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汉景故事 > 52、第 52 章

汉景故事 52、第 52 章

簡繁轉換
作者:浮笙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1 22:21:1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温室殿里,刘恒品了一口刘启亲手给他煮好的茶,相当促狭揶揄地抬眼看他:

“怎么?没有借口了,不躲了?”

王?能看出来刘启是故意躲人,刘恒当然也不例外。或者说,哪怕是真的被用这个借口搪塞过去的张苍,对刘启口中话语的真假也心知肚明。

只能说太子殿下好歹愿意给丞相找个过得去的理由和借口??都这样了,张苍要是还不依不挠,就多少有些过分了。

刘启悻悻地低头,没有说话。他刚刚被王?一连串的问题给逼倒,眼下又被亲爹调侃,只能无言默默承受。

刘恒见他这样,脸上的笑意更为浓烈。他没有因为刘启的局促而转换话题??刘启躲张苍是不想掺和丞相和其他人的骂战,但刘恒和张苍又不一样。

他在这件事情上的立场相当中立,继续这个话题,也只是将此视为父子间的一种闲谈:

“公孙臣与丞相之言,你以为孰是孰非呢?”

太子殿下庄重了一下神色。

他抬起头,正视着刘恒,认真思索了片刻,最后给出了一个也许会相当出人意料的答案:

“臣以为,公孙臣说为是。”

“汉当土德。”

但刘恒的脸色却没有发生什么改变:他从刘启特意找借口躲张苍这件事上,就品出了太子心中可能有的想法。

那想法也许并不强烈。

所以刘启没有与支持水德的丞相发生争执,也没有在这段双方争论不休的暧昧时间,跑到刘恒的面前给任意一方上眼药,更没有在意识到皇帝本身打算偏向丞相之后,急得在他面前各种旁敲侧击。

如果不是刘恒主动向刘启提起这个话题,太子此次拜谒前来,其实都只是想为淳于意的医学事业添砖加瓦,拉找到皇帝的支持。

??但这种倾向确实存在。

“为什么?”刘恒继续追问。他的态度很温和,并不是一个皇帝在向臣子寻求谏言的姿态,而只是作为一个父亲,在单纯好奇自己儿子的思考。

刘恒其实有点小迷信。张苍那个在王?眼中称得上离谱的“河决金堤为符兆”的理由,对他来说,意外是有几分说服力的。

因为和土德相关的符兆诚然是一点都没有啊?在没有上天示下的时候,就强行断定现在的德色并不正确,万一反而改出问题来了呢?

刘启不知道自己亲爹内心的思考,他只是诚实地表达了自己被公孙臣打动的理由:“王正月,大一统。”

“三代受命,圣王改制。”

眉眼锋利的青年微微抬头,他坐在下首的位置上,比之刘恒的高度要矮上一层,然而当他神采奕奕,一脸从容,带着理所当然般的自信,对刘恒这样开口的时候,却很难会有人将他放在弱势的地位。

刘恒的唇角忍不住勾起一点上扬的弧度。

“汉家既然已经新受命,那么改制易服,有何不可?“

刘启的疑惑都是全然发自真心的自信:

“至于丞相所言谶纬之象,符兆之际……………万一地方本有土德之符,却因为汉家如今本水德之高,所以无人禀告,是故不知呢?”

所有人都知道现在的汉家兴水德,你却向皇帝禀告,说你这地方有土德符兆,祥瑞降世??那你是真的只想给皇帝报喜呢?还是想添堵的啊。

??未来孝景皇帝那经久考验的实用主义思维,用一种灵魂拷问的方式,让迷信的孝文皇帝一时都只能哑口无言。

这要是让王?看见了,她估计会为刘启拍手叫好:刘恒历史上今年支持张苍,把公孙臣贬了,等到明年见地方上有人说黄龙降世,可不就飞快转向,又把公孙臣给喊回来了吗?

这就是我们大汉的风采,连迷信都要讲究实用主义的!

“我支持哪一方?“

王?听到这个问题,饶有兴味地转头,上下打量了一番问出这话的周阳由。

周阳由是和周仁一道来的。他们此前一起被派去给淳于意打工,又同是太子舍人,还是稍微有点同事情谊。

于是当周仁被定期回宫照料王?的身体的时候,周阳由着脸,也一并跟了上来,如今笑眯眯地跪坐在远处。

“唯。”周阳由乐呵呵的,完全将自己的逢迎与讨好呈现在表面:“良娣见识卓越,总有过人之见。臣愚钝,还望良娣赐教。”

他本来就是想走王?这条路子,偏偏身份有别,可不得上来就把自己的用意说得明白?

要是胆敢暧昧模糊一点......哪怕他和太子说起来算是姻亲,但太子连亲堂弟都动手过,暴怒的时候还会顾及他们之间那稀薄的关系?

额,争道不恭把人弄死,也许还会有人置喙。要是周阳由被误会成是想要勾搭太子的爱姬??嘶,当场弄死,好像大家伙还都能理解?

王?瞥了他一眼,就知道此人内心在想些什么。她微微一笑,痛快地接过了这份橄榄枝:

“??土德吧。”

如果按照王?内心真实的想法:她会觉得以汉朝整体的气度而言,其实更适合火德。

但汉家之所以会从土德变成火德,那得亏王莽篡汉,他老人家想要自己是土德,于是让刘向刘歆帮忙给刘邦安上了赤帝子的说法。后来的刘秀延而未改,于是东汉就成了炎汉。

眼下,“赤帝子”的传言可还没有沸腾到能够在朝堂拉起一派“火德”党。既然如此,王?也懒得费心思单独带队。

那就土?吧,土德挺好的。

“汉朝受命而未改制,确实有些奇怪。”

她这话说得漫不经心,毕竟不论这场争论最终结果如何,反正等到了敢想敢做的孝武皇帝手上,到底都得是改制土德占到上风。

周阳由颔首伏地:“唯。”

淳于意的医学讲堂,不仅是传业授道之处,同时也对外接收病人。因为太仓公的金字招牌,来往的权贵并不算少数。

稍微旁敲侧击,拉拢一些在这些事情上......好像也确实是周阳由的拿手好戏。

王?看着他仿佛盘算着什么的模样,大概猜测到了对方的内心想法,沉默了一下,还是没忍住,带着点匪夷所思地开了腔:

“停。”

她伸手摁了摁自己的额角,又瞥了一眼一旁的同仁。

规矩寡言的周舍人,自从周阳由开始表露投效心意的时候,就老老实实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地只是手头上继续干活,无愧自己历史上刘启身边第一工具人的名头。

眼下接收到她的眼神,他更是心领神会,将自己的头低得更低,嘴抿成了一条直线。

王?:能不能向人家学习一下?

她恨铁不成钢地将眼神收回来,瞪着还一脸茫然,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的周阳由,缓缓开口:

“你们这些大臣……………怎么都一个毛病?”

张相如也是,张苍有点,现在连周阳由这个看着属于酷吏苗子的,都要跑偏路?

刘启从温室殿里好不容易出来,还没等完全放松下来,差不到走到临近中央官署的位置,就被一声阴森森的话语逮住:

“殿下,留步啊。”

刘启被他喊得背后寒毛直竖,转身一看,果不其然是站在中央官署大门附近,显然在蹲守他的丞相。

刘启:......早知道就走椒房殿那条路,去看了母后之后,从北门出去得了。他何苦还往南面走!

哦,他想去看看晁错啊。那没事了,他自讨苦吃的。

“相国别来无恙。”刚刚才在皇帝面前被动反对了张苍主张的太子殿下,火速换上了一张笑意盈盈的假面:“相国在此......难不成是有话要对我说?”

“相国长者,当国重枢,若有赐教,只需往我府上递来消息便是。怎敢劳烦相国亲自等候?”

刘启继续假惺惺地说着套话,那边的张苍却幽怨地望他一眼,试图打断他的发言:“殿下!”

刘启置若罔闻,继续面带笑意:“良娣不久前才为我添了一女,我斟酌许久,迟迟不敢轻定珍名。相国博才多学,不知可否赐教?”

反正不管怎么样,张苍就别想让他支持水德。

刘启的态度都摆到这个份上了,张苍要是还要坚持继续,那未免也太过分。

他长叹一声:“嫣,如何?”

嫣者,美貌也。在这个起名相当朴素的年代,绝对称得上对小孩的一种祝福。

但刘启看着他,只笑而不语:?去掉偏旁,那不就是个零字?祭以求甘雨,张苍的私心还是明目张胆。

老头见他这样,只能长叹着放弃这个念头:“......那,?字呢?”

???女发兮阳之阿?

不久前才给王?唱过《少司命》的太子第一时间想起的是这个解释,但他很快反应过来,丞相想说的,应当是拂晓与明亮的意思。

拂晓啊………………

“谢过相国。”刘启的笑容终于真情实感了起来,他觉得这个名字诚然不错。

既然如此,心情愉悦的太子看着老臣依旧不情不愿的脸色,好心提点了他一句:“相国还是想要支持水德?”

他看着张苍的眼神刹那明亮起来,不待丞相说服的语句朝他一拥而上,就继续说道:“大人操权柄。相国有意,还是与大人详谈吧。”

刘启施施然转身离去,独留下张苍在他的身后,有些恍然,又好似惊觉。

“陛下/大人是让诸生各自抒发见解,一表心绪,以供陛下/大人评判。”

“可难道评判的标准,会是简简单单的哪方支持的人更多吗?”

王?蹙着眉看着周阳由。

刘启微笑着凑近了张苍。

“谁的谏言更能让陛下/大人信服,这才是决定事情的关键啊!”

“又哪来人数的多少可以决定意见的高下呢?“

太子殿下心情不错地往回走着。

??海内皆臣也啊。

他抬首看了看天空的太阳,突然转身,问向跟在身后的郅都:

“这么一想,‘天子视学,大昕鼓徵‘。”

“你觉得是昕字更好,还是?字?”

郅都认真听完了他的发言,诚恳地回复道:“臣以为?字更好听些。但皇女孙既为殿下血脉,其讳日后必当以尊为讳。”

“既然如此,臣以为,唯见殿下与良娣心意。”

就像只有那么几个人能喊刘启为“启”一样。反正一般人都不配直接喊这位未来钦定公主的名字,那叫什么,不都是随作为爹妈的刘启和王?高兴?

太子笑了:

“看,还是你聪明。”

王?对着周阳由叹气:“你且多和周舍人,郅门大夫学一学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