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劉備親率鬥志昂揚的漢軍主力一路通暢的殺進了關中腹地之中,並以鶥城為錨點,聽從首席謀主,接替了侍中、軍師將軍一職的楊阜之策全軍屯駐於五丈原。
局勢失衡,除了依舊於安定憑借涇河與張飛部攻防的張合部外,關中各部抵擋漢中方面的守軍隻得紛紛收縮防線齊聚於曹真所率主力屯駐的武功集結。
當遠在褒中辦公的丞相諸葛亮聽聞關中戰事己方取得進一步的進展時面色間頓時面露喜色,同時也開始深思著下一步的舉措。
深思許久,諸葛亮召來了丞相府長史蔣琬吩咐道:“公琰,前線戰事有進展之事可曾聽聞?”
話音剛落,蔣琬便一臉嚴肅的拱手回應道:“已有耳聞,據稱陛下已然親舉主力進駐至五丈原屯駐,曹氏那邊總督關中戰事的曹真收縮防線至渭水東岸的武功防守。”
“現沿散關道,儻駱道,褒斜道北上襲擾關中的各部都前去匯合,如今我軍戰意昂然,陛下怕是欲與敵軍一決雌雄了。”
此言落下,諸葛亮鄭重點點頭以示附和,“公琰所言甚是,陛下大概率將集結主力與魏軍決戰。”
“只是以本相之見,此時決戰乃下下之策!”
“那丞相之意是?”
聽聞這話,蔣琬面上浮現著狐疑,拱手相問道。
諸葛亮氣定神閑,神色自若的盯凝於輿圖說道:“曹真不愧是被曹操稱讚為曹家千裡駒的人物,這用兵水平的確不俗~”
“公琰你看,目前我軍進展順利,陛下親統主力以鶥城為錨點屯駐於關中平原的五丈原與曹軍對峙。”
“但曹真卻果斷收縮兵力退至了渭南東岸的武功安營。”
“曹軍精銳猶存,戰力強悍,曠野之上決戰縱然我軍能勝,怕是也會損失慘重。”
“可魏國佔據中原、河北半壁江山,人口、錢糧遠在我方之上,若此番與敵軍於關中戰場血戰,屆時我方精銳殆盡便無法補充。”
“到那時,怕是不僅關中難克,恐怕連涼州、漢中都將守不了呢。”
一席話語娓娓道來,蔣琬近多載來幾乎都時常跟隨諸葛亮身邊處理國政,耳濡目染之下見識自然不凡。
此話一出,他稍作沉吟,神情便嚴肅了起來,“丞相之意是要避免正面交鋒,將戰事不斷的拖下去?”
“可如此不就是要比拚後勤的消耗麽?”
“但曹氏國力如今還是遠盛於我方,我軍拖不起吧?”
誰料此言落下,諸葛亮面上方才浮現出久違的笑容,輕聲說道:“所以這就是亮此番召公琰前來的緣由呢。”
“丞相準備讓在下做什麽?”
蔣琬一臉狐疑的望過來詢問道。
“亮準備讓你啟程前往五丈原大營面呈陛下轉達這事。”
“這事簡單,琬這就回去收拾行囊。”
正當蔣琬欣然應允準備拱手告退,諸葛亮卻揮手止道:“公琰莫急,亮還未交待完成呢。”
聽聞此話,他不由再度停卻腳步耐著性子靜待著。
“轉達避免主動接戰後,陛下提起久持的後勤糧草如何解決時,公琰可獻策讓陛下深溝高壘,固守營盤,堅守不戰。”
“然後於涼州發展民眾奔至關中平原開墾荒地,組織屯田,耕者可雜於渭南河濱居民之間,以此為久駐之基。”
“此舉既能以屯田補充糧秣,軍民雜於渭濱之間亦能收取關中士民人心。”
說罷,諸葛亮面容鎮定,揮著羽扇道:“關中之地戰略重地,曹氏決然不會輕言放棄,勢必會爭奪到最後一刻。”
“我軍人口遠不如敵方不宜血戰,應避實就虛,避其鋒芒,以屯田戰術展開拉鋸戰。”
隨著諸葛亮一語吐落定下調子,蔣琬也大致明白了他的謀劃思路,遂也鄭重拱手抱拳道:
“丞相囑托琬也銘記於心,這就動身前去面見陛下稟告這事。”
話落,他便欠身失禮告辭離開。
諸葛亮目視著其背影漸漸消失不見,隨即才又將目光盯凝於關中地形的輿圖上膠著許久後,方才又下令丞相府長史董允征召漢中郡的百姓。
將士民舉家遷徙關中屯田。
並承諾待平定關中全境後,將按勞分賜關中田地。
這一舉措約定下來,漢中百姓欣然應允者甚多!
一方面是戰後按勞分配田地的許諾。
另一方面眾人都心知肚明,己方高舉“興複漢室”的旗幟, 待收復關中之時必然會遷都長安以還於舊都,從而在政治上效仿曾經的高祖帝平天下的足跡。
從古至今都一樣,民眾對於京城腳下的籍貫都沒有絲毫抵抗力。
畢竟能做京民,誰又願意做鄉巴佬呢?
除卻這兩層緣由外,最關鍵的就是漢中士民其實大部分都並非本地人士,幾乎都是因數十載前的董卓亂政以及之後的李郭之亂導致了關中各郡戰火紛飛,百姓流離失所。
多數關中民為躲避戰亂,便聚眾南下。
當初的漢中張教主為了擴充漢中的實力,積蓄力量反攻益州便收攏了南逃的關中人。
所以說,對於如今的漢中人民而言,他們此番受征召回返關中協助屯田其實也算是歸還故裡了。
祖宅都在關中土地上,若有機會回鄉又豈會不樂意?
這也是遷徙漢中士民北上基本都喜聞樂見的關鍵因素。
對於諸葛亮的考量而言,如今雙方依渭南各自據渭水東西兩岸相對峙。
尋常兵家所考慮的便是如何才能速戰速決,驅逐曹軍,速定關中諸郡。
可作為政治大家,戰略頂級規劃者的他來說儼然是將接下來的對峙演變成了政治上的博弈。
遷徙,屯田,耕者與渭濱間雜居……
這種種舉措,幾乎都表明了諸葛亮已經將關中劃成了己方的囊中之物,開始著手布置對久經戰亂的土地予以治理,恢復生產。
……
漢中這邊諸葛亮在思量著戰略的考量,而在五丈原禦帳中此時則是喧鬧一堂。
諸將似是在各執一詞,爭得面紅耳赤!