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猛問道:“仲禮既有此三議,可有應對之策?”
李樂說道:“屬下觀長洲山林之內,並無建造大海船之良材,不如先造結實漁船,組織百姓出海打魚,以補充糧食。只是打魚需要鹽,否則不能持久保存……”
胡才笑道:“這不白說嗎?”
李樂急道:“那你說怎麽辦?”
胡才臉一紅,說道:“我也沒辦法……不過……不過,若遼東郡守責難,主公可以說身為安夷將軍,欲循海路討伐高句麗,此乃軍國大事,自有便宜之權。如此一來,即便皇帝問起,主公也是名正言順。再說長洲之地,乃以李樂之名正當購買而來,只要李樂不造反,照常納稅,遼東郡官吏還有什麽屁可放!”
衛猛笑道:“胡孟華所言甚當,李仲禮之三議,已解決一議。”
李樂正欲再言,鍾離充匆忙奔進大帳,急道:“主公,大事不好,灣外闖進青州流民青壯2000余人,嚷嚷著要捉拿李仲禮!”
衛猛急令胡才點兵,親率那200精騎,沿隆水谷當道列陣。
只見那些青州流民或拿漁叉,或拿斧頭,烏烏泱泱一大片,擠滿了隆水河谷,為首的是一個30余歲的壯漢,大聲叫嚷著:“李樂,狗財主,出來!”
李樂正欲策馬出陣,被衛猛止住,衛猛反而單騎上前,大聲問道:“你等何人,何故找李樂?”
壯漢罵道:“一個娃娃,我不給你講,快叫你的狗主子李樂出來!”
衛猛笑道:“我乃狗李樂的主子,有事,你先給我講?”
壯漢先是一愣,遂悲憤叫道:“天那,這是什麽世道?隻為不足一石的欠糧,你一個娃娃竟然逼死三條人命?”
衛猛等人聞言,即知這裡面要麽是訛詐,要麽是有人暗中作祟,正欲駁斥時,青州流民那邊眾人齊叫道:“殺李樂,還人命!”邊喊邊朝前擁進。
眼見一場大戰即將爆發,胡才急令旗官舉起安夷將軍大纛。
青州流民那邊,雖不識得大纛,但知那是官家之物,遂慢慢止住步伐。為首壯漢大叫道:“原來是官家,天下烏鴉一般黑,我等下民還有活路嗎?”
李樂策馬出陣,立於衛猛一側,大叫道:“你等看仔細,安夷大將軍在此,不得放肆,有何冤情,仔細報來!”
壯漢稍一愣神,盯看衛猛良久,問道:“安夷將軍遠在遼北,何故來到此地?曾聞安夷將軍體恤小民,何故僅為一石欠糧,就連害三條人命?”
衛猛說道:“本將何故來此,涉及軍機,不便告之。”又指李樂,說道:“你看仔細,這就是李樂,乃本將帳下從事郎中、左驍騎營校尉兼鹹平郡功曹掾,亦是長洲莊園之東家。他若害得你等人命,我定斬不赦!”
壯漢見衛猛言及於此,正要訴說冤情,被身後一個青年捅了一下腰,那青年小聲說道:“大哥,不對,當時孟三一家三口被害時,我就在不遠處,看得仔細,殺孟三的李樂,不是這個李樂。”
壯漢遂向衛猛問道:“你說他是李樂,有什麽憑證?”
李樂忍著一肚子火氣,跑回衛猛大帳,將長洲地契和購奴契約一並取至陣前,令壯漢近前查看。
壯漢稍作猶豫,即走到李樂跟前,查看長洲地契和購奴契約。未及看畢,壯漢撲通跪在地上,說道:“定是有人暗中作祟,我等上當了,請大將軍降罪!”
衛猛說道:“不知者無罪。我已概知奸人是誰,隻待查得實證,定還你等公道!”又問道:“壯士何方人氏?”
壯漢說道:“某乃青州東萊郡東牟縣人氏,隆呂名象,無表字,現年32歲,世代煮鹽為生,三年前家中鹽田遭颶風被毀,欠下巨債不能償還,遂帶一家七口渡海到此,欲往遼東郡襄平縣,因無路資,遂滯於此處。”
衛猛聞聽暗喜,問道:“我欲招攬本處流民,你等可願跟隨?”
呂象說道:“我等早已聞知長洲招撫流民之策,只因假李樂之事,故未前來。今得大將軍金口,我等敢不從命!”
衛猛說道:“我送你一個表字,叫新宇如何?”又道:“我任你為鹹平郡典鹽校尉,在長洲建置鹽場,你可願來?”
呂象大喜,揖首在地,叫道:“謝大將軍賜字,小民願往!”
衛猛說道:“令你速去招撫此地流民,是儒生學子的,擇之在長洲帳下聽用, 原地奴婢的,俱赦為平民,每百戶編為一屯,各自公推屯長。”
呂象領命,旋即返回隆水谷流民陣中,招集眾頭面人物,宣講衛猛招撫之策,眾人無不讚同。呂象遂率眾散去,各自招呼家人來長洲津取齊。不過三日,呂象即率3000余戶15000多男女,集於長洲津衛猛帳前。至此,長洲共得5652戶25568男女,中有奴籍者,俱赦為平民。
衛猛擇出原儒生士子17人,其中一人叫趙素,字明道,27歲,東萊郡曲成縣人,聘為安夷將軍府掾屬,兼長洲都尉。令胡才率右驍騎營200精騎駐守長洲,輔佐趙素。
令原鹽戶者,編入典鹽校尉部,共1231戶7086人,每百戶一屯,共12屯,安置於烏石山東北側谷地。
令原農耕者,共743戶3542人,每百戶一屯,共8屯,自選屯長,安置於長洲宜耕之地。
令原漁民者,共3501戶12905人,每百戶一屯,共35屯,自選屯長,分散安置於長洲宜漁之處。
剩余177戶系鐵戶、織戶、商戶等雜戶,混編為一屯,安置於擬建長洲城地址的周邊。
又令鍾離充精選鐵匠、木匠、力士各色人等,開港口、建船塢,抓緊趕造漁船,無償分於漁戶。
說話韓楷率船隊把最後一批糧食運抵長洲津。衛猛令韓楷將曬鹽之法教於呂象等人,以籌建長洲曬鹽場。至九月底,衛猛又命趙素將征收而來的海參等海產乾貨,裝於船上,準備與韓楷率船徑去冀州中山國無極縣甄家,商議經營長洲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