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若是沈時行更年長一些,以他的解元之名,又是春秋經的執掌者,就算出一部《春秋》,也不會有人多話。
畢竟,他才多大?
就算他覺得學問與年紀無關,但沈時行卻是第一名,而其他的讀書人卻連個秀才都考不上。不過,她不想承認。他們在沈時行面前,除了年紀,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拋開年紀不談,沈時行還真沒什麽值得懷疑的。
如果沈時行真的把這本書的封面上說成是筆記,一定會有一幫老書生對沈時行破口大罵,一遍又一遍地說這小子囂張。這句話,他已經說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但沈時行卻說那是識字,是一本醫書,是一本醫書的注解。難不成,他連自己的筆記都寫不出來?
沈時行在這篇論文的開頭,感慨這本古書上沒有任何段落,只有後世的推測。但由於句子結構的差異,造成了兩篇作品的意義完全不同,讓後世的人很難窺探到古人的真實想法。他說,他看書的時候,經常會用幾個標點符號,讓他覺得很有用,也很有用,所以他寫的書,都是這樣寫的,免得被人誤會。
接著,他又列舉了幾個常見的標點符號,比如逗號,句號,頓號,引號,打招呼,感歎號,書名等等,還專門介紹了一下自己的標點符號。
然後,他的導師也發表了一篇文章,表揚了那些標點的使用方法。
後來,他的導師的好友也紛紛發表評論,說那些標點符號是多麽的有用。
書生見此,眼睛都紅了。有個牛逼的導師又怎麽樣?嗯,是挺厲害的。好羨慕啊!
說完這幾個句子,沈時行就是一個音節一個音節地解釋《春秋》,而且每次解釋,都要參考許多資料,論證真假。
這與注解的意思大同小異,只不過沈時行說的是他看過的書,看過的東西,他怎麽可能說別人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
就算沈時行證明了“偽論”的真實性,也不能否認沈時行的猜測是錯誤的。孟子說:“讀書不如相信書本。”沈時行將此篇排在了二章之前,又有何人可說孟子是錯的呢?
沈時行也寫道:“這只是我的看法,請各位探討,提出疑問。”但懷疑也要有充分的理由,不要告訴我,他說的都是對的,哪怕你有任何證據,我也不會相信。”自己是學者,是理智的學者,不需要去看明星。
如果不能對先輩提出疑問,又談何去超越前輩?孔夫子最大的心願,就是要培養出一位更優秀的弟子,讓他的理論能夠流傳開來。歷代都有聖人出過手,但都比不上孔聖人,孔聖人也不想丟了自己的臉。
不願做大賢之士,非好學者,正如不願為將者,亦非良將。丈夫要胸懷大志,向聖人學習。
沈時行這一篇文章,就像是一篇演說,裡面充滿了鼓舞人心的東西,讓人聽了都覺得熱血沸騰,仿佛自己也能變成聖人,流芳百世。
要做聖人,就必須對聖人提出疑問。只要有足夠的證據,就可以將其推翻。時代在進步,我們知道得更多了,甚至在政治方面也進行過幾次變革,理論上自然有新的進展。
你瞧孔先生,他所說的東西,跟那個時代的社會,根本是兩回事。
想要成為聖人,總不能一直吃著自己的東西吧?
不管沈時行有多囂張(也有囂張),沈時行的書一出,立刻就被搶購一空,到處都在流傳,讓整個京都的紙張都變得昂貴起來。凡是修《春秋》之人,除非是讀了沈時行寫的《春秋淺談》,否則與別的學者說話,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街道上,到處都是文人墨客,他們捧著一本《春秋淺談》,在那裡侃侃而談,吵得面紅耳赤。
不管你是否接納他,在與他人爭吵之前,你必須閱讀他的作品。而當你看過這本書後,便會情不自禁地沉浸在沈時行的學說中,沉浸在沈時行的博聞淵博之中。
沈時行花了很多心血來編寫這部小說。由於時代的發展方向不同,所以古籍中記載的內容也不同。
不過,雖然兩者之間的發展有差異,但始於《春秋》或《春秋》。他們所知的道理,在如今的世界,才是真正的道理。於是沈時行的著作,就是先下了一個定義,然後又倒推了一遍。
他查閱了很多資料,將張嶽藏書閣內的《春秋》全部抄錄了下來,封蔚甚至請人幫忙從皇宮中抄錄了一部古卷。自從認識了趙信和衛玉楠後,他便將兩人的書籍都看了一遍。
自從中了進士後,他就一直在籌備,如今,他的藏書堆滿了整個房間,被他的師父戲稱為“竊書賊”,可以當傳家寶了。
好在沈時行記性不錯,否則要花不少功夫才能把這些東西全部記下來。
沈時行當然把這份名單交給了自己的兩個師父,陳磊感慨,說自己已經超越了自己太多太多。張嶽拿著自己的弟子的書籍,去看望幾位老朋友,美其名曰請教心得,實際上卻是在顯擺,讓人恨得牙癢癢。
陳瑞德看著沈時行留下的那本筆記,深深地歎了口氣。真是遺憾啊。
何振洲擼起了衣袖,對著張嶽就是一頓胖揍。敢把我的人搶走,還在這裡嘚瑟,信不信我把你打得滿地找牙!
何振洲一臉的不爽,何振洲一臉的憋屈。這可是他的徒弟,居然敢罵張嶽!用你的鞋子狠狠地打!
何振洲一聽這話,頓時氣不打一處來,衝著自己的兒子吼道:“你怎麽不去寫一部小說?
何振洲的兒子撇了撇嘴,趕緊跑到母親那邊。
吃醋的老家夥果然惹不起,能避則避。
沈時行的作品取得的巨大成就超出了他的預料。如今提到他,已經不再是天才,而應該是大學者了。
單看其所載之經,便知其讀書之勤,用功之深。
可見解元除了有才華外,還得靠自己的努力。
而且由於沈時行出身貧苦,這些古籍很多都是罕見的,外人是得不到的。張嶽開玩笑說自己是“竊書賊”,而趙信的朋友衛玉楠也證實了這一點。沈時行那可笑的“竊書”行為,便成了一段被人津津樂道的傳說。
聽說沈時行出身貧寒,卻記性極好。他臉皮太厚,沒好意思去找別人抄寫,就到書店,找老師,找朋友,把它們記下來,然後在家裡寫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裡的藏書也越來越多。到了後來,她被同學們嘲笑為“竊書賊”。
沈時行以“竊書”為題,形成了他刻苦學習、刻苦學習的典型神話。
其實沈時行並不是真的小氣,他只是很隨意的帶了一張紙和一張紙,就跑到別人家去抄寫了。至於那些珍貴的書籍,都是封蔚找來的。
沈時行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封蔚很開心,就像他自己做了一本小說,拿到宮中,在他哥哥面前顯擺了一番。
瞧!這可是他的作品啊!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封庭雖然早已知曉沈時行的才華,可是礙於沈時行的年紀,還是覺得沈時行在學識方面還是欠缺了一些。
如今再看沈時行寫的那些書,封霆不禁有些感慨。他被沈時行的外表所迷惑。
宮中收拾的七七八八,封霆原本是打算把大寶和小寶叫回去的。如今,他想著,不如讓大寶先教沈時行,等他有了合適的人選,再教他。
封廷也不是無大儒,像沈時行的師長張嶽便是死忠的皇帝一脈。但人手畢竟是有限制的,每個人都另有用途,而且還是有空缺。總不能讓人天天教大寶吧?
封亭心想, 恐怕要到明年的科考,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他甚至都開始考慮要不要加一次恩科了。不過這一年多的時間,倒是可以整頓一下朝廷,將那些被流放的人召回。等到春試的時候,才會招收到自己想要的人。
到那時,沈時行必然會中了秀才,或許還需要考慮別人的選擇。
沈時行能不能通過,就看他自己了。封霆告訴她,她一點都不需要操心。
最多,就是偷偷地向沈時行透露題目。封霆的意思是,大家都是自己人。
若是讓朝臣們知道,封廷身為皇上,竟然要在考試中作弊,只怕會被人排著隊堵在宮門口。
封霆能有這種荒唐的念頭,說明他與封蔚還真是一母所生。
……
敦王自從回了朝,有了實權,便經常來找沈時行。
他每天都在努力的訓練,就是為了找回失去的東西。閑著沒事,就去一趟封煒的府邸,見一見自家寶貝小寶,頓時精神一振。
既然是一家人,封蔚和封亭商量了一下,便將自己的宅子與沈時行的小院相連的事情說了一遍。
所以,敦郡王初來拜訪,由王府大管家引著,穿過幾條回廊,到了內院牆邊,在牆上連拍三下,大喝一聲,才驚恐地看到,那堵牆被慢慢推開,封蔚正抱著小寶,滿院狂奔。
簡直就是一個白癡。敦郡王心中一動。
接著,敦郡王便看到沈時行火急火燎地走了過來,一把將小寶抱在懷中,又是一腳踢在封蔚身上,將他踢得一個趔趄。
太爽了。敦郡王心中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