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排燭火,將宮殿照得通明,但仍舊光明難以觸及之處,而劉皇帝,恰恰喜歡待在那些陰影之中,明亮的光線,也難以照亮他的全身。
隨著年紀的上漲,劉皇帝的眼神兒也漸漸不濟了,因此閱覽奏章時,臉往往下意識地湊得很近,看東西也有些費力。
暖色調的燈光,映在劉皇帝臉上,照出一半威嚴,留下一半陰影,給人一種怪異之感,如今的劉皇帝,也越發給人一種非人的感覺了。
在趙家父子為前途多慮之時,劉皇帝也恰恰在考慮趙普的問題,明明面無表情,但在燭火下,卻顯得陰晴不定,就仿佛映照著他此時的心情一般。
劉皇帝閱覽的,是一些關於趙普的黑材料,這些材料,來源很多,有武德、皇城兩司,也有這些年積攢的內外大臣對趙普的秘密彈劾,當然,還有一部分則是讓劉皇帝十分惱火的,從盧家密室中搜羅出的證據。
不得不說,盧家的秘檔價值極高,盧案之所以鬧那麽多,處置了那麽多人,除了劉皇帝有心吏治,暗中推動之外,那些內外上下官僚們的黑材料也原因之一,有司只需按圖索驥,一一偵辦即可。
當然,關於趙普的這一部分,情況就有些特殊了。當初呂蒙正負責查抄,在發覺有關趙普的那些材料後,心知其中的敏感,在拉回刑部的同時,果斷把趙普那一部分封存,並迅速上報劉皇帝。
對於呂蒙正的果斷,劉皇帝很滿意,做下指示,秘而不宣,將按部分材料呈抵大內。而此時,也讓劉皇帝對盧多遜徹底起了殺心。
不只是他搜羅趙普的黑材料,他們是政敵,手中拿捏著一些東西,是很正常的事情,劉皇帝相信,趙普手中恐怕也有不少關於盧多遜的東西。
真正讓劉皇帝憤怒的,恰恰是那一密室的材料,除了與他的黨羽往來的信件、交易之外,還有大量官僚的黑材料,而顯然,那麽多東西,基本是通過都察院以及武德司這兩大系統搜集的。
從這些東西可以看出,盧多遜以公器謀私利的情況有多嚴重,通過這些材料,隨時可以羅織罪狀,攻擊政敵,也可以籍此挾製官員。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政治鬥爭的,定他個陰謀篡逆的罪都沒問題,更何況,還有武德司參與其中。
因此,當這些東西暴露出來之後,盧多遜的下場,就幾乎是注定的。如果只是結黨營私,貪汙受賄,劉皇帝未必會真的取其性命,但偏偏,盧多遜有太多的取死之道。
而關於趙普的那些材料,劉皇帝一直按捺著,沒有作聲,一直到盧案逐漸平息,方才拿起來研究,同時也把皇城司、武德司他們搜集的秘檔也調閱一番。
關於趙普的這些材料,內容很多,人事也複雜,刑部給盧多遜定的那些罪狀中,基本都可以用在趙普身上。
這些開寶宰相,誰也不比誰乾淨,屁股底下都是一堆擦不乾淨的屎尿,像貪汙、擅權、結黨、謀私等,趙普自身或許相對乾淨,但他的親友,他的門生同僚,又豈能完全沒有牽涉。
對於這些,劉皇帝倒也看得開,並沒有太過在意。連他自己都有自私的一面,更何況下面的那些大臣們,哪怕是以清譽著稱的道德君子石熙載,也不是無塵無垢,更何況有太多短處的趙普了。
劉皇帝洞若觀火,心知肚明,很多事情,並不是那麽在意,他隻關心其利用價值。甚至始終堅持的吏治,此起彼伏的反貪反腐,也只是緩解矛盾、鞏固統治的手段罷了。若是連這些都看不透,劉皇帝這個皇帝也就不合格了。
因此,閱覽趙普的這些材料,劉皇帝也是有針對性的,對於大部分事情,只是一笑了之。但是,透過這些東西,還是看到了一些足令他忌憚的東西。
比如,十八年的宰相生涯,趙普積累了太多的政治資本,提拔了太多人,對整個官僚系統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
用盧多遜的話來講,天下官員,大半出於趙普門下,余者也多與他有牽連,當然,這種說法有些絕對,有些偏激,有些表面,但也能反映出趙普的威望。
而趙普用的那些人,成分也很複雜,有能臣乾吏,也有蠹蟲敗類,尤其在中樞的一些人,私欲旺盛,貪腐謀私者,更不知凡己。
過去,有不少針對趙普黨羽的攻擊,有些被趙普擋住了,有些則被拿下了,但每一人,每一事,趙普也都是盡力維護,在這種情況下,趙普又豈能用乾淨來形容。
這些情況,同樣不足為奇,劉皇帝也能接受,他既然用趙普,給他權力,就意味著這種情況大概率會發生。
畢竟趙普這個宰相想要坐穩,想要在朝廷中有作為,需要實權,尤其是組織人事權力,需要一幫可用之人。
只要趙普本身不出問題,那朝廷就不會出大問題,而過去的十八年,也證明了這一點,雖然出現了各種弊案,但開寶盛世,趙普是有大功勞、大苦勞的。
當然,不是沒有犯忌諱的情況,比如,在武德司搜羅的一些情況中,提到一點,趙普與皇城使張德鈞有私下往來,雖然不算頻繁密切,但暗地裡的交易是絕對有的。
這自然是劉皇帝深為嫉恨的,有盧多遜、王寅武這一對在前,再暴出趙普與張德鈞二人,倒也沒那麽驚悚,但劉皇帝的憤怒也是可想而知。
不過,畢竟是武德司上報的,皇城、武德兩司之間的齟齬是朝野盡知的情況,而劉皇帝對王寅武又已經不信任了。
因此,對於這個情況,雖然引起了劉皇帝極強的猜忌之心,但多少是打了折扣。然而,不論如何,當劉皇帝開始認真審閱起這些黑材料時,也就代表著,劉皇帝對於趙普確實另有考慮的。
對於朝中趙普一黨,也確實不打算繼續放任,有整治之心。趙普這一個多月來的試探表現,劉皇帝如何不能察覺,但都三言兩語,輕松揭過。
但這樣的反應,也恰恰證明,他已經下定決心,他相信,以趙普的聰明,心裡也清楚。事實上,到目前為止,君臣二人之間,已然是心知肚明。
只不過,趙普囿於權力,一方面尋求後路,一方面又還保留這一絲絲的奢望。
而劉皇帝,之所以還沒發動,也是顧慮到影響,畢竟,盧案鬧得那麽多,可以說舉國震驚,事情未了,若是再把趙普拿下了,那朝廷恐怕就真的出亂子。
劉皇帝需要給朝廷一個喘息的機會,至少,也要等盧案的影響稍微消退之後,再行動作。
另一方面,則是對趙普如何安排,劉皇帝心中還沒有一個定論,他需要綜合考量,需要再看看趙普的表現。
當然,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趙普不會步盧多遜的後路,這個老狐狸是素來有分寸的。更重要的,趙普這個開寶宰相,可是“開寶盛世”的標志性人物,這杆旗幟,劉皇帝怎麽都不可能親自將之折斷,否則,既有傷他劉皇帝的顏面,也有傷國體。
何況,趙普對大漢,確實勞苦功高,這是無法否認的。盧多遜雖然是大漢政壇上的一代風雲人物,與趙普比起來,份量也確實輕了不少,自然也不能用同樣辦法對付趙普。
在劉皇帝看來,一個基本的體面,總歸是要留給趙普的。劉皇帝也相信,只要他這邊有了定論,趙普是會積極順從的,這是劉皇帝對趙普的了解,也是君臣之間這麽多年養成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