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 第一百一十四章 甕中之鱉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第一百一十四章 甕中之鱉

簡繁轉換
作者:冷泡茶加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3:57:14 来源:搜书1

這是顏杲卿被送到洛陽後,聽到的第一句話。

在安祿山看來,顏杲卿原本不過是一介戶曹,後來遷升的判官、光祿丞、太常丞,都是安祿山親自報上去的。

在安祿山的構想中,他應該是顏杲卿的“座主”,顏杲卿是他的“門生”,何故造反?

汝營州牧羊羯奴,天子負汝何事,而乃反乎?這是顏杲卿的回答。

隨後更是大罵,我家世代都是唐臣,守忠知義,恨不能殺你獻君,居然說我反?荒唐可笑!

安祿山知曉沒什麽好談的了,將顏杲卿吊在橋上,當著顏杲卿的面將顏季明、顏誕、顏詡等三十余口家人臠剮而死。

顏杲卿遭受酷刑罵不絕口,被安祿山鉤斷舌頭,最終在含糊不清的罵聲中遇害,時年六十五。】

光幕上的聲音漸漸隱去,但是背景音樂中,一群少年合誦的聲音慢慢響了起來,這個聲音也愈來愈大。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孔明剛被這顏杲卿的合家壯烈殉國所感染欲落淚,隨後就被這聲音勾起了興趣。

這個開頭起調,中正平和不加修飾,但仿佛有一股巨大的力量蘊匿其中。

這股力量使得他們不由自主側耳傾聽,生怕遺漏掉一字。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劉備心中有了一種巨大的安穩感:

這便是他漢兒後輩!

這果然是漢兒後輩!

貫華夏青史,記中華浩然之氣!

何曰史官?崔杼弑其君!

何曰史官?趙盾弑其君!

秉筆載我史,沛然正氣塞蒼冥!

劉備右手輕輕打著拍子,心中默念了一個好字。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

成都這群東漢末年的失意人們互相對視一眼,隨後默契一笑。

後輩果然還記得丹青不足畫的蘇武,這便足矣。

威武不屈,富貴不惑,寧死不降,方能為漢。

不過張飛倒是搜遍腦海也沒找到一個對上號的嚴將軍。

總不能是如今駐守漢中整天出去巡邏的嚴顏吧?

哈哈哈,怎麽可能。

張飛打心眼裡不能接受這個可能性。

【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李世民負手而立,出神聽著這駢文。

顏杲卿,常山太守,顏常山。

此前的駁雜情緒在此時一一淡去,余下的只有對這個臣子的追思。

醜惡的安祿山,驚慌的李隆基,爭權奪利的諸臣等等全都淡去。

李世民想起來了此前看過且特別喜歡的一句詩,並輕聲念了出來: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不過心裡有點疑惑,這個張睢陽看順序,莫非亦是大唐人?

……

成都府衙孔明在邊聽邊抄寫。

正在感懷剛剛抄寫的隱士管寧能安貧講學。

然後便聽到了自己出現在其中,而腦袋還沒轉過來時,手上便已經寫完了。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張飛唯恐天下不亂,大聲跟著重複了一次。

感受著其他人匯聚過來的視線,孔明面無表情。

算了,回頭再寫出師表把你們都寫進去得了。

嗯,翼德將軍可以除外。

隨著繼續抄寫,孔明有點懷疑,這是以文作史嗎?

但很快便見識到了這後世的文采。

【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

“好!”寂靜的甘露殿中,魏征輕聲喝彩。

這篇駢文就仿佛一個人在娓娓道來何謂浩然正氣,而隨著舉的那些例子,眾人心中也都有了一個模糊的感覺。

而這幾句文眼被誦念出來後,眾人似乎都對這浩然正氣看得見摸著到了。

它並非那麽高不可攀,遙不可及,反而是再簡單不過的為人之本和處世之基。

“文采傳世之輩,何其多也!”杜如晦也忍不住輕聲讚歎。

但很快,聽著後面的“鼎鑊甘如飴”“陰房闐鬼火”等等,李世民眉宇間也浮現了惋惜之色:

“果真是時窮節乃見,後世亦有文公也!”

“也不知道如此大才是何朝代的人?”

沒人知道,不過如侯君集等已經站在房杜二人身後,伸著脖子瞧。

但都不敢擁擠,因為陛下老早就站在這裡了……

很快,隨著房玄齡最後一句“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落下,李世民迫不及待搶過來一份。

隨即很快做了決定:

“此文,當送國子監,傳閱天下!”

成都的張松也提了建議。

“此文,當送小太學,讓漢兒讀之。”

不過成都府衙的劉備和甘露殿的魏征,提出了同一個問題:

“其中些許典故,不解其意,如何能行?”

於是很快成都府衙與甘露殿都做了同一個決定:

察史冊,量身而改便是。

後世此公文采驚人,但咱們一殿一堂之人,合起來也未必就差了。

而此文的名字,想來光幕……

【文天祥文山公的《正氣歌》每每讀之有落淚之感。

南宋滅亡之際,他感懷這十二位先賢的貞潔與血性,作正氣歌貫之以自強,最終從容就義。

而顏常山舌與張睢陽齒的典故,皆出自安史之亂,相隔不過一年。】

〖文山公大賢,正氣歌極為簡單,短短十二個典故道盡了咱們的民族脊梁。

從中倒也可以一窺宋因何而亡,十二個典故,沒有一個宋朝自己的。

強漢有氣節,盛唐有血性,而南北宋的士大夫能兼而有之的,不過兩掌之數而已。

趙匡胤:宋即宋,如何分兩宋?靖康降於誰?南宋又因何亡?〗

看著光幕上劃過去的文字,李世民自語:“原來這叫正氣歌……”

隨即就看到了那個似乎也是皇帝的趙匡胤在連連追問。

看著孔明似乎沒空回答,李世民便起了心思,提筆走到光幕前,揮筆連寫:

〖北宋有真宗,城下締親盟,宋遼成兄弟,年年輸歲幣,締約百官讚,封禪泰山誇。〗

或是讀了文山公作品的緣故,李世民感覺自己寫的東西也被帶駢……哦不,帶偏了。

不過想了下這宋皇看到這話的模樣,李世民感覺自己心情居然好了一點。

不過這張睢陽齒……李世民總覺得,或又是一位泣血唐臣。

另一邊房玄齡還在可惜:

“漢有氣節,唐有血性,可這宋有科技,若是能兼而有之……”

杜如晦倒是頗有信心:

“宋不能兼而有之,那便讓我唐來!”

【顏杲卿的人生在安祿山的屠刀下落幕,而顏真卿,還要為河北人民奔走奮戰。

在這裡史書的記載是“十七郡同日自歸,推真卿為盟主,兵二十萬,絕燕趙。”

一夜之間河北就直接光複了一半,不過這個兵二十萬自然是十七郡的合計虛報,但有這些已經足夠了。

朝廷這時候倒是挺給面子的,怕顏真卿名不正言不順,先是官加戶部侍郎,再拜河北招討采訪使。

顏盟主也不含糊,命將士直奔魏郡,在兵力較少的情況下,以精兵大破魏郡叛軍,收復魏郡。

戰報傳遍四方,由此大唐士氣大振。

魏郡為什麽這麽重要?因為這個地方西面是山脈,東面是黃河,安祿山南下就是由此渡河,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戰略支撐點。

安祿山在此留兩萬叛軍也是因為這裡地勢緊要,怕被偷了屁股,結果沒想到被他寄予厚望的叛軍將領袁知泰被顏盟主打的潰不成軍。

此時給顏盟主當狗頭軍師的是清河太守李萼。

李萼得到的小道消息是河東猛將程千裡率十萬大軍正在開赴河北,但被堵在了太行山裡。

只要顏盟主能打下魏郡,截斷叛軍援兵,程千裡這支人馬就能到達河北。

如此一來,就可以直接端了叛賊老窩,在回首包餃子,叛軍必然崩潰。

只不過讓顏真卿沒想到的是,等他擊破魏郡,從太行山裡開出來的並不是程千裡的部隊,而是大唐的一對名將:

郭子儀,李光弼。

此時的顏真卿並不太清楚這些,顏盟主駐守魏郡的時候對大唐局勢做了一個基本的判斷。

洛陽的叛軍如今只有三條路能走:

要麽往北回河北,但是自己魏郡是第一道防線,而且從河東趕赴過來的郭李兩位將軍打仗頗有章法,叛軍來此?自尋死路。

要麽往南去搶錢,但是南方地形多丘陵,叛軍完全施展不開,而且聽說雍丘有一個叫張巡的鐵血守將,攔著叛軍讓他們不好南下。

要麽往西攻破潼關,但是潼關有天險,而且有名將哥舒翰領大軍駐守,叛軍如何能破?

因此顏真卿認為,此時的叛軍已經是甕中之鱉,就等著被煎炸烤鹵燉了。

而此時的安祿山也已經陷入絕望, 甚至開始責罵屬下:

你們好多年前就攛掇我造反,說有萬全之策。

結果今守潼關,數月不能進,北歸之路已經斷絕。

四方的唐軍已經開始合圍,伱們說的萬全之策何在?

叛軍將領們自然是沒啥辦法的,但是端坐在長安城中的唐玄宗似有所感:

祿兒莫慌,且看義父助你!】

長孫無忌忍不住回頭看了眼陛下,只見李世民一臉平靜的負手而立。

臉上只寫了個四個字:不出所料。

顏杲卿這個詳細資料說實話看的都有點抑鬱,太慘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