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內仍舊是喧鬧如晝,這個點還在坊內穿梭的行人大多數是來神都遊玩的旅客,總想著一夜裡耍盡坊內的所有勾欄。
但恰恰如此,無法體會神都勾欄蝕骨銷魂的魅力,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複醒,不醉倒在花前月下,看的再多仍是過客。
裴武手持武承嗣的手令,很快出了玉雞坊,巡街使蘇辛率了一隊金吾衛路過,用眼神打了招呼,並沒有盤問他們。
“今晚還要跳洛水嗎?”李元紅嘴上說不怕,但是想到洛水洶湧澎湃的浪花,還是有些忍不住顫抖。
裴武笑道:“別緊張,你那裡有大基哥給的魏王府令,我這裡有武承嗣的隨身手令,咱們只需小心尾巴,除此外守崗的武侯根本不敢攔我們。”
“我們先去積德坊白馬寺,不用過橋。”
裴武聲音突然低了些,道:“跟我來,趾高氣昂一點,行景坊的武侯看到了我們了。”
李元紅心臟到了嗓子眼兒,故意抬著下巴往前。
兩人拿出手令,行景坊的武侯果然不敢盤問,放兩人過去,裴武再不敢托大,兩人沿著房簷,直奔白馬寺。
白馬寺始建於東漢,大周朝乃至後世東亞地區公認的佛門第一寺,倒不是因為白馬寺曾助武曌以彌勒佛轉世竊取民心,而是這裡是中土佛門的最早起源。
天竺僧人攝摩騰、竺法蘭在這裡譯出《四十二章經》,小乘佛法從此在中原開出絢爛的佛陀之花。
武曌以東魏國寺方丈法明入主白馬寺,開始了全國范圍內聲勢浩大的造神運動,最終登上帝位。
積德坊在上東門,兩人到時,便聽見裡面白馬寺的鍾聲傳來。
聲音莊嚴悠揚,蕩滌腦海中一切俗世雜念。
入積善坊,便可以看見整座寺燈火明亮,數萬盞燭輝躍動時,火芒交替間如照耀出萬丈佛光。
“咚~~~”
鍾聲響起。
兩人到了山門,白馬寺門由三個對稱的洞門組成,外面淺水池中有兩匹白馬馱經的石像,此為白馬寺名字的來由。
“阿彌陀佛,寺中主持方丈圓寂期間,寺中弟子需超度法事七日,香客若是上香,還請五日後再來。”
說完守門的小沙彌又向寺內方向施禮。
裴武道:“並非來上香,而是來尋人。”
“我們想見公主一面,小師傅可以幫忙通傳嗎?”
小沙彌打起精神瞧了他一會兒,似乎認識李令月,問道:“你是公主的什麽人?”
“一個朋友,我叫裴武。”
“好吧,裴施主隨小僧來。”
兩人遂隨著小沙彌入了山門,恢宏的天王殿現至眼前,武曌在天王殿中間鑄造一尊彌勒佛,非是大肚含笑的彌勒,而是彌勒轉世的天女佛。
白馬寺的佛殿沿著中軸依次往後排列,天王殿後是大佛殿、大雄殿,過了大雄殿便是清涼台。
清涼台十分巨大,且為圓形高台,上面圍坐了一圈圈的佛門弟子,每個弟子對坐蓮燈,閉眼合十,吟唱梵音。
據說白馬寺在梵文裡面的翻譯是‘蓮花’,寺中佛陀皆坐蓮台。
“慧立方丈便是在這裡圓寂的,公主正在祈福,施主稍等,容小僧去通報。”
“多謝!”裴武謝過小沙彌,轉頭看向高台上,李令月白衣勝雪,對坐的並非是蓮花,而是向陽花。
須臾片刻,小沙彌至她身後附耳低語,她遂抬著眸子往他的方向看來,她露出笑意,但裴武依稀能在她的眼裡看見掉落的月光。
裴武讓李元紅原地等待,遂往她近一些,李令月提著裙擺下了高台,跑向了他,用力撲至他的懷中。
“裴郎,陪令月送師父最後一程好嗎?”
裴武來前想了許多話,和她講爾虞我詐的局勢,勾心鬥角的陰謀,可見李令月梨花帶雨的模樣,又硬生生吞進肚子,仍由李令月拉著他往清涼台前面的閣樓而去。
兩人入了閣樓,堂上是慧沼,慧沼圓圓胖胖,慈眉善目,頗有高僧的風范,看著李令月進來,頜首示意,對著堂下諸多僧人道:“子時至,弟子齊,敲鍾,舉鎖龕佛事。”
待他說完,便有僧人哭泣,李令月也不例外,他們目睹著法事僧從清涼台上將慧立的遺體送入山門,又從山門回到閣樓,最後將遺體放置龕中,送往極樂法場進行火葬。
“往生極樂!”
鍾聲咚咚的響起,白馬寺一片沉重聲音。
做完這一切後,李令月本就體弱,疲累傷心交匯下已經有些支撐不住了。
慧沼叫著她的法號勸道:“蓮音,去吧,師父神形皆至往生極樂,不必有執念!”
“慧沼師弟,師父對蓮音還有最後一節課未竟,蓮音不想遺憾,你代師授課,替師父了卻和蓮音間的凡塵緣分吧!”
李令月說的極為悲苦,慧沼不忍拒絕。
“也好!”慧沼見裴武陪著她,心稍安,領著兩人入毗盧閣偏殿。
兩人坐在蒲團上,慧沼盤至功課案旁坐下,拿起了一本佛經,快速從第一頁翻至最後一頁,合上書,拿起念珠道:“都說三千世界三千佛,卻無一人可見真佛,所以蓮音需知,修佛便是修心,此為‘凡所有相皆為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的釋義。”
“但蓮音是俗家弟子,我們僧人每日修煉功課亦難以見佛,更何況蓮音俗務纏身,所以今日慧沼代師授業,傳蓮音見佛之法。”
李令月想起了慧立往日的音容笑容,頓時眼淚婆娑。
慧沼繼續道:“一, 為觀呼吸之法,閉上眼,蓮音嘗試去感受自己的呼吸,讓自己放松下來,不用怕心中的雜念,不用怕內心的痛苦,若你感受到了呼吸,不管在想到了什麽,都是自我的反應,盡量對自己釋放善意,便見空性,心中便有了佛。”
“二,觀聲音之法,閉上眼去感受鍾聲……”
“修佛既是修心,那怎麽修心呢?很簡單,去修煉我們的覺知,如果你正在做某件事然後感受到了某種情緒或者結果,這個過程便是覺知。你感受到了痛苦,你感受到了快樂,也是一種覺知,比如你與人交談時,除了談話本身外,還感受到了自己的情緒波動,對方的情緒波動,便到了覺知的境界。”
“你聽說的詞,比如轉念間、突然意識到、恍然大悟、猛地反應過來,這種也是種覺知,但後知後覺得到的智慧很少,我們修煉覺知,便是當你做某件事時,能夠超脫這件事,並通過覺知去影響自己,放下恐懼,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便是修煉的過程。”
“隨著我們的覺知的提高,會讓我們逐漸變得有智慧,智慧便是佛,當智慧達到了一定程度,你會悲憫眾生,看著芸芸眾生的痛苦、糾結、迷茫,你就會情不自禁的幫助他們,當功德修煉到了一定的程度,眾生將你認為佛,那你便成為了佛了。”
“蓮音,從始至終,佛慈悲之心滿布世間,可世間無一真佛,若眾生將你認為佛,你也認為你自己是佛時,便遁入惡魔鬼道,切記,修心無盡,成佛成魔,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