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和戰國初期,燕國一直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國,因其偏遠地理位置,相對安寧,少有戰亂。但在齊國的支持下,燕國逐漸崛起,成為北方的大國,並最終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燕國人的英雄氣概在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中,荊軻刺秦王的壯舉,是一曲千古絕唱。他率真的血性,將死視為生的氣魄,堪稱真正的男人。
燕國太子丹曾被送至秦國作為質子,長達十余年。在此期間,秦國不斷侵略趙國,太子丹深知趙國的覆滅將帶來燕國的災難。他私下寫信給自己的父親燕王喜,告知情況,並請求燕王喜做好抵抗秦國入侵的準備,並為自己爭取早日歸國。
燕王喜派遣使臣前往秦國求太子丹歸燕,但秦王政卻以一句囂張的話回絕:“燕王不死,太子不可歸。要想太子歸燕,除非黑發白,馬生角。”聽到這番話,太子丹怒氣填膺,仰天大呼,黑發竟然一夜之間皆變成了白發。然而,秦王政依舊不準他回燕。
太子丹隻得改頭換面,化裝為仆人,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成功逃出函谷關,在公元前232年回到了燕國。太子丹對秦王政心懷深恨,他散盡家財,聚集眾賓客,密謀報仇雪恨。與此同時,太子丹與太傅鞠武商議,這位忠心耿耿的老臣提出了一個大計:西約三晉,南聯齊楚,北合匈奴,共同抗擊秦國。
這一計策聽起來頗有誘人之處,然而實施起來卻十分困難。因為當時天下已經形成了秦國一手遮天的局勢,後來每逢秦國滅國,其他諸侯國也不再敢輕舉妄動,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太子丹認為這種計劃過於遠大,時間過長,不能解決當下的緊急情況,因此他又請鞠武出謀劃策。
鞠武得知太子丹打算行刺秦王的計劃後,為了幫助他實現這個目標,他向他推薦了一位勇猛無畏的壯士,那就是田光。這個計劃可以說是史上最為著名的“斬首戰略”之一。田光雖然年事已高,但他心懷忠誠,不願讓太子丹失望,因此向他推薦了一位劍客,名叫荊軻。
田光沉聲道:“在這個重要使命上,我有一位摯友荊軻,他絕對稱得上是最適合的人選。”他接著分析了太子丹收羅的勇士,“太子身邊的那些勇士,只能算是血氣方剛之輩,雖然勇氣十足,但卻缺乏沉穩和持久性。而秦舞陽雖然在13歲時就有過敢殺仇敵的經歷,看似勇猛,但在大事面前,卻顯得略顯脆弱,無法承擔重任。唯有荊軻,他是真正的英雄,天生勇猛,情緒不外露,出身名門世家,劍術高超,絕對能夠勝任這一重任。”聽了田光的介紹,太子丹深感荊軻的可靠性,決定將此重任交給他。
田光親自前去拜見荊軻,並告知了太子丹的請求。荊軻聽罷,表示願意接受,並在示意下,自己以切腹來激勵太子丹和燕國的眾人。接著,荊軻假裝田光已經死去,前往太子丹處,太子丹見狀,立即跪地流淚,表示感激之情。荊軻心懷忠誠,決心全力協助太子丹達成他的目標。
太子丹為荊軻在易水河邊修築了一座館驛,尊他為上卿,頻頻設宴款待,以此拉攏他的心。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荊軻一直未有行刺秦王政的行動。此時,秦國已攻滅了趙國,太子丹開始感到焦慮,對荊軻說:“秦軍隨時都可能渡過易水,我雖想再等等,但恐怕時間不允許了。”荊軻則回答道:“即使太子不說,我也會前去拜見你。但現在入秦,缺乏信物,見不到秦王。據說樊將軍樊於期被秦王政重用,他的首級可值千金,若能得到此信物,再加上燕國督亢的地圖,必能引起秦王政的重視。”聽到這番話,太子丹陷入了猶豫,他徘徊於義氣與大計之間。
荊軻看出太子丹的心意,親自去拜見樊於期進行遊說:“秦王政與將軍,可謂深仇大恨,不共戴天。父母宗族,盡遭殺戮。如今還聽說懸乾金賞萬戶侯求購將軍之首,你有什麽打算呢?”樊於期仰天長歎,泣涕橫流:“我每當想到此處,無不痛及骨髓,但是無計可施!”
荊軻沉聲說道:“我有一計,能夠解除燕國兵患,替將軍報仇雪恨。將軍是否願意傾聽?”
樊於期走上前,靠近荊軻,問道:“你到底有何高招?”
荊軻答道:“我希望能夠奪得將軍的首級,獻給秦王,必定能引起秦王的高興,屆時我將抓住他的袖子,右手持匕首刺向他的胸膛。這樣,將軍的深仇得以報復,燕國的危機也能解除。將軍是否讚成這個計劃?”
樊於期更加靠近,緊握住荊軻的手,說道:“這正是我日夜夢寐以求的事情,今日終於得到先生的指點。”於是他決定自刎而死。荊軻依靠自己的智慧完成了一項艱巨的任務。他所需的信物並非尋常之物,而是一個人的生命,而這個人並非敵人,而是朋友……這個決策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艱難的。最終的解決之道是讓他自願赴死……
荊軻成功獲取了進入秦國的第一個信物,而太子丹早已為他準備好了一把匕首。這把匕首是太子丹花百金購得的,經過工匠淬火,並塗上了毒藥,曾用於暗殺,每一次出手,血流不止,無不倒地而亡。太子丹準備派遣秦舞陽作為荊軻的助手。荊軻對此並不太滿意,他與一位親密友人商議,打算一同前往,但是這位友人常常行蹤不定,所以荊軻只能靜心等待。
太子丹焦急難耐,擔心荊軻會後悔不去,對荊軻說道:“日子已經逼近,荊卿是否打算出發?如果你還不行動,我派秦舞陽先行吧!”荊軻聽到太子丹的話,大怒,對太子丹喝道:“你為何如此著急?我現在手持一把小小的匕首,要前往那個深不可測的強大秦國。我之所以還未行動,正是因為想等待我的夥伴,這本是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既然太子急迫無耐,那我就請辭出發吧!”
太子丹本來就性急,聽到荊軻說“即請辭行”,他急忙取出早已準備好的國書,將燕國的督亢地圖和樊於期的首級交給荊軻。荊軻用千金之資購置裝備,秦舞陽擔任副手。由於太子丹的急躁和短視,歷史的浪潮隻掀起了一陣漣漪,未能引起巨大的波瀾,否則……
在易水河畔,太子丹和他的賓客身著白衣,戴著白帽,面色凝重。荊軻的朋友高漸離擊築,荊軻則應和起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歌聲由深沉、憂傷逐漸轉為高亢、激昂,送行的人們都不禁流下了淚水。
荊軻提著一把長不盈尺的匕首,帶著一位並不稱職的助手,在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義無反顧地越過易水,跨過黃河,進入函谷關,踏入鹹陽宮……
荊軻抵達秦國後,以千金之資慷慨贈予秦王政的寵臣中庶子蒙嘉。蒙嘉向秦王政稟告說:“燕王非常畏懼大王的英勇威儀,不敢派兵抵抗秦軍,情願全國臣服,列於諸侯之列,按照郡縣的標準納貢獻稅,請求保留先王的宗廟。由於害怕,他不敢親自陳述,請允許我獻上樊於期的首級,敬獻督亢地圖,並派使者前來聽從大王的命令。”秦王政聽聞大喜,命令群臣穿朝服,舉行九賓之禮,在鹹陽宮接見燕國使者。
荊軻雙手捧著裝有樊於期首級的盒子,秦舞陽則捧著裝有燕督亢地圖的匣子,兩人依次前行。在鹹陽宮內,儀仗齊備,秦王政身著朝服,威嚴地坐在王位上,文武百官莊重地站立在大殿兩側,仿佛正在舉行燕國的投降儀式。正如荊軻所預料的那樣,秦舞陽果然表現得不夠鎮定,他的臉色變得蒼白,充滿恐懼,仿佛魂魄離體。大殿兩側侍立的文武群臣都感到奇怪。荊軻見狀,微笑著回過頭來,向秦王政道歉說:“北方邊陲之人,從未見過天子的威儀,所以感到恐懼。希望大王能原諒,讓他完成使節的禮儀!”
秦王政說:“你去取他所拿的地圖匣子來!”荊軻迅速取來秦舞陽所持的地圖匣子,恭敬地獻給秦王政。秦王政打開卷著的地圖觀看,然而地圖展開的瞬間,一把匕首露了出來,瞬間引起了秦王政的警覺。
荊軻左手猛地一抓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持匕首直刺秦王政的心臟,但匕首尚未觸及秦王政的身體,他已經大吃一驚,猛地站起身來,袖子被荊軻拉斷。
秦王政急忙拔劍自衛,然而劍太長,卻拔不出來,他感到一絲無力。荊軻緊追不舍,秦王政拚命繞著柱子躲避,但荊軻的追擊如影隨形。
群臣們盡皆驚愕,事情發生得太突然,他們不知所措。按照秦國制度,群臣上殿時不得攜帶任何武器,而衛士們手持兵器站在殿下,沒有命令不得上殿。由於緊急情況,秦王政來不及召呼衛士護駕,所以荊軻能夠追逐秦王政。
在緊急時刻,一位老臣大喊道:“從背後拔劍,大王從背後拔劍!”禦醫夏無且拋出手中的藥囊,阻擋了荊軻一瞬間。秦王政聽到喊聲,猛地拔出劍來,直接刺向荊軻,斷掉了他的左股。荊軻隨即投擲匕首,但未能命中。秦王政再次刺向荊軻,重創了他八處。左右的衛士上前將荊軻殺死。
秦王政內心驚愕,這是他經歷的最直接、最驚險的危險情境。憤怒湧上心頭,他立即下令增兵添糧,派遣王翦為總指揮,全面發動對燕國的戰爭。
倉促之間,歷史的篇章再次翻開!王翦率領大軍從中山北部進軍燕國的都城薊。燕國與逃往代地的趙太子嘉聯合軍隊,依靠易水和易水以西的山地設置防線,抵擋秦軍的進攻。王翦指揮秦軍進行正面攻擊,並以側翼迂回配合,很快擊潰了燕代聯軍。秦軍乘勝而進,直撲薊城。秦王政的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26年的十月,秦軍攻克了燕國的都城。燕王喜和太子丹率領殘兵敗將退守遼東郡(今遼寧遼陽市)。秦將李信率領軍隊緊追不舍,燕軍陷入極度危急的境地。
代王嘉建議燕王喜殺死太子丹,獻首給秦軍,以換取撤軍。燕王喜別無選擇,不情願地將太子丹殺害,並將首級獻給了秦王政。秦王政自然不會滿足於此,但由於燕國已經只剩下遼東一隅,無法構成威脅,秦軍暫時停止了進軍。
荊軻刺殺秦王的故事,流傳後世,廣為傳頌。如果荊軻真的刺殺了秦王政,不知道中國的歷史將如何被改寫。也許這是上天的意願不可違逆,秦始皇命運注定不可終止,上天注定讓他完成統一天下的偉大使命。
燕國在滅亡之前的這一舉動,雖然只在易水畔掀起了微弱的漣漪,但那種“壯士一去永不複返”的淒愴與堅決的氛圍,千百年來一直震撼著人們的心靈。它成為了歷史中永恆的畫面,讓人們回味並深思。
滅掉燕國後,秦王政坐在玉座上,回憶起那個曾經讓他心驚膽戰的時刻——荊軻刺殺的那一天。 他的心境變得沉重而迷茫。
秦王政想起當時的情景,當荊軻猛地撲向他,匕首直指自己的心臟時,他感到了死神的陰影從背後襲來。那一刻,他的身體仿佛失去了力量,他的手無力地拔劍,無法及時自衛。
幸運的是,一位老臣的喊聲打斷了荊軻的行動,夏無且的藥囊擋住了荊軻的進攻。秦王政順勢拔出劍,發動了反擊,刺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不甘示弱,投擲匕首,但並未命中目標。秦王政再次刺向荊軻,重創了他八處。最終,衛士們將荊軻擊斃。
盡管他成功地挫敗了荊軻的刺殺企圖,但秦王政仍然感到一股後怕。他明白,如果不是那位老臣的提醒和夏無且的乾預,他可能會成為刺客的犧牲品。他意識到自己的統治並不像他想象的那樣穩固,他的生命隨時都可能受到威脅。
秦王政明白,這次刺殺事件可能只是眾多暗殺企圖中的一次,而他的敵人們並不會停止他們的陰謀。他開始反思自己的統治方式,思考是否有什麽地方做得不夠好,是否有什麽地方招惹了這些刺客。
秦王政深刻地明白,他的統一天下之路並不平坦,他必須保持警惕,並采取更加嚴密的安全措施來保護自己。他決心加強衛隊的訓練,加強宮殿的防護,以確保自己的安全。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讓他明白了統治者的危險與孤獨。他深知自己不能再掉以輕心,每一天都要謹慎行事,時刻警惕著可能的暗殺。這個故事成為了他內心深處的警鍾,也成為了他治國理政的借鑒和反思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