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四輪的談判拉扯,大漢和南越最終的和約條款基本定好。
相較最開始提出的條件,陳洛後面還是讓步了一些,但不多。
畢竟南越對部分條款內容提出異議,仔細思考後,有些方案的確不太人道,像是每歲春節南越派使團獻賀禮,那使團抵達長安都需要近五個月,接著在城中逗留一個月,在返回南越路上又要花近五個月的時間。
他們一來一去,回家休整不到二十天,就得繼續重新上路。
實在太折磨人了。
因此兩方討論過後,這項內容改為南越國三年一獻禮,不過一次必須把前兩年的禮物同樣備上。
其他被修改的條約諸如此項,大漢方面酌情替南越考慮問題。
私下討論結束後,那麽和約就要擺在台面上,正式進行簽訂。
南越那邊在條款上持續讓步,卻是強硬地要求這和談邀請,必須得由大漢提出,這整得陳洛和彭越深感莫名其妙,直到南越又悄悄派來一名使者,遞上正式會面的注意事項以及某些“暗示”,才讓兩人恍然。
三日後,天朗氣清。
禺峽某座不知名的山嶺之下。
“那吾就送陽夏侯到這裡了,祝您接下來在和談時旗開得勝。”彭越在馬上拱手行禮,算作辭別。
這次與南越國的和談,對於大漢不能說是無足輕重,隨意派遣使者去應付,就不符合南越私下送來的那份信件中,要大漢在和談上給面子的請求。
目前這支漢軍中高級別的官員幾乎全是武將,他們提起行軍打仗,個個口若懸河的能說三天三夜,可真要扯上那些彎彎繞繞的文字遊戲,全得傻眼。
故而陳洛屬於最恰當的人選,他親自出面去和南越國正式和談,踩坑的可能性很小。
輕聲笑了笑,陳洛拱手還禮說:“當然,彭將軍莫要做最壞的考慮,萬一南越國的那些人並非真心和談,在會宴上翻臉不認人。
那還得請您不要被憤怒衝昏頭腦,穩定住軍心,按照原來的策略指揮士卒。”
這次自己隻帶了百騎前去參加談判,和南越國談判破裂,對方心一橫,想要留下他的話,還真跑不掉。
不過讓陳洛放心的是彭越在這些時日裡展現才能,讓漢軍大部分士卒服氣,哪怕沒有陳洛壓陣,他們同樣願意聽從指揮。
哪怕自己不在這裡壓陣,漢軍是戰是撤,都沒有問題。
“若那些南越人敢傷您一根毫毛,那吾必然率軍踏破那番禺城!”彭越信誓旦旦,顯然是真有這樣的想法。
自己丟失臨江王的位置後,撿來一條命已經算得上是幸運,可在南陽郡內哪怕小吏都敢來欺辱。
整日瞎晃悠的他,只能躺在草坪上曬著太陽,一下午的時間全用來自哀自怨,以及思索對付韓信的方法。
直到那浩浩蕩蕩的漢軍沿江而下,有士卒打探他的存在,邀請自己上船……
命運的齒輪重新轉動。
自己再度執掌十萬大軍,在這天地間馳騁。
彭越毫不懷疑,他這次回去可以憑借功績撈到一個千戶侯,之前的恥辱便可以被全部抹去。
但如果陳洛出事,自己期待的生活將不翼而飛。
扯開這個話題,兩人站在道旁又交談幾句,揮手作別。
彭越掉頭回到軍中,安穩防線。
陳洛則策馬前去中宿縣,那兒被定為兩國和談之地。
……
“開城門,迎接大漢使者。”中宿縣的城牆上,南越國的太常緊張地指揮道。
對方僅僅有百騎,亦沒有進行衝鋒,不過是安安靜靜地列陣過來,沒想到就讓自己心底產生了偌大的壓力。
就如同曾經的六國見了大秦甲士那般。
看著那些騎兵下馬,肅穆威嚴地跟在他們談判的使臣身後,南越太常悠悠歎了一口氣。
這是中原王朝方可養出來的王者氣象啊,南越國在固守一處,偏安尚可,但沒有這股子“氣”,哪怕人數更多,排場更大,看著也比不過人家。
兩刻鍾後,身後跟著十名貼身護衛,陳洛登上南越國為此次和談專門在小丘上修繕的一處高台。
“外臣陳洛,見過南越國主。”陳洛按照禮節問好。
坐在上首位置的趙佗,笑呵呵地點頭回應:“孤即使身處南方,亦聽聞過你的名字,這次大漢派你來和談,看來是相當重視我們啊。”
說完這話,他的目光掃過下面自己的那些臣子。
大漢是願意給我一個面子的,換成你們來,誰行?
陳洛接話道:“您說得沒錯,漢與南越本屬同源,都願意推崇華夏文化,與大漢北擊匈奴不同,我們之間沒有互相征伐內耗的必要。
因此我這次是帶有誠意來與您進行和談。”
面對趙佗,自己沒有什麽壓力。
對方在歷史上除了長壽之外,其他的事跡乏善可陳,讓人留不下足夠深刻的印象。
甚至司馬遷都認為“尉佗之王,本由任囂。遭漢初定,列為諸侯”,趙佗的王位實在是任囂早逝加上時代眷顧,從而得來的。
“好啊, 既然大漢想提出和談,那孤有好生之德,同樣不願意見國內百姓流離。”趙佗微笑著點頭,“既然如此,由陳大夫說說你們的要求吧。”
陳洛將手中的那卷帛書遞給邊上的侍從,朗聲說:“我方的要求已經寫好,還請南越國主過目。”
之所以不親自遞上去,主要是因為二十多年前的舊事,燕國使者荊軻藏匕首於圖中,差點把當時的秦王,後來的始皇帝刺殺,故而後面使者送帛書時,先交予殿內侍從,再送到接收人的手中,避免這類事情複現。
雖然趙佗早就知道和約的全部內容,但他在群臣面前,仍是裝模作樣的仔細閱覽起來。
片刻後,他微微閉眼,喚來侍從吩咐說:“讓群臣都過目一遍,看看他們有什麽問題沒有。”
這卷帛書在高台上的眾人手中傳閱起來。
有資格參與和談之事的南越臣子,都屬於高層,人數不多,外加每個人並沒有太過細看。
小半個時辰後,這卷帛書又送回到了趙佗手中。
下方除了淡然端坐的陳洛外,余者面色都不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