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這塊小小的殖民地為丹麥王國帶來了巨大的利潤,實際上丹麥還曾經有更遠大的理想。
但是隨著克裡斯提安四世慘敗於華倫斯坦,丹麥的帝國夢也隨之破滅。
參加三十年戰爭之前的丹麥聯統挪威,工商業極為發達號稱“北歐荷蘭”,廢除漢薩同盟特權,組建了強大的航海艦隊,戰勝瑞典之後確立了北歐霸權,遠征印度建立殖民地。
然而就在丹麥的力量到達頂峰時,英、法、荷三國開始遊說克裡斯提安四世參與三十年戰爭,爭霸歐陸。
這位沒什麽心機的國王對神聖羅馬帝國的虛弱深信不疑,而且他也不想隻當北歐的霸主,他還想成為北德的霸主。
在得到了英、法、荷三國承諾的物資之後便率領大軍進入如泥潭般膠著的德意志地區。
結果自然是嚴重地消耗了國力,而更可怕的是三十年戰爭的野蠻血腥程度,它幾乎打光了丹麥一代人。
華倫斯坦率領的奧地利軍隊在丹麥國土上反覆蹂躪,賴以生存的強大艦隊也被焚毀。
曾經的德意志附屬國幾乎全部被解放,讓國都成了邊境戰場,從此丹麥的心臟始終暴露在德意志的尖刀之下。
松德海峽的丟失,更是讓丹麥失去稱霸北歐的基礎。丹麥的國力迅速衰落,再加上盟友的背刺,使其不得不退出了這場戰爭,全力應付瑞典的挑戰。
結果瑞典天降猛男,古斯塔夫二世橫空出世直接把丹麥最後的軍魂都打沒了。
其實當時正處於巔峰期能稱霸北歐的丹麥並不是沒有人才,但是好巧不巧先後遇到了整個三十年戰爭中最能打的兩位。
這就相當於史文恭遇到了盧俊義和滿BUFF武松,史文恭厲不厲害?肯定厲害?但是後面兩個都是怪物啊。
先後被華倫斯坦和古斯塔夫二世這兩位足以寫進世界軍事史的天才爆錘,丹麥從此一蹶不振到了此時甚至連祖業都守不住了。
特蘭奎巴隨是丹麥的殖民地,但是已經被英國人的殖民地包圍在其中,失去只是早晚的問題。
只不過英國人的出價實在有些離譜,他們打算以免除一部分利息的方式來支付購買費用。
而實際上這部分利息的價值大概在8-10萬丹麥克朗之間,丹麥克朗和英鎊的兌換比為19:1.
交易成功之後特蘭奎巴土地上的丹麥城堡、教堂、碼頭、農田、奴隸就全部歸英國所有了。
而以上這些東西的價值要遠遠超過英國人所支付的金額,這簡直就是半賣半送。
但在當時丹麥無法找到其他買家,就連法國人也不敢接這個盤,畢竟論在亞洲的實力就算是列強加在一起也不夠英國打的。
不過由於歷史的改變,此時奧地利、荷蘭、法國三家都對丹麥人的殖民地展現出了興趣。
奧地利需要一個在印度的中轉站,雖然此時弗蘭茨通過賄賂、收買、扶植代理人等手段在英國的印度殖民地混得風生水起,但是誰也無法保證這種情況會一直延續下去,畢竟無論是獅子,還是大象總有睡醒的那一天。
而且被英國人惡心了這麽久也是時候該反擊了,印度作為大英帝國的禁臠也是它最痛的點。
實際上此時的錫克戰爭並不是像他們認為的那樣是一場策劃已久的戰爭,而是由弗蘭茨推動的一場戰爭。
這樣做的目的除了削弱英國,還有就是讓其無暇顧及其他,畢竟虎口拔牙這種事情弗蘭茨可不想做,除非那隻老虎被打懵了想不起反擊。
荷蘭除了卡羅林的助攻以外,在吞並了弗萊芒地區和加入德意志關稅同盟之後國力得到了大大增強。
至少國王的力量和影響力都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再加上與奧地利的盟友關系讓荷蘭與東南亞的聯系大大加強。
在這些刺激下“商人王”迫切想拿回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權力,好恢復海上馬車夫的昔日榮光。
而法國人除了想要擴張自己在東南亞的地盤,他們也受夠了英國人的盤剝和勒索。
當然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點便是路易·菲利普想要湊熱鬧。沒錯,比起擴張在東南亞的地盤和擺脫英國人的束縛,他更想知道奧地利想要做什麽並且分一杯羹。
實際上為了防止法國人東山再起,英國在東南亞地區對前者限制得非常死。當然,對包括奧地利在內的其他國家也一樣。
畢竟沒有任何一個霸主願意出讓自己手中的利益,英國本質上還是希望能獨霸遠東地區和印度次大陸的。
而歷史上這一時期西方列強的手確實很難伸到這些地方,只不過此時又有新的變化。
先是奧地利用幾百人征服了真臘,之後又是荷蘭和西班牙的本土得到了增強繼而加強對東南亞的殖民。
然後是路易·菲利普的野心膨脹讓法國在東南亞的力量得到加強。
反觀英國在國際事務上頻頻受挫,那種不可戰勝的威壓被大大削減。
外交上雖然歐洲依然處於分裂狀態,但是卻形成了很多相對穩定的小團體,這讓英國的影響力進一步下降。
軍事上的損失同樣致命,無論近東危機中沉沒的艦隊,還是在加裡曼丹島上被“海盜”全殲的慘劇,亦或是此時巴西南部的消耗戰都大大折損了英軍的銳氣。
(以上都是前文中提到過的戰爭劇情, 這裡不過多贅述。)
此消彼長之下列強們的思想都活躍起來了,尤其是有奧地利帝國牽頭的情況下荷蘭和法國自然願意跟在後面分一杯羹。
不過這種情況可是氣壞了英國首相羅伯特·皮爾,他沒想到奧地利人的報復來得如此之快。
當然要嚇退後者其實也不是什麽難事,只要將印度次大陸上的軍隊移動到丹麥的殖民地附近便可。
但如此一來剛剛集結起來的4.5萬大軍就要再一次被打散,而錫克人的六萬大軍早已嚴陣以待。
此時退怯是否會引來對方如餓狼一般的追擊?那樣的話英國在印度次大陸上就要面對腹背受敵的危險。
羅伯特·皮爾不想冒這個險,因為英國的霸權已經千瘡百孔,所以他決定用錢解決問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