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東漢日不落 > 第三十四章:孝是生前敬與順,何須身後假意悲

東漢日不落 第三十四章:孝是生前敬與順,何須身後假意悲

簡繁轉換
作者:陳二十三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3:55:24 来源:搜书1

胡廣年事已高,如今已是八十二歲的高齡,如今這般卻也無計可施。

今日兩人都看到了強撐著身體的胡廣為陳霽上書的樣子。

這讓他們如何不為之動容。

可又該說些什麽?

良久。

劉宏望著遠方的夕陽,嫋嫋的雲煙被熏的昏黑。

他有些沉重的對著陳霽說道:“胡公上書,勸諫朕應以國事為重,不允你為其守孝,如若不從,當以不敬論之。”

當自己說出這句話時,劉宏不禁紅了眼眶。

自陳霽拜師至今,每一次決策看似順利的施行,背後都少不了這位老者為之忙前忙後。

他從不願置身是非,卻每每在他們看不見的地方據理力爭。

當日仇仲舉兵包圍渤海王墓,繡衣之所以能夠帶領援軍及時趕到,也是胡廣親自修書遞給三州刺史、各郡太守出兵乾預。

陳霽立鴻都門學,胡廣又是親自修書潁川,希望他們打消對陳霽最後的顧慮,支持他作為潁川的新一代話事人。

輿論漸起,也是胡廣讓舊日的門生故吏陳蕃、杜密、王暢等人出面鎮壓。

陳霽每一次算無遺策的背後,都有這位老人在為他掃除隱患。

他不開口,無怨無悔,甘願為自己的弟子釋放自己最後的余熱。

正如他所說,他胡廣也曾是懷有一顆赤心獻予大漢,最終在世事的錘煉下終究黯淡。

於是有了自小立志“掃除天下”,強於犯上的三君陳蕃,留下“徐孺下陳蕃之榻”的典故。

又有“天下楷模”李膺李元禮,嚴於攝下,潔身守禮,威震中州。

曠世逸才的蔡邕一手飛白體顧盼生姿,勾勒出東漢最後的一抹盛世景象。

名為天下俊秀的王暢用清廉篤實的一生詮釋了忠厚之士的真諦,他的孫子“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續寫前代的風華。

還有,很多人,他們作為東漢的士人在日暮之下步履蹣跚,堅守在自己的道路上。

履仕六朝的老人要就此停步了,他為世人留下了自己政治生涯的最後一舞。

弟子,陳霽。

陳霽的臉上沒有明顯的表情,他的眼神有些黯淡,嘴唇微顫。

有些事,他知道,胡廣知道,但彼此都心照不宣。

這是屬於師徒間的默契。

陳霽回潁川的這段時間,胡廣拖著病重的身體,踏入了昔日故友的府中。

從前不肯麻煩弟子的他,第一次召集了陳霽的所有師兄。

陳霽的目光望向眼前,而胡廣,永遠在他身後。

“兄長,弟先告退。”

陳霽沮喪的走下德陽高台的台階,每一步都極為沉重。

夕陽拉長了他的背影,天上遠去的孤鴻用悲鳴映襯著他的內心。

“渤海路遠,弟多多保重。”

劉宏起身望著遠去的陳霽,一直目送他走出德陽門。

夜,悄然而至,丁香花飄零低吟,素雅的清香淡而沁人。

太傅府裡,胡廣的臥榻前陳霽端著藥去侍奉,燭光映紅了他的眼眶。

陳霽對於胡廣上書不許自己為其守孝的苦衷自然清楚,可他心中,始終過意不去。

“師傅,您……”

胡廣清楚自己的弟子想著什麽,他用已經有些乾癟的雙手拍了拍陳霽的手,語氣帶著虛弱。

“虹光,孝,是生前事,而非身後事,國大於家,義大於禮,孰輕孰重,人總要有所取舍。”

隨即胡廣像是精神了一些,撐起身體,囑咐一旁的兒子胡整取來棋盤,要與陳霽對弈。

陳霽不好拂了胡廣的意,只能執棋與胡廣勉強的下著。

胡廣的眉關緊皺,多次出聲提醒陳霽要沉下心來。

“君子處事不驚,縱浪大化之中,不憂不懼,你今日畏首畏尾,屢屢碰壁,還不知錯?”

棋局很快就結束了,卻在胡廣的要求下繼續。

胡廣的兒子們與陳霽都想出聲製止,但他們又都知道,這是老人家最後的回光返照。

一切,按照老人家的意思照辦。

“今日在棋盤上,你可以一敗塗地,來日在朝堂,在仕途,這些錯,這些失敗,就都是你的履歷。”

“敗中尋可乘之機而勝,勝而如何立於不敗之地,有些言語說是東西靠悟,可無非就是要你處處留心,處處留神。”

“越是簡單的工作越是盡全力去做,盡善盡美,處理繁雜冗長的事務才能越發的得心應手。”

“老夫一死就讓你方寸大亂,那來日泰山山崩於前,你又如何做到面不改色?”

“不能因私而廢公,不能因情而失智,老夫履仕六朝,沒什麽可稱道的,不過一生躬行謹慎之道,從不有失。”

“老夫天資愚鈍,不敢言人情達練,世事洞明,奉中庸之道,多方擅柔,使朝堂之上,不生無妄之災,不惹無端之禍。”

“建寧四朝,休養生息,地方上交來的奏折難免有偽飾之處,我朝積弊已久,欲恢復元氣,非一朝一夕可成。”

“瘟疫、洪水、旱災、山崩等天災連年不斷,到了渤海,你又如何應對?”

“該想的事情想好,該做的事情做好,百姓需要的是稱職的太守,不是守孝的弟子。”

“胡廣是誰,千年後又有幾人得知?你若真有孝心,就把為師記在心裡。”

“為師沒有什麽遺憾了,在人生的暮年能夠收下你這個徒弟,見到中興的希望,我胡廣,不知比當年的同僚幸運多少。”

“七十三,八十四,這是聖人也躲不過的劫難,至於老夫,索性也就不度了。”

師傅囑托的話很多,漸漸的,夜深了,棋盤撤去,胡廣平靜的躺在床上,平靜的迎接自己人生結束。

陳霽緊緊的握住胡廣的雙手。

“若是根兒還活著,也當有虹光這般大了。”

胡廣的眼神慈愛的看著陳霽,這個弟子,對於自己又何嘗不是自己的親子,骨肉。

他緩緩的閉上了雙眼,陳霽的耳邊傳來了均勻的呼吸聲,是睡了吧。

陳霽看著睡去的胡廣,不敢抽出自己的雙手,就這樣凝望著他。

“三日,弟子為您守孝三日,動身前往渤海。”

塌上,胡廣的眼角的淚水順著發絲垂落。

陳霽再也無法抑製自己的淚水,無聲的哭泣。

“三日後,渤海,且行且重。”

這一夜, 漫長而煎熬,短暫而心傷,陳霽感受著胡廣漸漸冰涼的手掌,感受著深深地無力與絕望。

公元172年,大漢熹平元年,四月十七。

履仕六朝,歷任尚書郎、尚書仆射、汝南太守、大司農、司空、司徒、太尉、太傅的東漢重臣,安樂侯胡廣,長辭於世。

享年八十二歲,追贈“文恭侯”。

劉宏以東漢自光武帝以來最隆重的追贈與葬禮規格將其下葬,為光武中興以來的人臣之最。

以此來告慰這位為大漢奉獻一生的老人。

文化上,史稱其為“學究五經,古今術藝畢覽之”。

學術上,他作《百官箴》四十八篇,成為了如今研究漢朝官製的重要資料。

人才選舉上,他主張“選舉人才,無拘定製”。

政治上,歷事六朝,為官三十余年。

史稱“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

因其奉行中庸之道,歷史上多有爭議。

下葬的典禮上,太后與劉宏親至,陳霽與三公扶棺,文武百官夾道護送,百姓為之帶孝。

門生故吏數以萬計者,哭泣不止,哀鴻為之落淚。

為追念其功績舊德,劉宏下詔,命蔡邕撰寫《胡廣黃瓊頌》,懸於殿中。

又命當世最為出色畫家的之一,並州刺史趙岐,為其與黃瓊繪製畫像,供於南台。

又由皇帝與太后賜字,翰林蔡邕與並州刺史趙岐提筆,太尉陳蕃與議郎陳霽研墨,司徒劉寵與司空聞人襲手執鎮尺。

為二人上表——剛柔並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