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景故事 > 24、第 24 章

汉景故事 24、第 24 章

簡繁轉換
作者:浮笙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1 22:21:1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殿下这些天都在忙些什么?”

两个心虚的人坐在一块各自心怀鬼胎琢磨了半天,最后还是分了开来。

王?看着刘启懒洋洋地靠着玉几,闭着眼睛什么都没做,却不像前几次那样很快就陷入浅眠之中,才有些好奇地跟他打听外朝上的事情。

刘启之前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是每次回来眉眼深处都带着点疲惫,只要周围环境变得宁静起来就很容易睡着。王?怎么想都知道应该是忙的、累的,所以一直在努力安抚他。

“哦。”刘启睁开眼睛,没有避讳的意思:“廷尉最近判了件案子。”

如今汉家以黄老无为而治的养民思想为主流,意在安定秦末战争后残破不堪的天下。国家哪怕是中枢机构,实际要负责处理的事务也不是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断案确实是日常事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廷尉是汉朝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关的长官,能由他出面的案件,那肯定不是什么小事。而这事竟然还能闹到让太子都跟着忙前忙后,那更是了不得。

“有人盗取了高庙座前的玉环被抓到了。”字很少,但事很大,王?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刘启的情绪倒是很平静:“大人很生气,想要判处那个人族诛。可廷尉只上奏要求轻判,只需将对方个人弃市处死就行。”

这么勇?

王?侧目:且不说冒犯皇家尊严的问题,大汉以孝治天下,为了给父母报仇而杀人一直都能得到情理上的谅解。刘恒的皇位不是刘邦亲自传给他的,就更需要注意这方面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有铁头娃敢顶着刘恒的意思一定要给对面轻判?

“朝堂上因此都吵翻天了。”刘启想到满朝诸公和市井吵架没什么区别的混不吝就有些头疼:“大人也不高兴,我就得帮着两头跑。

一边去廷尉那边询问对方判决的情理,并劝说对方考虑一下陛下的心情;一边去亲爹那头安抚炸毛的皇帝,哄他们不要和廷尉那个犟种计较。甚至他还得在有些暴脾气的大臣破口大骂廷尉,要求将其治罪的时候,站出来做和事佬和稀泥。

一时之间着实心力交瘁,可偏偏事关高庙,刘恒被气得厉害,薄太后也不高兴,这事除了刘启能站出来管之外,其他人谁都指望不上,窦漪房都不行。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张释之他甚至还火上浇油,问陛下如何只是因为对方盗窃宗庙之器就要判族诛,那么“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杯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

长陵是刘邦和吕雉合葬的陵墓。张释之他这是在拐着弯说,如果盗窃宗庙之器也是族诛,盗窃皇陵也是族诛,那么早晚得有胆大包天的人来个“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去盗墓了。

刘启听他这么为自己解释的时候,毫不夸张,完全是瞬间眼前一黑,差点人都要倒下去。廷尉轻松一句,往后要费心费力哄人的都是他这个冤种啊!他爹就算忍着听进去了,事后肯定也不爽要他哄的啊!

“犟种?”王?重复了一遍这个形容:“有多犟?”

“不久前大人行出中渭桥,有人自桥下过,惊了大人的马。幸亏那马向来性情柔顺,大人才没有被摔下去。事后大人要追究那人的过错,廷尉只按犯跸处理,要求罚金就行。”

刘启神色淡淡。王?听得却是无言:此人竟然还不是第一次把脾气挺好的刘恒惹毛了?

然后她就知道,强中更有强中手,能被刘启这种人都评价为犟种的男人,着实不一般。

“两年前,二弟、三弟还有四弟都来朝见。我和四弟多年不见,就与他同车入宫??聊得高兴,忘记了要在司马门下车。”

“廷尉当时还是公车令,就追着我们一直到了殿门前强行拦了下来,还直接跟大人弹劾我们犯了不敬之罪。”

当时帝后甚至太后都在宫里等着他们赴宴呢??然后当着家里所有人的面,他和刘揖就被时任公车令的张释之告了一状。逼得刘恒不得不和亲妈免冠谢罪,说自己没把孩子教好,让太后下令赦免这俩倒霉孩子,好把这事淡化成为一件家事而

非国事。

一个老大,一个老幺,都是刘恒舍不得的崽。他这个当爹的能怎么办?还不是捂着脸把小孩原谅。

Ett:......

又得罪皇帝又得罪太子,这就是你们文景时期大臣的胆量吗?!

不过??“殿下听上去和怀王关系很好?”她柔声询问。

刘揖在那件事的同年六月过世,因为无子早卒,刘恒爱怜这个孩子,给他谥号为怀。

现在的梁王刘武才是刘启的同母亲弟弟,结果三个弟弟同年入朝,他却跑去和不同母的幼弟同车?

“梁,屏障也。”刘启的回答很有他的风格:“关东诸国如欲西向,需先伐梁。”

以代、赵遏制北面的燕与匈奴,用梁与淮阳、淮南连线以封锁东面的诸侯。所以这几个封国在汉初都是非帝支直系血缘不王的重地,刘邦用诸子以镇弟、侄。

而刘恒儿子数目不够,又没有合适的理由将这几处封地的全部收回重新分配。只能结合地势,用黄河以阻赵,用长江以挡长沙、淮南,只牢牢控制住代、梁、淮阳??刘揖一死,更是被迫弃淮阳而保梁,可见梁地之重。

除非梁王犯了什么过错让刘启可以收回梁地改封诸子,他为了朝廷安全考虑,就必须亲近被封为梁王的那个弟弟。

并且“四弟为人慈孝而爱书,”也许是触动了回忆中幼弟的身影,刘启的神色也有些温柔下来:“他天资聪慧,文武双全,性情又很平和,在几个兄长当中又最亲我,当初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来找我把臂同游。”

和好揽辞赋之士,好为宫室,为人有些大汉诸侯王特色轻浮的刘武不同,刘揖是个很乖巧的孩子,自然更为讨人喜欢。

讲到这里,他嘿然长叹,许久后才道:“就是因为这样,他去世之后,贾太傅才会那么地难过啊。”

他怜爱幼弟意外离世,但同样痛心良才美玉竟然亦为之忧郁早卒,随之而去,自己此生竟然无缘再见贾生一面啊!

王?理解刘启这份愤愤不平:贾谊年少而才高,又素有改革改制之志,是故众人嫉之。刘恒先后将他外放长沙、梁地,一方面是为了磨砺他的心性,更多的却是想要将其留给刘启施恩重用,好让其对新帝从此死心塌地,配合刘启锐意进取的性

格以此大有作为。

晁错虽然多次上书得到刘恒的赞许,但在文帝朝最高不过中大夫就是这个道理。

结果刘启自己还在当太子呢,他的钦定SSR就已经先走一步自己撕卡了?

谁来了不眼前一黑啊!

“殿下如若惋惜,日后可以对贾太傅的家小照拂一二。”王?轻拍了一下他因为情绪激动而有些青筋暴突的手背,建议道:“且不说子孙当不堕先辈之志,这也是殿下一片招贤爱才之心。”

刘启觉得有理,认真思索起来:“贾生是洛阳人。但他从小赴长安师从张相国,丞相应该知道他的家小如今身在何处。’

“丞相亦曾授我律历之法,如此说来,我与贾生还算是同门。照顾家小一事,便更加师出有名。”

如今的丞相张苍是追随高祖打天下的老臣,亲自着手制定了汉朝的律历,向来以博学多才著称。如今只要是有志于律历一道的,都是以他的学问为本。而太子要学,自然是学最好的。

“我下次趁丞相休的时候去拜访他就是。”刘启火速拍板,想了想,又补充道:“嗯,跟大人说过之后去。”

“张相国啊......”王?有些遗憾,又是一个历史名人的传闻就在耳边。可惜她哪怕与之同时代,可能都见不到对方一面。

“据说丞相很擅长养生之道,这是真的吗?”历史上此人可是活了一百多岁,从秦始皇时代一直熬到了刘启登基后才去世,可谓秦汉传奇长命人,不问一下简直对不起王?的好奇心。

刘启看着她,捕捉到了她第一声相国之后有些黯然的情绪。他望着天,安静了一会,最后竟然问王?:“你如果想知道的话,要不要和我一起,当面去问问丞相?”

王?一惊,相当错愕地看他。

“我可以去吗?”

“有什么不可以的吗?”刘启反问她:“我要去拜访丞相家,丞相夫人肯定也要来迎我。到时候私宴一堂,你怎么就不能随我去了呢?”

“并且我此行要去询问并照拂贾生的家小,身边当然还是要夫人作陪为好。要不然难道要我与贾生夫人私会?人言恐怕要闹翻天了。”

“......这种场合,难道不是太子妃更为合适吗?”

王?认真地看他。她的眼睛里有着一点自己都不知道的期待,看得刘启忍不住心软。

他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伸手把她抱进自己的怀里:“我想带谁就带谁,没有人那么会管我的私交的。

“薄也没你想的那么可怕??”刘启压低了声音,有些出神地摸了摸她的脸颊:“你不要给自己那么多的压力,好不好。”

王?一顿,就听见刘启俯身在她的耳侧呢喃:“不用那么焦虑,不要担心。”

他认识的王?是个在知道自己曾经调戏的青年竟然是太子后都能理直气壮,完全没有羞涩不安或者惶恐之意,为人处世落落大方,有着一颗玲珑之心,眼界比世间大多常人都要来得开阔高远的人。

“??都怪张释之。”刘启不高兴地抿唇,小声得嘀嘀咕咕:“如果不是他接连整出来那两起大案,害得我这段时间一直要忙着替他收尾,我本来不该这么忙的。”

“太子宫还是太小了,”他抵在王?的肩上,蹙眉批判:“好吧,作为宫室来说太大了。但是和整个天下比起来,还是太小了。”

他**岁的时候,跟着母亲从代地奔赴长安。不同于又惊又喜,满心都被刘恒可能要为新帝占据的众人,年纪尚小的刘启还没考虑到那些。在那段路的马车上,他只是为自己打开了窗户,满眼倒映出世间百态。

年幼的皇孙第一次走过那么长的路,看过那么长的一路风景,才知道原来在小孩眼中已经足够恢宏的代王宫,对于整个天下而言,不过是沧海一粟,才知道原来在小孩心中已经足够宽广的代地,不过只是天下的一处封国。

他像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在那一年终于被人捞了出来,见到了整个世界。于是从此心心念念,再难相忘。刘启的整个世界观与天下观,可以说都是在那段几个月的旅程中得以重塑的。

窦漪房有兄弟,而刘启偏偏与窦广国更为亲近,可以说对方少时那段坎坷的经历其实占了很大的比重。

“我下次带你去思贤苑逛逛,那边靠着上林苑,有地方可以跑马,骑射......”他絮絮叨叨地将别苑的各种说了个分明,言语间自然流露出了对自然和出行的向往。而王?专心地听,听他对一路上风景与人文的观察,听他讲他知道的路边某处人

家。

“太子宫还是太小了,对吧。”

刘启握住她的手,闷闷地问。

与天下比起来小得像一个笼子。刘启不乐意困在这个笼子里,他知道王?应该也不喜欢的。

“??下次,学会多依靠我一点吧。”

他稍微拉开了一点距离,王?因此得以看见刘启认真的眼神,知道他绝不是在说笑。

“就算大母那边有话说,那也有大人替我俩顶着呢。我可是大人的爱子???????不用那么为我担忧。”

王?在为他收敛,她不想让刘启背上宠妾灭妻的名号,担忧自己的要求会不会过分而困扰到刘启。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太子身边能够得到的更是第一等的利益。刘启这一辈子遇到太多向他请求、祈祷、索取,对他有各种欲求与诉求的人了,第一次见王?如是谨慎而不安,害怕对他有求的人。

当然了,“将欲取之,必姑予之”。王?又不是什么高尚到无欲无求的人,她现在的不敢求,必然是为了未来更大的所求??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王?是他的夫人,除却未来的皇后乃至太后之位,她更大的诉求还能是其他的吗?

可刘启不在乎,王?想要这样的未来怎么不可以了呢?

他甚至还想笑,颇为怜爱她那份谨小慎微,怜爱她对自己太子之位的翼护之情。

??她分明可以对他索取更多的。

刘启有些促狭地嘲笑一声:看看高庙,他们老刘家难道还有规矩礼法这种东西?

“再任性一点嘛。”刘启亲昵地贴到王?的脸侧,轻声在她耳边蛊惑:“你难道不想陪我出门吗?”

“我们明明可以一起去考察民间情况,拜访各路贤人名士的。”

他眨了眨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