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東回福建的一路上,王文龍肉眼可見各地都在受災。
其實今年的雨水情況比起去年好太多,可是萬歷二十八年的天變影響到了去年各家各戶的存糧,造成的流明,又使得去年能夠回鄉耕種的百姓數量減少,後續影響集中在萬歷二十九年才顯現出來。
農歷四月,報災的地方已經包括了順天府以南的整個華北地區;河南一帶的黃河治理工程還需要大量投資,因為大災工程進度也被拖延,導致河州府一帶黃河直接乾涸見底,又拖延了春季的澆灌。
福建的災情終於也到達可以載入史書的級別,這一年晉江、南安、惠安、同安、莆田、仙遊一起報告受災,福建沿海的四大平原糧食全部減產。
好在是這兩年大力推行紅薯南瓜種植,以及方興未艾的大員島移民疏解了流民壓力,所以王文龍回到福州之時福州城外的流民情況還能控制,聚集流民的人數甚至比去年還少了大半。
這多少讓新上任的福建巡撫朱運昌松了一口氣。
金學曾已經回鄉,的身體實在不行,去年十二月在福建賑災之後再次上疏告老,萬歷皇帝對於他印象還是不錯,百忙之中點頭同意,於是金學曾今年帶職還鄉修養,新任巡撫,祖籍南直隸丹徒,戶籍雲南軍戶的朱運昌上任。
徐學聚今年也挪位置了,卸任福建左布政使,新任福建巡海道副使。
別看名字叫做副使,其實是平調。
明代為了防備海患,在福建浙江,廣東三地都設巡海道,督理沿海衛所官軍,專管兵糧海防,兼理團練,分理軍務。福建每年的海防支出都得從徐學聚手上走一遍,這官位是從按察使的職能中分管出來的,左手管軍隊,右手管糧草,肥的流油。
徐學聚從管福建地方行政的布政使司衙門調任巡海道副使,用上一段時間到軍中歷練,其實是為下一步掌管福建最高巡撫之位專門做的安排。
福州城裡換了一任巡撫,街面更加雜亂,而《旬報》也搬出了原本位於福建布政史司衙門旁邊的編輯部,用《旬報》的利潤在橫錦巷重新購置了一處院落。
“如今的福建真是亂成一團,高宷這廝也來攪擾。”徐學聚憤慨的說。
王文龍搖頭說道:“新官走馬上任,舊勢力盤整,至少要亂上一年,朱巡撫怕是要吃苦頭了。”
朱運昌來到福州之後也極力交好當地士紳,特別是對於這兩年在福州士林之中極負盛望的王文龍。
他了解到王文龍所做的事情之後十分重視,專門來信到王文龍家中邀請王文龍去做幕僚,但當時王文龍還在京師自然是接不到,直到這幾天王文龍回到福州,專門拿著禮物去拜了新任巡撫一趟,委宛推卸了朱運昌的邀請,然後就是跟新任的福建左右布政使交割把《旬報》和湘妃紗從原本的福建布政使司衙門獨立了出來。
就和王文龍之前給徐學聚分析的一樣,金學曾在福建勢大根深,他一走,遠調而來的朱運昌上任面臨的情況無比棘手。
對於百姓要賑災,同時還有大員島移民的諸般雜事,大量移民帶來的海防不穩令人頭疼,更麻煩的是高宷在福建坐鎮幾年已經弄出一個“宷黨”,一直想插手福建地方行政。
金學曾一走宷黨群魔並起,大辣辣的直接開始搶奪原本省府擁有的稅關控制權。
徐學聚現在也對高宷頗為不滿,主要是因為他從布政史司衙門調走的時候想要帶上自己手下的小金庫《旬報》,以及湘妃紗。
王文龍經營這兩項生意帶來的利潤都頗豐厚,而且並沒有什麽扣留,新上任的福建左右布政都頗為樂意讓王文龍將自己的經營余額帶走。
可一切手續將要辦完臨走之時,高宷卻跳出來打秋風,強行攤派了《旬報》八百兩銀子,否則就要上報朝廷《旬報》侵吞衙門產業。
這事情王文龍無法處理,直接報給徐學聚,徐學聚聞言便萬分生氣。這年代對於官員操守的要求不能按照後世來算,徐學聚自己覺得他從布政使司衙門離開,非但沒有侵佔衙門一文錢還把許多利潤交回,衙門的小金庫無比豐盈,已經算是仁至義盡。
而徐學聚這幾年並沒有如何難為高宷,高宷此時橫加阻撓,完全就是不給他面子。
但是他和高宷一番鬥法,最後結果卻是徐學聚黑著臉告訴王文龍:“送八百兩銀子到高宷處,免得那廝繼續聒噪。”
徐學聚做了這麽久布政使,剛剛換位置就被高宷擺了一道,對這高公公已然恨之入骨。
高宷才不管福建官場上的這些規矩,他這稅監的官位完全就是萬歷皇帝給的,就像個把月前萬歷皇帝自知要死就宣布撤回所有太監一樣,不知道哪一天皇帝心思變動就把位置收回去了。
高公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坐多久的位置,何必和地方官維持良好關系?
徐學聚也在用自己的能力給朱運昌幫忙,但是能做的實在有限,徐學聚現階段所要做的事情是盡力把福建的沿海衛所兵以及營兵抓在手裡,進一步壯大自己的力量,免得到時候自己上任之時,也落到朱運昌一般的窘迫場面。
徐學聚道:“高宷昨日派人到福州府學中查諸生家底,按圖索驥,一家家勒索而去,哪有這樣辦事的?放著讀書人的體面於何處?”
王文龍聞言點頭,這事情他知道,一年前他還在心中奇怪,高宷在福建的勢力如此龐大,歷史上怎麽會鬧出王宇率領諸生圍毆高宷的諸生之亂?直到這幾天回到福州,他才明白。
萬歷皇帝在京城搞的那一出“遺詔”風波最終還是影響到了天下,主要影響的是各地的稅收太監,他們都覺得自己很可能沒日子收稅了,於是在此事之後更加變本加厲,想要趁著萬歷皇帝還沒死,把稅給收夠本。
高宷想出的辦法就是敲詐勒索,專門找福建有錢人家,指著人家的屋子就說屋子下面有礦脈——大明的礦脈都是屬於皇帝的,高宷有監礦之權,理論上懷疑你家底下有礦脈就可以開挖,挖完之後如果沒有發現礦脈那就算你倒霉,高宷一分也不會賠償。
所以整個流程就演變成高宷手下看哪家人有權有勢,就去指著人家屋子說要挖礦,哪有人家願意讓高宷帶人把自家房子推了挖礦,為了平息事端就只能給高宷送賄賂。
但福州這麽大,有權有勢人家極多,高宷也不能看著哪家的屋子漂亮,就隨便上去攀咬,萬一得罪了權貴之家,投入產出就不劃算了。
所以高宷想出的辦法就是專門跑到福州府學之中所要府學生員名錄,能到福州府學讀書的人家,基本都有不錯的條件,高宷索要名錄之後一家一家分析他們的家庭情況,列出有錢又沒背景的重點坑害對象,然後拿著名單一家一家的敲詐過去。
那些福州府學的秀才沒過兩天就發現自己和同學家一個一個被點名,一家也逃不過去。
而且高宷不是敲詐過一回就算了,今天勘查鐵礦查到你家,明天還可以勘察銅礦呢。
除非真把你的房子給挖塌了,確定下面沒有礦脈,否則只要房子還建在土地上,那麽查上十遍八遍也沒有任何問題。
稍有錢財的福州秀才自然感覺自己是砧板上的肉,而且還是被反覆碾壓的那種,不知道哪一天就又輪到自己,而且他們沒有任何合法對付高宷的手段,這種壓力之下,不被逼的去圍毆高宷才奇怪。
王文龍知道諸生之亂只是時間問題了。
王文龍對徐學聚道:“高宷在福建好歹還只是對富人收稅,我從京師回來,一路上看到各地的太監收稅都收瘋了,運河上的鈔關那才是厲害,臨清太監馬堂收稅跟搶劫也沒什麽差別。”
因為福建對外貿易的大頭都在出洋貿易,福建四大平原的海商各有各的門道,這裡頭高宷還真沒辦法抓到多少稅收,其實這是收稅最狠的是運河上的太監。
最有名的便是監管臨清、天津兩大黃金鈔關的太監馬堂,為做生意王文龍和毛文龍給他送了不少錢,談論起這貨,連毛文龍也嘖舌。
王文龍從京城回來的路上,船到臨清時根本下不了船,因為鈔關前堵了十幾裡,全部等著被收稅。
馬堂的收稅方法不是看你運了多少貨物就抽多少成,而是應收盡收。
比如利瑪竇坐著船到達臨清直接連人帶船被扣下了,馬堂說要跟他收稅,然後把人關在寺廟裡,讓利瑪竇自己報稅。
利瑪竇報了一個稅額,馬堂不回復,又報一個更高稅額,馬堂還是不回復,把利瑪竇都弄懵了,不知道這太監究竟想收到什麽樣的數字才滿意。(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