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使涉何到朝鮮傳達漢武帝詔諭,朝鮮國王衛右渠不肯奉詔,乃派軍隊禮送漢使出境。涉何心懷恚怒,一旦離開衛氏朝鮮國境,便在浿水岸邊刺殺朝鮮裨王長,然後渡河馳回。
涉何回到京城,向漢武帝報告:朝鮮王不奉天子詔,臣故殺其將軍示威。
漢武帝並未追究涉何擅殺之過,反加提拔,命為遼東東部都尉。
涉何到任,複向朝鮮傳諭大漢天子詔旨。衛右渠心懷怨恨,派兵偷襲遼東,殺害涉何。
衛右渠隻圖報仇痛快,未料經此一舉,便即招至滅國之災。
漢武帝聞報,衝衝大怒。乃調集國中在押囚犯,編練成軍,詔命平滅衛氏朝鮮之國。
元封二年秋,漢武帝下達東征詔命。分兵兩路,南北夾擊。南面一路,派樓船將軍楊仆率領五萬大軍,從齊地乘船,渡過渤海;北面一路,派左將軍荀彘率軍,從遼東郡出發。
漢軍南北並進,合力攻打朝鮮。衛右渠毫不示弱,調兵據守險要,拚力抵抗。
先說北路之戰。漢軍北路統帥荀彘先到,急欲建功,不待與南路水軍形成聯手之勢,便即分兵派將,率先發動攻擊。遂以部將鄭多為先鋒,率領遼東兵輕舉冒進,結果遭遇朝軍迎頭痛擊,漢軍隊伍潰散。鄭多逃回,主帥荀彘大怒,下令當即處斬,懸首營門。
再說南路戰場。漢軍水路統帥楊仆,率領齊軍七千,卻是勢如破竹,一路抵達朝鮮腹地,圍攻朝鮮國都王險城。朝鮮國王衛右渠據城防守,先不出戰。其後探知楊仆兵少,便就當機立斷,下令出城迎擊。漢軍寡不敵眾,又失地利之先,於是大敗。
楊仆棄眾而逃,藏匿山中十多日,派人四處尋找收攏潰散士卒。
與此同時,荀彘再次出擊,攻打浿水西岸朝鮮大營,同樣戰之不利。
漢武帝聞報楊、荀出師不利,便改剿為撫,派使者衛山前往朝鮮,曉諭衛右渠投降。
衛右渠經過數戰,雖然皆都獲勝,但亦知自己國小兵弱,絕非強漢敵手。聞說漢使再次到來,於是以禮接見衛山,就勢謝罪:我本不欲抵抗天朝,願意投降。隻擔心被楊、荀二將殺害,故以兵拒之,其罪不小。今既見漢天子符節,請許我降服。
衛山見其如此痛快,倒也頗出意外,欣然許之。
衛右渠大喜,於是派遣太子衛長為使,率軍萬人,隨衛山前往長安謝罪。並主動表示,願進獻戰馬五千匹,並向漢軍饋贈軍糧。
衛長既奉父命,遂攜帶犒軍物資,引軍一萬,前至浿水。
衛山與北路統帥荀彘商議,命朝鮮軍士留下軍糧,放下兵器,然後整隊西進。
太子衛長見此,疑心大起。以為衛山與荀彘合謀,便似當年白起坑殺趙卒一般,欲要設詐殺害自己。於是拒絕放棄武器,而且不再渡河,複又率眾返回。
衛山回到京城,向天子報告:雖然衛右渠答應投降,但卻指使太子衛長抗命。
漢武帝問明衛長抗命情況,便知事出有因,實乃衛山處理有誤,以至弄巧成拙。於是勃然大怒,詔命處死衛山,然後檄命荀彘,繼續進軍。
荀彘奉命,遂鼓余勇,再整三軍,破釜沉舟以戰。漢軍再無退路,於是一舉擊敗浿水西岸朝鮮守軍,推進到王險城下。
楊仆此時也重聚部眾,吸取前番失敗教訓,奮勇而至,分兵圍城。
荀彘所領部隊多為燕代士卒,向稱強悍之師,故此前因輕舉冒進而敗。此番知恥後勇,故有浿水之勝。但亦正因此勝,軍中將士又多驕傲輕敵,不能精心策劃攻城戰術。
衛右渠父子率領舉國軍民,堅守國都王險城,於是漢軍頓兵城下,數月未克。
楊仆所率齊地士卒,入海時已有多人逃亡;先前在王險城下戰敗,由此普遍恐懼畏敵。由此今番圍困王險城,楊仆經常按兵不戰,出工而不出力,佯攻而已。
只因漢軍圍城曠日持久,王險城中存糧將盡,箭矢亦乏,漸漸難以支撐。朝鮮君臣經過商議,再次決定議和投降。
鑒於荀彘率部在北門急攻,而楊仆所部按兵不動,朝鮮大臣便派使者潛出南門,私向楊仆投降。楊仆雖然厭戰,但因不敢私自許和,以至朝鮮使者往來傳話,尚未議定。
荀彘屢次與楊仆約期會師,發動總攻。而楊仆打算談和,故不響應其議。荀彘見此,知道王險城難克,也便派人進城,勸降朝鮮。
未料衛右渠性格甚是強項,越發不肯向荀彘低頭,隻想歸附楊仆。漢軍二將皆欲搶功,反生矛盾,以致不能相互協調。
荀彘數度派人前往水軍大營,見楊樸始終皮裡陽秋,不置可否,於是大疑,議於諸將。
部將:依末將私心揣度,楊仆此前有失軍之罪,本當積極配合將軍攻打,以建新功。今卻暗與朝鮮私通,而朝鮮寧死不降將軍,何者?必是楊仆將欲謀叛朝廷,欲投朝鮮也。
荀彘:卿言是也。我當上奏朝廷,述其反狀。
由是寫表上書,報至長安。
漢武帝覽奏不悅,說道:因爾等不能破敵,朕故派衛山前往曉諭招降。衛右渠派遣太子謝罪,衛山卻與荀彘犯錯,終壞衛右渠歸降之約。今兩將複不能同心協力,何能克敵!
遂派公孫遂為欽差特使,持節前往協調二將,並且委以便宜行事之權。
公孫遂到達朝鮮,先入城北大營。
荀彘先入為主,趁機奏道:朝鮮久攻不下,在於楊仆多次相約進攻,而又不按期會師。欽差大人今若不將其拿問,恐其反叛,與朝鮮通謀,共滅我軍。
公孫遂聽其一面之辭,遂以天子符節,召楊仆到荀彘軍中議事。
楊仆見到天子符節,不敢不至,隻得離開水軍大營,來見欽差。
公孫遂更不聽其解釋,當即喝令拿下,解除兵權,並命將其水軍部眾,全部交給荀彘統領。公孫遂自謂此事辦得漂亮,就此還歸長安,回報天子。
漢武帝問明調解過程,怒不可遏:我大漢將帥大臣,處理軍國大事,皆如此兒戲耶!
當即下令,將公孫遂推出午門,立即斬首。
荀彘統並兩軍,志得意滿,雄心大發,便令水陸並發,急攻王險城。
如此以來,漢軍再無內耗,同心協力,立即戰力加倍,勢不可當。
朝鮮守軍立時支吾不住,文武群臣由此大嘩。相路人、相韓陰、尼谿相參、將軍王唊等一般重臣私下商議,認為王險城必破,而國王衛右渠又不肯降,於是相約投漢。
計議已罷,立即投入行動。於是路人、韓陰、王唊越城而逃,投降漢軍。結果路人死於奔降途中,韓陰、王唊終至漢營。
漢軍統帥荀彘準納其降,並令二人暗通尼溪相參,使為內應,相機獻城。
元封三年夏,尼溪相參發動兵變,派人殺死衛右渠,宣布歸降漢朝。
國王既死,大臣成已便趁王險城未破,率兵造反,趁火打劫,攻打異己眾官。
朝鮮太子衛長因見大勢已去,獨自逃出城來,投降漢軍,並請漢軍入城平叛。
荀彘從之,乃派精銳之軍,隨衛長、路人之子路最入城。漢軍入城,殺死成已,迅速平定叛亂。繼而布告安民,告諭朝鮮百姓,朝鮮國就此歸附大漢朝廷。
朝鮮就此平定,奏報入京。
漢武帝大喜,敘論戰功,大行封賞。
詔令:封尼溪相參為澅清侯,韓陰為荻苴侯,王唊為平州侯,衛長為幾侯。路最因其父死於奔降途中,封溫陽侯。留兵鎮守王險城,下令大軍班師。
荀彘領旨,班師回京,欲圖封侯之賞。
未料天子暴怒,立命拿下,將荀彘、楊仆皆都付於廷尉。
未經三推六問,廷尉便議定其罪,具折上奏:荀彘身為三軍統帥,有負朝廷重托,因私害公,犯有急功嫉能、違背軍事計劃之罪。依照漢律,當處棄市之刑。楊仆率部抵達洌口後,本應等候荀彘合兵進擊,擅自搶先進軍,損失慘重,依法當死,許以錢贖罪,廢為庶民。
漢武帝覽奏,以為處置得當,便即允準。因此雖將朝鮮滅國,大軍統帥皆無戰功。
畫外音:漢武帝既滅衛氏朝鮮,便在其地先後設置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史稱“漢四郡”。四郡之下設縣,郡縣長官均由漢朝派官擔任。四郡之設,標志漢武帝已將朝鮮半島北部地區,正式納入漢帝國統治范圍。漢昭帝始元五年,罷去臨屯、真番二郡,並入樂浪、玄菟二郡。樂浪郡治所在今朝鮮平壤,管轄貊、沃沮等族;玄菟郡治所初在夫租,後因受貊族所侵,遷往高句麗西北,管轄高句麗、夫余等族。漢朝在朝鮮北部進行郡縣統治,使漢文化在朝鮮迅速得到傳播。當時不僅有漢官到朝鮮四郡任職,更有富商大賈前往經商,中原無土農民前往墾荒。朝鮮四郡,已是一派漢化景象。
閃回結束。按下朝鮮,複說中土。
元封四年,匈奴遠遁,朝鮮平服,天下一統,歌舞升平。
齊地官吏上報,膠西王劉端病故。只因此位王爺荒淫無道,及其身死,舉國歡騰。
劉端乃漢景帝之子,武帝從兄。吳楚七國反叛被平,以皇子身份受封為膠西王。為人殘暴凶狠,患有陽痿,接觸女人,便會患病數月。由是轉喜男寵,並將受寵者任為郎官。
未料此位郎官卻是精力旺盛,更喜女子,不久便與后宮嬪妃淫亂,被人告發。
劉端醋意大起,因將郎官捕殺,並殺其子以及老母。
至漢武帝時,劉端行為愈加乖戾,屢次觸犯天子法令。公卿大臣多次請求將其誅殺,天子因為兄弟至親,不忍心為之,屢加容讓。因而劉端得寸進尺,行為更加過分。
齊相韓臣見此,兩次上奏朝廷,請求削其國土,以為懲戒。武帝詔準,削其大半封地。劉端心中懷恨,於是盡棄國政,對國內財賦不再管理。
不過數載,膠西國府庫全都倒塌破漏,腐壞財物以億萬計。劉端始終不加收拾,且明令屬下官吏,自此之後,不準收取民間租賦。又詔命全部撤除警衛,封閉王宮,隻留一門,以供出宮遊蕩。又屢次改換姓名,假扮平民,到其他郡國旅遊。
自此以後,凡朝廷派往膠西任相國、二千石級官員,奉行漢朝法律治政,劉端總是尋其罪過,報告朝廷,令罷其職;若無罪過,則設詭計,用藥毒死。
膠西王極富賊智,所設詭計辦法,窮極變化。朝廷所委官員死法各異,無從查起。因此膠西雖是小國,而被殺受害之二千石級官員,卻較之別國多出十數倍。
漢丞相公孫弘聞報膠西情況,心生一計,便向天子建議,奏請派遣董仲舒去膠西為相,以便借刀殺人。漢武帝覽奏,卻謂丞相乃為好意,亦知董仲舒乃是當世大才,必可撥亂反正,由是詔準。於是便封董仲舒為膠西國相,即日授璽上任。
鏡頭閃回,敘述董仲舒來歷。
董仲舒者,河北景縣廣川人。自幼天資聰穎,酷愛學習。家有大批藏書,讀起書來常常廢寢忘食。父董太公為使其子勞逸結合,遂在宅後修築花園,以為散心歇腦之所。
第一年動工造園,園中陽光明媚、綠草如茵、鳥語花香、蜂飛蝶舞。
長姐心疼兄弟讀書用功過度,多次邀請到園中遊玩。董仲舒手捧竹簡,只是搖頭,不顧園景,隻學習《春秋》不輟,背誦《詩經》不已。
第二年,園中假山建成,諸子紛紛爬上假山,呼天喚地,聲動書房。董仲舒獨處室中,隻作不聞,從早至晚,不是讀書,便在竹簡上刻寫詩文。
第三年,花園全部建成,水光山色,美侖美奐。董家親朋好友,攜兒帶女前來觀看,都誇此園建得精致。父母命人呼喚仲舒入園同遊,其隻點頭而已,仍舊埋頭學習。
由此三年,董仲鄶目不窺園,便至經綸滿腹,迥異於同輩。
年齡漸增,董仲舒求知欲愈見強烈,遍讀儒、道、陰陽、法家書籍,遂為大師。
三十歲時,董仲舒開始招收大批學生,精心講授儒家經典。講學之時,命在課堂上掛以帷幔,董仲舒坐在帷裡講授,學生在幔外聆聽;並命得意門生呂步舒等,轉相傳授。如此未至數年,董仲舒名聲大振,舉國皆知。
忽有一日,遠客來訪。董仲舒觀其相貌,便知非同常人。坐而論道,彼此驚異。
須臾,客人望天說道:天欲雨矣。
董仲舒笑道:禽居在巢知風,獸居洞中知雨。公非狐狸,就是鼷鼠。
客人被他道破行藏,立即變成一隻老狐,奔出門外不見。
通過講學,董仲舒為漢朝培養出大批人才。
眾徒畢業之後,有為諸侯王國相者,有為長吏者,皆具治國理政才能。
由於董仲舒聲譽日隆,漢景帝聞之,召為博士,使其掌管經學講授。董仲舒乃設壇教授,又一門心思教學研究,三年不曾還家。
漢武帝繼位後,命各地推薦賢良文學之士,董仲舒被推為代表,參加天子策問。漢武帝連續三次策問,一問治國之道,二問治政之術,三問天人感應,是為“天人三策”。
董仲舒從容對策,詳述天人感應,論述君權神授。
武帝大喜,乃詔命天下,宣布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又使董仲舒出任江都國相,輔佐易王劉非。乃以《公羊》為則,推究自然災異、陰陽運行之道。在求雨時能閉陽釋陰,使天下雨;止雨時能閉陰釋陽,使雨停止。
以此漢國之術行於江都,未嘗不得所欲。
易王劉非是武帝從兄,粗暴蠻橫,但對董仲舒非常尊重。且將董仲舒比作管仲,自以齊桓公自喻,欲篡奪漢室,獨霸諸侯。
董仲舒主張春秋大一統理念,因此借古喻今,進行規勸: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此之謂仁。以德教化民眾,而使風氣大行,仁之至境也。故孔子之徒,即幼童亦羞提五霸,是因五霸先行欺詐,後行仁義。是耍手段而已,故不足被有道者提及。
劉非聞此,知道董仲舒不讚成自己稱霸,由是懸崖勒馬。此後一改驕橫狂妄舊習,采納儒術治國,盡守臣職,忠君效祖。
董仲舒為相江都六年,因常為祈雨止澇祭祀,朝廷以為怪力亂神,遂廢為中大夫。
漢武帝元光六年十二月,易王劉非病故,終年四十一歲,子劉建承襲王位。
劉建自幼便在王宮長大,養尊處優,放蕩不羈,父死之後,更加為所欲為。複聯絡淮南王劉安等人,企圖謀反。淮南王事敗自殺,丞相府長史在易王府查出武器、印璽、綬帶、使節、地圖等物,作為反叛物證,奏報天子。
武帝覽奏,派宗正、廷尉前往廣陵查辦。
劉建情知罪不可赦,遂以衣帶自縊身亡。妻妾諸妃被叛棄市,幼女劉細君年幼幸免。
漢武帝建元六年,長陵高園殿及遼東高廟兩地,相繼發生大火。
董仲舒相信道家天人感應之說,帶病起草奏章,以兩次火災為據,說明上天之怒。
奏章寫畢未上,主父偃到董仲舒家做客,看見奏章,就把草稿偷走,交給天子。
武帝看後大怒,欲將董仲舒斬首;後憐其才,又下詔赦免,但罷其職。
從此之後,董仲舒不敢再說災異之事,專心從事儒家教學,教授《公羊春秋》十年。
元朔四年,丞相公孫弘聞說膠西王劉端倒行逆施,大殺朝廷所派官員,故此推薦董仲舒去做膠西王國相,其實欲以借刀殺人。
董仲舒雖知劉端凶殘蠻橫,但既領聖旨,不敢違命,隻得走馬上任。
劉端知道董仲舒乃是知名大儒,便不敢殺,反對其甚為尊重。
即便如此,董仲舒在膠西也是一直提心吊膽,小心謹慎,唯恐遭遇不測。好不容易熬過四年歲月,終以年老有病為由,辭職回家。
從此以後,董仲舒結束仕祿生涯,晚年只是埋頭讀書、著作。但朝廷每有大事,還常派人到府請教。董仲舒都有明確答奏,後來廷尉張湯將其答陳整理為《春秋決獄》一書。
漢元封四年,膠西王劉端去世,在位四十七年。因無子嗣,封國廢除,置膠西郡。
三年之後,董仲舒於家中病卒,葬於長安西郊。
漢武帝經過其墓,為表尊敬,特地下馬致意。由此,董仲舒墓地又名下馬陵。
鏡頭轉換,按下朝廷,複說西域。
烏孫國太子病逝,昆莫獵驕靡欲以其子岑陬軍須靡為太子,引起太子弟大祿不滿。
大祿握有兵權,計劃起兵叛亂。獵驕靡分給軍須靡萬騎,使其自立,自掌萬余騎兵。
張騫二次出使西域,求與烏孫結盟。獵驕靡畏懼匈奴,未許其請,但派數十名使節,隨張騫至長安,以表友好。
使節到達長安,因見西漢國勢強盛,便即回報獵驕靡,奏請考慮與漢朝結盟。
匈奴單於聞說烏孫私與漢朝往來,很是生氣,揚言將要發兵攻之。
獵驕靡惶恐,由此意決,就派使者獻馬給漢朝,願娶漢朝公主,主動請求結為聯盟。
漢武帝詢問群臣意見,經過朝議,決定先納聘禮,然後遣送公主。
烏孫喜而從之,便以一千匹良馬作為聘禮,送至長安。
元封六年,漢武帝封江都王劉建之女劉細君為宗室公主,替父贖罪,遠嫁烏孫。
獵驕靡大喜,乃以劉細君為右夫人。
匈奴得知烏孫與西漢結盟,亦派單於女兒與獵驕靡成婚,並被獵驕靡立為左夫人。
劉細君自建宮室居住,一年中數次與獵驕靡聚會,並用財物賞給獵驕靡左右貴人。
獵驕靡年老,與細君僅是名義夫妻而已。
兼又語言不通,劉細君很是悲傷,乃作《悲愁歌》曰: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王延。
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其歌傳至長安,漢武帝見後憮然,此後每隔一年,就派使者送去帷帳、錦繡等物。
獵驕靡因為年老,不能與江都公主行夫妻之實,便欲將公主下嫁己孫軍須靡。
劉細君不從,上書給漢天子說明此事。
漢武帝回書:子宜以國家為計,隨從烏孫國風俗。今漢朝要與烏孫聯合,消滅匈奴,卿責甚重,望委屈以從之。
劉細君覽書,流淚不止,隻得含辱遵從。
其後不久,獵驕靡去世,軍須靡代立為王,乃立江都公主為王后。
劉細君與軍須靡生有一女,名叫少夫。
太初四年,劉細君終鬱鬱而終,只在烏孫生活五年。
劉細君死後,漢帝又封楚王劉戊孫女劉解憂為公主,嫁給軍須靡。
其後軍須靡死,弟翁歸靡為昆莫王,依烏孫風俗,繼娶解憂公主為妻。
畫外音:解憂公主經歷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三朝,曾嫁三任烏孫王,在烏孫生活五十年。積極配合漢朝遏製匈奴,為加強漢室與烏孫關系,作出極大貢獻。
鏡頭轉換,按下西域,複說漢廷。
丞相公孫弘欲借膠西王之手殺掉董仲舒,故舉其為膠西國相。
未料董仲舒自膠西告老還鄉,全身而退。公孫弘就此病亡,反而死在董仲舒前面。
鏡頭閃回,敘述公孫弘生平。
公孫弘字次卿,出生於菑川國薛縣。年輕時曾在縣中為獄吏,後因觸犯法律免職。因失生計,曾到海上牧豬。
漢文帝時任用儒學之士,初設一經博士。公孫弘因通曉《詩》、《書》,聞名郡國,與賈誼同被征為博士,遷為太中大夫。
公孫弘於不惑之年,開始學習《春秋》,最終選擇研習《公羊傳》。漢景帝時,《公羊》博士胡毋生回到齊地教書,公孫弘拜以為師。
漢武帝建元元年,詔求天下賢良方正,及直言極諫之士。公孫弘以賢良之名,被菑川國舉薦入朝,時已六十歲高齡。
公孫弘重回長安,奉命出使匈奴,不合武帝心意,因此稱病還鄉,賦閑在家數年。
元光五年,武帝再下舉賢詔,菑川國一意推舉,公孫弘再次入京,在太常官所待命。
武帝親發製書,策問天人之道。公孫弘以“和”解釋上古治世,並言“仁、義、禮、智”四字,是為治國之道。太常認為公孫弘對策無甚新意,將其列為下等。
疏文呈上,武帝卻將公孫弘對策之文提為第一,並詔入見,再次拜為博士。
西南夷數次舉兵反漢,武帝深感憂患,便派公孫弘至西南視察。公孫弘回朝後極力反對通西南夷之策,武帝卻並不認同。自此之後,每次朝會,公孫弘從不駁斥爭論。
武帝見公孫弘熟悉文書吏事,擢升其為左內史,使治理京畿。公孫弘為人雄偉奇異,見多識廣,常稱人主唯恐心胸不寬,人臣唯恐不儉。元朔三年,升為禦史大夫。
漢武帝詔命修築朔方郡,勞役之累波及崤山以東。又命修建西南夷道路,燕齊、巴蜀之民疲憊不堪。公孫弘多次向武帝諫言,稱以此疲敝中國,而為無用之事,請停其工。
武帝不以為然,便命中大夫朱買臣總結二事之利,以詰問公孫弘之諫。
朱買臣奉旨,當面提出十問,公孫弘皆不能答。
公孫弘道歉認錯,但仍奏請停修西南夷道及蒼海郡,建議集中力量經營朔方郡,漢武帝準奏。武帝欲複用內史寧成,公孫弘因其行政酷虐諫止,武帝聽從。
時有齊相主父偃,被趙王劉彭祖告以受賄、謀害齊王諸罪,因而下獄。漢武帝本不想誅殺主父偃,欲使其以錢自贖。
公孫弘嫉妒主父偃才能,於是奏道:齊王自殺絕嗣,封國被廢,主父偃乃是罪魁。陛下如不殺主父偃,臣恐無法向天下人交待也!
武帝信以為然,於是詔命誅殺主父偃。
主父偃是齊國臨菑縣人,與公孫弘乃是同鄉。年輕時學習縱橫家遊學之術,很晚才學習《周易》、《春秋》,以及百家之言。遊學於齊,被儒生排斥,不能容身。
元光元年,主父偃向西進入函谷關,會見衛青,得其賞識。
衛青多次向皇上進薦主父偃,奏章皆被公不弘扣壓,漢武帝始終不察。於是衛青還師之際,便帶主父偃進京,直接上書闕下。
主父偃遂被武帝召見,並上治國之策。
武帝覽策大喜:何相見恨晚耶!
於是立即重用主父偃,任命其為郎中。主父偃多次上書言事,每次皆中帝意,由是一路升遷,先為謁者、次為中郎、繼為中大夫。一年中升遷四次,歷史罕有,由是群臣震驚。
主父偃感激天子知遇之恩,於是慨然上疏,反對分封,建議推恩之製。其奏略雲:
昔之諸侯,封地不過百裡,強弱形勢格禁,容易轄製。今之諸侯,有至連城數十,地方千裡者,勢緩則驕奢淫侈,勢急就阻強合縱,抗拒京師。如削割其地,則必萌亂,晁錯是也。今諸侯子弟多至數十,長子代立王位,其余骨肉但無尺寸之地,致仁道不宣。望陛令諸王推廣恩德,分其土地給所有子弟,使之為侯。則人人喜得其封,誰不從之?皇上此舉,明以德施恩諸侯,實使諸王分割其地。未許三五十年,則諸王之勢漸漸削弱矣。
武帝覽疏大喜,因從其議,乃下發推恩令,行於諸國。更封主父偃為中大夫,炙手可熱,寵冠當朝。眾臣見之,均欲巴結主父偃,府前車馬盈門,旬月間賄賂竟達數千金。
面對眾臣行賄,主父偃來者不拒,毫無避忌。
門客不解,由是問道:主公既受陛下之寵,不愁富貴,何必貪賄如此,自汙清名?
主父偃:卿其不知。我未發達之時,在齊國頻遭儒生欺辱排擠。今既為中大夫,當使故國之人,知我富貴權勢,以自愧也。
門客:富而不貴,又何顯耀於鄉人?
主父偃:先生之言,委實一語中的。我今既為中大夫,權傾當朝,諸侯皆必趨附。若將親生之女,送入齊王宮中為妃,卻又如何?
門客:若果如此,則可一步登天,在齊國永為貴族門第也。
主父偃聞言大喜,於是便命其門客為使,前往齊國,為己女向齊王求婚。
當時齊國君主,乃是齊厲王劉次昌。
厲王生母,乃是紀太后。因欲加固娘家勢力,便效當年呂後之舉,將自己侄女許給兒子厲王,使為王后。但齊厲王卻亦與當年漢惠帝劉盈一般,並不喜其表妹。
紀太后惱怒,乃使親女管理后宮,除王后之外,將厲王與后宮諸妃就此隔絕。
然而太后之女亦即厲王胞姐,竟因此與齊王亂倫,混作一處。
緋聞傳開,朝野皆知。紀太后未料弄巧成拙,至此後悔不及。
便在此時,朝廷內宮卻又出現差故。
漢武帝生母王太后,欲將外孫女下嫁諸侯王,但未選定宜嫁何國,猶豫不決。太后身側有宦官徐甲,乃是齊人,於是進言,宜將郡主嫁給齊王。
王太后以為齊國富強,即刻應允,遂命徐甲為使,前往齊國議婚。
主父偃聞知此事,以為機會難得,私約徐甲到府,請將己女作為郡主陪嫁,送入齊王宮中。徐甲因主父偃乃是皇帝寵臣,一口應允。
由是前往齊國議婚,並說以太中大夫之女陪嫁入宮之事。
齊王不敢做主,便就太后賜婚及中大夫要求陪嫁之事,一並征求母親意見。
紀太后聽罷,勃然大怒:我兒已有王后,也有嬪妃,何需太后再賜!徐甲何許人耶?乃我齊國最貧賤者,因無生計,淨身為宦,豈可為賜婚之使?至若太中大夫主父偃,亦賤民也,尚望將女,攀嫁君王乎!
一口拒絕,毫無商量余地。齊王不敢違拗母命,隻得以此回復太后之使。
徐甲差事辦砸,不敢以實情回奏,乃自編一通謊話,還報太后:齊王已經允婚,並謝太后恩德。但臣聞齊王與其姐亂倫,恐被皇上知之,降罪除國,則郡主必受其累也。
王太后聽聞齊王亂倫,遂罷其議,再為外孫女另擇別國。
徐甲又來見主父偃,告以婚事不諧,並齊國紀太后謾罵之語,一並訴之。
主父偃聞此,惱羞成怒,由是對紀太后懷恨在心,決心報復齊國。
由是思成一計,進奏天子:陛下將欲推恩削藩,此事有諸?
漢武帝:此是賢卿之奏,何來問我?
主父偃:然。陛下若是意決,臣謂應自大國始行。
漢武帝:應自何國開始?願聞先生高論。
主父偃:若依臣計,當自齊國開始。
漢武帝:齊國乃是先生父母之邦,因何言此?
主父偃:臣既蒙陛下錯愛,信用為近臣,又豈敢獨愛父母之邦,以私廢公?
漢武帝:卿言甚善。然則其據何在?
主父偃:天下諸侯,齊國最富,臨淄人口百萬,一日稅額即達千金。齊王並非陛下近親,豈能心向朝廷?早在高後之時,齊國便生叛亂;吳楚之亂,齊孝王也與吳王私通。今聞厲王又與其姊亂倫,舉國皆知;陛下若不糾察,恐將生巨變。因此推恩分封,當自齊國下手。
漢武帝聞言震驚,當即準奏,遂封主父偃為齊相,前往察查。
主父偃既奉聖旨,遂率衛隊離京,至臨淄就任國相。因欲挾私報仇,便自齊王胞姊宮中宦官及侍女查起,命眾宦宮女出首,盡吐王姊穢亂后宮之事,且供詞中皆都連及齊王。
齊厲王劉次昌聞此,驚恐萬狀。因早知前番燕王與其女亂倫,亦是被主父偃上書告發,終至身死國除。此番輪到自己,豈可幸免?思來想去,無計可施,於是服毒自殺。
漢武帝聞報,既驚且怒。齊王既死,且無後嗣,齊國便被撤銷,詔命設置郡縣。
至此,諸侯王便即人人自危,對主父偃又怕又恨,惟恐被其劾奏,滅國亡身。
趙王劉彭祖聞此,因太子亦與姐妹亂倫,懼被揭發,乃謂先下手為強,主動出擊。因趁主父偃在齊未歸,上奏天子:主父偃身為臣下,謀害齊王,且受賄賂,贓證俱在。
漢武帝覽奏,恐諸王借齊王之死作亂,由是準奏,命將主父偃召回京師,投進監獄。
面對有司刑訊,主父偃知道自己已犯眾怒,於是招認有罪。但卻擇輕避重,隻承認曾受諸國賄賂,並未謀害齊王,更未脅迫劉次昌自殺。
漢武帝見到主父偃供狀,uukanshu 以為所言是實,複又憐惜其才,便欲下詔,赦免其罪。
閃回結束。公孫弘早就嫉妒主父偃之才,且受帝寵,於是趁機進奏:齊王自殺絕嗣,封國被廢,主父偃乃是罪魁。陛下如不殺主父偃,臣恐無法向天下人交待也!
公孫弘先害儒家宗師董仲舒,此時又堅持必殺奇才主父偃,陰險狠毒,世人不及。此公素不與人爭,卻每在關鍵之時惡毒一擊,每擊必中。
武帝信以為然,於是詔命誅殺主父偃。
朝中大臣皆恨主父偃喜好揭人隱私,因而紛紛落井下石,附議丞相公孫弘,上書要求誅殺主父偃全族。漢武帝為息眾怒,隻得準奏。
主父偃伏誅長安市曹之時,國人觀者如堵。一輛囚車緩緩駛至,受阻於刑場。
囚車中站立一人,默默觀看主父偃受誅,面無表情,目光如刀。
主父偃受刑完畢,看客漸漸散去,囚車繼續前行,駛過街衢。
便有人問:此車中之人,卻又是何方神聖,所犯何罪?
旁有人答:悄聲!此乃遊俠郭解,逃亡在外多年,未料今日終於被捕。
鏡頭閃回,敘述大俠郭解來歷。
郭解字翁伯,河內郡軹縣人,是驪山老母許負外孫。個子矮小,精明強悍,從不喝酒。幼時便即殘忍狠毒,每遇心中憤慨不快,便即拔劍殺人。又不惜犧牲生命,替朋友報仇;藏匿亡命之徒,聚眾搶劫,私鑄錢幣,盜挖墳墓,無所不為。朝廷每發通緝之令,調集高手搜剿,郭解卻總能在窘迫危急之時平安脫身,世人不知其故。(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