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棣皺緊了眉頭,他顯然不願意相信季伯鷹的這番話,也不打算信這番話,對掃蕩漠北這件事,老朱棣有著絕對的自信。
這番自信源自於從他洪武二十三年第一次率軍踏足漠北開始,距今已有三十載,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但這是仙人之言,明面上他也不好反駁。
“準確來說,你接下來的第四次北伐,第五次北伐,都沒有能夠與阿魯台正面交鋒,直至駕崩於第五次北伐的歸途之中。”
永樂帝最後的三年,幾乎可以用瘋狂北伐來形容,完全不顧群臣反對,不惜民力,每次都是率數十萬大軍親征。
永樂二十年,永樂二十一年,永樂二十二年,永樂帝連續三年親征北伐,而這個時候的永樂帝實際上已經是重病纏身。
更為關鍵的是,永樂末年的國家財政已經不足以支撐連年大規模北伐,這也是戶部尚書夏原吉不惜惹怒朱棣,也要拚死勸諫的原因所在。
季伯鷹這第二句話一出口。老朱和老朱棣都是再次沉默了。
因為如果北伐沒有對草原各部造成實質性的打擊,那就是徒勞無功,而這個徒勞的代價則是國庫的空耗。
不可否認永樂一朝的偉大,歷史也不會忘卻永樂大帝的豐功偉績,但永樂年間連年征伐帶來的國家財政壓力,國內矛盾加劇,這些都不可忽視。
這盛世,為國之盛世,卻實非民之盛世。
若非繼任的仁宗皇帝改弦更張,大明的未來難以預料。
正如黑衣宰相姚廣孝死前對朱棣所言,大明經不起三代雄主的折騰。
“蒙古人的軍隊都是騎兵,機動性極高,而咱大明多為步兵,如果對方一味避戰逃竄,要尋之決戰,確為難事。”
老朱凝聲開口。
畢竟朱棣的北伐大軍主要由三千營、神機營、五軍營組成,而人數最多的就是屬五軍營的步兵,這與霍去病的輕騎直入不同,數十萬大軍的一舉一動,都是一件極為龐大的工程,如果阿魯台一味想逃,根本難以追上。
在洪武朝,老朱一共進行了十三次北伐,規模有大有小。
當然,老朱的北伐並不是親征,而是派遣大將,除了最開始幾次想要徹底掃蕩殘元之外,往後對北征的將領,老朱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保存實力,重創即可。
因為經過幾次北伐之後,老朱清晰的認識到一點,蒙古這群逼崽子,太特麽會跑了。
故而雖然後面老朱每隔幾年就發動一次北征,但目的都是為了震懾漠北,穩住邊境安寧,核心戰略則是做了調整,變為了嚴防邊鎮、近塞擊敵。
這樣明軍雖然不能徹底消滅蒙古殘元,但蒙古也不能給明朝造成大的邊患。
以九大塞王戍邊,就是最好的戰略實例。
“老四,依據兄長所言,你這一朝的兩次北伐已經達到了震懾草原的目的,確實不宜再繼續北伐,更何況你所說的阿魯台曾經被你重創過,其狡詐恐不輸王保保,必然不會再與你正面交鋒,反而親征率軍深入漠北,一個不慎,極有可能被反製。”
老朱棣口中的阿魯台,讓老朱想起了他極為欣賞的王保保。
元滅之後,王保保就帶著人在漠北流竄,四處打野。
這老小子除了王保保這個漢名,還有個王跑跑的盛名,你想找他基本是找不到,反而這老小子時不時冒出來咬伱一口。
洪武五年,老朱一口氣把徐達、李文忠、馮勝、藍玉都派了出去,勢要把王保保給滅了,可最後的結果出人意料,明軍敗歸,甚至於李文忠差點就嘎了。
也是從這之後,老朱放棄了徹底蕩滅殘元的想法。
“仙使所言,未必是朕之結局。”
老朱棣凝聲答道,堅定的相信自己。
這位名載史冊的永樂大帝,史上唯一一個以藩王造反上位的天子,永遠都不信命運,他只相信自己,命運握在自己手中。
在老朱棣看來,自己當年以僅僅八百護衛起兵,都能乾翻擁有上百萬大軍的建文帝,這等逆天改命的事自己都辦成了,世上還有什麽事是辦不成的?!
區區殘元,何足掛齒。
“嗯。”
“你可以繼續第三次北伐,但我勸你,如若無功,放棄後兩次。”
季伯鷹並沒有直接否定老朱棣,而且也無法否定,因為只要老朱棣堅持,哪怕老朱開口,大概率也是沒用。
畢竟這是永樂朝,是永樂十九年,距離老朱駕崩已經過了二十多年,洪武朝的那些文臣武將都已凋零,再加上老朱棣的個人威望和權柄已經達到了頂峰。
在永樂一朝,只要是老朱棣想做的事,無人能夠阻擋。
老朱棣望向老朱,希望得到來自於父親的準允支持。
“兄長是咱大明仙師,兄長之言,便是天命。”
這話一出,老朱棣頓時心頭感到一陣低落。
“不過,咱老朱家的子孫,要的就是一個逆天改命。”
老朱哈哈大笑,站起身來,抬手拍在老朱棣的肩膀上。
想當年他從一個碗開局,打下這偌大的大明江山,與朱棣這以藩王之身造反登基,同樣是萬古頭一遭。
朱棣想掃蕩漠北,他老朱又何曾不想肅清草原。
從情感上,這父子兩個有著共鳴。
“咱支持你第三次北伐,咱也想看看,你小子究竟能不能徹底滅了草原上的那群宵小。”
“不過,正如仙師所言,如果你這第三次北伐沒有建功,咱希望你能遵從仙師之言,止戈為武,與民生息。”
這一幕,看起來著實有點違和。
一個中壯年拍著一個耄耋老人的肩膀出聲鼓舞,這耄耋老人則是聽的眼神激動,眼眶泛紅。
老朱棣站起身來,後退兩步,撲通朝著老朱跪了下去。
“兒臣,謹遵父命!”
季伯鷹全程看著,並沒有再多說。
他打算老朱棣第三次北伐的時候,跟著一起去看看,指不定能改變這第三次北伐的成果,指不定能改變這永樂朝的國祚。
就算遇不上阿魯台,也得把小也先給乾掉,提前預防土木堡之變。
“坐下吧,該聊正事了。”
季伯鷹點了點桌面。
因討論老朱棣第三次北伐這事,耽擱了許久。
季伯鷹帶老朱來這永樂朝,並不是來討論北伐的,而是來為老朱解答他心中的疑惑。
傳承千年的丞相製,究竟該不該廢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