他卻是把明賊主力給看丟了。
戴坤心頭焦急,總覺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但他又不敢冒險出城攻擊南城門的明賊軍隊。
生怕明賊主力其實就埋伏在溫州城附近,只等著自己主力出城,便將自己一口吞下。
溫州城這邊,戴坤還在猶猶豫豫,進退兩難,楊恭卻是已然率領大軍,攜帶著糧草輜重,繞過北雁蕩山,兵鋒進抵溫台邊鎮寧溪鎮。
沒有半點意外,當看到一片紅的明軍,還有那杆象征九族消消樂的日月旗出現在了寧溪鎮外,不論鎮裡的巡檢司還是本地土豪,第一反應便是溫州府失陷了。
要不然,這夥明賊怎麽從溫州府那邊過來的。
於是乎,寧溪鎮上到巡檢司,下到豪強地主,全都果斷投降了。
“下官(草民)恭迎大明王師!”
“糧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