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景故事 > 37、第 37 章

汉景故事 37、第 37 章

簡繁轉換
作者:浮笙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1 22:21:1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既然栾布已经将事情允诺了下来,王?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虽然没有同名的季布一诺那么出名,可是司马迁将这两个人合传,栾布的信用与刚烈又差得到哪里去呢?

她拉着栾布的衣袖,效仿着面对家中长辈的小儿女一样作卖乖状:“还请将军入席??总不能叫二位将军来访,却失礼到什么都没有准备的。”

王?说着,故意当着栾布的面佯嗔了一眼刘启,显示出两人的亲近:“殿下回来之前,竟然都不先和我说一声还有将军来访。“

刘启讪笑一声,默默去牵王?的手,侧脸在她耳边告饶:“实在是归心似箭,一时忘了。”

他这话还真不是之前那般单纯为了提醒栾布,全然一片真心:

要拿下栾布当然要靠王?的努力,早点让王?知晓有所准备难道不好吗?何必一定要等到刚才两人路上才简单交代,实际行动竟然主要靠默契?

刘启是真的直到看见王?无恙的那一刻,才有多余的从容去考虑栾布的事情。

栾布将一切收入眼中,看着太子宫的宫人面对王?的指挥,竟然都面不改色从容施行,显然已经习惯这样的作态,对自己内心的想法就更坚定了几分。

众人入席。

解决了栾布问题的王?目光终于落在了最下首的李广身上:尽管眼下这个年轻人还是刘启口中顺嘴被连带起的潜力新秀,是刘启想拐栾布,于是顺手一起捞了的小年轻。

但是放在后世的名声来看,栾布的声名恐怕是远远不如李广的??哪怕只说地狱的“李广难封”的典故。

哦,对了。王勃前半句的“冯唐易老”是不是也应该是这个时期冒头的?现在的云中郡守是谁,还是魏尚吗?

王?在心里计算着下一历史名场面的时间线,面上对着理当陌生的李广却是一副恰到好处的疑惑与温柔:“这位是?”

“这位小将姓李,单名广,是秦朝将领李信的后代。”

不等李广自己避席回话,坐在王?身边的刘启就笑意盈盈接过了话头。

“栾将军说他这次随他出征匈奴,可称得上是英勇过人,良才美玉。”

“原来如此!”

王?赞叹出声,微笑着为李广举杯:“那愿李将军日后为国朝大将,冲锋陷阵,驱除胡虏。”

王?没因为李广最终在武帝朝的战绩,以及家里和卫霍的那些瓜葛而对其人有什么偏见:

子孙不肖一事另说。从对汉朝的忠心而言,李广是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的。哪怕是被匈奴俘虏,他都坚持要一个人跑路回汉朝,没像李陵那样干脆投降。

且夫人各有所长,六边形战士向来是历史的少数。李广是不如卫霍这种历史顶级的将领,可他难道不比一些完全没有军事才能,甚至都不会纸上谈兵的人来得强出太多吗?

如果将李广和卫霍放在二选一的条件下让王?选择,那她当然二话不说选卫霍。可是人生实际上又不是这种选择题,高祖当年能左拥汉初三杰、右抱樊郦滕灌,有说过有了韩信这样的打仗作弊器就不要后者了吗?

王?:我全都要。

哪里有良才送上门来还在嫌弃的道理,你当所有的将领都能有白韩卫霍的水平啊。

李广听见刘启确实记清楚了自己,又听见王?对自己的欣赏,此刻激动地满脸涨红,几乎手足无措地慌乱应下二人,满眼兴奋。

只是李广确实还需要磨砺。王?微笑着看着这样的李广,心里盘算起该如何让他在众人面前暴露一下自己路痴的本质,又当如何让仔细修剪他身上的不足。

李广在历史上也许确乎是生不逢时的:他没赶上刘邦开国之时;而文景时期的对匈战争以守成为主,于是他的一身才能在防御战中养出了惯性;好不容易等到孝武皇帝用事,刘彻偏偏又养出了全然合乎自己心意的卫霍,没闲心去掰正性格骄傲

的老将。

但眼下却是时机正好。

这场接风洗尘的宴席办得不算盛大,心系王?身体的栾布在看到她面露疲乏的时候,就贴心地选择告辞。

王?若有所思地看着栾布带着李广远去的背影,转身勾住了刘启的手指,端详着他的面容。

未来的孝景皇帝此刻风华正茂,一双顾眄炜如的眼睛对她笑得甚是好看。

“怎么了?”

刘启从善如流地握住她的手:“在想栾将军的事情?”

“既然栾将军有意在中央为官的话,大人绝对会应允下来。”刘启以为王?在替栾布思考他的未来,在心里飞速过了一遍现在朝廷适合给人上位的官职,但筛到最后,他顿住了。

好像,大概,也许。目前最适合给栾布的......竟然是他的太傅?!

刘启不可置信地再过了一遍满朝诸公目前的履历:对,好像除了东阳侯张相如因为要往击匈奴的原因被调离了他的太傅一职,其他还真一时半会挤不出适合栾布的位置。

太子沉默了,他想起了栾布方才护王?跟护崽一样的表现。

??以后他当我太傅?

这和在外手下读书有什么区别。

王?这会和刘启的脑回路不在一条线上,她没想到这一层。认真衡量了下栾布的性格,她反而在无心间否认了刘启的假设:“将军一时半会应该还不会选择在中央任职。”

“也许会去边地为郡守。

栾布想要帮助王?,那么他在朝廷中的地位自然是要越高越好。再细数他一身本领,栾布最擅长的还是用兵。

王?这一胎就算是男孩,距离长成都颇有些时日,何况如今太子妃背后还有薄太后可以依仗,太子向他许诺的未来绝不会在此时。

于是栾布不会急着这一时半会,比起现在就留在长安,他应该会选择多积累些军功作为升迁的根基。

而若要求军功,最好当然在边地。

“并且我也不是在为栾将军的任职担忧??我在想跟在将军后面的那个小将。殿下说他是秦时将领李信之后,将门出身?”

王?将话题带回她想要的方向,脸上露出几分欲语还休的迟疑。

刘启的注意力本就放在她的身上,见她这副模样,很快出声询问:“是。怎么了?你在担心他是秦将之后?”

王?失笑:“怎么可能。”

“如若真要担心对汉家的忠心......殿下当初甚至都不该纳妾,更遑论让妾见栾将军了。”

刘邦当年夺天下,就很有三秦子弟们出的一份力。如果不是项羽出尔反尔,他甚至当被封秦王。

王?扪心自问,与其怀疑身为秦将之后的李广对汉朝的忠心,倒不如先嫌弃一下她那不安于室造了汉家反的先祖臧荼。

“我只是想说,秦将李信他??”王?尽可能委婉地暗示刘启,希望让刘启自己想起来那一番说出口必然会很得罪李广的往事。

“什么?”刘启很茫然地看着王?。两人面面相觑,见王?真的没有直说的意思,只是用眼神继续暗示,他也只能逼迫自己快速回想李信干出过什么事。

………………完全没什么印象啊。一般介绍人的时候先说先祖名号,除非特别有名的,不都只是单纯为了表示这个人家学渊源而已吗?王?为什么这么在乎这个人啊。

“秦灭楚。”王?见刘启真的眼神放空,无奈之下,也不勉强他的“当代史”学习程度,默默吐出了一个关键词。

刘启的脸色一瞬间微妙变了。

诚然,不论是栾布还是李广都没有在这方面说谎。李信确实是秦时的名将,还有过“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逼迫燕王将其首领献上的彪悍战绩,最后因秦灭六国中的种种功勋而军功封侯。

但他平生还有一项比他种种功绩更为出名的失败:对始皇帝轻言以二十万军破楚,最后却为项燕大败,使始皇重请王翦出山。

王?看他的脸色,也知道他想起了这桩官司,方才继续吐露自己的思考。

“妾知道,昔日李信之败后方昌平君造反之故,非完全不知军也。但是......”

李信的轻率骄狂不是假的。担忧后方的叛乱,没有注意到项燕的尾随,因此兵败也是真的。所以始皇帝之后哪怕依旧以他为将,却再也没有考虑过以他为帅。

“我看李将军年少才高,实在是怕其锋芒毕露,心生桀骜之意,而卒步其先祖后尘啊。”

王?的语气很和缓,但却一针见血直刺李广的脾性。言词间不像她自己所说的害怕,反而很有些冷厉。

刘启读懂了她的顾虑,也跟着微微皱眉,眉眼间透出一份凝重。

李广有天赋,于是更需要对他细心雕琢。如若真的让他沦落到和李信同样的下场,对亟需将领抗击匈奴的汉朝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始皇帝有王翦、有王贲,还有蒙恬、有蒙毅。李信最终没有被培养起来,对他来说虽遗憾而不至于大痛。但眼下的汉朝,却窘迫到没有同样的余裕。

“......唯。”刘启沉吟片刻,缓缓称了一声是。

他顺着王?的提点,很快想到了这件事的解决方案:“他眼下不是和栾将军关系正好吗?”

“若让他与栾将军同去边地可好?私下里让栾将军多多磨砺一二他的心性。”

他本来是想把人举荐为中郎官,跟在他家大人身边混混眼熟,培养一下君臣感情的。现在看来,君臣关系不用着急,得先把人这性格狠狠磨顺了。

“唯。”王?笑了。

骄傲其实不是大毛病??但做到像李广那样“自负其能”,偏偏又命不好,撞上他的能力就是不适合的时代,于是最后自己悲情又不爽,还连累身边人一起耿耿于怀,间接牵扯到汉武朝一批人的对立与名声问题的话。

还是让年纪相当,如今对他有知遇之恩,他绝对不敢不从的孝景皇帝来磨磨他这份傲气吧。

“唯独让栾将军教导,我怕伤了他们二人之间的和睦。殿下何不为广择书而授之,使其通学问以自开益?”

多读读书,别再干出来平定七国之乱后还大大咧咧接受梁王将军印的傻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