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看過去心中很是滿意,同時他也看到一名熟悉的臉龐。
隊伍裡的王虎激動的看著皇帝陛下向自己走過來,然後笑著拍了拍自己的肩膀,對自己輕聲說道:“鞋子合腳吧?”。
“合腳!”王虎很是激動,身體隱約有抖動的趨勢。
娘的!陛下跟自己說話了!
現在他無比清楚陛下沒有忘記自己,這是無比的榮譽。
“好!”喝了聲好,朱祁鈺便不再做聲。
一旁的成敬見此,會意的帶著這十三人離開,在片刻之後再次回到小院。
“這十三人放在錦衣衛裡”
朱祁鈺對成敬囑咐道。
剛回來的成敬表示自己明白該怎麽做。
見此情況,朱祁鈺長出一口氣。
現在的他無法從軍隊裡入手,也只能先從錦衣衛開始。
這也是他沒有辦法的辦法,就像他每天都有去軍隊一趟一樣,為的就是讓現在北京城的官兵重新認識一個事實。
那就是,現在大明的皇帝是他,朱祁鈺。
歷史的教訓告訴他,如果一個皇帝失去了自己信賴的軍隊,那麽這個皇帝也會失去自己的權力。
就像教員說的那樣,槍杆子裡出政權。
站在歷史的長河上往前看,那些末代君主,對軍隊的掌控能力基本為零。
往後看,明朝的皇帝在土木堡之變後,對軍隊的視察遠沒有洪武、永樂兩朝頻繁。
而明朝的皇帝經常可能的疑難也是那個時候有了病根。
就連一位治百官如同家奴,視天下如同私產的那位忠孝帝君,也差點栽倒宮女手上。
朱祁鈺微微低下頭,眉宇間滿是歎息之意。
說到底,他這個皇帝,到現在還只是像個吉祥物。
清淨的小院深處鬧市,卻獨有安寧,而且離皇宮不遠。
朱祁鈺看向成敬滿意的點點頭:“你找的這個地方不錯”。
聽到不錯的誇讚,成敬臉上的笑意更甚一分:“主子喜歡就好”。
“走吧,去於謙那看看”
吩咐了一句,朱祁鈺便等著成敬牽馬過來。
主仆二人就這麽牽著馬去了於謙所在的大營。
一列列的輜重、糧草被拉進北京城內,空氣中彌漫著戰爭的味道。
朱祁鈺走進於謙所在的營帳,便看到於謙正和幾人站在地圖前商議。
這時於謙幾人也看到皇帝陛下來了,紛紛參見行禮。
“你們繼續商議,朕只是個門外漢,不會多嘴”
朱祁鈺聞聲解釋。
幾位官兵互相看了看,有些面面相覷,最後是在於謙的示意下繼續忙自己的事。
“陛下請看,這是京城的防備圖”於謙側開身子,將身前的地圖完全的在朱祁鈺眼前展開。
“嗯”朱祁鈺微微頷首。
看著眼前詳細的地圖,雖然比不上後世的,但在這個時代無疑是最頂尖的。
“成敬,回頭你找一份放在朕的書房”
朱祁鈺轉頭便對一旁的成敬吩咐下來。
對此,於謙只是溫和的笑笑,地圖什麽的,皇帝陛下開心就成。
“於謙,實情給將士們說了沒有”朱祁鈺低頭看著地圖,卻是在問一旁的於謙。
安靜了片刻之後,於謙緩緩的開口說道:“還沒有”。
“哎!”
雖然料到是這個結果,朱祁鈺還是有些不如意,上下不一心,這樣的軍隊還想打勝仗?
這簡直是癡心妄想!
不過還好於謙說的是還沒有,那麽還有挽回的余地。
“還?還要等到什麽時候?”朱祁鈺臉上有了一絲質問的意思。
面對質問,於謙不卑不亢的說道:“陛下備操軍,備倭軍剛剛入軍,現在說出實情,很有可能會擾亂了軍心”。
“我大明的軍隊還有軍心嗎?上行下效,貪墨成形,吃空餉的事情屢見不鮮”朱祁鈺語氣不見放松之意。
剛剛於謙說的不無道理,只可惜朱祁鈺前來不是和他講道理的。
所以才用一種近乎強硬的姿態打斷了於謙,對此於謙只能心頭歎息,他只希望眼前的皇帝陛下不要像他哥哥一樣,魯莽行事。
“召集三軍,朕有話對他們說”朱祁鈺不予置否的說出自己的帝令。
一旁的於謙只能看著成敬下去執行。
沒過多久。
黑壓壓的場景已經滿是人影,甲胄碰撞,在凌冽的寒風中更顯寒冷。
朱祁鈺身穿皇帝專屬的龍袍,從將士前面走過,這些半輩子都在軍隊裡生活的漢子紛紛低下了頭。
朱祁鈺抬頭看向軍隊中有些稚氣未脫的面容,心中更是沉重。
這些人可以在學堂, uukanshu 可以在街上,甚至可以在哪個地方胡混,但萬萬不能出現在戰場上。
當看到這些人有些熾熱的目光,朱祁鈺心中更是刺痛,過些日子,這些鮮活的生命他不知道還能剩多少。
“兒郎們!”
“在沒多遠的土木堡,大明敗了”
朱祁鈺的話,被一層層的傳遞下去,聽到將士們臉上都是壓製不住的震驚。
進京的這些日子,他們或多或少的聽到了消息。
但這些都沒有眼前身穿龍袍的帶來的震驚。
既然大明敗了,那前些日子禦駕親征的正統皇帝呢?
這個問題出現在一眾將士們心頭,他們大字不識一個,朝廷發出的政令他們根本都不知道。
朱祁鈺也是意識到這個情況,這才決定親自到軍隊一趟。
“朕乃是正統皇帝的親弟弟,郕王”
“正統皇帝遇難,朕臨危受命即皇帝位”
“再過一段時間,瓦剌的部隊就要攻佔北京城”
朱祁鈺看著眼前不斷變得有些驚慌的士兵,皇帝被俘,京城即將被攻,這在哪個時代都是災難。
“不過既然朕成了你們的皇帝,成了大明的皇帝”
“那麽北京城破,朕與爾等一同殉國!”
壓抑的情緒出現在所以人心頭,就在這個時候不知道誰喊了一句。
“大明不會亡!”
緊接著便是山呼海嘯的呐喊聲。
他們哭喊著,嘶吼著,發泄著心頭的情緒。
見此情景,朱祁鈺微微點頭,向死而生,未嘗不是一條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