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參軍,貧僧現在總算明白你為何要給這些少年講那麽多論語、詩經了”
王樸剛剛出了門,慧聰便感歎道,神色黯淡。
“我們唐人有句話:知忠孝之人少有破其家者!”王文佐笑道:“我這也是為了這些少年好!”
“哼!”慧聰冷哼了一聲:“可他們不是唐人,是百濟人!”
“他們現在還不是唐人,但將來可就說不準了!”王文佐笑道:“賀拔雍、元驁烈祖上是鮮卑人;沈法僧、顧慈航祖上是江南人,放一百多年前,賀拔雍和元驁烈叫沈法僧和顧慈航島夷,沈法僧和顧慈航叫賀拔雍和元驁烈索虜,那時那有什麽唐人、隋人?現在他們在你眼裡又都成了唐人,何嘗有什麽分別?”
“王參軍此言差矣,你那些下屬祖上雖然有南北之分,可在之前卻都是大漢子民。便如同一個大家族,因故分了家,後來又合為一家,自然無甚差別。我百濟何嘗與你們唐人是一家?“慧聰話剛出口,便察覺不對,剛想改口,卻來不及了。
“慧聰法師這話可就差了,扶余人建國於此地之前,大漢之帶方郡便已有數百年了,更不要說歷代百濟國王,又有幾個不曾向南朝朝貢?拜領官職?百濟百姓之中有不少還是帶方郡的遺民,他們與賀拔雍等人又有何異?”
聽了王文佐這番話,慧聰頓時啞然,原來百濟又名南扶余,其祖上與高句麗同為扶余人,早在扶余人進入朝鮮半島之前,漢王朝就已經在遼東和朝鮮半島建立了四郡,東漢滅亡後,遼東太守公孫淵割據遼東,其子公孫康將樂浪郡的南部劃分為帶方郡,建立了對朝鮮半、南部分的統治,並以帶方郡為基地,征討當地的土著,乃至插手當初還處於氏族部落狀態的日本,干涉邪馬台國與狗奴國的戰爭。
公元238年,司馬懿統兵消滅了公孫家,夷平了公孫家當時的統治中心襄平,將百姓遷回中原,隨後數十年裡,魏在遼東的治官更換頻繁,中央帝國對朝鮮半島的統治陡然削弱,不過十余年後,在遼東、朝鮮故土上就崛起了高句麗、南扶余等新興勢力。而帶方郡、樂浪郡等漢人殘余勢力也陷入了孤立,不過至少維持到了公元四世紀初,後被百濟、高句麗吞並。可以這麽說,高句麗、百濟都是在漢四郡的廢墟上建立的(新羅建國更晚)。
即便如此,高句麗、百濟、新羅建國後也都不斷向南朝北朝稱臣納貢,獲得官爵封號,從這個角度上講,百濟、新羅與魏晉南北朝時那些前涼、南燕、後秦割據政權唯一的區別就是,前涼、南燕、後秦的領土位於今天中國的疆域之內,而百濟、新羅位於今天中國疆域之外。
可問題是現代中國的疆界在古代還不存在,也不存在神聖不可侵犯的獨立主權國家和國家不分大小,主權一律平等。恰恰相反,對於公元七世紀的東亞人來說,中央帝國的宗主權是不言而喻的,邊境郡縣和屬國之間的界限也是模糊不清的,阻止中央帝國將屬國變為郡縣的唯有雙方實力的對比,而非道義的法則。即便是慧聰這樣的知識分子,也只能用唐軍橫暴來作為反抗的口號,而無法用他們是唐人,我們是百濟人,這樣的辦法來動員人民進行反抗。
“慧聰法師!”王文佐拍了拍慧聰的肩膀:“我也知道你不會忘記先前唐軍的橫暴,但並非所有唐人皆橫暴,
在唐軍之中也有寬厚仁善之人。再說貴國這數百年來,與高句麗、新羅三國征戰不休,橫暴之舉還少嗎?若是能為唐之郡縣,平息戰亂,修習文治,豈不為美?” “王參軍你的行事貧僧是信得過的!若是以你來治理百濟,貧僧自然會盡心竭力。但你畢竟只是一個兵曹參軍。而且你畢竟是唐人,早晚也會回大唐去。那時只要來個貪婪昏暴之官,只怕又會逼得百姓苦不堪命,逃入山林,到了那時,只怕又是一番生靈塗炭。”
“你說的不錯,確有這種可能,而且可能性還不小。畢竟官吏之中本就沒有幾個良善之輩,會被派到百濟這等邊鄙之地的就更少了。大多數被派到這裡的官吏肯定會想辦法盡可能多撈些錢財好賄賂上司,早日回京師!”
“王參軍你竟然也這麽想的?”慧聰吃了一驚,他沒想到王文佐竟然會坦然承認大唐官吏之中沒有幾個良善之輩。
“官吏如豺狼,百姓如羔羊,世上本就如此,大唐又豈能例外?”王文佐笑道:“我若是連這種事情都不承認,那你我間也就沒什麽好說的了!”
“唉!”慧聰歎了口氣:“是呀,其實百濟也是一樣,不要看那些貴人們時常來定林寺焚香祈福,施舍行善,但出了寺便還是那副老樣子,好似把佛經中的教誨全忘了一般!”
王文佐聽到這裡,不由得噗呲一聲笑了起來:“你這和尚又在說昏話了!那些貴人若不如豺狼一般盤剝百姓,哪來的錢糧布帛來施舍給你們?若無貴人們布施的財帛糧米,你們這些沙門早就餓死了,你們白白享用了貴人們的糧米布帛,卻怪他們忘記了佛經的教誨,當真是奇怪也哉!”
“王參軍怎麽可以這麽說!”慧聰有些憤懣:“沙門修習佛法,護衛國家,屏護百姓,功德極大,享受些糧米布施乃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豈能說白白享用?”
“你說佛法可以護衛國家,屏護百姓。那佛法未曾傳入百濟之前,百濟國好好的;百濟王修建了這麽多寺院,布施了那麽多糧米布帛供你們享用,不可謂不虔誠,可百濟國泰民安了嗎?”
“這個,這個——”慧聰瞠目結舌,他想要反駁,卻發現自己無話可說,對方的話就好像一根銳利的鋼針,刺穿了華美幕布,露出事實的醜惡面目來,半響後,方才問道:“那,那你為何要幫助貧僧重建定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