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景故事 > 43、第 43 章

汉景故事 43、第 43 章

簡繁轉換
作者:浮笙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1 22:21:1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你觉得怎么样?”

刘启唱完,心里稍微有些忐忑地瞥着王?的神色。

他虽然没什么音乐上的天赋,但是起码的音准节律,刘启自信还是不至于走调到难听的地步的。

可他也不知道王?对音乐的鉴赏水平如何………………

王?笑了出来。

“殿下相当用心了。”

她学过弹琴,当然听得出来刘启水平一般。但是心意这两个字,从来看的不是技艺的高下。

不善音律的太子殿下特意抱着琴过来给她奏乐,这本身就足够动人了。

至于刘启口中信誓旦旦的“梁王来讯”恰好顺道‘‘‘练习”???王?一个字都不相信。

屈赋?屈赋在这个时间段,都只是散落在民间诸人口中,还没被完善整理出一个相对周密的本子呢!

对《楚辞》成书贡献颇多的人名里面可没有梁王刘武,这个时期,真正的楚辞大家都在吴王刘濞的手下。

刘启要是和她唱《离骚》,王?说不定都能半信半疑是刚巧??宋玉当年曾将屈原的《离骚》和自己的《九辨》辑成过合集,刘武真的得到一本,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刘启和她唱的是《九歌》诶。

王?笑意盈盈凑近了刘启,小声在他耳边发问:“殿下是让梁王去跟吴王要的屈赋整理本吗?”

“那可真是为难梁王了。”

刘启咳嗽了两声,面无表情:“我没有。”

王?心领神会:“好好好,殿下没有。”

她装作自己没有看见刘启变红了的耳根,低头埋进了他的肩膀。

“殿下爱我。”

“殿下当真爱幸夫人。”

卫芙说这话的时候,王?本来在火炉旁暖手。

在她怀孕之后,虽然不论是刘启还是晁错都相当紧张,生怕她劳神,问过她是否要将手头的活计分出一些给旁人,但王?只是提拔了一两个管事,并没有放松对造纸坊的管控权,正相反,等刘启回来之后,她还给自己手下再多拉了一些匠人。

既然有技术上的便利,王?也不是什么非要委屈自己的人。所以如今她坐在舒适的竹编靠椅上,背后枕着卫芙为她缝制的靠枕,感受着火炉旁的温暖,惬意地阖着眼,有些昏昏欲睡。

听到这话,王?懒洋洋地睁开眼:“因为殿下竟然愿意为我奏乐?”

卫芙犹豫了一下,最后竟然否定了王?的答案。

“婢子没读过很多书。”

准确来说是她本来都不识字,是跟在王身边之后,才被开始教着识字读书。因为夫人对她说,这世上最能使人安身立命的一种本事,就是知识。王?希望她可以有机会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好。

卫芙当时没有听得很明白,但她能够模糊感到王?的善意。于是她为了不辜负这份善意,这近一年来都有在努力学习。

如今的她虽然依旧做不到像夫人那般博学,但已经能够和曾经只能一味应和的林侍史从容交流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但婢子曾经听殿下身边的林史讲过。”

“贾生虽然未曾任过殿下身边的官职,但殿下一直关注对方的著作与谏言。

王?点头:刘启要是对贾谊完全没有想法,他们二人此前为什么要去找张苍寻找贾谊的妻小呢?贾谊的妻子不久前才与她来讯,在信中感激他们的善举,并极言要让贾谊的子嗣报效朝廷。

卫芙看着她,小声道:“贾生当年曾经就古者胎教之道写过一篇文章。”

“里面,里面说,王后有身的时候,应当让太师为她以及腹中的太子秦礼乐以胎教。”

王?眨了眨眼。

卫芙有些紧张得瞥了一眼她的脸色,看不出来王?的心意,继续有些紧张,又有些激动地说:“虽然,贾生当年说的好像是王后有身七月之后,并且殿下也不是令太师来奏乐,但是,但是......”

“但是这确实是胎教之道,对吧?”

王?一手捂着脸,一手默默抚了抚小腹。

很好,很有心,很上心。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胎教起码得从胎儿四个月的时候开始呢?

“......殿下在这些常识上总有些匮乏。”

卫芙听着王?小声嘀咕着对刘启的埋怨,但她指缝间露出的扬起的唇角,又让卫芙忍不住跟着高兴起来。

“重要的是心意啊,夫人。”

她轻声对王?说。

中郎署

刘启坐在上首,一双眼睛追随着在下面忙碌的身影。

冯唐最后实在被他看得没有办法,只能无奈转身看他:“殿下找臣有何事吗?”

“......没什么。”刘启若无其事地挪开视线:“感觉你和我想的不太一样。”

张释之年过三十,还颇有不知天高地厚的气概。他本来以为冯唐和对方相识,怎么着性格也应当相差无几??毕竟据说和张释之关系同样不错的周亚夫也是个类似的脾气。

但他没想到的是,冯唐看起来几乎完全就是个普普通通,笑容和善的老头,是那种他如果不知道对方竟然能使他爹回心转意,在中郎署看到的第一时间,都要开始思考对方怎么多年未曾升迁的人。

冯唐叹了口气:“殿下可是为了廷尉而来?”

“廷尉由长兄抚养长大,与兄长感情颇睦。当年正是因为他有一腔入仕热忱,他的兄长便自出家资为他买官,哪怕廷尉十年没有出头,他的兄长也从未怪罪过廷尉。”

“可正是因为如此,廷尉才愈发对其兄感到愧疚。他当年想要辞官,也是害怕自己终日无闻下去,最终白白浪费兄长的钱财。

“他对陛下和殿下的刚直与锐气,以臣之见,大抵也是那时留下的心境??害怕自己没有出头之日,无颜以见兄长。”

冯唐说话的时候,语调中有一份慢条斯理的从容。就好像不管什么天大的事情,在他的口中都能娓娓道来。

刘启为这份辞令的功底侧目,不过对于他对张释之的评价,太子殿下心中默默:意思是从小被哥溺爱得太好,所以不知道是非轻重是吧。

呵。

皇帝陛下成熟的长子傲然点头:他连刘武那样的弟都能熬过来,不过是区区张释之,怎么就不能宽容了。他怎么可能是来这里试探如何和张释之正常交流的呢?

他只是想问:“听闻郎将颇善讽劝,不知是如何说动大人的?”

冯唐看了他一眼,沉默一会,徐徐道:

“陛下感叹自己麾下并无李牧、廉颇那样的大将,无力抵抗匈奴的入侵。臣是故言,陛下纵得廉、李,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弗能用也。”

刘启住嘴了。

是他看错人了。

“……..…难怪冯郎将和廷尉是亲友。”

王?听完刘启的复述,满脸一言难尽。

怪不得司马迁把这俩人合传,这两人劝谏的时候,是真的一定要语不惊人死不休吗?

她当年背“何日遣冯唐”的时候,也没有人跟她说过冯唐是这么劝的文帝啊?

苏轼你想让谁这样惊世骇俗地帮你劝一下神宗啊?司马光吗?!老头帮过范镇后破防了,人在洛阳修书呢勿cue。

王?在心中控制不住自己的胡言乱语,而刘启低头为她系好披风,确认无误后,接住了她的手。

“走吧。”他有些死气沉沉地叹了口气:“廷尉应该等着了。”

王?:…………………

总感觉拜访过冯唐之后,刘启对张释之的态度更难评了。

她无声捏了一把刘启的腰:认真的,等会对着廷尉你就要摆着这么个脸?

刘启倒吸了一口冷气,忙对她眨眨眼,示意自己心里有数。

二人下辇,看见的果然是在门外拘谨以待的张释之??廷尉的政治智商再可悲,也还不至于对太子倨傲。

“拜见殿下,拜见夫人。”张释之在拜谒太子的时候见过王?,此刻也不需要引见,老老实实问安,送上固定格式的祝福语,然后小心翼翼地试探着二人的来意:“殿下和夫人此次前来是为了......?”

“大人让我与夫人来此考察量刑的尺度。”

刘启露出礼节性的微笑,说话的时候,倒是一如既往对张释之阴阳怪气:“有劳廷尉烦心,大人德厚侔天地,明象乎日月,明悟魏使君量刑不当之后,思及天下万邦,担忧非魏使君一人之忧。闻廷尉曾拜谒本宫,故命孤与夫人共理此事。”

“廷尉既学诏狱,还请为孤先驱。”

Ex:......

她暗自为刘启的斤斤计较叹了口气,但是也没有出言反驳他的意思:刘启那天晚上的事,但凡处理得不好,或者换了个不够清醒的人来,都很有可能会在朝堂上掀起一阵风浪。张释之出事不当,这样的恶果当然得他自己吃。

她只是把某人做了但是没说的话补充了上去:“殿下昔闻魏使君一事,又习秦汉之间旧事,览百家学说,感叹刑罚的轻重当与治乱相匹,是故呈于圣前。”

王?看着张释之猛然抬头,眼神中多了一份不可思议的震撼,而身侧的刘启也有些惊讶地侧身。她伸手在背后轻轻拍了拍刘启的脊背。

刘启自己做出来的事,凭什么不对外说?

难道只允许天下士人为了求仕而鼓吹名声,不允许太子把自己真的做了的事讲一遍?

你不说,他不吹。难道真的还要让长安所有人,一提到太子,第一反应全是砸博局那个?

“陛下有感于殿下学业精进,遂使殿下为天子耳目,观长安刑狱。”

她言笑晏晏看着整个人都有点犯惜的张释之。

“还请廷尉先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