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東漢日不落 > 第三十二章:言傳身教太丘公,行為世范陳君子

東漢日不落 第三十二章:言傳身教太丘公,行為世范陳君子

簡繁轉換
作者:陳二十三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3:55:24 来源:搜书1

此時的許縣尚未展現出歷史上作為曹魏古都的許昌的繁榮。

天下的士人往來於此,隻為得見遠近聞名的宗師,陳寔,陳太丘。

這是陳霽自小便能感受到的,荀家的荀爽、韓家的韓融、鍾家的鍾繇,還有李膺、賈彪、王烈,這些當世的名士皆為其門生。

陳霽的恩師胡廣與祖父陳霽,被人們視為中庸的典范。

前者歷六朝而登宰輔,屢仕不倒;後者清淨無為,號為縉紳。

何為中庸之道?

陳霽目視著眼前的這位老人,在心底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那些自詡高節之士大多詬病胡廣與陳寔的虛偽做作,而二者在陳霽看來,卻是真正踐行中庸的智者。

陳寔也慈愛的看著坐在自己面前的長孫。

胡廣命陳霽向自己請教為人與為官之道,他明白,老朋友的時間不多了。

作為陳霽的祖父,他理應繼續作為陳霽的引路人,而最好的教育,莫過於言傳身教。

“我年輕時出身寒微,不因君子而近,不因小人而遠,因仗義得到了同輩人的擁護。”

“縣吏沒有證據,誣蔑我殺人逃匿,我得勢後以禮相待。”

“侯覽逼迫太守任用他的親信,我主動承擔了舉薦不明的汙名。”

“張讓的父親去世後葬在穎川,名士大多珍惜自己的羽翼,唯獨我前去吊唁。”

“應司空黃瓊之征召,先為聞喜長,後為太丘長,使治下清明,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居鄉野,設學堂,弟子萬人之眾。”

“最後,就是你眼前的我。”

陳寔敢將自己的一生擺在陳霽的面前,因為他有著足以自傲的成就。

儒宗、鄉長、縉紳,潁川陳氏的締造者。

陳寔做到了一位寒門子弟的頂點,他的名望常人難以企及,三公有缺,就必定召他入朝。

“祖父不因君子小人之辯而親近或疏遠某人,這是為人之道。”

“然也,夫為人之道,不強人。”

“君子有君子的道德,小人有小人的智慧,君子善於謀國,小人善於謀身。”

“不能因德而失智,也不能因智而失德。”

“不偏不倚,不卑不亢,此謂之人。”

陳霽點了點頭,接著說道:“祖父以德報怨,是公私分明,分太守謗,是下屬之職。”

“然也。”

“為臣之道,在公私之分,朝堂之上,沒有朋友,只有朋黨。”

“為臣之道,在上下相合,下不能只求自保,上不能一味苛下,患難相濟,方能相安。”

“為官,最忌自欺欺人,自視清高,有德者不以德彰,有才者不以才顯。”

“智者不爭虛名而好實權,善為循吏而不自詡清流。”

“以利相導,以益相驅,此為大道,古人雲:天下熙攘,來往因利,此言得矣。”

“權謀之術,在製衡,不在傾軋,權傾一時者,如梁冀、五侯之輩,慘死不論。此愚者所為。”

“夫天下也,真天子之屬?”

“這天下沒有誰是最高的,有人捧你,是為利,無人能夠倚仗你,最終必然將你拋棄。”

陳霽清楚祖父所指的是什麽。

自陳霽助劉宏掌權以來,多借勢而為。

誅殺權宦,剔除外戚,是借助張奐凱旋而歸,這是天時。

智退鮮卑,以弱勝強,是檀石槐輕敵所致。

對內施行黃老之道,是倚仗諸位公卿。

至今,建寧四年的所謂國家太平,也在鮮卑再犯,天災不斷的雙重摧折下,暴露了危機。

表面上的成就蓋不住內在的虛弱,此時的東漢仍然處於內外交迫的窘境。

不待陳霽多想,陳寔便開口打斷了陳霽的思緒。

“天下國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祿可以放棄,刀刃可以踐踏而過,中庸卻不容易做到。”

“忠奸難斷,雌雄莫辨,善惡相繼,虛實相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天下是棋局,是一張網,每個人或是棋子,或是網上的結,博弈與交織,才是常態。”

“世事人情,不敢不懂,不敢不為。”

陳寔說著起身,帶著陳霽走出陳府,向著鄉間的田地走去。

來往的農夫熱情恭敬的向他們行禮,他笑著回應,並時常問一些家常。

今年的收成如何?孩子的病好了沒有?新婚燕爾,祝福相守,面面俱到。

為公務奔走的官吏向他請教,縣裡的官員前來問道。

從清晨走到黃昏,上到名士公卿,郡縣官吏,下到販夫走卒,田間佃客,絡繹不絕。

他們問了許多問題,陳霽在一旁仔細的聆聽,不敢有絲毫遺落。

他時不時的望向自己的祖父,真正的儒士或許並不是手捧聖賢書,只會之乎者也的無用之人。

尋醫問診,開除藥方,莊稼鬧災,百姓鬧事,陳寔都能處理的恰到好處,遊刃有余。

夕陽西下,祖孫二人的背影被拉的很長,天上飄著淡淡的雲,偶爾刮起一陣微風。

二人穿行於花柳之間不知不覺來到了前面的河邊。

“虹光,你認為我們能做的又有多少?”

“治大國如烹小鮮,伊尹的治國之道是在庖廚中悟得的。”

“大隱隱於市,百裡奚的治國之道是在黔首之間悟得的。”

“謀利與人善,管仲的治國之道是在商賈之間悟得的。”

“你助上掌權,智退鮮卑,上書五論,平叛渤海,這些功績看似很大,但多為虛名。”

“伯始來信,你欲為尚書?”

“是,祖父。”

“去渤海吧,去民間走一走,朝堂之上,陛下不能總倚仗外臣,朝野之下,你還需多加磨礪。”

“渤海國除名後,我已與你老師相商,準備舉薦你任渤海太守,這就是我們對你和陛下的考驗。”

“你的道太雜,是從書裡得來的,從前輩的口中聽來的,都不是你自己的。”

“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不要把中興掛在嘴邊,藏在心底,時刻告誡自己。”

“不謀一時者不足以謀一世,不理一郡者不足以治一國。”

“遠則將目光看向伊尹、周公,近則將目光看向管仲、霍光,你想做的是輔國良弼,而非王之謀主。”

“不要忘記晁錯與主父偃的教訓。”

陳寔的話深深地觸動了陳霽,他捫心自問,自己想做的只是在皇帝身邊出謀劃策的謀主麽?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他又如何保證自己不會出錯。

到那時,為了江山社稷,他又何足道哉。

他開始反省自己,似乎自己一直仗著穿越者的身份好為人師。

他指點劉宏,拋出幾句千古名句換取名聲,博得士林中的奉承,犯了大忌。

無論是自己的老師胡廣,還是自己的祖父陳寔, 他們都在告誡自己,擺脫那些一知半解的道聽途說,去真真正正的領悟自己的道,適合東漢的道路。

如同管仲、李悝、申不害、慎到、商鞅、范仲淹、王安石、張居正他們一樣,去尋找自己的救國之道。

至於未來,權臣也好,孤臣也罷,陳霽,必須要將東漢與自己牢牢的綁定。

一世命即萬世命,陳霽要做的,就是用一世之功謀萬世之福。

他眺望河對岸的青山,仰望那林上雲間,三國的英雄人物尚未展露頭角,難道就意味著他也要寂寞無為?

既然重活一世,沿著既定的歷史軌跡又有何意義?一個朝代必將滅亡,但大漢在他的手中,必將爆發新的生機。

三興大漢,當仁不讓。

“祖父,孫兒明白了,孫兒也會自請出任渤海太守,以渤海為起點,參悟治國之道。”

陳寔望著自己的長孫,欣慰的一笑,他不止一次與族中的人們提起,此子必興吾宗,對於陳霽,他始終是滿意的。

但穎川賦予他的使命需要他做的更好。

“虹光你要記住,無論是朝堂還是郡縣,你的背後,站著的都是整個穎川。”

“這,就是你的底氣所在。”

陳霽突然明白了陳寔此舉的用意,他,潁川陳氏的長孫,得到了潁川士族的認可。

“明日,你便動身前往你將來的舅姑家吧。”

“荀家的女婿,也不是那麽容易就能當的。”

說完,陳寔大笑著轉身離去,陳霽則是有些害羞的跟上去。

祖父,老頑童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