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路權是目前影響范圍最小,資源消耗最少的應對方式,但其弊端就是容易失控。
如何最大程度調用地方物力,又使地方不失去控制,是眼下需要考慮的問題。
趙禎沉思了片刻,開口道:“如今中樞主要事權集中在‘政事、樞密、三司、台諫、刑理’五個體系內。”
“路一級的機構:‘安撫司’對應‘樞密院’;‘轉運司’對應‘政事院和三司’;‘提點刑獄司’對應‘刑理’;‘提舉常平司’對應‘台諫和司農寺’。”
“路司所掌本就與中樞五衙職權相似,只是權限僅在一路之內。”
“朕覺得,可依晏相所言,參照中樞機構,分‘轉運使’行政之權,另設‘行政使’一職,專司一路政事。”
“如此一來,四司變五司,與中樞五衙一一對應,路權受朕和五衙的雙重轄製,或可解決地方權力失控的弊端。”
“五司分立,各有所掌,也足以整合一路物力。”
晏殊再次起身開口:“官家,臣以為,這分司理事之法,若在平時用之無妨,但若遇到急難之事,五司主官不在一地,又各有想法,無法形成一致意見怎麽辦?臣覺得,最終還是需要一個居中做主之人。”
繞來繞去,話題又回到了原點,趙禎感覺議題進入了一個死胡同:
要麽就打殲滅戰,壓上全部軍隊,將黨項一波推平。
但以大宋目前的實力來看,大概率還滅不掉黨項,一旦戰事陷入焦灼,將領可能黃袍加身,遼國一定趁機南下,結果只會更慘。
那麽就只能打持久戰,步步為營,蠶食黨項。
但此法的前提是要能抗住黨項的反撲,還要防止地方板結,進而軍閥化。
趙禎決定掀屋頂,他凝重的開口道:
“不如朕禦駕親征,前往長安,以皇帝之尊鎮守國門,免除後顧之憂。”
“如此一來,朕不僅可以名正言順的統禦天下物力。還能讓天下百姓看到朝廷為民做主的決心,獲取民意支持。”
“本朝自太祖、太宗、真宗三朝,皆有禦駕親征之故事,皇帝親征乃是祖宗之法,諸位覺得如何?”
晏殊起身拱手道:“官家,‘太祖、太宗、真宗’三位先皇可以行親征之事,而您不行。”
趙禎皺眉反問:“我為何不行?”
“您……尚無子。”
“……”趙禎默不作聲,拿起茶杯潤喉。
聽了這麽久的政策討論,馬帥李昭亮終於可以插上一句話,他起身道:“臣以為,官家還是應當廣納后宮,多誕子嗣,早定國本,到時再議親征之事也不遲。”
以武臣之身入閣的張耆也起身道:“官家,如今六宮無主,後位空懸,中樞為您選定的三位皇貴妃人選是否可擢升一人為後?”
“後乃小君,若官家將來依舊堅定親征之事,有皇后護佑儲君,留守京都,官家親征也可無後顧之憂。”
趙禎抬手,示意幾人坐下,他臉色不太好看的說道:“子嗣一事,朕一直都很上心,三位皇貴妃人選,朕也親自見過,再過幾日,等三女學會宮中規矩,朕便選個吉日,納女入宮。”
“朕知道,你們很為朕的子嗣之事著急,但你們先不要急,朕一定盡快給你們交出一個皇嗣來。”
趙禎說完,沉默了片刻,而後他再次掀屋頂:“既然親征不行,那遷都西京如何?”
“開封地處黃河南岸的平原之上,是無險可守的四戰之地,因此需要數十萬軍隊駐守。”
“又因我朝未曾收復燕雲,為了防備遼朝南侵,必須在河北路陳兵數十萬。”
“僅此兩處軍事重心,便至少有四十萬大軍要朝廷供養。”
“如此形勢之下,若與黨項開戰,定要再設新軍,西北必將成為第三個軍事重心。”
“開封無險可守,洛陽卻坐擁山川之險:北有邙山,南有洛水,東有虎牢關,西有函谷關。”
“如此‘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的地形優勢,遷都洛陽,據山河之勝而去冗兵,不僅可以極大減輕軍事壓力,也能節省巨額軍費開支,可謂百利而無一害。”
“諸位以為如何?”
八位大臣陷入沉思,李諮率先拱手反駁:
“官家,臣以為,若遷都洛陽,天下中心立刻為之轉移,我朝立國至今七十余年所建立的轉運體系,運河、道路、糧倉等等,都要受到嚴重波及。”
“如今開封城已經擁有三重城牆,城高池深,建築規整,道路寬闊,商業繁榮。開封當天下之要,總舟車之繁,控河朔之咽侯,通荊湖之運漕,怎是無利之地?”
“為了討伐一個黨項,屈尊天子播遷,實在不該,臣請官家三思。”
趙禎沉聲道:“朕提議親征不行,提議遷都也不行,諸位倒是給朕提一個可行之策。”
呂夷簡起身拱手:“官家,臣以為,路一級雖不可設主官,但可將五司治所並於一城,而後參用‘內閣議政制度’,在路一級設‘五司主官議事制度’。”
“小事由五司各自決斷,大事和急事由五司主官商討決議後,先按多數人的建議試行,而後盡快將決議結果上奏官家聖裁。 ”
“如此一來,若遇急事,無法及時取得中樞指令,也可由五司主官決議後先行處理。”
“既能集中路權,群策群力,不至於耽擱誤事;又能使諸般大權不專於一人之手,養成藩鎮。”
呂夷簡說完,拱手行禮,坐回原位。
趙禎終於聽到了真正想聽的內容,他沉思了片刻,不動聲色的開口道:
“小事分權治理,大事集議暫行,使權不專於一,而聚散於眾。呂閣老的這個提議,朕覺得還算可以。”
“黨項境內的百姓和土地雖少,但卻已有立國趨勢,僅此一點,我們就不能小覷。”
“獅子搏象需用全力,搏兔亦需用全力。”
“陝西路與黨項毗鄰,需要直面黨項威脅,因此必須提升陝西路的處事速度和自主權限。”
“兵貴神速,若事事都等中樞下令,陝西路根本無法及時抵禦黨項入侵。”
“厘清一路諸司與中樞五衙的上下級關系後,再將路司治所集於一城,不設最高主事,而設最高‘議事會’。”
“凡有重大急事,五司主官集議討論,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形成決議,而後一邊行事,一邊將決議上奏。”
“若決策得當,化解了危機,便可褒獎;若決策不當,沒有化解危機,就要申飭。”
“朕覺得此法尚可,可以在陝西路試行,諸位意下如何?”
眾人思索了片刻,心中的想法是:“總比親征和遷都好。”
想明白了這些,八人全部起身,拱手道:“臣等無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