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知道眼前的盧少淵,是哪一種了。
李卓眉頭一挑,讚許的說道:
“盧郎君不愧是家學淵源,居然知道雞兔同籠。那我就獻醜說一個簡單一些的,你聽好了……”
“我去年七月路過曲阜,仰慕聖人風采,故於街市閑逛。見彼處瓜果繁盛,打算購買與鄉人分食。孔聖人教化之地,當真非同尋常,一賣瓜老者見獵心喜,彼此考校。”
“我的題目是這樣:一共有九百九十九文錢,一共買了梨和桃一千個。梨十一文可以買九個,桃四文可以買七個。請問盧郎君,彼時買了梨多少個,付了多少錢;買了桃多少個,付了多少錢?”
小樣,既然知道雞兔同籠,我不說就是,換個新鮮的,給你長長見識。
李卓這道題,好像是元朝時期出現,離著大隋好幾百年,就看盧少淵能不能破解了。
聽著李卓慢條斯理的說題目,盧少淵的臉色慢慢沉下來,眼神中的得意和戲謔,已然消失不見。
等到聽完題目,盧少淵已經是一臉凝重和緊張。
甚至,還有絲絲汗跡,從他的額頭慢慢沁出來。
盧少淵眼神飄忽,不自信的說道:
“這個……有點意思……你先等一下……”
盧少淵以為李卓就是江湖騙子的水平,知道點雞兔同籠,能夠騙過一般人。但他本人對“數”有所涉獵,自然不怕。
當時還想著提醒李卓,直接投降認輸,哪知道李卓還真懂“數”呢。
這一道題,簡直是聞所未聞。
盧少淵絞盡腦汁,好像家中古籍都沒有記載。
李卓見盧少淵變了臉色,知道這超出時代的題目,可能會奏效,一臉輕松的打量四周。
程咬金完全聽不懂,但對李卓的表現極為佩服,一臉嘲諷,擠眉弄眼的看著蹙眉苦思的盧少淵。
在偏廳暗角,也有一雙興奮的眼睛,觀看聽完了李卓和盧少淵的對話,興奮的往後跑去,不乏幸災樂禍的說道:
“娘子,放心好了,不是雞兔同籠。你不知道啊,盧家郎君的臉色當時就變了,臉上幾乎都是汗——他的題目是這樣的……”
這位娘子,自然是崔明月崔娘子。
她深知盧少淵頗有才華,眼高於頂,又家世高貴,少有看得上眼的人。而陌路相逢的李卓兩人,也都不是簡單之輩。
真要是鬧起來,怕是連帶崔明月都不好看。這才一直在後面盯著,準備隨時出來救場。
初時聽得盧少淵要比“數”,崔明月真擔心李卓上當,說些雞兔同籠的事——這些都是盧少淵小時候就知道的題目,當時他考倒了不少人,極為得意。
李卓要是出這樣的題目,無疑是自取其辱。
好在李卓當真不是簡單之輩,說的題目看似簡單,卻又有些無從下手。
崔明月不喜歡盧少淵的咄咄逼人,希望他能受點教訓,此刻也有些竊喜:
“一直眼高於頂,終於遇上對手了吧……”
崔明月自小就接觸家族事業,現在更直接掌管許多店鋪經營,算術是家常便飯,聽了題目,也好奇的計算起來。
而外面,隨著時間流逝,情勢又有了變化,程咬金擠眉弄眼,幸災樂禍,大義凜然的教訓盧少淵:
“你覺得如何,現在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了吧?你要是回答不出來,那就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了。傳揚出去,會讓人連帶看輕你們整個范陽盧家。”
“旁人都會以為,范陽盧家都是些眼高手低之輩,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高遠不過是考你一道最簡單的題,你卻是半天都沒反應……”
程咬金向來對名門子弟不感冒,一則是他本人出身地方豪強,覺得那些世家子弟名不副實,卻搶了地方豪強建立功業的機會。
二則是這些世家子弟,大多眼高於頂,看著彬彬有禮平等相待,但在骨子裡,還是看不起地方豪強。
程咬金得到這種機會,自然要冷嘲熱諷,一出胸中惡氣。
更何況盧少淵還是范陽盧家之人,在世家大族中是頂尖的存在。能嘲諷這種世家子弟的機會,也不是常有,程咬金很珍惜,步步緊逼:
“昨天高遠教了我一句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這是聰明人的做法。你要是再拖下去,那可就是糟蹋你們盧家的名聲了……”
盧少淵少有才名,有神童的稱號,何曾被人如此冷嘲熱諷?頓時青筋畢露,口乾舌燥,恨不得狠狠教訓程咬金。
但事實確實如程咬金所說,這道“數”題看似簡單,卻和盧少淵以往接觸的都不同,令人無從下手。
盧少淵心中不斷思索,聽著程咬金的騷擾和嘲諷, 白皙的臉上滿是汗水,煩躁的說道:
“你怎麽這麽不知禮……容我再想想……”
李卓隻隱約記得這道題出自元朝時期,不清楚隋唐時代有沒有解法。
盧少淵如果知道怎麽解這道題,的確出乎李卓的預料,令人驚訝。盧少淵如果不會,也在情理之中。
李卓不是得勢不饒人的人,加上程咬金這番話,無異於開了地圖炮,得罪了所有的世家——
現今輿論就掌握在世家大族手裡,輕易得罪不起。
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說的不是真正隱居的人,而是這些世家大族的精英。
他們有各種關系,經常有人推薦給皇帝。可能早上還是一介平民,晚上就接到聖旨,一躍成為高官。
他們有機會處於廟堂之高,則施展抱負,若覺得不合,則掛冠而去,皇帝都勉強不得。
這些世家有複雜的關系網,不但掌握著輿論,還掌握著權勢。離開了這些世家大族,皇帝治理天下都是空談。
李卓可不願意這時候,再得罪這些世家大族,和他們打嘴仗。給程咬金一個眼神,對盧少淵說道: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書海浩瀚,無數前輩大賢,窮盡一生之力也不過得其萬一。何況我等天資平庸之輩,只能虛擲年華。”
“盧郎君若是不知何解,也屬正常。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盧郎君不擅長於此,要不另選……”
李卓知道古代不重數學,自然不會當真以為盧少淵有多厲害。這麽說是化解盧少淵的尷尬,讓他趕緊認輸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