嫋嫋的歌聲回蕩在閣樓裡,沒有任何樂器的伴奏。這種清唱恰好襯托出詞的哀婉意境,讓所有人第一時間就被吸引。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注滋味在心頭。”
整首歌就這簡短的兩段詞,蘭月唱完一遍之後,琴聲起。
在琴聲之中,蘭月不疾不徐,將之前唱的兩段詞以獨白的方式念了出來。
不得不說,有琴聲樂器的襯托,這段詞變得富有感染力,仿佛跟著獨白一同置身於那個寂寞的梧桐院,心中充斥著悲戚與愁思。
而在第三遍的時候,這段詞再次以歌的形式唱出來,並伴隨著琴聲的旋律與吉他的和弦,還有鼓點的渲染,整首歌以濃重的形式表現出來,仿佛是在回憶過往,又似在傾訴內心。
短短的兩段詞,先後的三種不同表現形式,讓整首歌以一種新奇的層次感呈現在所有人的面前。
就連徐經這個音樂老手也不得不感歎,編寫這首歌的劉家昌實在是太會了。他還有個身份是導演,也因此,就像是在拍一部電影般,這首歌以音樂的形式將意境的畫面感呈現在聽眾眼前。
在場的人本就都是讀書之人,對於詩詞自然是熟悉的,這也讓他們更能被帶入其中。
很多人甚至對於這首詞又有了新的認知,原來這首詞是這麽的美,這麽的悲……
可當第四遍的時候,蘭月再次轉換唱法,從先前的傾訴變為高歌歎惋,樂器也從原有的基礎上再次融入若琴的古箏,讓整段歌的情緒被推向最高處。
“吧嗒。”
李兆先等人再也繃不住了,眼中的淚水滾落下來。
樓下的眾人也紛紛垂淚,被這一遍又一遍的歌聲催淚而下。
徐經也深吸了口氣,不管聽過多少遍,總還是會被打動。
若琴他們演奏的與原版雖然不同,卻也大同小異。原版的第二遍還加入了貝斯,第四遍則是融入了管樂器與弦樂提琴。
現在徐經的樂隊人手不足,但由於若琴她們幾個優秀的表現,還原度也已經非常的高了。
一曲唱完,閣樓內大部分人的臉上都掛上了淚,心中卻不悲,有的只是對這首歌的喜愛和讚美。
“請問……唱這首歌的姑娘芳名是?”
樓下突然有人問。
他已經深深被蘭月的歌聲俘獲。
“姑娘,我姓王,叫王惠……”
“我姓周,今天是第二天來了,想知道台上三位姑娘是何名?”
“鄙人是彈古琴的,想問一下剛才那首廣陵散是何人彈的?”
……
一樓大廳頓時混亂一片,所有人都爭先恐後的起身,朝著舞台圍攏過去。有的人甚至想要掀開舞台前垂吊的柵格,看看台上三位姑娘的真面目。
“住手。”
徐經立即大喝一聲,看向樓下的眾人:“我們清音閣的規矩,所有客人絕對不能觸碰柵格或踏上舞台,打擾樂師演奏。不然輕者逐出閣樓,重者計入清音閣的名單,永遠不能再踏入閣樓內聽曲,並視情況報到衙門去。”
一樓大廳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被徐經這番話給鎮住了。那些伸手去掀柵格簾子的急忙縮手,距離舞台最近的幾人也立即後退了幾步。
他們這才想起那位清音閣神秘的老板,忍不住偷偷抬頭打量了一下徐經,又快速的低下頭來。
連國舅爺到了這裡都得客客氣氣的,他們又哪裡敢放肆。
徐經見他們還算守規矩,語氣也緩了下來:“台上演奏的是若琴和孜孜姑娘,唱歌的是蘭月姑娘。她們都是我大明一等一的樂師,還請各位今後都放尊重一點。”
“原來她叫蘭月,聲音真好聽啊。”
“果然不愧是我大明一等一的樂師啊,名字也這麽好聽。”
“若琴姑娘是彈奏廣陵散的那位樂師嗎?”
“我以前在江南好像聽過若琴姑娘的大名,請問這位若琴是江南的那位嗎?”
“我想再花五十兩銀子,聽聽那段列子禦風可以嗎?是孜孜姑娘彈的嗎?”
……
樓下頓時又沸騰起來。
他們在聽到三位樂師的名字之後,一個個都興奮異常。隔著柵格望向舞台中的三道倩影,想要分辨誰是誰。
徐經看著樓下這一大群的大老爺們瞬間就變成了小迷弟的模樣,心中也是好氣又好笑,看來今天的演出讓若琴她們成功收獲了第一批粉絲。
不過今後清音閣得立下明文的規定,再請一些維護秩序的門人才行,防止人多了之後產生混亂。
“今天徐公子真是讓我等開了眼界。”
李兆先也再次看向徐經,一臉的感激。要不是有徐經這個老板的邀請,他們還真搶不到席位來這聽曲。
最主要的是,二樓能清楚的夠看到三位姑娘在台上的演奏,簡直是視覺與聽覺的雙重享受。
“李公子客氣了。”
徐經見沒有人再做出出格的舉動,也再次入座。
這時台上的蘭月也介紹起了下一首歌曲:“接下來是今日的最後一首歌,名叫清平調。”
“清平調?”
台下有人驚訝,卻又不敢太大聲,生怕擾到了周圍其他人和台上的三位樂師。
李兆先也是一驚,扭頭看向身邊的徐經。
清平調可是大有來頭啊,是李白奉唐玄宗旨意,寫楊玉環的樂府詩。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李白這兩個字,就代表了所有文人心目中的那輪明月,也代表了詩詞無人可及的高度。
徐經對於這首歌也是有著別樣的看法。
據說當年這首歌鄧麗君小姐隻留下了一段簡單的原聲小樣,還沒來得及完成就因病離世。二十年後,王菲根據這段小樣重新錄製了隔空對唱版本並發行。
這也讓這首歌具有了特殊的意義,成為了鄧麗君小姐的絕唱。
一千多年前唐時李白的詞,兩位歌者時隔二十年以後的隔空對唱。現如今又輾轉被徐經帶到了明朝,唱給一群明代的聽眾。
這讓徐經突然有種超脫於時空,將幾個不同時間與空間的人連通起來的奇異感覺。
有人說鄧麗君唱的是楊玉環,王菲唱的是鄧麗君。
今天蘭月唱的又是誰呢?
這些明代的聽眾們,聽到這首歌想起的又會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