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英國人的吹捧不同,老辣的梅特涅親王斷定麥吉德的改革,不過是裝點門面的小把戲而已。
因為這個花廳禦詔的時間點太奇怪了,正常來說國家改革都會是平穩期才會進行。
而現在馬哈茂德二世剛剛過世,前線大敗,與埃及的戰爭前途不明,周圍更是虎狼環伺,處於風暴中心的奧斯曼居然要改革。
這毫無疑問是一招以退為進,奧斯曼的崩潰顯然不符合英國的利益。麥吉德清楚他此時只能向英國求援,俄國出兵一定趁機索取更大的利益,那樣奧斯曼帝國就更加被動。
可英國似乎打算按兵不動,那他就擺***英國人動手。而且就算麥吉德想要靠奧斯曼自己的力量,扭轉頹勢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首先奧斯曼帝國已經損失了超過半數的海軍,若是再和埃及發生海上衝突肯定必敗無疑。
其次北線的部隊一旦南撤,俄國、奧地利帝國都可能會參與這場瓜分奧斯曼的饕餮盛宴之中,到時候就算英國出手也搬不回局勢了。
索性直接擺爛,如果英國真不出手,那就和埃及單方面媾和,畢竟現在形勢比人強,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奧斯曼的體量依然遠大於埃及,只要給他足夠時間改革,一定可以訓練出一支能打敗埃及人的軍隊。
不過梅特涅也在其中嗅到了一絲機會,也許這位聰明的蘇丹會願意和奧地利做一筆交易,用毫無價值的波斯尼亞換取奧斯曼帝國的和平。
但無論如何,由於花廳禦詔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歐洲人來到奧斯曼帝國,尋求機會,他們希望能在這重生的帝國中獲取好處。
花廳禦詔在奧斯曼國內非天方教的臣民中間掀起了一股參軍熱,無數異教徒和地位低下的少數民族宣布為奧斯曼帝國而戰。
同時大量的遊擊隊在埃及軍隊的後方出現,嚴重地阻礙了埃及軍隊前進的步伐。
阿裡的長子易卜拉欣感到了一絲擔憂,在他眼中遊擊隊要比奧斯曼的軍隊更難對付。西奈半島本就補給困難,如果戰爭持續太久,恐怕埃及的國力會吃不消。
而且英國人、俄國人就像他頭頂上的兩把利劍,讓他始終寢食難安。
而另一方,默罕默德·阿裡也準備好了舞台,他為這場大戲準備十年,現在就等英國人入場了。
法國的代表基左是英國人的舔狗,他一貫認為法國想要崛起必須和英國人搞好關系,所以也極力吹捧起麥吉德的改革來。
梯也爾則是再次催促默罕默德·阿裡,盡早和奧斯曼帝國達成協議,以免列強干涉,但他也重申了法國的態度,法國不懼怕英國。
可花廳禦詔的影響,依然無法徹底抵消馬哈茂德二世之死帶來的影響。
英國國內對於奧斯曼帝國的前景,表示擔憂,畢竟現在戰局不利於奧斯曼,而君主的死亡究竟會給這個古老帝國帶來多大的影響,一切尚未可知。
不過這也堅定帕麥斯頓和坎寧的決心,在他們的一再要求下。
一支以三艘74戰列艦和五艘護衛艦組成的英國海軍艦隊,將途經地中海,到埃及控制的貝魯特示威,此時已經在來的路上。
另一支由一級戰列艦“君王號”率領的強大艦隊正在趕來的路上。這支艦隊中除了君王號以外還有11艘三級戰列艦,以及十余艘輔助艦船。
此時埃及海軍明面上,擁有兩艘二級戰列艦,十五艘三級戰列艦,各種輕型炮艦上百艘。
再加上奧斯曼海軍投降過來的,3艘一級戰列艦,4艘二級戰列艦,4艘三級戰列艦。
埃及的海上主力艦已經達到了驚人的28艘,更是擁有像馬哈茂德號這樣的龐然大物。
英國人派來的海上力量似乎有些不夠看,但實際上埃及人和奧斯曼人的造船技術遠遠比不上英國人,海軍素質也是天差地別,埃及人的一級艦都不見得有英國人三級艦的水準。
從歷史上看,這一次英國人已經算是給足了埃及人面子,上一次英國人隻用了兩艘74艦三級戰列艦就把土埃聯軍打得落花流水。
阿裡準備讓埃及海軍先伏擊英國人的地中海艦隊,熱熱身。
俄國想要出兵西奈半島,但是卻遭到了奧斯曼帝國的拒絕,這當然是英國人在背後搞的鬼,否則借麥吉德是個膽子,也不敢拒絕沙皇的提議。
同一時間,涅謝爾洛夫的恐英症又犯了,他極力勸阻沙皇不要衝動。沙皇對他還是十分信任的,但英國人又讓他不爽,索性沒有派艦隊和英國先遣艦隊會合。
奧地利出於自身考慮也沒有和英國艦隊會合,畢竟此時奧地利並沒有和英國人達成一致,更沒有像歷史上一樣甘做英國小弟。
弗裡德裡希更是從卡拉曼利家族的情報中,得知埃及人集結了一支強大的艦隊準備襲擊英國的先遣艦隊。
這種吃瓜看戲的好機會,弗裡德裡希又怎麽會錯過呢。他當即命令奧地利海軍所有艦隻,全部龜縮在亞德裡亞灣之內,不許出擊。
弗裡德裡希不出擊,一方面是因為奧地利和英國沒有達成協議,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奧地利和奧斯曼的談判還沒有結果。
同時,他也不覺得現在是出擊的時候,此時埃及人的神經緊繃,兵力充足。選擇這個時候偷襲,無異於以卵擊石。
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對於梯也爾的提議並不感興趣。他覺得戰爭應該極力避免,因為這會破壞此時法國的大好局面。
法國內部對於經濟殖民的興趣不大,他們更喜歡在阿爾及利亞做的那樣,直接佔領。再加上法國在德克薩斯的巨大成功,讓他們更加堅信了這一點。
另外西班牙和中美洲聯邦的內戰,也極大地牽扯了法國的精力。
就算是波拿巴派內部,支持梯也爾的人也寥寥無幾,他現在只能寄希望於埃及海軍能大勝英國海軍了。
五國會議並沒有達成一致,現在列強準備各憑本事爭奪近東的利益。梅特涅也來到了尹斯坦布爾,他準備親自見一見這位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