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官舍,一青年身著儒衫,頭戴高冠,伏於案處,正認真批閱著文書。
但從相貌看,其人年不過二十五六,面若美玉,額頭高挺,雙目有神,可謂之玉樹臨風,有絕世無雙之姿。
這青年正是江淮名士,也是孫策的摯友,周瑜,字公瑾。
周瑜執筆書之,但觀之字跡磅礴大氣,可比平日,筆畫多了幾分潦草,顯然心緒不寧。
在批閱完手中文書,他喚來書佐,將之下發,隨之看向旁邊已經拆開的書信,將筆墨放下,身體微側,憂慮重重道:“吳侯自入主江東以來,得罪了不少揚州士族,也殺過不少人,而來立威,但正因如此,才讓很多人欲除吳侯而快之!這次丹徒遇襲,誰又知道是真正的許貢門客,為主報仇,亦或是陳元龍、曹營、江東內部,買凶殺人?真相已然永遠不知了……”
大漢的天下,本就是世家大族所控制!
周瑜出身廬江名門望族,即廬江周氏,更是宦官世家,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官至太尉,父親周異過洛陽令。
於世家內部之規矩,最是清楚。
世家大族,就是地方“皇帝”,世代聯姻,掌握著資源和話語權。
地方主官想要治理好轄地,莫不需要同世家大族合作。
但觀揚州之所,以《吳錄》曰:“八族,陳、桓、呂、竇、公孫、司馬、徐、傅也。四姓,朱、張、顧、陸也。”
而觀孫氏呢?
破虜將軍孫堅乃是出自吳地寒門豪族,同世家大族,有著不可逾越之鴻溝,包括揚州大族在內,從沒有將孫氏當做自己人。
待吳侯孫策渡江來定江東,屬大族之抵抗,最為頑強。
於江東士族看去,憑什麽孫氏,可以主宰揚州?
因此抵抗,自入江東以來,孫策每過一地,對於不服氣的世家大戶,都會手刃之,才於明處穩定局勢,並安排自己人,強加鎮守。
如此作為,自然壞了規矩,並令揚州大族膽寒,明面上不敢輕舉妄動,甚至為孫策加上了一個“江東小霸王”之名號。此間比喻,也是戳孫策的脊梁骨,言之若楚霸王般的屠夫而已,何成大業?
暗地裡,士族們並不服氣,波流湧動,不知多少人暗中謀劃,除掉孫策!
這使得孫策,非常容易招惹到殺身之禍!
想當年,曹操殺了名士邊讓,陳宮隨之聯絡呂布反曹,讓曹操差點失去兗州。之後,曹操禮遇孔融等人,再借助潁川士族支持,才穩定局面。
而孫策橫掃江東六郡以來,不僅殺了吳縣陸氏百口,更有得罪名士王朗,並有會稽周氏,名士許劭、許靖……於此震懾住江東大族,但同樣得罪了絕大部分士族!
同樣讓孫策在士人圈內,名聲並不怎麽好。
正因此,年初的時候,大司空曹操問計謀士郭嘉,如何應對江東孫策,郭嘉道:“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這次丹徒山一行,更加佐證了郭嘉之預料。
只要尋到機會,那麽江東士族的攻擊,會蜂擁而至!包括暗通曹營、分化凝集在孫策周圍的將領們!
孫策在蘇醒後,認識到處境,這才調來大將呂范,並有精銳數百,時刻相隨左右。就算是衝城鼓舞士氣,他也是提起十二分謹慎,擔心有人背後放冷箭。
丹徒山遇刺,
於此刻欲挑起內部矛盾的時候,孫策隨機應變,直接言表對韓當之信任,另由之擔當進攻廣陵郡治射陽之重任,以此來凝聚人心! 得罪江東士族的情況下,觀幕僚將領,除了周瑜等人外,無不是豪傑出身,這也將製約他將來治理江東。
繼而,在面對俘獲的陳矯,亦或是敗退的陳登,他才多加禮遇,並放陳登離開,以顯仁義!
為將來計,不說讓江東士族回心轉意,但多少在天下士人面前,改善一些印象。然此,並不意味在涉及核心利益上,他會婦人之仁!
官舍內,周瑜沉思良久。
他合上孫策的親筆信,站起身來,走到案幾一側,支起的地圖前,眸光不斷閃爍。
周瑜心裡浮現起吳侯於書信裡,詳加道言的戰略方針,指尖朝向淮南,又向汝南,旋即輕輕放下,長出一口氣道:“吳侯淵圖遠算,若是江東內部安定,士民齊心,借曹袁之爭,直接攻入許都,並不在話下!然則江東內部,並不團結,反而危機重重……”
可惜江東這數年積累的隱患下,因吳侯孫策之威名,才勉強保持內部安定。
一旦吳侯過於遠離江東,就沒有人能夠壓抑這些群起反抗的士族,無論是張昭,還是他周瑜!
世人多說周瑜意氣用事,但周瑜實也是一個頭腦敏銳、多謀善斷之人!
周瑜轉身,看向舍外,來來往往的吏員和將領,罕見之躊躇,心道:“好在吳侯這次清晰認識江東內部隱患,明面上行此謀略,但計劃落在淮南,廣陵這等實際利益之所,足以確保數日之內,舉大軍回援。只是,吳侯還想借此遠征許都之名,看看江東有誰異心,借此再度定之,則有些冒險了!”
孫策給予周瑜的密信裡,除了道及他分兵淮南,廣陵外,信中更是坦言,假借渡淮水,合兵汝南,以試探能否為江東得取更大利益間,借此遠離江東腹地,來一場“金蟬脫殼”,看看有誰一直在背後謀劃顛覆孫氏。
進而引出叛賊,清洗其眾,借此加強對揚州的進一步掌控。
周瑜憂慮的是,這樣做,會進一步激發揚州大族之反抗,增加不穩定。但轉念一想,吳侯過去所為,都已經讓揚州士族大為不滿了,結果又會壞到哪裡?
何況,吳侯若那容易向揚州大族俯首,那他就不是吳侯了!
孫策若知摯友所想,此時一定會不斷捶胸,他也想同吳地大族好好合作,但對方不給機會,原來的江東小霸王,也將路走絕了!
便是歷史上的孫吳,也是困於內鬥,遠遠不如曹魏和蜀漢的凝聚,被後人喚作“江東鼠輩”。
既然能看來江東未來的弊端,借助曹袁相鬥之機,各自無暇影響江東內部。趕在曹操回血前,如果不在內部“犁”一遍,那是不是太可惜了?
夏風習習,吹動衣衫,周瑜眼神漸漸堅定,看向牆上懸掛的佩劍,仿佛看到很多年前。
那年於舒縣,也是一個夏日,初逢孫郎,兩人惺惺相惜,情同手足,此劍後為孫郎所贈,他一直攜帶身邊。
“吳侯信任於我,待我若國士,讓我協助謀事,又怎能辜負其中托付?既然如此,攻取黃祖之計劃,只能暫時停止,此事之重要,還當同德謀相告,詳加計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