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隨後接連拜道,以示叩謝。
可下一秒,一側的華歆卻陡然劍鞘中抽出利劍,正對著叩首的劉協,語氣十分嚴肅的說道:
“立一帝,廢一帝,此乃古之常道。”
“今上仁慈,不忍加害,封汝為山陽公,今日便行,非宣召不許入朝。”
一記吼聲吐落,他陡然長劍往地上一插,神色頗為嚴肅。
這副架勢,看似就是要將其給生吞活剝了般,
直嚇得劉協的心怦怦直跳!
“去吧!”
受禪台上的曹丕則目視著這一切,並未絲毫言語,靜靜觀之。
“萬歲,萬歲……”
下一秒,整個受禪會場再度響徹歡呼之聲。
“請陛下答謝天地。”
緊隨其後,在王朗的引領下,眾朝臣一起跪地拱手拜道。
見狀,曹丕立即起身,抬首目視上天,拱手作揖,頗為鄭重的接連數拜。
但就在這時,忽是黃沙大作,吹得四周旗幟呼呼作響。
風向更是聚集於曹丕之上,似是在抗議著他篡漢一事。
……
稱王畢,曹丕自然也是開啟了大封文武,大宴群臣。
最終在新朝內侍手持詔書,站立上首宣旨道:
“新朝建立,舊製難用,當有新象之兆。”
“改相國為司徒,禦史大夫為司空,奉常改稱太常,郎中令改稱光祿勳,大理改稱庭尉,大農改稱大司農。”
“其天下十三州,
重設劃分,將涼州合並至雍州,恢復古之九州,其下郡國城邑,亦重新劃分。”
隨著官職,州郡予以下詔宣布後,內侍隨即繼續宣布,“以前將軍夏侯惇為大將軍,總督全國天下兵馬,進封高安鄉侯。”
“以征南將軍曹仁為車騎將軍,進封陳侯,督荊、揚,益三州諸軍事,增邑兩千,合總數三千五百余戶。”
“又以衛將軍曹洪為驃騎將軍,進封野王侯,增邑千戶,合兩千一百戶,位特進。”
“敕虎侯許褚為萬歲亭侯,升任武衛將軍,總督中軍禁衛軍。”
“敕常年都督合肥,阻敵於東南一線的張遼為前將軍,進封晉陽侯,增邑合計兩千六百余戶。”
“敕徐晃為右將軍,進封楊侯。”
“敕張合為左將軍,進封鄚侯。”
“敕臧霸為征東將軍,進封開陽侯,總督青州諸軍事。”
“拜賈詡為太尉,位列三公,進封壽鄉侯。”
“拜程昱為衛尉,進封安鄉侯。”
“拜華歆為司徒,王朗為司空。”
“以太子中庶子司馬懿接任尚書一職,又以陳群為尚書令,晉爵潁鄉侯。”
“吳質加封振威將軍,持假節都督河北數州諸軍事,賜列侯。”
“滿寵,田豫,牛金,牽招,曹真,曹休,夏侯尚等人素有功績,皆有加封。”
“並賜南匈奴單於呼廚泉原魏王國的印綬玉璽,賞青蓋車,乘輿,寶劍,玉……”
一則詔書,洋洋灑灑的念叨下來。
大半響功夫後,金碧輝煌的大殿內群臣皆受封,享受著新朝建立的福利,無不是面上流露著喜笑顏開之色。
……
雖然曹氏篡漢,建立新朝,但天下局勢卻並未因此而欣欣向榮,依舊是處於戰爭的陰霾之中。
不僅僅是江南之地,孫氏與關羽軍團正相爭荊州而陷入戰局激烈化。
而在西線的關、涼戰場,由張飛、黃忠所率領的前軍以及分兵的魏延所部已經在猛攻曹氏的隴山防線,戰事激烈。
後方又有漢中王劉備所攜的主力壓陣,令各部曹軍無疑是壓力倍增。
而在安定與漢陽之間的街亭防線,奉命沿隴山道率精銳進逼而來的張合已然是殺至了街亭近前。
剛出隴山道,早已分散於周遭的魏軍斥候便相繼快馬回返來報。
“啟稟將軍,街亭城外一支蜀軍正於當道扎下營盤,構建好了防禦,以抵擋我軍的攻勢。”
“稟將軍,街亭側翼的列柳城亦有蜀軍偏師屯駐,以威脅我軍側邊。”
……
一連數語,一眾斥候快速將現下的軍情拱手如實稟告。
聽聞著眾斥候的回報後,一向用兵頗為謹慎,擅長謀而後動的張合命人快速揮舞旗幟,令全軍暫且不褪甲胄原地休整。
然後他才迅速召集軍中諸將校圍繞一團,攤開雍州軍事圖,手指不斷遊弋於街亭以及周邊的地勢上。
好半響後,張合忽是意識到了什麽,神色頓時變得神采奕奕起來,連指著街亭南北兩側的二山相問著,“此二山敵勢如何?”
“蜀軍可於山上扎營否?”
此言一落,一側等待著的斥候連忙拱手抱拳道,“啟稟將軍,山上並未有潛藏敵軍的跡象。”
“據在下們的查探,敵軍主力似是全部糾集於當道扎營,數丈寬的平坦大道都被蜀軍營盤所籠罩。”
“我軍無有繞過去的機會。”
一席言語再度吐落,也將原本令張合仿佛是看到曙光的眼神再度黯淡了下去,隨即有些失神道:
“沒有在二山間屯駐,那此番就不太好辦了呀?”
“將軍,遲疑什麽?”
“即便敵軍當道扎營,欲圖抵擋我軍,但不管是兵甲之利,亦或者是兵力上的優勢,我軍都勢必將無往而不利!”
“區區蜀軍,何足掛齒?”
“將軍, 下令強攻吧?”
“我等勢必將一舉攻破敵軍防線,奪回街亭,打通雍、涼二州間的聯系。”
眼瞧著諸將各自都神情滿滿,語氣高昂的請戰道。
本是有些面色低落的張合也仿佛是受到了鼓舞,鬥志增加了數分,他遂也不再顧慮太多,便高聲道:
“諸位說的是,縱然蜀軍搶佔街亭,憑我軍戰力亦能不費吹灰之力拔之。”
說罷,他稍作沉吟,就揮手吩咐著,“我軍急行軍趕路多日,全軍間早已是人困馬乏,各部先於蜀軍之外列陣扎寨,待休整一番養精蓄銳後,再行發動進攻。”
“遵命,”
眾將聽罷,也紛紛拱手領命。
緊隨著,就見全軍疾馳而來的魏軍也於街亭扎下營盤,顯然已經做好了持久相持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